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小說網 > 1627崛起南海 > 第1526章 背景深厚
    典七郎與郝青重新會合之后,講述了他剛才去打探到的情況。他扮作準備在工地上找活干的人,進去問到工頭,裝模作樣地打聽了一下這里是不是要用人,報酬如何等等,一邊問一邊留意郭子平的蹤跡。這工地上才剛剛完成地基部分,正在開始立房子的柱頭,所以視線倒也開闊,典七郎可以看到郭子平似乎是在工地上與某人進行會晤。

    但他礙于自己偽裝的身份,又不可能湊到近處去觀察,只能遠遠看著。不知道是不是典七郎的錯覺,他總覺得郭子平在那人面前頗有點卑躬屈膝的模樣。只是那人一直背對著典七郎這邊,所以他始終都未能看到其相貌。

    郝青問道:“那你可曾打聽到郭子平與這織造作坊東主的關系?”

    典七郎道:“我怕惹人起疑,不敢直接詢問,只是問了一下這東主的來頭。據工頭所說,東主的確是有官府背景,這作坊從征地到開工動土,一應手續只用了不到七日便完成了。而且織造作坊歸杭州織造局所轄,這又是當下最賺錢的買賣之一,要是沒點門路,搞不好織造局這一關就得卡上一年半載了。”

    郝青聽典七郎說得也有道理,沒打聽到自己想知道的東西倒也不能怪罪他辦事不力。當下又細細問了這工地里地種種狀況,就連工頭的情況也沒放過。典七郎年輕記性好,便將自己剛才的見聞又事無巨細地復述了一遍。只是他終究不是專業人士,能注意到的細節其實比較有限,信息量也并不足以讓郝青從中推斷出更多的內容。

    郝青默默梳理了一下手頭所掌握的內容,認為基本可以肯定織造作坊的東主有官府背景,這倒不是什么意外的事,畢竟如果是普通人的買賣,那李松又何須要派自己出馬來辦這棘手的任務。但如果碼頭上的郭子平一伙跟這織造作坊也是同一個東主,這事到底是變得更簡單了還是更復雜了,郝青一時間竟然有點想不明白了。

    郝青再想想目前自己手頭可以調動的力量,滿打滿算還不足十人,這就算是想搞刺殺都很是捉襟見肘,就更別說其他的武裝行動了。如果不是迫于李松的壓力,郝青大概會直接放棄了這種不切實際的襲擊計劃。

    但他知道自己不可能就此放棄這個任務,就算是為了家人能夠重獲自由,他也得拼盡全力去爭取這個機會。只是此事的棘手程度,的確是大大超乎了他的預計,他原本以為踩個盤就可以直接動手,沒想到看到的信息越多就越是心虛,連動手的心思都弱了許多。如果不把這背后的東主摸清楚,郝青知道自己恐怕很難把這個任務執行下去。

    郝青拿定主意之后,便對典七郎吩咐道:“待會兒你去盯著郭子平,我去盯他會面那人。有什么消息都別急,等明天我來你們住的地方找你。”

    典七郎已經對他形容郭子平會面那人的衣著打扮,雖然樣貌不清楚,但已經足以讓郝青辨認目標了。既然是郝青下的命令,典七郎也不疑有他,當即便應允了。

    不多時郭子平果然便帶著他那幾名手下離開了工地,郝青便讓典七郎墜在后面摸清其去向。他自己則是繼續留在工地附近,等著那與郭子平會面的人出來。

    這次倒是等了許久,郝青終于看到典七郎所說的那人在幾名壯漢的簇擁之下從工地里出來。但這人排場頗大,郝青只是看清了衣著個頭,還沒等他弄清楚樣貌,這人出來之后立刻便有一頂黑色軟轎上前接人,然后一行人朝杭州城的方向去了。郝青見狀便也遠遠地跟在后面,他心想這轎子進了杭州城,倒是要比在城外容易跟蹤。

    郝青跟到城門處的時候,見那轎子被守城的士兵攔了下來,但轎子里的人卻沒有現身,旁邊有人上前向守城士兵說了幾句什么,然后便直接放行了。郝青對此倒是見怪不怪,既然對方可能有官府背景,那么弄個入城免檢的特權簡直再輕松不過了,就連他郝青也有這樣的資格。

    郝青到了門口便從袖子里摸出一塊令牌,向守城士兵晃了一下,沉聲說道:“官差辦事。”

    他這令牌是李松想辦法在錦衣衛那里弄來的,雖然并沒有相應的編制,也不準他在外自稱錦衣衛,但實際上就憑這塊令牌已經足以讓他在日常活動中獲得很多便利。比如出入城門只要把這令牌拿出來一晃,便不會被守城軍攔下檢查了。

    這次也不例外,郝青亮明招牌,對方看清之后果然便立刻放行了,根本就不會嘗試去驗證他的身份。畢竟錦衣衛這個組織比較特殊,普通士兵哪里敢招惹這個衙門的人,敬而遠之就是最好的處理方式了。如果要去驗證身份,要是被對方記恨,那豈不是事后要吃不了兜著走。

    郝青跟著這隊人從鳳山門進了城,然后兜兜轉轉來到了一處院子外,隨行的壯漢上前敲開院門之后,那轎子上的人根本就沒有下轎,而是由轎夫直接連人帶轎抬入了院子。

    郝青這下自然不可能再跟進去了,不過既然已經找到了落腳的地方,他要再打聽對方的身份就已經不難了。他順著圍墻繞到這戶院子正面大門處,見并沒有掛出牌匾之類的標記,不過看這足夠有一丈寬的紅木銅釘大門,也知道這戶人家應該非富即貴,絕不會是普通百姓了。

    郝青自然不會冒冒失失地上前打探,而是先在附近尋了一處小茶館,坐下之后才用了幾枚銅板的打賞,向伙計探得了這戶人家的情況。不過獲知這份情報之后并沒有讓郝青的心情變得輕松一些,反而是越發地不安了,因為這戶人家的主人正是杭州城主管刑名的通判王元。

    郝青以前干的就是殺人越貨的勾當,自然知道通判這個官職意味著什么。他當初要是落在通判手里,說 里,說不定早就被判了斬立決了,哪里會有重獲新生的機會。對于這主管六扇門的大官,郝青巴不得距離越遠越好,以免惹禍上身。

    但他內心卻越發清醒地意識到,李松交給他的任務,恐怕要對付的便是這位王通判了。而這也可以很好地解釋為什么郭子平這種人能夠在杭州碼頭上為所欲為,而不會擔心因此惹出牢獄之災。只是郝青還有點不太明白,如果說那幾處興建中的織造作坊也是王元的產業,那像他這種官員為什么會突然要在完全與其職務不相干的織造業里插上一腳,難道說僅僅只是看中了織造業的豐厚利潤?但在這個行業里白手起家,也會面臨不小的經營風險,王元這樣做是否有什么其他原因?

    郝青腦子其實不差,但所掌握的情報信息終究有限,他所能想到問題也只能達到這種層面了,而且還缺乏證據來證明他的推論。

    而此時在這處院落中,通判王元正在會見秘密造訪的這位神秘客人。與郝青的判斷有所差異,這位神秘客并非聽命于王元行事,而是王元請來的貴客。這次來到杭州,是要專門幫王元布置經營手段,讓王元的織造行能夠在行業內站住腳跟。

    “孫大人,一路舟車勞頓辛苦,王某照顧不周,還望海涵。”堂堂杭州通判大人,在這陌生客面前顯得卑躬屈膝,可以說身段放得相當低了。

    不過這位孫大人對于這樣的態度似乎已經習以為常,只是點了點頭道:“辛苦倒不至于,但聽說王大人從來都是鐵面判官,想不到真人是這么親和。”

    王元臉上的笑容燦爛無比,完全沒法跟“鐵面”二字聯系到一起,說話也越發謙卑了:“孫大人過譽了,王某多蒙照顧,理應如此。”

    孫大人道:“我今天去那三處工地上看過了,施工進展只能說勉勉強強,希望王大人能把工期盯緊一些,早日經營早日收益。三亞對于浙江的建設進展并不滿意,偌大杭州城,你們應該知道怎么打架。”

    王元一邊聽一邊已經提筆記下,打算回頭再慢慢研究相關的事務。他與海漢人合作已經有些時日,從海漢手中著實得了不少好處。在這位孫大人面前態度放得低一些,日后肯定是有更多的回報。

    而負責此事的孫堇并非商人,也不是外交部的成員,而是來自于安全部。孫堇進入安全部的工作年限已經不短了,但始終還缺一個有分量的功勞讓他能夠再往上走。在浙江工作了幾年之后,孫堇終于得到了機會,以杭州府的織造業為目標,要將原本由杭州官府和織造局管理的這個行業慢慢納入到海漢的控制之下。

    這個目標說來容易做起來難,簡單的資本運作已經很難滿足海漢的需求,除了安全部的努力之外,還需要航運、商務、外交、金融等部門通力合作,調動大量資金作為基本手段,逐步將大明的相關職能部門全部架空。而依托王元這種有權有勢的地頭蛇作為掩護,在杭州城開辦織造作坊,便是這個計劃的第一步了。

    海漢能夠拿出多少資本來經營這些產業,王元當然不知道答案,但從日常接觸的印象來說,他絲毫不會驚訝于海漢能隨時拿出天文數字一般的錢財。所以他對海漢的敬畏除了武力方面之外,經濟實力也是重點之一。

    杭州城外的三處興建中的織造作坊,其實都是海漢的產業,而王元則是憑借自己的官職權勢,得到海漢人贈送的一部分干股。所以對于每年能夠給自己帶來至少數萬兩銀子收入的大金主,王元才會主動低頭有如此客氣的表現。

    孫堇繼續說道:“先前郭子平來見過我,這個人做事勇猛有余,謀劃不足,我有些擔心他什么時候收不住手闖出禍事來。既然這個人選是王大人推薦的,那就請王大人多多提醒他,千萬莫要犯下一些低級錯誤耽擱了正事。”

    王元拍拍胸脯道:“郭子平這人忠心還是夠的,至于其他的事情,本官自會為他做好安排。哪怕是他弄出了人命案,本官也有辦法李代桃僵讓他脫罪。”

    孫堇道:“郭子平這幾個月在杭州碼頭上搞兼并,并不了的就找借口用強把人打跑。這套法子雖然見效夠快,但也很容易與人結怨。郭子平這樣搞法,不知道多少人在等著要收他的命。我就擔心哪天郭子平突然就被人從后面給劃了脖子,今天與他說起此事,他倒是還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王大人,我再和你重審一遍,我們要用的不是亡命徒,而是能夠獨當一面的干將。如果郭子平干不好這差事,那就干脆早些換人。”

    王元察覺到孫堇話中微微有些不快,心道莫非是郭子平這小子出言無狀得罪了他,當下連忙應道:“孫大人教訓得是,過兩日我便喚他出來,好好數落數落他。孫大人放心,若是他真不頂用,我也絕不會護短,該撤下便撤下,謹遵孫大人的安排。”

    王元的態度十分謙卑,以至于就算孫堇想要找茬都找不到的程度。孫堇見王元如此配合自己,倒也不好再說什么重話,便再次將話題回到了織造業上。

    以王元的名義在杭州城開的這三家織造行就是試水,一是看看是否能夠迅速地組織起生產,二是本地的其他織造行是否會對新出現的同行保持敵視的態度。至于能從經營這門生意中賺到多少,倒是沒有何冠之和李松想的那么夸張,畢竟理想數字跟實際操作還是會有很大的落差,何況海漢在此之前都并未嘗試搞這種本土化的工場,實際操作結果是虧出血本,還是能夠長期經營,誰都沒法說個準。

    經營自然有商務部的人負責制定商業策略,而孫堇在杭州坐鎮的原因,便是要保證本地的同行不會因為競爭的到來而對新作坊采取某些不友好甚至是暴力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