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小說網 > 1627崛起南海 > 第1182章 停戰協議
    王畿身為浙江布政使兼按察使,本地最高行政和司法長官,自然不會有任何人質疑他的權威。不過這出面與海漢人簽署停戰協議,說起來并不是什么臉上有光的好事,王畿當下便有些猶豫,沒有立刻回應曲余同的話。

    旁邊自有察言觀色之人,見王畿臉色凝重,當即便出聲質疑曲余同的建議:“曲大人所提之法不太妥當,王大人身為浙江大員,豈能屈尊降貴,親自出面與那海漢蠻夷簽署這城下之盟?日后若是傳揚開來,不免對王大人官聲有損。”

    而王畿所顧忌的也正在于此,大家都清楚現在官府是迫于海漢武力威脅,才不得不選擇停戰議和這條路。誰出面去與海漢人簽署協議,誰就會被冠上一些不好的風評,甚至有可能在未來局勢發生變化時成為背黑鍋的責任人。如果有可能會影響到自己的仕途,王畿肯定是不愿去出這個頭了。

    曲余同對此早有預案,當下便立刻反駁道:“這怎么能說是城下之盟?海漢是南方番邦,慕我大明繁華之名而來,允許他們在浙江境內經商,這是天國上朝對番邦小國的恩賜!”

    那人猶自不服,繼續辯道:“那海漢的另外兩條要求也得白紙黑字寫入協議,又當如何解釋?”

    曲余同道:“這還不簡單?不管是大明還是外國人,在杭州出了命案,官府本就有追查真相之責,這跟他們提不提要求有何干?至于賠償之事,大可以撫恤之名一筆帶過便是。本官再說一次,海漢人目的與我們一樣,要的是一個能體面結束這場鬧劇的機會,他們要求官府首腦人物出面簽下書面協議的原因也正在于此。此事操作得當,便是浙江官府收服番邦人心,揚我大明國威的大好事一樁,但若是處理不當,兩國交戰,黎民遭殃,還請各位大人都將后果考慮清楚再說。”

    曲余同這番洗白可以說是相當厲害了,乍一聽還頗有道理。俗話說官字兩個口,如何解釋兩國間這一通武裝沖突,最終還是要看官方的說法。只要雙方能稍有一點默契,那么把這場武裝沖突演變成兩國冰釋前嫌,大明提攜小國的故事也是有可能的。而操作處理此事的浙江官府,非但無過,反而是大大地有功,說不定上報朝廷之后還能獲得嘉獎表彰——當然那還得好好構思一下奏折的內容才行。

    不過也不是所有人都會吃曲余同這一套,比如劉峰對他這種不知不覺就把海漢洗白的做法很是不快:“曲大人,照你這么說來,海漢入侵大明,傷我軍民,那也這么一筆勾銷了?”

    曲余同不動聲色地應道:“既然要把賬算清楚,今時今日,劉大人可有與海漢決戰于杭州城下之決心?劉大人或許會說,海漢此時猖狂,不過是因為近期浙江軍力空虛所致,那待北上剿匪的軍隊回來,再與海漢算清這筆帳不就行了?下官可從沒說要將此事一筆勾銷,簽了這協議,也不代表今后就不能開打了。”

    劉峰被他這一通懟,臉色頓時就黑了。曲余同這種說法,無疑就是在指責軍方的無能才造成了當下不得不向海漢妥協的局面,如果軍方覺得簽署停戰協議不可接受,那大可再派兵出城去與海漢戰個你死我活——當然要是再吃了敗仗,只怕議和的條件就更是難上加難了。

    跟海漢拼命當然不可能,只要海漢不攻打杭州城,浙江官府已經不打算再將戰事進行下去了。如果讓朝廷知道浙江這邊竟然被一支外國來的武裝部隊攪得不得安寧,那在場諸位誰都別想再過太平日子了。

    劉峰自己也深諳其中道理,所以才會認可了王畿的議和決定,但心頭還是有一股氣難以平復。這被曲余同一番夾槍帶棒的嘲諷,更是氣得七竅生煙,正待發作之時,王畿卻發話道:“大局為重,還是先讓海漢退兵為上!”

    王畿的話無疑就已經為這件事定下了基調,劉峰要是再繼續跟曲余同爭執下去,那不免就會被冠上“不顧大局”的罪名,當下只能哼了一聲,狠狠瞪了曲余同一眼,先將這筆帳記在了心里。

    既然王畿已經表態了要跟海漢和平解決當下的戰事,那其他人再拼命反對也是無用,特別是對海漢反感最為強烈的軍方,因為之前的戰績不佳,現在也的確無法作出硬氣的表態。而大方向確定之后,細節問題處理起來就容易多了,不管是破案和賠償的實施時間表,還是開放通商權的具體地區,雙方可操作的空間都要大得多。而王畿對曲余同此次表現也由一開始的不滿轉變成了欣賞,決定將后續的細節磋商也一并交給他出面處理,這種安排倒也正合了曲余同的心意。

    曲余同辛辛苦苦配合海漢演這出戲,主要的目的就是要保住自己寧波知府的官位不被撼動,如果能在王畿面前盡可能多地博得一些好感,那么成事的把握自然也會隨之大增。而王畿現在把談判的差事全權交給曲余同,基本就已經肯定了他在此次事件中所起到的作用,今后誰想打寧波知府這個位子的主意,就得先掂量掂量布政使大人的意思了。

    當然了,如果王畿屬意別人,另外安排他人接手此事,那就別想從海漢那里輕松過關了。除了曲余同之外,其他官員出面很難再獲得海漢的信任,換個人想要把談了半截的停戰協議完成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最終也還是會把事情交到曲余同手上。

    海漢與曲余同之間事先就已經達成了默契,這停戰協議具體怎么操作也早有預案,浙江官場上雖然有不少人都懷疑曲余同的立場,但也不得不承認曲余同跟海漢談判的結果要比預計的好得多。至少在他的操作之下,浙江官府和各位大人的顏面基本是暫時保住了,否則讓海漢再這么繼續鬧騰下去,亂了浙江,大伙兒不但要丟臉,而且還會有丟 還會有丟官之虞。

    如今雙方的對峙已經超過十日,錢塘江下游的航運幾乎處于完全停滯狀態,大量與此利益相關者已經在杭州城里吵翻了天,官府所承受的壓力也快到了崩潰邊緣。王畿如果不是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也不至于被曲余同幾句詭辯就給帶偏了方向,他敲定策略之后便催著曲余同趕緊實施,于是曲余同回到城里還不到兩個時辰,便又馬不停蹄地出城趕去見海漢人商議后續的處理。

    “王畿這么快就拍板了?”王湯姆也沒想到雙方談完之后才過了不到半日,曲余同便帶來了浙江官府決定接受條件,停戰議和的消息。

    曲余同賠笑道:“布政使大人也是顧及民生,不愿讓戰火禍害到浙江百姓,也不想讓兩國之間誤會越來越深,才會有此決定。”

    這話王湯姆聽了就聽了,可不會當真。曲余同即便與海漢已經有了比較深度的合作,但他畢竟還是大明的地方高官,說話做事肯定要站在大明的立場上考慮,設法幫上司開脫責任也是情理中的事。王畿為什么會這么快答應下來,王湯姆心里大致還是有數的,杭州城里有海漢的暗樁,有關城中的輿論風向、大事小情,情報人員都會及時送出消息。城里議和派的聲音逐漸占據上風,又沒有足夠的戰力來繼續進行武力對抗,選擇妥協只是時間問題。

    接下來的事情相對就容易多了,雙方只需將事前就議定好的停戰協議內容拿出來,依照當前的形勢做一點小小的改動即可。不過為了能讓城內的同僚們不起疑心,曲余同這次沒有立刻將談好的協議內容呈上,當天回城之后裝出一副殫精竭慮的樣子,只聲稱協議細則還在討價還價之中。王畿也不便催促,只能勉勵他好好把控局面,盡量為官府爭取到更好的條件。

    又過了一天之后,曲余同才將協議內容上報到王畿處,獲得他的首肯之后,又與王湯姆這邊議定了雙方碰面的時間地點,基本敲定了最后也是最為重要的這個環節。

    在通盛碼頭大火案過去了大半個月之后,大明與海漢兩國的代表終于是在杭州城東通盛碼頭的廢墟旁舉行了會面,就大火案及后續所發生的一系列事件簽署和平協議。

    這份協議中當然從頭至尾都沒有提到過“停戰”兩個字,因為按照約定,兩國之間并沒有爆發過戰事,海漢軍前些天在杭州灣各州府的軍事示威行動也將被一筆抹掉,浙江官府會將其記錄為海漢協助官府緝拿大火案真兇的措施。至于雙方軍隊在杭州城外所發生的軍事沖突以及因此造成的人員傷亡,雙方都很有默契地只字不提,而此事件也不會見諸于官方記錄。簡而言之,雙方都不會承認在崇禎八年的年頭上發生過小規模戰斗,更不會將近期杭州城外的武裝對峙定性為海漢對浙江的入侵。

    關于通盛碼頭大火案的調查,浙江官府在這天向海漢移交了并不存在的“兇手”十五人,雙方都同意就此終結案件,并且海漢承諾不會就此案再向浙江官府討要說法。至于這十五名從杭州大牢里提出來的死刑犯原本是什么罪名,海漢又要如何處置他們,那就不是問題的重點了。

    說服了海漢接受浙江官府交出的替罪羊,并放棄大火案的繼續調查,這也算是曲余同在最后時刻為浙江官府“爭取”到的好處之一,讓王畿也松了一大口氣。這個案子一日不結,海漢就一直有借口搞事情,曲余同的“努力”無疑是讓浙江官府免除了一個原本可能會持續很長時間的大麻煩。杭州府衙和協查此案的其他衙門近期都承受著巨大壓力,得此消息也全都對曲余同感激有加,將其視作了大救星。

    至于海漢先前所提出的賠償金,浙江官府僅需向海漢交付三艘與大火中燒毀船只相仿的帆船,作為官府對治安失察的補償。而且這三艘船都不會以官方的名義交付,而是另有私人以捐助、贈予的方式完成交接,以保全官府的顏面不會受損。考慮到海漢在大火中有大量財物失蹤和被毀,浙江官府很“大度”地給予了海漢商品入境販賣免征賦稅一年的待遇。反正海漢商品以走私的方式進入浙江市場也有兩三年時間了,在此期間市舶司本來就沒從海漢手里收到過稅銀,這個條件對大明來說并無太大的實際損失。

    當然了,這個限期免稅待遇也就順理成章地成為了浙江官府對海漢開放通商權協議的一部分,而關于通商權的內容,才是這個協議的真正主體。為了掩飾浙江官府在外交和軍事上的重大失敗,這次的停戰協議實際上就是以開放通商權的名義來起草和簽署,而通盛碼頭大火案及相關后續處理的內容,只是在這協議中輕描淡寫地一筆帶過。

    這也是王畿對曲余同的“談判結果”感到比較滿意的主要原因,光從這份協議的內容上來看,根本就不會意識到這是雙方在戰場上扳過手腕之后的結果,而是天國上朝出于仁慈,對于千里迢迢來此做買賣的外國番邦商人給予的一些微不足道的優惠政策而已。

    協議中約定,大明開放寧波府舟山島給海漢商人修建商用設施,允許海漢人在當地長期居住并從事商業活動。這其實就相當于默認了海漢目前在舟山群島的勢力范圍,雖然沒有提及海漢在當地擁有的自治權和駐扎武裝部隊的權力,但誰也不會不識趣地在這種時候去挑骨頭。

    此外海漢商人還將擁有在浙江沿海的溫州、臺州、寧波、紹興、嘉興、杭州等地自由通商的權力,不過海漢籍人士進出當地城池,需主動向官方報備身份。這也是為了避免再出現類似通盛碼頭大火案的事件,到現在官府都還無法落實火災遇難者到底有多少人是海漢人,多少人是他們所雇傭的明人船工水手。如果有了合理的登記制度,或將在一定程度上減少這種被動狀況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