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小說網 > 1627崛起南海 > 第2099章
    在部隊出征之前,借著國慶日的各種活動來提振士氣已經被證明是非常有效的措施。對舟山當局來說,接下來的跨海作戰任務固然重要,但作為海漢在大明東部沿海最重要的殖民地,一年一度的節慶活動也還是會照常舉辦。

    不過由于執委會和國防部已經下達了備戰的命令,舟山駐軍已取消了所有的放假安排,就連正在休假的人員也必須盡快回到基地報到,所以最近兩天定海港港區的海漢軍人也不像平日那樣隨處可見了,只有少量維持治安的巡邏隊還在值守。

    而海上的武裝巡邏船卻比平日多了許多,在軍港區域外的海上維持航道秩序,用信號旗明確要求進出港的船只遠離軍港碼頭。

    如果是常年出入舟山定海港的外來客商,就不難通過這樣的跡象聯想到接下來會發生什么情況——每次舟山駐軍有比較大的行動之前,都會采取類似的措施。如果說舟山當局在市面上大量采購軍需物資算是某種征兆,那么軍港出現的這些跡象在外界看來就已經是非正式的官宣了。

    一切都表明海漢軍近期會有所行動,如果這種信號放在兩三年前,肯定會引發沿海各州府的緊張情緒,甚至會讓四百里外的杭州城也陷入風聲鶴唳的狀態,不過現在倒是不會再那么容易引發混亂了。一些消息靈通人士指出,海漢軍此次的行動目標并非大明,而是位于海外某地,大明客商無需擔心沿海地區會有戰事爆發。當然這些消息是他們自己琢磨出來的,還是海漢官方借助他們的影響力故意施放出來,那就不一定了。

    但至少舟山島上的節慶氣氛是不會騙人的,除了港區張燈結彩營造出的喜慶環境之外,海漢貿易部門也如往年一樣舉辦了大規模的促銷活動。在活動期間與海漢簽訂貿易訂單并支付定金的商人,都將會獲得力度很大的限時折扣。而這種在海漢國慶期間舉行的特別活動,已經基本取代了早年間的春季交易會,成為了各國客商爭相參與的一項商界盛事。

    今年也是毫不例外,盡管在此之前有一些不太好的消息,但商人們還是更在意今年能否從舟山獲得更大的貿易份額。雖說在此期間的貿易訂單會有很大的優惠,但他們都知道海漢貨一向是供不應求,特別是有些限量限時供應的緊俏商品,還得通過競價才能拿到貨源,所以必須要提早趕到這邊,了解市場上的流通狀況,才好進行后續的操作。

    三月中旬的時候,舟山島上的各種客棧便已經被預定一空。少數有實力的商人在舟山島置辦有房產倒是絲毫不慌,而定不到住處的人,要嘛到時候住在船上或是在指定區域搭建帳篷,要嘛就只能住在寧波,當天往返舟山島了。不過只要有利可圖,這些困難對商人們來說倒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貿易洽談活動就那么兩三天,稍稍克服一下就能去爭取幾千上萬兩銀子的收益了。

    到三月下旬的時候,島上便已經開始了各種展銷活動。這些商業活動倒不一定是由海漢官方舉辦,絕大多數都是各國商人自行運作,用以向潛在的客戶推銷自己的產品。這個時節來舟山的商人,多數都是帶著貨來的,這樣不走空趟,買賣都能賺錢,努力將參與這個盛會的收益最大化。

    給各國商人提供一個自由交易的平臺環境,這也是舟山當局的高明之處。有海漢官方為這些交易提供驗貨、結算、交割、倉儲、運輸等服務保障,貿易環境遠遠勝過了近在咫尺的大明,商人們也自然樂于在舟山島完成交易,順帶就會使用海漢提供的金融、物流等領先這個時代的服務。當他們體會過海漢這些服務的優越性之后,便會慢慢習慣于海漢制定的貿易制度,然后逐步融入到這個由海漢主導的經濟體系當中。

    各國商人們從海漢建立的體系中賺到了可觀的收益,但他們所在這里所完成的交易,也都成為了這個體系的一部分,助力了海漢在這一地區跨國貿易領域的影響力。而海漢歷年來都一直使用這個套路籠絡各路商人,所以各個環節的操作也是越發地純熟。

    作為舟山管委會主管商業工作的官員,楊運最近這些天的忙碌程度可一點都不比本地一把手差,他每天所需接待的各路訪客絡繹不絕,絕大部分都是來舟山島參加近期活動的商人。有的是來刷個臉熟,有的是來求助想在島上找個住處,有的來尋求商業合作,也有人是專門來打聽口風,想知道海漢最近究竟會不會從舟山出兵有所行動。

    要應付這些形形色色,目的各異的人,楊運自然輕松不了。好在他現在也算得上是有身份地位的官員,待遇自然不差,甚至每天還有滋補品,以保證他能有足夠的精力完成眼下的繁重工作。

    送走一批商人之后,楊運坐下來喝了一口秘書剛沏好的參茶,微微閉目養神,順便回顧一下剛才與那幾名南方商人談話的內容。這參茶也并非他自己掏錢買的,是前些天一位來自山東的客商送給他的私人禮物。楊運雖然不收錢財,但送土特產之類的東西倒是一般不會拒絕。

    以他今時今日的地位,有人趕著上門送禮也是很正常的現象,如果一味拒絕反而還顯得不近人情。最重要的是,對于收禮這件事,上司石迪文也是默許的,并未禁止收受禮物,畢竟當官都是為了升官發財,誰還不想享受一下這個特殊身份所帶來的好處呢。

    當然了,這禮也不是白收的。楊運收了禮物,也就順理成章對送禮人的某些要求松了口,但只要沒有對海漢的利益造成明顯損害,倒也不會有人去追究這些細節。

    楊運喝了參茶,又吃了幾口點心,待精神恢復了一些,才將秘書叫進來問道:“今天還有多少訪客?”

    秘書應道:“還有三批人在外面候著。”

    楊運嘆口氣,點點頭道:“那你去帶人進來吧,早點談完早點休息。”

    接待最后一批人的時候 的時候,天色已經變暗了,這個時候其實已經超出了楊運的工作時間,不過楊運看了拜帖,這最后的訪客身份有些特殊,他也不便打發對方明天再來。

    來者是一名五旬老者,進屋之后便抱拳躬身自我介紹道:“見過楊大人,在下是揚州人氏馬正平。”

    楊運點點頭道:“馬老板請坐下說話。”

    對方落座之后,楊運便主動問道:“馬老板是鹽商?”

    “小本買賣,讓大人見笑了。”馬正平很是謙遜地應道。

    楊運笑笑道:“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揚州徽籍鹽商七大姓,馬老板的家族應該就是其中之一吧?或許馬老板跟馬氏家族的現任族長重名也是巧合?”

    楊運每天要花大量時間接見各路來客,那自然是會對來訪者的身份設有一定的門檻來進行篩選,否則阿貓阿狗都來排著隊求見,那他也沒法正常辦公了。而這位老兄的拜帖上雖然只寫了名字和來處,但他卻另備了一份讓楊運側目的豐厚禮單。

    楊運對于馬正平這個名字有點印象,讓秘書一查便有了答案。然后他便想起之前自己在運作象山鹽場的時候,曾經托安全部搜集過江浙鹽商的相關資料,而當時揚州鹽商兩大陣營中的主要人物,也都在安全部所提供的名單上,其中便有馬正平。

    拜帖上雖然沒有說明來訪者的職業,但楊運相信揚州應該沒有第二個馬正平會特地帶了重禮來舟山與自己見面,所以他大膽地主動點破了對方的身份。

    老者也笑了笑,承認了楊運的指認:“草民馬正平,正是大人所說之人。不過什么七大姓,那只是民間謬贊,讓大人見笑了。”

    揚州鹽商為什么來舟山島求見自己,楊運大致還是知道一些原因。去年十一月間,安全部和軍方聯合行動,由龔十七和姬元青帶隊去了揚州查辦火槍案,后來引蛇出洞成功,在運河上與當地鹽商的私人武裝激戰一夜,讓山陜鹽商元氣大傷。而與其對立的徽籍鹽商則是坐收漁人之利,在那一晚之后開始占據了當地鹽商爭斗的上風。

    但徽籍鹽商也明白,他們所占到的上風僅僅只是暫時的,對手不缺錢,想要重振旗鼓只是時間問題,而且更要命的是山陜鹽商有渠道能弄到成批的制式火槍,有這玩意兒就意味著他們隨時都能完成翻盤,這讓徽籍鹽商更是半點不敢怠慢。

    七大姓的各家一起商量之后,認為海漢人出手打擊山陜鹽商的主要原因并非鹽業生意上的競爭,而是山陜鹽商手底下的火槍隊讓海漢感覺到了威脅,所以才會出兵揚州。這樣一來,購入火槍武裝自己的做法就顯得風險過大,因為這同樣有可能會引來海漢的軍事打擊,而他們并沒有能力訓練出能打敗海漢軍的私人武裝。

    最穩妥的辦法,便是設法讓海漢人繼續對山陜鹽商實施打擊,為此徽籍鹽商可以在鹽業經營方面對海漢做出一定程度的讓步,甚至雙方還可以坐下來談一談合作經營的事宜。

    徽籍鹽商通過一些渠道向舟山當局施放了這樣的信號,楊運就收到過不止一人替徽籍鹽商轉達的和談意愿。不過石迪文認為海漢才在揚州動手完不久,當地局勢未明,如果這個時候就坐下來與徽籍鹽商展開談判,或許并不算是一個理想的時機。

    而這樣的看法也得到了楊運的認同,他認為揚州這兩派鹽商之間的爭斗對海漢所經營的鹽業是有客觀的好處,斗得越兇,海漢介入的時候就有越多的籌碼可令他們順從,所以徽籍鹽商的意愿轉達到楊運這里也就沒了進展。

    眼看事情已經過去了幾個月,海漢卻似乎沒有再對山陜鹽商出手的意思,這讓徽籍鹽商有些急了,這樣拖下去對手有了喘息之機,等恢復元氣之后恐怕最先要對付的目標不是海漢人,而是自己。幾番商議之后,他們決定派出代表來舟山,直接找海漢高官商議此事。

    馬正平是徽籍鹽商中有頭有臉的人物,輩分也夠高,于是便被推舉為代表。他來到寧波之后,沒費什么工夫便打聽好了舟山當局負責鹽業事務的官員正是楊運。

    馬正平自知沒有門路和資格直接去求見石迪文,于是便將楊運作為了首選目標。他這個選擇倒也是對的,如今舟山與商務相關的事情全是交到了楊運手上,這事還只能找楊運才能談。

    不過他也沒料到楊運已經提前做過功課,一上來便直接道破了自己的身份,這倒是讓他準備的一堆自我介紹完全落了空。但他相信楊運應該不會因為自己的身份而立刻結束談話,畢竟自己送到這邊的禮物,對方可已經照單全收了,怎么也得給自己一個說話的機會才是。

    楊運道:“馬老板專程從揚州過來,不知有什么指教?”

    馬正平連忙應道:“豈敢指教,只是有事想與楊大人商議,所以特地來舟山求見。”

    楊運道:“既然馬老板誠意滿滿,那就說說是什么事吧。”

    馬正平見楊運面有疲態,心知此時不可與對方兜圈子磨耐性,便開門見山地說道:“草民此次是代表揚州徽籍鹽商而來,想與楊大人商議在鹽業經營方面合作之事。”

    楊運笑道:“我記得前年的時候,就已經通過一些商人朋友向你們傳達過合作的意愿,沒想到這一等就等了快兩年,才終于等來了馬老板的造訪。看來你們揚州鹽商應該是生意做得太大,瞧不起我們海漢的這點小買賣!”

    楊運在1636年組織象山鹽場開發的時候,前期便在四處聯絡銷售渠道,大名鼎鼎的揚州鹽商自然也是海漢的目標之一。不過那時候揚州鹽商擔心外來競爭者擠占自己的市場份額,又豈會愿意跟海漢商談合作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