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小說網 > 1627崛起南海 > 第1537章 各取所需
    何禮倒是沒有想過會有這樣天上掉餡餅的好事,他當初去競爭北方航線承運商資格的時候,還是東拼西湊找了幾家合伙才勉強達到了準入門檻,后來因為資金緊張還不得不向兄長何肖申請了資金援助。至于在遼東地區投資的種植園,經費也并非全由他來掏腰包,也沒有多余的資金再對自己名下的船行擴大經營規模。說得嚴重點,如果海漢現在打算安排周期較長的北方航線運輸任務給他,他可能還需要預支一部分運費來維持船行的物資籌備和人員費用才行。

    但何禮也知道海漢人做事的目的性極強,絕不可能突發善心來幫助自己,其中必然有什么自己所不知的隱情。而石迪文肯定也不會將自己的打算和盤托出,畢竟這就涉及到了舟山造船廠的運轉狀況,這可是需要對外保密的信息。

    何禮決定還是稍微謹慎一點,把狀況打聽清楚再作決定,于是他繼續問道:“那若是按照將軍的安排,向舟山造船廠訂購貨船,不知工期多久,何時才能交船?”

    石迪文反問道:“你在舟山和遼東都見到過我國的愚公級貨船吧?”

    何禮點點頭,他的確對這種重載貨船有著比較深刻的印象,當時從舟山北上前往遼東,船隊中就有數艘這種被海漢命名為愚公級的貨運帆船。這種帆船所能裝運的貨物多達數百噸,遠遠超出了何禮名下船行那些最大噸位不過百噸的帆船。而且船上自帶吊臂和抓斗,在碼頭裝卸干散貨的效率要遠遠超出普通的貨船。船上使用了海漢獨有的帆索系統,就算是滿載也能保持五節以上的航速,最高航速甚至能達到十節,其運輸效率足以讓任何一名大明海商垂涎。

    當然了,這種重載貨運帆船的造價也比大明海商慣常使用的廣船福船要高得多,如果僅以載重量來作為衡量標準,愚公級帆船的性價比其實還不如海商們的船。但如果考慮到運輸效率,那自然又是愚公級帆船占據了明顯上風。而且最關鍵的是這種海漢出產的貨船外銷不多,屬于有市無價的緊俏貨,資金不充裕的海商根本不敢砸錢進去等一個時間超長的造船工期。

    何禮當然也不例外地很想得到這種船,只是他知道自家資金有限,維持船行的日常運轉都不時會捉襟見肘,暫時沒法抽調更多的資金投入到造船擴大經營規模上去,因此倒也沒有太多不切實際的念頭。但現在石迪文突然將這么一個大大的好處擺在了他的面前,何禮原本已經安定下來的心思便不禁再次活動起來。

    便聽得石迪文繼續說道:“目前舟山造船廠也可以建造愚公級帆船,如果你愿意接受我們的幫助,那么最遲明天就可以開始鋪設龍骨,順利的話四十天之后你就能接收到第一艘船了。”

    何禮鬼使神差地問了一句:“那以小人的情況,最多能一次定幾條船?”

    石迪文一聽他這話便知道前面的勸說已經起到了作用,當下應道:“我建議一次定四到六條船,這樣造船廠可以統一備料,在建造成本和時間上也能稍微節約一點。如果你用這些船來跑北方航線,那頂多一年左右就回本了,資金方面的壓力也不會過大。”

    何禮點點頭道:“石將軍說得有理……不過這具體到每艘船的造價,還請將軍報個實數,讓小人衡量一下是不是負擔得起。”

    石迪文不假思索地應道:“愚公級帆船的民用版,每艘船出廠價只需四千八百兩銀子,贈送三個月時長的海上意外險和免費維護服務。我們也可代為培訓船員,包教包會。何老板,這個價格能買到這樣的船,你在別處可是找不到第二家了。”

    何禮心道這種大帆船也只有海漢的造船廠才能建造,當然找不到第二家了。四千八百兩銀子的造價的確也不算便宜了,大明境內建造一艘海船不過一兩千兩銀子就夠了。如果是要何禮自掏腰包,那他肯定就直接放棄了,但如今海漢愿意以低息貸款的方式墊付造船費用,這似乎也值得一試。

    何禮在心頭默算了一下,如果按照石迪文所稱的年利五分,四千八百兩銀子一年的利息才不過二百多兩而已,著實算不了什么大數目,何況最快四十天就能接船,這四十天的利息才二十多兩銀子,相比造價簡直可以忽略不計了。一年如果能在北方航線跑上五六個來回,運費的盈余就差不多把買船的錢給掙回來了。至于石迪文所說的什么贈送這樣那樣的,何禮知道這只是海漢人慣用的商業促銷手段而已,倒是不會特別在意。

    何禮盤算了一番之后,認為這買賣鐵定有得賺,便果斷對石迪文道:“石將軍,那小人便先下六條船的訂單如何?”

    “何老板爽快人啊!”石迪文對何禮的表態大加贊賞:“我這就叫人來為何老板辦理手續。”

    石迪文這趟進寧波城,各個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都帶了過來,當下便準備要起身通知海運部和金融部門的人過來,為何禮辦理貸款購船的手續。

    何禮見狀忙道:“石將軍且慢,小人一次訂購六艘船,可還有什么其他優惠?”

    石迪文明白這是何禮想再跟自己討價還價,當下反問道:“那不知道何老板想要什么樣的優惠?”

    何禮眨巴眨眼眼睛,然后說道:“小人在上次前往遼東途中,注意到這種貨船上也可以布置火炮之類的武器以自衛,不知道貴國能不能搭售幾門小炮,以便今后在海上自衛。”

    “這個恐怕有點難!”石迪文解釋道:“上次和你的船隊一起去遼東的貨船其實是軍用型號,而我們向外出售的是民用型號,甲板上沒有部署火炮的設計,船身結構也沒有相應的加固。”


    何禮聽到這個回答不免有一絲失望,他當然希望自己花錢能買到的是擁有武裝自衛能力的帆船,但想不到居然是得到這樣一個答案。何禮仍抱有一絲僥幸追問道:“那能不能加錢換軍用型號?”

    “能啊!”石迪文點點頭,但沒等何禮臉上露出笑容,便又接著說道:“但軍用型號的造價要貴了一半,而且不能用貸款購買,只接受現錢交易。另外交船期就不是四十天起了,而是三個月起。”

    何禮一聽心知這事對自己而言太不實際,只好打消了這個念頭。石迪文卻是心頭暗自冷笑,海漢外銷的軍用裝備雖然比自用版本的性能有所縮減,但豈是誰都能花錢買到的。私人想進行零星采購,那自然是要揮舞大棒狠敲一筆了,像何禮這種商人想采購軍用運輸船純屬湊熱鬧,石迪文就直接報個比較苛刻的價格勸退算了,免得還要上報國防部和執委會來回審批,光審查軍售手續就得好些天了。

    何禮只能退而求其次了:“那這六艘船的訂單,價格上能否有所優惠?”

    石迪文深諳何禮這種人的心理,既然已經將對方說動,就不會再施以多余的小恩小惠了,當下搖頭道:“說實話像這樣低息貸款賣船,我國的造船廠是賺不了什么錢的,再優惠就只能倒貼了,賣得越多虧得越多,那我又何必要做這筆買賣?何老板要是覺得這樣的條件還是無法滿意,那也沒什么關系,買賣不成仁義在嘛。但我相信總會有識貨的老板,愿意接受這樣的交易條件。”

    何禮心道我若是拒絕了,那就是不識貨了?雖然對這樣的言語擠兌不太高興,但何禮可不敢在顏面上露出半分不快,賠笑著應道:“石將軍說笑了,如此優厚的條件,小人哪有什么不滿!只是做生意習慣使然,還望石將軍莫怪!”

    石迪文笑笑道:“都是自己人,好說好說。”

    兩人各自懷著心思,彎來繞去一番之后,總算是敲定了這個造船訂單。石迪文當即便叫了工作人員過來,替何禮辦理手續。

    雖說口頭協議已經達成,但實際要辦的手續還著實不少,光是各種協議書就是厚厚一疊多達七八份。何禮雖然信任海漢人,但也還是要一一讀完其中內容才敢簽字畫押。而對于所訂購貨船的技術標準和相關數據,何禮有許多地方都不甚明白,也還得聽海運部的工作人員向他細細解釋一遍。

    等搞定這些協議,已經是快午夜的時候了,石迪文早就吩咐下人弄好了夜宵,于是兩人又在書房里將就著吃了一頓,石迪文這才將何禮送走。

    能夠一天搞定寧波運輸業的會談,這個開門紅讓石迪文對此行的任務又多了幾分信心。但從第二天的糧食業開始,談判進行得就不是那么順暢了。

    作為江南魚米之鄉,寧波府的糧食產量一向不低,海漢在浙江采購的糧食,有過半的份額都是來自寧波本地。可以說寧波境內稍有實力的糧商,都與海漢有過或多或少的貿易往來。在過去一段時期內,海漢從浙江運往山東和遼東地區的糧食,絕大部分都是來自本地采購,順帶著也養肥了一幫糧商。

    但也正因為如此,糧商們對于海漢想要整合本地糧食產業的做法并不是很認同,因為海漢的目的明顯是想要掌控這個行業,進而掌握糧食的定價權,而這顯然將觸犯到糧食們的利益。所以對于石迪文所提出的“統一糧食收購價”、“建立行業聯盟”等方案,糧商們都紛紛表示不妥。雖然礙于面子,懾于威嚴,眾人不敢出聲直接反對石迪文的提案,但也都不肯松口答應這所謂的整合方案。

    石迪文在這個行業的談判中還真拿不出多少能夠威脅到糧商們的條件,畢竟就算不把糧食賣給海漢,這些糧商也可以倒騰糧食去別的地區出售,頂多就是利潤少一點,但至少定價權是掌控在自己手中。而海漢如果不從浙江采購糧食,那么就只能從南方發運糧食去遙遠的北方殖民地,大大超出了在浙江采購糧食的成本。

    海漢方面能夠采取的策略,就只有分散采購,將糧食的采購區擴大到整個江浙產糧區,減少從寧波本地采購糧食的份額。不過這樣做的結果也僅僅只是降低了本地糧商的利潤,并不能促使他們放棄對抗。而石迪文先前談定的運輸業是通過整合之后,將給從業者帶來更多的受益,這就與糧食業的狀況有著根本的區別了。

    石迪文與糧商們連談兩天之后都沒有能夠達成共識,他也意識到商務部的原定計劃考慮得不夠周全,沒有料想到糧商們的反應會是如此強烈,只能是果斷地暫時放棄了原來的方案。要解決糧食采購中的問題,大概就真的只剩下增加糧食供應地這一條路可走了。好在海漢在臺灣島上開發的農業區已經開始收獲,除了滿足當地移民生存所需之外,糧食產量已經略有盈余,假以時日臺灣西海岸平原上的農田出產,便可以通過海運送往北方殖民地,滿足當地民眾需求。

    這個小小的挫敗并沒有過多影響到石迪文的情緒,他知道接下來的金融業正是海漢的強項所在,不會再像糧食業這樣受制于人了。江浙地區的各種民間錢莊不少,但無論是從資金的雄厚程度,還是經營方面的策略手段,這個時代的金融機構都遠遠無法與施耐德領導海漢金融體系相抗衡。為了這次會談,施耐德專門將他手下的干將蔡金梅派到了浙江,協助石迪文進行金融業的整合會談。

    石迪文在穿越早期就跟銀行職員出身的蔡金梅打過交道,知道這個又高又瘦的女人在金融方面的專業程度相當高,因此對施耐德調她到浙江負責此事也毫無異議。事實上他很感激施耐德的安排,這樣就可以把他從繁瑣的金融數字游戲里解救出來,只需要負責拍板簽字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