無名小說網 > 1627崛起南海 > 115.第115章 海外考察(二)
    抱怨歸抱怨,但大家都是成年人,知道事情要分輕重緩急,大家既然選擇了參加穿越,那么就必須在這個集體中盡自己的一份力。穿越集團最初的擴張進程中固然會有一些比較艱苦的工作崗位,但至少能讓成員們清楚地看到前方的希望。不管是越南新娘還是明朝新娘,田葉友也很清楚這些事情對于未來的穿越集團來說根本就不是問題,只要熬過最初這段創業期,穿越眾這幾百號人遲早都會成為新政權下各行各業中的特權人物。好日子雖然還比較遙遠,但并非遙不可及。

    享用完午飯的燒烤大餐之后,兩艘船拔錨升帆離開了鶯歌海鹽場,繞過鶯歌咀,沿著海南島西岸一路向北行進。海南島西岸的濱海地區有大片的沖積平原,并且擁有豐富的水利資源,一路沿岸都能看到或大或小的河流入海口不斷出現。海南島最大的感恩平原就座落在這里,面積超過了四百萬畝,幾乎全部都是海拔五十米以下的平原和臺地。這樣的地理環境非常適合大規模的熱帶農作物種植,在途中船隊多次靠岸,把隸屬農業部的那位隊員送上岸對土壤進行采樣。

    這一段濱海平原屬于土地肥沃區域,考察隊登岸的時候,也能看到遠處內陸地區已經開墾出了不少良田。不過相較于農業部所規劃的未來大型集體農場來說,目前這里的土地開發程度還純屬于小打小鬧而已。

    在后世東方市的位置,考察隊在船上用望遠鏡就能看到海邊有人口比較密集的村落。不過當考察隊這兩艘外形奇怪的帆船出現在海面上之后,幾艘漂在海上的小漁船迅速地逃往了岸邊,看來又一次被人當作了不速之客。考察隊也無意節外生枝,并沒有選擇在這里登陸,直接繞過海岸岬角,駛往石碌河下游。

    石碌河下游是一個非常典型的河流裹帶泥沙長期沖積形成三角洲平原。從考察隊所攜帶的衛星地圖上看,石碌河入海口處淤積的泥沙已經讓這地方完全無法通行大型船舶。不過或許是考察隊提前了四百年來到這里的緣故,河道的泥沙淤積程度倒遠沒有衛星照片上那么嚴重。田葉友認為這種差異正是由于后世對石碌鐵礦的大力開采所造成的,在石碌河上游大面積的地面開采對地表水土的作用直接形成了下游地段的泥沙淤積,算是教科書式的礦產開發對生態環境產生負面影響的范例。

    船隊僅僅只順著河道逆流上行了幾里就打住了。前方的河道變得越來越狹窄,王湯姆很擔心船駛入之后到時候沒法再調頭開出來就麻煩了。至于說坐橡皮沖鋒舟倒是能夠順利通行,但這里距離石碌鐵礦的位置還有足足三十公里,很顯然派一支坐沖鋒舟的小分隊深入內陸去進行勘測是不太實際的想法。

    “看來以后只能在下游靠近入海口的地方修一個換乘碼頭,海船在那地方停靠之后卸下煤炭,然后用吃水淺的平底貨船把煤炭運到上游的鐵礦去。”海運部的謝春眼看無法再逆流而上,只好無奈地設計了另一種貨運方案。

    謝春這家伙一向對于軍事行動十分熱衷,自從參加了第二次勝利港戰斗和火炮的設計討論會之后,他泡在軍警部的時間甚至比海運部還多一些。這次聽說執委會的海外分礦計劃需要組織一支勘探隊,謝春也是在第一時間就報了名參加。

    “執委會一心想早點開發石碌鐵礦,真該讓他們親自來這地方看看,這地方可不是一時半會兒能開發得了的!”田葉友也感嘆道:“離海岸這么遠,又沒法直接通航,到時候還得再復制一次大本營的模式,先在海邊建立前進基地,再一點一點地把東西運到內陸去。而且這距離比大本營的兩個基地之間遠了好幾倍,以后要修陸上通道,工程量肯定小不了。”

    船隊按照衛星地圖上的方位,繼續向北行駛了幾里地之后,抵達了后世的昌化港所在的位置。這里雖然掛有一個港名,但并非大型海港,只是一個臨海的小漁港罷了。這里已經處于石碌河入海口三角洲沖積平原的最北端,常年沖刷形成的沙洲在港外外側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大型防波堤,然后在靠近北岸的內陸形成了一個口袋形狀的港灣,雖然面積比勝利港的港灣要小了不少,但位置和環境都是極佳,就算外面的海面上生產了海嘯,海浪也很難波及到這個港灣里來。

   &   船員們在緩緩前行的帆船上不斷地測量水文數據,最后確認這個港灣至少可以通行排水量在兩千噸上下的船只。如果能夠對進入港灣的航道進行更深一步的清理挖掘,那么再大一些的船要駛進港灣也不是問題。未來開發這個港灣所需要做的事情,基本就只剩下在岸邊筑起一排供船只停靠的碼頭和棧橋。

    眼看天色漸暗,考察隊選擇了在這里拋錨停船,并且派出了兩支偵查小隊對岸邊三公里范圍內進行了簡單的搜索偵查。偵查的結果讓考察隊員們既覺得安心,又略微有些失望——這附近人煙稀少,偵查小隊一共也只發現了四五戶稀稀落落的人家,甚至連像樣的村落都沒能形成。在這樣的環境下自然不會有什么能夠威脅到這支考察隊的力量,但今后執委會想要開發這地方,無疑需要從外地大量運來勞力,這也將是一個不小的負擔。

    考察隊吃過晚餐之后,王湯姆首先安排了夜班的執勤班次,從晚上九點開始到早上六點為止,一共九小時,分為三班執勤換崗。所有人員沒有得到允許之前,都不得下船深入內陸。然后按照穿越集團的一貫傳統,各個部門的負責人聚在船艙的起居室里開了一個簡短的碰頭會,內容主要是整理一下今天一天的考察內容。

    晚上八時,考察隊按照約定好的時間用電臺與大本營取得了聯系,并匯報了第一天的考察內容和收獲。依靠軍用短波電臺,考察隊即便是去到千里之外,也仍然能方便地與大本營取得聯系。當然這種聯系在很大程度上會受到地形和天氣的影響,不過在這個時空來說,電臺是穿越眾所能利用的唯一一種快捷高效的長距離聯系方式了。

    當晚一夜無事,第二天上午船隊再次整備出發。由于時間十分充裕,船隊并沒有急于向西面的北部灣航行,而是繼續沿著海岸線北上,中午時分便已經抵達了海南島西岸最大的海灣——儋州灣。

    這處海灣的形狀與勝利港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也是在較為狹窄的峽口后面藏著一個面積巨大的深水港灣,不過儋州灣的面積卻是超過了勝利港的數倍。在后世這里的沿海地帶都是非常繁榮的海港,但眼下這個時代顯然還沒有那么多的物流需要經過這里轉運,海岸上除了一些漁村之外,還可以看到岸邊有鹽田的存在。

    “儋州有煤,可惜品質不算太好,都是褐煤。”田葉友向隊友們介紹著自己所知的情況:“事實上我們前期所進口的煤,大部分都是來自儋州。我曾經打過報告希望執委會能考慮主動參與開發儋州的煤礦,不過這里比崖州好像要更麻煩一點,所以執委會暫時不打算把手伸到這邊來。”

    這個時代海南島北部的城市當中,除了瓊州府城,儋州就應該算是第二了。明廷對于儋州的統治要遠遠強于地勢偏遠的崖州,執委會經過反復研究之后認為在目前階段派人到儋州經營煤礦會有諸多變數,而大本營距離這邊基本是隔著整個海南島,真要有突發狀況會導致救援不及,最后還是決定暫時放棄對儋州的直接商貿活動。

    考察隊并未在儋州灣靠港上岸,只是快速地在港灣里轉了一圈之后便飛速離開了。不過當地民眾顯然不會對這兩艘怪船的出現視而不見,很快便有地方保甲將目擊的情況報到了儋州城,但因為考察隊并沒有上岸騷擾民眾,這件事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了。

    駛出儋州灣之后,船隊先在附近找了一處無人的海岸停靠,船員們上岸埋鍋造飯。下午兩點,船隊重新調整航向,向著西方駛去。對于考察隊的大部分成員來說,這都是他們人生中第一次遠離海岸在真正的大海上航行,因此所有人都顯得極為興奮。不過負責駕駛船只和計算航線的船員們卻沒那么輕松,雖然地圖上清晰標明了下一個目標所在的位置,但在沒有衛星導航的情況之下,要在茫茫大海中尋找一個面積不過兩平方公里的小島,并不是一件很容易辦到的事情。

    雖然兩艘船上都有好幾個老船員,但這次他們所面對的陌生海域還是為這段航程制造了不少的困難,船員們必須在航行過程中不斷地根據洋流和風向變化來調整航向。直到天色已經開始變得昏暗,一直站在船頭用望遠鏡瞭望目標的王湯姆才興奮地叫了起來:“到了到了!我們到目的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