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小說網 > 1627崛起南海 > 841.第841章 繼續北上
    聯軍在浙江海域持續多日的行動,對海漢來說倒是沒有太多的顧忌,但許裕拙和他率領的明軍就比較敏感,如果暴露身份后被當地官府抓著把柄,后續可能就會有些麻煩找上門。聯軍已經在這里耽擱了三天多時間,行蹤肯定已不可避免地曝光,只是現在與聯軍有過接觸的民眾和海盜都暫時處于控制之下,而大陸上的官府和民眾大概都還沒弄明白這支突如其來的武裝究竟是什么來頭,但要是繼續待下去,這身份恐怕也隱瞞不了多久。

    原本聯軍是計劃第二天便要離開溫州灣北上,但趕往樂清雁蕩鎮的兩船明軍直到第二天下午才返回溫州灣內的集結地,比預計的時間晚了足足兩三個小時。根據帶隊軍官的敘述,這一趟差事并沒有預想的那么順利。

    這兩船人在昨晚趕到雁蕩鎮之后,摸黑上岸前往樂清船幫的老巢。這幫海盜為了那十萬兩銀子的買賣幾乎是傾巢而出,留守在當地的只剩幾個老弱病殘,如狼似虎的明軍沒費太大力氣就清理了這些人。但他們沒有預料到的是樂清船幫存在秘密地點的銀子竟然全是鑄成了銀冬瓜,一個就重達數百斤,再加上圓溜溜的光滑外形,導致搬運極為不便。

    這種儲銀的辦法是從北方流傳過來的,財主們為了防止自家的銀子被偷,將其鑄成瓜型埋在地窖里,這樣兩三個蠹賊肯定是沒法把沉重的銀冬瓜給弄走的。福建這邊少有這樣的儲銀方式,派去取回財寶的軍官看了也很傻眼,深更半夜的一時間又找不到繩索木棒之類的器具,連找輛平板車都找不著,只能手抬肩扛地靠著人力往船上送。

    但樂清船幫這三個頭目原本不多的一點才智大概都用在了藏銀子這件事上,這處銀庫距離岸邊足有兩里路之遙,而且是位于一處山坡上,大大增加了搬運銀子的難度。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埋銀處并不在雁蕩鎮鎮內,否則這幫人半夜三更這么折騰,勢必會引起外界的關注。即便如此,去執行任務這幾十號人也是累得夠嗆,一邊挖一邊搬,一直到拂曉時分才將這秘密銀庫中的銀冬瓜都搬上了船。

    這一夜的忙活倒也沒白費,搬回來的銀冬瓜共計三十二個,合計下來總值將近二十萬兩銀子,也可見這幫人在樂清當海盜的日子過得還挺滋潤。按照雙方原本的約定,許裕拙是要將這筆錢悉數交給海漢一方,作為此次臨時行動的經費和獎勵。

    這次行動并不在聯軍原本的計劃當中,軍費開支自然也是計劃外了。雖然雙方實力相差懸殊,但聯軍為了能夠速戰速決并確保沒有漏網之魚,在最后這一場戰斗中也是投入了幾乎全部的作戰人員和船只,炮擊海盜船隊時更是火力全開,消耗著實也不算小。再加上整支聯軍船隊在這里耽擱的幾天時間,海漢這兩千多人的費用,以及戰后的作戰獎勵,算下來也不是小數目了。

    不過錢天敦認為就這么照單全收好像也不太好,畢竟明軍在這個過程中也出兵出力,最后連挖銀庫這種粗活都是明軍去做的,要是自家吃完肉連湯都不給人家留一點,那后面雙方再要在戰場上合作的時候,明軍未必就會繼續盡心盡力地打好輔助了。雙方互相客氣一番之后,海漢這邊取了七成,明軍得三成,兩軍統帥都向屬下部隊頒布了嘉獎令,聯軍士氣再一次得到提振。

    當晚夜幕降臨之后,聯軍艦隊就陸續從溫州灣啟程離開,繼續北上。少數幾艘負責后勤的船只則載著這幾天抓獲的海盜俘虜,以及聯軍艦隊在作戰期間停靠島嶼上的一些漁民,南下返回福建。之所以連島上的漁民也要一并帶走,主要還是擔心過早走漏了風聲,特別是福建水師的身份比較敏感,能捂一時便要盡量多捂一時。

    從溫州往北,便進入了臺州地界。臺州東瀕東海,南鄰溫州,北靠紹興府和寧波府,西邊與金華府、處州府接壤。臺州地形以山地為主,南面以雁蕩山為屏障,境內有大雷山、天臺山等山峰,浙東最高峰的天臺山主峰米篩浪就位于臺州境內。那樂清船幫藏身的樂清灣,西邊靠大陸方向屬溫州,東半部的楚門半島和玉環島,則是屬于臺州治下。

    臺州歷史悠久,早在先秦時期就設有官方治所,但直到唐武德五年,臺州才以境內的天臺山而得名,然后一直沿用至今。

    臺州海岸線長度超過千里,近海有12個島群和近700個大小島嶼,海上狀況也是十分復雜。雖然沒有類似樂清船幫這種規模的海盜團伙,但像宋氏兄弟之前所在的那種兩三條船的海盜小團伙卻是為數不少。

    聯軍艦隊的作戰船只、后勤船只,再加上作為誘餌的商船船隊,規模幾近百艘,如此龐大的混合船隊如果一同行動,很難不引起近海地區官府的注意。因此在石迪文的建議下,聯合艦隊還是拆成了幾個部分,由商船船隊沿近岸航線行進,在其偏東數海里處是中小型戰船,而噸位最大的“進取號”和搭配的護衛艦、后勤補給船,則是保持在離岸大約三四十海里之外的航線行進,盡可能減少被人發現的幾率,因為這艘船的確外形特征太過明顯,一旦露面就很難隱藏身份了。

    聯軍在溫州行動期間,“進取號”也只是在最后一戰中才露面,其他時間都是盡可能隱蔽行跡,為的便是要讓未來的對手料想不到這個大殺器的存在。在抵達最終的目的地舟山群島之前,“進取號”都會遵循這一原則,盡量減少在公眾面前露面的時候。

    船隊在途經上下大陳島的時候再次遭遇了海盜襲擾,這兩個海島與前日在溫州的戰場很是類似,也是兩個島一北一南對立,合稱大陳島,又稱東鎮山或是洞正山。

  &n nbsp;  從溫州、臺州前往朝鮮、日本的商船都會取道大陳島附近海域,并將島上的高梨頭礁作為航海標識。上個世紀中葉,大陳島也是明軍水師海上抗倭的戰場之一。嘉靖三十四年,明軍水師在此地追剿倭寇,島上還有當時留守明軍所筑的報警煙墩和據點。不過到了這個時候,海防松弛,明軍水師早就比不了百年前的狀況,在這些近岸島嶼上也不再駐防軍隊。當年的抗倭前哨,如今已經變成了海盜的樂園。

    上大陳島和下大陳島之間相隔僅兩海里左右,兩個島上竟各駐有一伙海盜,平時就以打漁維生,但在海上遇到獨行的商船,立刻就會化身海盜。

    聯合艦隊用來充當誘餌的商船都是兩艘一批,走在最前的這兩條船便正好遇上了出海作業的大陳島海盜。先發現目標的是下大陳島的人,在確認目標有兩艘船之后,自覺實力不夠的海盜們打出信號,讓上大陳島的海盜趕來相助。

    誘餌船上的船員都在出發前經受過專門培訓,見遠處幾艘漁船朝自己直駛而來,便立刻調整前進方向試探對方意圖。在看到對方也立刻轉換方向試圖要切入己方前進航線之后,兩艘誘餌船立刻果斷轉向拐向東邊,向東海方向逃跑。

    若是這兩艘船直接轉向西邊往臺州灣椒江入海口方向逃跑,或許海盜還未必會追下去,因為椒江口就有一處水師營寨,雖然兵力不多,但海盜們也并不想招惹官方。不過這兩艘船既然打算往東海跑,那就不得不追了——這地方往東幾百海里內都沒有可供停靠或隱蔽的島嶼,東邊最近的琉球國奄美大島,距離大陳島足足有四百海里之遙,海盜們可不相信這兩艘商船能逃到那么遠的地方。兩伙海盜四艘船用簡單的信號溝通了一下,立刻便決定繼續追下去。

    當然事情接下來的發展完全沒有如海盜所愿,當他們追出了十多海里之后,赫然發現這兩艘船逃跑方向的海面上還有另一支龐大船隊的存在。盡管摸不清這支船隊的來頭,但他們已經從空氣中嗅到了危險的味道。不過這個時候想要轉身脫離已經為時太晚,海盜們赫然發現從南北都出現了身份不明的帆船向自己夾擊而來。

    海盜們一邊調轉方向準備逃跑,一邊亂哄哄地拿起武器打算搏一把。他們的武器并不比溫州那邊的海盜好到哪里去,仍是魚叉、長矛、腰刀之類的冷兵器為主。鳥銃土炮也有,但就那么四五支槍、一兩門炮,戰斗力在聯軍艦隊面前簡直就可以忽略不計。

    聯軍戰船駛近之后也沒有試圖勸降,直接用火炮發射了一輪葡萄彈橫掃甲板,打得海盜船上鬼哭神嚎。海盜們根本想不到會在自家門口撞上這種鐵板,幾乎是在交手的同時就已經失去了還手的能力。

    在用交叉火力清理了四艘海盜船的甲板之后,戰船才慢慢靠了過去。為了預防仍有幸存者跳幫,船上的水兵們在船舷邊站成一排,用手中的火槍瞄準了海盜船的甲板。

    不過海盜們遭此重創,已經無力再反抗了,甲板上的人非死即傷,躺倒一片。僥幸躲過這一劫的人全都縮在船艙里瑟瑟發抖,根本就不敢露頭了。

    水兵們花了半個小時時間清理了這幾艘船,將僥幸逃過一劫的幸存者全部轉移到聯軍的船上,然后把四艘破損嚴重的海盜船全部鑿穿,讓其帶著海盜的尸體和少數重傷者一起沉入海中。這倒也不是聯軍行事殘酷,一來是要盡力保密自家的行蹤,二來這些重傷者會占用聯軍艦隊有限的資源,簡單處置掉才是最劃算的方式。

    至于活著的這些俘虜,在審問完畢之后,會交給下一批返回福建的后勤船只。他們未來的去處大概會是在臺灣北部,不管是淡水河口還是雞籠港附近的金礦礦場,都還有大量的勞動力缺口需要填補。這些戰俘身份的勞動力,用來投放到需要全封閉式管理的金礦礦場是最合適不過了。雖然這一批戰俘的數量也不多,但錢天敦認為隨著聯軍艦隊的繼續北上,遭遇的海盜勢力也會越來越多。等拿下舟山群島的時候,至少可以往臺灣島輸送數以千記的戰俘勞工了。

    大陳島的這兩伙海盜幾乎是無聲無息地消失在了海上,過了很長時間之后才被附近區域的漁民所察覺到,而負責這一地區軍事防御的松門衛駐軍,則是足足到十天之后才知道大陳島發生的異變。而那個時候聯軍艦隊已經抵達舟山群島并在當地展開了行動,有了解浙江各地狀況的官方人士才開始將近段時間各州陸續出現的海盜團伙神秘消失事件與這支從天而降的龐大船隊聯系起來。

    大陳島的這點小插曲只耽擱了聯軍艦隊不到半天的時間,在處理完善后事宜之后,艦隊繼續沿著既定的航線分左中右三路向北行進。本來錢天敦還想分幾艘商船從椒江進入臺州,去臺州城看看當地的治安狀況和商業環境,但許裕拙擔心節外生枝,催促繼續往北趕路。錢天敦知道他是怕聯軍艦隊中有明軍水師人員的事情過早暴露,倒也就沒有再堅持,順他的意思繼續北進。

    從大陳島往北約十多海里,便到了寧波府與臺州府分界地標之一的東磯列島。大小57個島嶼組成的東磯列島以南屬臺州海域,以北便是寧波府治下了。

    進入寧波府海域的第一個重要地點,便是明代四大海防名衛之一的昌國衛了。昌國衛位于象山縣西南八十里,距離寧波府府城三百五十里。洪武年間在昌國縣縣城南邊的東門山修筑衛所城,永樂、成化、嘉靖年間又數次修葺擴建,其下還有石浦、錢倉、爵溪等幾處守御千戶所,水陸駐軍達數千人之多——當然了,這僅僅只是紙面上的數據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