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小說網 > 1627崛起南海 > 第2370章
    陳一鑫喝了兩口熱茶,原本就不多的睡意也被迅速驅趕得干干凈凈,當下便讓馬玉玲先回房休息,打算再看一看近日尚待處理的一些公文。

    金州治下地區的人口和面積都比較有限,民政方面需要陳一鑫親自過問的事情其實不算太多,他忙的時候就直接交給手下如劉尚、金平等民政官員去處理。不過有空的時候,他還是會親自看一看近期各個部門匯總的數據資料和各種報告,以及從其他地區轉發過來的一些信息。

    特別是山東方面的信息,陳一鑫都會專門花時間關注。芝罘島和福山縣的控制區目前都仍是由他兼管,而去年入冬時又有消息稱登州當地官府對于福山銅礦虎視眈眈,雖然這個冬季沒出什么狀況,但陳一鑫也不敢太大意,還是一直在跟進當地的情況。

    芝罘島和福山銅礦兩處地方一直是由海漢軍方直接進行管理,而福山縣當地的民政、商貿、運輸等事務,甚至包括代為出面跟官府打交道的差事,則已經有相當一部分交給了馬家來負責。

    如果嚴格來講,這種做法當然是有公器私用的嫌疑。畢竟馬家在掌握了這些海漢賜予的資源后,稍加利用便將其轉化了為大量財富,迅速成為了登州地區實力首屈一指的地方豪強,這是任何人都無法辯駁的客觀事實。

    如今馬家莊已經發展為馬家鎮,成了山東半島遠近聞名的貿易中心,甚至不乏有商人從河北河南等地運貨過來。而馬家利用主場之利,加上海漢給予的多種獨家經營權,僅僅只需做些左手進右手出的簡單操作,便已經賺得盆滿缽滿了。

    而馬家起勢之后,在當地的影響力也水漲船高,甚至已經蓋過了福山縣衙。馬東強雖然沒有什么官方身份,但實際上已經成了福山縣的隱形知縣,很多時候縣衙里那位說話還沒他管用。

    陳一鑫對馬家的這種扶持看起來似乎不太合規矩,但實際上卻是執委會默許的做法。海漢在大明境內控制的這些地區,不僅需要一些熟悉情況且利益相關的當地人效力,更是要讓明人意識到為海漢效力所能獲得的種種特權和好處。而陳一鑫的老丈人馬東強,其家族利益已經與海漢牢牢綁定在了一起,無疑就是極為合適的扶持對象了。

    換句話說,馬家就是海漢有意推出的“榜樣”,馬家的快速發跡,便是要讓明人意識到與海漢進行合作的好處。

    而反過來馬家上下為了自己的家族利益和長遠發展,也會主動去維護與海漢的合作關系,并努力完成海漢交付的種種任務,其中也包括了一些本應由福山縣衙處理的事務——扶持地方豪強架空當地官府,本就是海漢在對外擴張過程中慣用的手段之一。

    當然陳一鑫也不是對山東這邊完全撒手不管,他要求馬家必須定期提交書面報告,對福山縣當地的各種情況都要如實上報,同時執行自己下達的各項指令。從某種程度來說,馬家其實也就相當于海漢所轄的基層行政部門,只是目前并沒有給予其正式的編制而已。

    陳一鑫很快就從書桌上的文件中翻到了山東送來的報告,這是一個蓋有馬東強私人印鑒火漆封印的大信封,封皮上沒有別的字跡,只有一個軍郵的郵戳,表明這份報告是經由軍方的郵政渠道送到金州來的,這也可以算是馬家能享受到的小小特權之一。

    陳一鑫印象中這份報告應該是在前天送到的,不過最近這兩三天都在忙著處理滿清要求停戰議和的事情,所以還沒有來得及拆封審閱。

    陳一鑫用桌上的裁紙刀刮去信封上的火漆封印,抽出了里邊的信紙。紙上熟悉的字跡,陳一鑫一眼便能認出這是姜盛的字跡。通常福山縣送來的書面報告,都是由姜盛執筆,畢竟他是馬東強的大舅子,算起來也是半個馬家人,辦事一向穩重可靠,當然最關鍵的是馬家上下文化程度最高的就是姜盛,這種需要一定文筆功底的差事,也只有他最為勝任了。

    姜盛顯然也清楚陳一鑫目前最為關注的問題是什么,所以開篇便向他報告了近期登州官府的動態。

    登州官府近期并沒有向福山縣調動兵力,但卻有了別的新動向,福山縣衙接到了登州知府陳鐘盛的命令,要求他盡力組織縣里的民夫和退伍老兵,盡快前往登州府報到。

    這種反常的現象自然瞞不過馬家的耳目,經過調查之后,他們倒是得知了一個驚人的消息。

    清軍自去年冬天分東西兩路攻破長城之后,便往南邊一路殺了下來。其中由多爾袞所率的部隊,更是在京畿地區一路連下四十三城。但這次清軍沒有像往年那樣得手之后就停住腳步撤回北方,而是抓住明軍不敢出城野戰的空檔,繞過京城殺進了河北,直奔山東而來。

    新上任不久的兵部尚書楊嗣昌認為德州是清軍南下的必經之地,于是便傳檄山東巡撫顏繼祖,讓其集中兵力在德州阻擊清軍。

    這位顏大人的前任朱大典、李懋芳在山東巡撫這個職位上都結局不佳,一個是任期內發生了登州之亂,另一個則是侵吞軍餉被彈劾,都是灰溜溜地走人。他可不想自己延續前任的霉運,于是便想盡力在任上做些成績出來,早早便已按照楊嗣昌的要求,將山東境內的兵力調到德州集結,試圖在戰場上打出一些成績來彰顯自己的能力。

    登州駐軍作為山東主要的戰力之一,自然也在受命調動的名單中,所以去年登州府衙對福山銅礦表態之后就沒了下文,這就是其中主要原因之一。駐軍都被調走了,自然也就沒辦法繼續以強硬態度處理福山銅礦的問題了。

    但這兵部尚書楊嗣昌本是個主和派,從上任之后便勸說崇禎與滿清議和,只是被朝中言官上書彈劾,崇禎也不敢對其明確表示支持,所以未能得逞。由這樣一個人來組織指揮針對清軍的 清軍的阻擊戰,其效果可想而知。

    楊嗣昌認定清軍南下必攻德州,但卻沒顧及這德州方圓百里全是平原地帶,不但無險可守,而且騎兵在這種地形上的推進速度極為迅速,根本不是死守城池能夠解決的局面。

    而實際情況也正是如此,清軍偵察到了明軍的調動跡象,便讓主力部隊繞過德州不打,直接繼續南下奔著濟南城而去。

    截止馬家打聽到消息的時候,據說清軍前鋒營已經抵達濟南城外,看樣子是打算要興兵攻打濟南城了。而濟南城的駐軍,據說已經有相當一部分調去了德州駐防,所以其城防已經岌岌可危。

    而福山縣接到的調令倒不是要讓這些縣一級的武裝人員前往八百里外的濟南城增援,而是讓他們去登州城暫時頂替當地駐軍,因為登州剩余的明軍幾乎都已經被調往濟南救火,如今只能從下屬各縣調集人手應急。

    姜盛花了很大的篇幅才說明了這一系列事件之間的聯系,不過陳一鑫看完之后依然沒有完全采信他提供的這些消息,畢竟這么大的事情,安全部和軍情局只要沒聾沒瞎,肯定也已經留意到了這些情況,只是他們需要更多的時間去驗證其真實性,如果情況屬實,估計稍后就會有更為詳細的報告送到金州。

    但陳一鑫認為實際情況很可能與姜盛的描述相差不大,他端坐了一會兒,便走到書架前,從最下層提出一個箱子,拿鑰匙開鎖打開箱子,然后從里面拿出一本小冊子,重新回到書桌前坐下。

    這小冊子封面上沒有任何字跡,陳一鑫翻開之后,里面的內容都是綠豆大小的蠅頭小字,顯然不是這個年頭的印刷術所能印制的精細度。

    陳一鑫翻看的這本小冊子是極為重要的參考資料,內容便是明末大事編年史,全是穿越前由專業人員整理出的資料,打印裝訂成冊,交給前往大明方向海外殖民地的穿越者們攜帶。

    這玩意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內容流傳出去也會惹出大亂子,所以穿越者們一般都是將其收藏起來,只在私下獨處時才會拿出來翻閱。

    當然穿越者們所攜帶的個人電腦里也存有同樣的資料,但電腦在海外殖民地使用不便,翻看小冊子顯然要方便得多。

    陳一鑫翻看的內容是崇禎十一、十二年,也就是1638——1639年間的大事記錄。他花了大約二十分鐘慢慢消化這些內容,再結合姜盛提供的信息,腦海中已經對目前的山東局勢有了大致的概念。

    1638年冬季本來對大明是一個不錯的局面,洪承疇和孫傳庭設計在潼關南原伏擊李自成,將其所屬武裝幾乎盡數殲滅,僅有李自成在內的七騎突圍而出,對中原農民軍武裝造成了極為沉重的打擊。

    但這一仗剛剛打完,大明還沒來得及享受自己好不容易爭取到的喘息之機,清軍便南下叩關,輕松突破邊防攻入京畿地區。雖然京城難以攻破,但周邊的小城可抵擋不了多爾袞和岳托所率的清軍鐵騎,戰況便如姜盛在信中所說那樣,明軍幾乎沒能作出多少像樣的抵抗,便已經丟了河北。

    而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兵部侍郎盧象升率軍迎敵,在河北巨鹿被清軍包圍,最后戰死沙場。而當時與兵部尚書楊嗣昌同為主和派的太監高起潛就統帥著數萬關寧鐵騎,位于盧象升被包圍處不到五十里的地方坐視不救,活活將盧象升及所率的萬余兵馬害死。

    對于大明來說,盧象升的戰死不僅僅是少了一位抗清名將,更是朝堂上主戰派官員的重大損失。

    不過在海漢已經介入的這個時空中,盧象升是否如歷史上那樣戰死在巨鹿,倒還有一些不確定性。因為海漢之前出售給大明的武器中,其中有一部分便是賣了盧象升手下的楊國柱、虎大威、楊廷麟等人,以確保這些武器能夠被使用在抗清作戰當中。

    如果盧象升的麾下部隊能夠好好運用這些海漢產的武器,那么即便是對上清軍主力也肯定還有一戰之力。而在姜盛所送來的報告中,并未提及盧象升在年初戰死一事,或許這已經讓原本的歷史發生了改變,這位力主抗清的官員還能逃過這次生死劫。

    但盧象升的生死也并不是陳一鑫關注的真正重點,他在意的是歷史上關于這場戰爭的結果。

    按照歷史記載,清軍直接攻破了濟南城,德王朱由樞、奉國將軍朱恩賞等人被俘,并且被清軍屠城。

    而這次清軍入侵持續了半年,直到三月初九才從青山口出關返回遼東。是役,清軍攻入大明縱深達兩千里,俘虜人口四十六萬,擄走黃金四千余兩,白銀近百萬兩。至于有多少人因此家破人亡、妻離子散,歷史上也沒有更具體的數據可考了。

    翻看完這段歷史之后,陳一鑫的心情也頗為沉重。他雖然是殺伐果斷的將領,但看到戰爭帶給平民的巨大災難,也還是難免會有所觸動。但他也知道自己的能力有限,不太可能改變真正的歷史大勢,只能看看如何在亂世中盡量為海漢謀利,在有余力的情況下再順便拉大明一把,讓其傾覆的速度能慢一些。

    陳一鑫將這本小冊子放回箱子里,又取出了另一本小冊子。這一本同樣也是編年史,但內容就只是限于山東本地了。陳一鑫翻看之后,又發現了值得注意的地方。

    山東在1639年,也就是今年,將會迎來一場全境大旱,而由于清軍入侵所造成的破壞十分嚴重,戰后的農業生產恢復緩慢,這一年不免就會出現大面積的饑荒。緊接著在次年,山東沂州境內發生大規模蝗災,百樹無葉、赤地千里。到了1641年春又有瘟疫爆發,無數人病死。也就是說在接下來的三年中,山東這個地方會有大量的難民人口出現,其規模可能將遠遠超過當年的登萊之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