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小說網 > 1627崛起南海 > 第1542章 財主們的小算盤
    楊運心里記掛著正事,便沒有在酒桌上放開了喝。財主們自然也看出來楊運有所保留,很知趣地沒有繼續勸酒,原本準備的幾壇黃酒,最后連開了的第一壇都沒喝完。不過這頓飯的本意也不是要喝個酩酊大醉,眾人也知道正事重要,眼看吃得差不多了,顧曲飛使個眼色,便有仆從提前去柜臺結賬。

    一行人吃完飯又再次出了縣城,朝海邊的方向行進了約莫兩里地便停了下來。顧曲飛去將楊運請下了馬車,然后向他說明道:“楊大人,我們此時所在這條道路是象山縣城至海邊港口的官道,西邊這塊洼地,便是我等打算湊份子拿下來與貴國做買賣的地方。”

    楊運順著他所指的方向看過去,見西邊自路基以下是一道緩坡,然后便是大片平地,看地形約莫比官道及以東地區低了三米左右,目前是處于荒蕪狀態。

    楊運問道:“這里為何沒有開墾農田?哪怕是隨便種點糧食也比荒著強啊!”

    象山縣的平地本來就少,照理說應該是地主眼里的香饃饃才對,但看這塊地荒著的狀況似乎并不是這樣,楊運見多識廣,不免就有些懷疑這塊地有什么別的問題。

    顧曲飛倒是沒想到楊運這么快就注意到了,訕笑著應道:“回大人,這地方因為太靠近海邊,所以地里鹽堿多,種不出糧,因此才會荒著。”

    原來如此,楊運頓時便明白對方打的什么主意了。鹽堿地對于這個時代的農業水平來說的確是毫無開墾價值,地價自然也相較于農田便宜得多。這幾戶財主宣稱的百畝土地,盤下來應該根本就花不了多少銀子,更大的可能是對方以此為由,讓海漢派人過來現談條件。

    楊運也沒閑工夫跟這些鄉下財主慢慢兜圈子,索性便直截了當地問道:“那說起來這邊的鹽堿地應該不止百畝吧?”

    “千畝也是有的。”顧曲飛不敢再瞞,老老實實地應道:“從這邊往西,海邊這幾里荒地都是鹽堿地。若是貴國想在這邊建點什么作坊,我等便出面去把這些地盤下來,算是與貴國合股。”

    楊運笑道:“可是本地最大的產業就是漁業,在岸上搞這么大的地方也做不了多少事,難道用來曬漁網嗎?”

    顧曲飛賠笑道:“大人說笑了,我等都知道貴國最善經商,所以才特地托人去舟山聯系,就是指望貴國能派出大人這樣的高人,來象山指點迷津。”

    楊運皺眉道:“據在下對象山的了解,此地雖然有些礦藏,但大多在山里,交通不便不說,儲量似乎也不大,開采起來很是麻煩。除此之外,本地好像就沒有其他陸上的產業了。以我國所掌握的農業技術,這鹽堿地是可以種植一些農作物,但培養不易,也難有什么利潤可言。”

    顧曲飛臉上不禁顯出一絲失望的神色:“大人,難道除了種糧之外,這片荒地就沒有其他用途了嗎?”

    楊運心道這若是在寸土寸金的三亞,那自然有各種各樣的用途,最不濟由建設部主持來修一片居住區,國庫也能有大筆收入。但在大明境內,這么一塊荒地要變成能賺錢的產業,那還是得好好合計合計才行。

    對于象山縣的情況,楊運是真的有所了解,這邊民間除了漁業之外就沒有其他成規模的產業了,可以說嚴重缺乏海漢搞制造業所需的行業基礎。如果要因地制宜搞加工業,比如木材或石材的加工,那也得要有人能夠提供原材料,否則海漢還得自己搞伐木場和采石場,而象山這邊似乎也并沒有相應規模的產業能夠為海漢提供穩定的原材料貨源。

    楊運正待要對顧曲飛說明這個情況,突然腦子里閃過一道信息,便將到嘴邊的話又咽了回去,對顧曲飛問道:“記得象山這邊是不是有鹽場?”

    顧曲飛點點頭道:“有啊,本地在唐代便已經開始用海水煮鹽,到北宋的時候就設了玉泉鹽場,不過前幾年從福建過來的私鹽太多,生生便將本地的鹽場給抵到破產了。”

    福建的私鹽是從哪里來的,楊運當然很清楚,畢竟他以前就在澎湖當官,制販海鹽也是他分管的貿易內容之一。澎湖每年制出的海鹽至少有五成都是運到了浙江這邊發售,就憑著低廉的價格和優秀的品質,硬生生將沿海州府的官鹽買賣搶下了大半。在這樣的情況下,浙江本地的官鹽鹽場自然很難再維持生存,于是便如曾經福廣兩地的鹽場一樣,一些經營規模比較小的鹽場就陸陸續續地倒閉了,象山的鹽場顯然也是其中之一。

    既然大明過去在本地設立過鹽場,就說明這邊的海水鹽度適合制鹽,而這個地方距離海邊如此之近,又有大片的空地,用來開設鹽場豈不是正好?

    楊運越想越覺得有理,便對顧曲飛道:“那你們有沒有想過在這里開設鹽場?”

    顧曲飛等人互相看了看,都是面色畏懼地搖了搖頭。楊運一下回過神來,這私鹽鹽場在大明可是大忌,要是被查到肯定是重罪,這些財主豈敢隨意操作這種可能會掉腦袋的項目。

    楊運道:“開鹽場可是一本萬利的生意,各位不打算試試嗎?”

    顧曲飛苦著臉道:“大人別開玩笑了,我等都是遵紀守法的良善民眾,又豈敢隨意制販私鹽?這要是被官府知道了,我等哪還有生機!”

    楊運正色道:“這個倒不用怕,如果真要開鹽場,我自然會把一切運作妥當,不會讓你們擔風險。你們先告訴我,這塊荒地是不是真的能夠全部拿下來?”

    顧曲飛道:“要收購這些地容易得很,估計二三兩銀子一畝的價錢就能收下來了。只是這事究竟要如何操作,還請大人明示。”

    楊運道:“我會先去了解一下過去 下過去官方鹽場的運作狀況,然后去跟知縣談一談,看看能不能把官方鹽場的頭銜收過來。既然私鹽在大明是違法的買賣,那我們想辦法把他變成官鹽不就妥了。”

    顧曲飛等人聽得目瞪口呆,他們倒是從未想過竟然還能有這樣的操作方法,制販私鹽這種事不足為奇,但直接收購官方鹽場的頭銜,他們卻真的是聞所未聞。明人只會顧忌到制販私鹽的罪名,大概也只有不受大明律法約束的海漢人才會有這樣天馬行空的想法了。但去找知縣談判,這種路數真的走得通嗎?

    顧曲飛道:“大人,本地的王知縣是個古板人,不是那么好打交道的。”

    “無妨,先去見見面,看看他的態度再說。”楊運心頭有了主意,便不會再輕易改變,當下便讓屬下在這附近查看地形地貌,并去海邊取樣海水,待返程時帶回舟山去做檢驗,看看鹽分濃度是否適合建設鹽場。

    待安排完這些事情,楊運便讓顧曲飛帶路,去象山縣衙拜會那位王知縣。顧曲飛雖然覺得此事成功幾率極小,但既然楊運堅持,他也不想得罪了這尊好不容易才請回來的財神爺。而且他也真想看看楊運是不是能夠如他所說的那樣把這件事推進實施,萬一真把官方鹽場的頭銜拿過來了,那今后自己豈不是一步跨入鹽商的隊伍中了,到時候日進斗金,日子肯定美滋滋。

    既然是去縣衙,顧曲飛一群人全都去也未免太過招搖了,于是其他幾人便先到城中一處茶樓等消息,由顧曲飛單獨陪楊運去縣衙。

    稍后楊運便在縣衙里見到了這位名為王煥的知縣,年約五旬左右,據說是紹興人氏,在任已經有五年了。對于海漢人的到來,王煥沒有表現出多少熱情,而是隱隱有一點戒備,不過還是以禮相待,將兩人讓進書房,上了熱茶。

    楊運當然也明白王煥的戒備心理是從何而來,海漢當年初到浙江的時候便是從象山縣所轄的石浦千戶所下手。雖然后來包括昌國衛指揮使嚴國偉在內的一幫本地衛所軍官全都倒在了海漢的利益攻勢之下,但這位王知縣倒是一直沒有向海漢低過頭。逢年過節從舟山送到象山縣衙的禮物,從來都是被原封不動地退了回來。派來游說王煥的使者,也每次都是碰了釘子離開。

    可以說在寧波府境內,王煥是少有的能讓海漢無從下手的官員了。不過他倒也有自知之明,沒有試圖阻止海漢在象山縣境內的種種作為,甚至默認了海漢在石浦港的控制地位。而海漢也沒有要強行逼迫這位知縣就范的意思,于是雙方就這樣長期保持著一種古怪的默契,互相都當對方透明。

    在王煥來看,楊運的到來其實跟過去幾年中登門拜訪的海漢人并無兩樣,多半也還是來嘗試說服自己接受他們提供的種種好處,然后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地出賣大明的利益。王煥雖然自認算不上大忠臣,但也不甘向這群外來者屈服,因此對于楊運可能會祭出的說辭,他其實已經準備好了答復,好讓對方碰完釘子之后早些離開。至于居中引見的顧曲飛,王煥倒也不會怪他勾結海漢人,他知道顧曲飛是從事漁業買賣,而如今浙江沿海都是海漢人的天下,不好好貼上去伺候好海漢人,顧曲飛的買賣只怕也很難做下去。

    不過楊運一開口,還是讓王煥大吃了一驚,萬萬沒想到對方竟然將主意直接打到了已經關門歇業的官方鹽場頭上。這海漢人竟想花錢收購官方鹽場的名號,然后用于私營另一處鹽場。這其中的貓膩,王煥自然一聽就明白了,對方這是要打著官鹽的名號堂而皇之地販售私鹽,其膽子之大的確是讓他嘆為觀止。

    但王煥肯定不會輕易答應這種無理的要求,他甚至根本就沒打算聽對方報價,便搖頭拒絕了楊運的提議:“此舉不合大明法理,恕本官無法應允此事。何況本官也管不了鹽場事務,這可是都轉運鹽使司、鹽課提舉司和巡鹽御史的差事,小小七品知縣可沒法擔此重任。”

    都轉運鹽使司的轉運使是從三品,鹽課提舉司的提舉是從五品,至于巡鹽御史那直接就是代表朝廷巡視地方的鹽務欽差了,權限不受官職品級的限制。這么說起來,王煥的確是將自己的責任推了個一干二凈。

    不過這套招數對于楊運這種深諳大明官場套路的海漢官員并不管用,他笑著搖搖頭道:“我國有句俗語,叫做縣官不如現管,王大人既是縣官,又是現管,我不找你找誰?那些什么這樣司那樣司的衙門,有哪個是在寧波的?這地方山高皇帝遠,他們哪能管得過來,等他們發現這邊的狀況,鹽場早就開始盈利了,到時候還怕拿銀子堵不住他們的嘴?”

    王煥道:“話雖如此,但鹽場終究不是本官所能左右。”

    楊運道:“王大人不用謙虛了,我特地來縣衙求見,就是想你給個準信。只要你允了這事,從下月開始,每月千兩紋銀奉上,只要你在知縣任上,鹽場開多久你就拿多久。”

    旁邊豎著耳朵聽這兩人交涉的顧曲飛聽到這里不僅暗自贊嘆一聲,海漢的確是不差錢的主,一開口就是每月千兩銀子,這得賣掉多少私鹽才能把費用給掙回來啊!

    然而王煥果然不是那么好打交道的主,聞言竟然連表情都沒有出現變化,只是繼續回絕道:“本官對這些身外之物并無興趣,再說此事于大明法理不合,閣下還是別費勁了。”

    楊運道:“大明法理把舟山群島和石浦港都割讓給我國了,這還有什么合不合的?王大人再怎么堅持,大明的臉面也早就丟了。”

    “放肆!”王煥聽到這句挑釁意味十足的話,忍不住拍了桌子:“大膽狂徒,竟敢在本官面前辱我大明!”

    “辱大明的不是我,是貴國朝廷上的那些大官。”楊運卻絲毫沒有受到王煥發火的影響,不緊不慢地說道:“王大人現在維護的也不是大明的臉面,只是你自己的面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