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小說網 > 1627崛起南海 > 458.第458章 吸納移民的套路
    對于現在平均每月至少有兩艘200噸級新船下水的海漢來說,造船技術早已經不是制約海上擴張速度的主要因素,缺乏擁有海上航行經驗的水手,才是目前讓執委會最為頭疼的難題。

    即便不將民團海軍的編制計算在內,僅僅只是海運部下屬的各類貨船、漁船等等,就需要近千名水手才能保證正常運行。而去年海軍從民團分出來之后,原本海運部的船員編制中有大量的熟手都被劃給了海軍,加上去年一整年的造船方向都是以軍用為主,導致了海運部的船員編制出現了極大的缺口,以至于今年勝利港船廠開始大規模打造民船之后,船員水手的數量已經開始供不應求了。

    整個海南島南部擁有駕船出海經驗的民眾,幾乎都已經接受了海漢的雇傭成為了歸化民,甚至連崖州水寨也有一些人脫了軍籍加入海漢。但就算是這樣,船員水手的招募速度依然有些跟不上節奏。

    顧凱在來到香港島了解了本地的情況之后,其實就已經動了在這里招攬人手的心思。本地這幾百居民里漁民就占了幾乎七成還多,刨去老弱婦孺,從中挑選出兩三百名合格的水手應該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而這個數量如果依靠現有的移民引入體系來進行招募,可能需要三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達到。前段時間為了抓捕錦衣衛探子,李家和駐廣辦曾經聯合在廣州南門外的珠江碼頭上擺了幾天招攬船員水手的攤子,那么大的陣勢,到最后總共也就只招到七八十名合格者而已。

    如果能在這里招到一批水手,一來可以解決征地之后本地民眾的安置問題,二來也可以在近期緩解一下海運部的編制缺口壓力,對于執委會來說無疑會是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案。顧凱既然發現了這個機會,自然不會輕易再放過,當下拉著黃三元,將海漢招攬歸化民的政策擇要解說了一番,聽得黃三元一愣一愣的。

    對黃三元來說,管吃管住還給高額酬勞,這樣的生活狀態聽起來可要比他們現在的狀況強多了。這些東西聽起來,可就比先前顧凱所說的土地處理辦法有誠意多了。如果海漢人真能做到所說的這些待遇,那漁村這些民眾的苦日子就到頭了。

    顧凱花了一個多小時與黃三元商談,然后讓屬下取了十兩銀子以辛苦費的名義交給黃三元,黃三元推辭了幾句,但還是扛不住這白花花的誘惑最終收了下來。至于說黃三元回去之后怎樣向本地民眾轉述,顧凱其實并不是特別在意,海漢占據此地的大趨勢并不會因為本地這點數量級的民眾所持的意見就發生改變,即便這里的民眾不樂意,海漢依然照著自己的規劃將這里變成一個新興港口。當然如果這里的民眾選擇合作,那么他們未來的生活肯定能得到比現在更好的保障,至于如何選擇,就全在他們的一念之間了。

    相比這些花費少量銀子就可以打發的普通民眾,顧凱還是更在意從廣州來的這群腰纏萬貫的富商。昨天的情況介紹會結束后,顧凱在晚間的聚餐中作了一下了解,大致有投資意向的外來資金至少超過三十萬兩白銀,這筆錢莫說開發這個海灣,就算開發整個香港島,省著點用也都夠了。

    當然了,顧凱并不會因為駐廣辦拉來這么多的意向性資金就感到滿足了,錢這東西,沒有人會嫌多的。砸在這里的錢越多,今后所能建成的香港島據點就越完善,哪怕是能多筑一段防波堤,多修一個炮臺,那也是好的。實在錢多到用不完,以后還可以在太平山上修建幾棟穿越者專屬的度假別墅,讓大家都有機會能享受一下作土豪的感覺。

    雖說顧凱并不是工程方面的專業人士,但事關海漢在大陸的發展大計,他還是很負責地跟隨建設部派來的工程人員一起對本地的地形地貌進行了勘測調查。

    香港島與鴨脷洲之間的海灣毫無疑問擁有極佳的港口條件,在另一個時空中香港仔灣、深灣、大樹灣都建有規模很大的碼頭,而鴨脷洲島面朝香港島的東北兩個方向也都修筑有成片的港區。如果按照駐廣辦軍事小組所提交的方案那樣在鴨脷洲的制高點上修筑炮臺,那么鴨脷洲這個小小的島嶼將來肯定就會劃給軍方作為軍事區使用。

    除了鴨脷洲這邊的制高點之外,海灣東南部的山地也是極好的瞭望觀測點。另一個時空中香港海洋公園所在的位置,就完全可以用來作為監控南面海域的了望哨。

    如果一定要說這里的自然條件有什么短板不足,那么應該就是臨海的平原區域面積實在太小了一點。根據工程人員的初步測算,這片被山地從東北兩個方向包圍起來的狹長臨海區域大約只有不到兩平方公里的面積,即便連鴨脷洲上那點可憐的平坦地形也算上,頂多也就跟勝利港初期開發時的面積差不多大。

    這種條件用來建立海外貨物轉運港或者軍事基地倒是勉強夠用了,但如果要建成商貿中心,很顯然會受到極大的限制。因此從長遠來看,占領整個香港島仍然是海漢接下來一段時期內必須要走的一步棋。不過無論是駐廣辦還是執委會,都沒有太急切地要去走出這一步,只要先在香港島一隅扎下根來,日后控制全島也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至于島北邊駐扎的那支明軍水師部隊,其實執委會倒并不會擔心與其發生沖突。畢竟劉香海盜團伙在附近水域盤踞了好幾年,水師都一直沒敢有所動作,只要民團海軍這邊不主動打上門去,相信水師的人也會很默契地演好小透明的角色。參照之前的成功范例,不消一兩年時間,這處水寨大概就會跟崖州水寨一樣,被滲透到空留一個殼而已。

    考察團隊在本地停 本地停留的第三天下午,黃三元便再次找到了顧凱,稱經過本地漁村民眾的討論,愿意接受海漢所開出的船員雇傭協議,但希望海漢能夠讓這些漁民繼續保有他們在本地的土地和房產。

    顧凱聽完之后搖搖頭道:“老人家,你這個要求不太合理。首先,官府已經把這塊地區交給了我們,從法理上說,這片地區已經屬于我們海漢,如果要去官府打官司,肯定也是我們占理。其次,只要愿意為我們做事,住處和生活問題我們都會妥善解決,不會讓你們出現生計問題,你們也不需要再繼續依附于土地生存。我還是那句話,只要能拿出官府簽發的房契地契,我們都認,愿意賣的,我們就花錢買,不愿意賣,我們也不勉強。”

    顧凱見黃三元不吭聲,便繼續勸道:“我們原本可以根本不管這些,但出于道義,我們愿意給生活在這里的百姓一條更好的出路,只要跟隨我們的指引,大家都可以有機會過上更富足的生活,這難道不是好事嗎?”

    黃三元猶豫一陣才開口說道:“顧老爺,并非小人不相信你所說的話,但口說無憑,這好歹也是關系到幾百口人的生計……”

    “你們不就是擔心投靠了我們以后的生活嗎?這個好辦,親眼去看一看就知道了。”執委會對于這種情況早就有了駕輕就熟的一套處理模式,顧凱自然也運用得非常純屬了:“你們大可推薦幾名代表,隨我們的船一起返回瓊州島,看看我們在當地的經營狀況,問一問當地為我們做事的幾萬百姓,打聽一下我們的承諾是否有過沒有兌現的時候。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我在這里吹出花來,也不如你們親自去看一看更直觀。至于費用問題也不需擔心,你們推選的代表,來回所有費用都由我們負責承擔,你們一個銅板都不需要出。”

    這下黃三元還真是找不到拒絕的理由了,當下便向顧凱告辭,回去招呼村民推選代表了。

    馬力科從廣州帶過來的商務考察團只在這里待了三天就離開了,而這個時候工程人員的勘察工作還并沒有結束,因此各家商戶們也未能及時獲得更詳細的投資方案。不過所有的商戶在走了這一趟之后都保留了投資的意向,并沒有任何一家打算申請退還保證金,也足見這些商戶對海漢的信心倒是很足。毫不夸張地說,駐廣辦這次拉來的大明投資商,靠的就完全是海漢過往所積累的良好商業信譽,以及馬力科等人的嘴炮了。

    商務考察團返回廣州之后,立刻就會啟動組建“香港島聯合開發公司”的程序。雖然工程預算和詳細的開發規劃還沒做出來,但馬力科打算先用“瓊聯發”的模式套用進來,先把這群投資者圈住再說。如果利用好項目開發細節正式公布之前的這段時間,大概還有機會從廣東再圈一批投資者進來。而這個項目拉進來的地方土豪越多,將來海漢吞并香港島所需面臨的官方壓力就會越小。

    顧凱所率領的考察隊在這里待滿一周之后,也功成身退返回三亞。臨走的時候還帶上了本地漁村推選出來的三名代表,他們的使命是前往三亞參觀海漢執委會治下的新興社會形態,確認顧凱在此之前所作出的種種承諾是否會得以實現。

    類似這樣的觀察代表,香港島上的漁民可并不是頭一家。在海漢向外擴張實力的進程中,已經有過多次這樣的操作方法,例如最近的一次,就是前往石碌地區的工作組說服了當地的黎峒,派出了黃雀這個使者前往三亞,見證海漢的真正實力,以確保工作組對他們所做出的那些承諾不會是吹牛皮。

    黃雀在三亞的所見所聞無疑讓他受到了極大的震撼,而正如有關部門所期待的那樣,黃雀將這樣的沖擊帶回到了石碌的黎峒中,并且說服了自己的鄉親接受海漢人的方案,在合適的時候將駐地逐步搬到沿海地區,開始學著適應海漢式的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

    采用這樣的方式來實現征地移民的打算,無疑要比武力壓制手段的可接受度高得多。而這套辦法在反復使用當中也逐步得到了完善,等這幾個民眾代表到了三亞之后,自然會有民政部的人接手,在短時間內利用各種宣傳手段對其進行洗腦式的信息轟炸。只消短短數日,這幾人自然就會被反復的信息灌輸和心理暗示而洗得徹徹底底,如果一切順利,等半個月之后這幾人返回漁村的時候,大概已經成為了忠實的海漢文明信仰者。他們會不遺余力地勸說周遭的親朋好友們放棄現有的生活方式,加入到海漢的社會體系中去。

    在接下來的近兩個月時間里,整個建設部幾乎是以超負荷的方式在運行,就連陶東來這個極少會出外務的領導者,也不得不因為工程技術人員的缺口而暫時放下其他兼任的職務,專注于完成建設部的工作。

    八月下旬,一艘海船載著已經變成海漢擁躉的三名漁民回到香港島,與他們一同抵達的還有工程部靠著無限加班趕制出來的工程預算。這個工程預算分作民用、商用和軍用三個部分,軍用的保密程度最高,雖然項目費用非常高,但軍用項目從來不會吸納外部的集資,這次也不例外。而民用和商用部分則會采取聯合投資,共同經營的方式來實施開發,簡單說就是由各家商戶共同注資到香港公司,然后由香港公司來投資搞建設,再通過今后的經營來逐步回收成本,產生收益。

    這種投資實業的方式雖然初期的投資相比別的生意會多出不少,但勝在回報穩定,效益可觀。最關鍵的是對于投資這里的商人們來說,日后可以憑借自己的投資人身份在這個地方獲得諸多的便利和優惠,等這地方逐步繁榮起來,到時候可就不是拿錢能輕易買到的待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