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小說網 > 1627崛起南海 > 第2434章
    “何先生,你是不是覺得,本官這樣做有些操之過急?”

    寧波城內一輛行進中的馬車里,一名年逾五旬的老者對旁邊跪坐的文士說道:“此次能與海漢高官碰面,實屬機會難得。石將軍在信中也說了,若是錯過,就未必等得到下次了!我思來想去,還是得去一趟舟山才能安心。”

    文士應道:“大人審時度勢,作出如此決斷倒是沒有問題,卑職只是擔心,若是被有心人發現大人行蹤,又會傳出對大人不利的風言風語。”

    老者正待回答,車身微微一震停下了,車外傳來隨從的聲音:“老爺,到城門了!”

    老者對文士揮揮手道:“你先去處理外邊的事。”

    文士微微點頭,撩開車簾下了車。此時天色已晚,城門也已經關閉了,尋常百姓這個時候肯定是出不去了。不過文士向守門校尉低語一番之后,那校尉便指揮兵卒將城門又重新開啟,不聲不響地放了這一行人出城。

    一行人出城后又往北走了約莫兩三里地,便來到甬江岸邊的一處碼頭。這里也早有人舉著燈籠等候,遠遠見著有馬車到了便晃了晃燈籠指明方向。

    稍后馬車停下,老者和文士下車后便經過跳板直接上了停靠在此的一條大船,隨從人員也很快將他們的行李都搬上了船。不多時船上水手便撤去跳板,解纜升帆,緩緩駛離碼頭。這艘船順甬江去往下游,很快便消失在夜色中。

    “船到哪里了?”

    第二天一早,天色微明,老者醒來之后便詢問目前所在的位置。有親隨告訴他,正在經過寧波外海的金塘島。

    老者心中默默計算了一下行程,從昨天上船的地方到甬江入海口約莫有三十里水路,夜間只能借著天上月光趕路,航速不可太快,能在天明后趕到金塘島附近也算不錯了。到了金塘島,行程差不多就完成一半了,頂多午間就可抵達目的地,基本與自己計算的時間一致。

    “吩咐下去,讓船盡量快些,爭取在中午之前趕到舟山!”老者明顯不想在路上耗費太多時間,當即下令催促加快航速。

    稍后那文士來到老者的船艙,對他問道:“大人適才下令加快航速?那不免會有些顛簸了。”

    老者的態度很堅定:“顛簸無妨,遲則生變,我們還是盡量早些到。”

    這急著趕去舟山島的老者便是寧波知府曲余同,而在身邊侍奉他的文士是他最信任的幕僚何肖。這兩人與海漢間的淵源頗深,曲余同更是與鎮守舟山的石迪文結有姻親,他們私底下去往舟山島也早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不過此次去往舟山的情形有些特殊,曲余同是為了趕去與近日抵達舟山的海漢大人物見面,商議雙方在寧波地區的合作事宜。而之所以要連夜出城趕去舟山,一方面是隱藏行跡,避免被外界注意,另一方面也是要體現出自己對這次會面的重視,以誠懇的態度在會談中去爭取海漢的支持。

    如果是一般的事務,曲余同只需與石迪文關起門來定個主意就行,不過石迪文畢竟只是海漢派駐海外的將領,終究有些事是他也沒有權限拍板的,而這次難得有海漢執委會的大人物路過舟山,石迪文便希望曲余同能夠出面交涉,讓執委會能認同他們對寧波地區的一些打算。

    此事事關曲余同今后的前途命運,他自是不敢怠慢,便在寧波城等石迪文的通知。昨日有人送信到曲余同府上,稱大人物已到,讓他盡快趕去舟山島會面。曲余同知道海漢人應該是用了電報傳訊至寧波城,算好途中所需的大致時間,便答復信使第二天午間會趕到舟山,讓他提前知會石迪文一聲。

    石迪文送來的消息倒也沒說只能一人前往舟山,所以曲余同還是帶上了自己的親信幕僚何肖,這樣萬一遇到什么問題,身邊還能有一個出主意的人。

    雖然后半截行程有些顛簸,但還是比較順利地抵達了舟山定海港。石迪文雖然未曾親自迎接,但安排了手下親信段天成帶了馬車在碼頭上等候曲余同的到來。

    “曲大人,石將軍府上有貴客到訪,所以不能親自來這邊接您,還望大人見諒。”段天成很清楚曲余同與石迪文的私人關系,所以態度也是十分客氣。

    “無妨,有勞段少校帶路。”曲余同對此并不意外,既然這次造訪舟山的大人物身份比石迪文更高,那石迪文全程陪同也很合理。就如朝廷派欽差大臣到寧波巡視,自己肯定也會寸步不離地跟著。若是石迪文真跑來碼頭,那他反而會懷疑來舟山的大人物是不是有石迪文聲稱的那么重要。稍后在石迪文的府邸中,曲余同終于見到了石迪文一定要他來舟山會面的這位貴人。

    “陶大人的威名,本官敬仰已久,今日一見,果然是氣宇軒昂,人中龍鳳!”曲余同聽完石迪文的介紹后,立刻主動向陶東來示好。

    有關陶東來的身份,曲余同當然是有所了解的。他知道這位在海漢的地位極為尊崇,雖然海漢國不設君王,以執委會為最高權力機構,但這位在執委會里也是首領一樣的存在,從某種角度來說,他幾乎就相當于是海漢國的無冕之王。

    但據說這位極少會離開海漢京城三亞,這次居然出現在舟山島,可想而知是身負極為重要之事,曲余同能得到接見機會,這自然也是沾了石迪文的光。

    陶東來客氣幾句,便主動將談話引入正題:“原本這一趟路過舟山時間倉促,所以也沒有安排與本地官員會晤,但石將軍建議我跟曲大人見個面聊一聊。我知道曲大人跟石將軍的關系,所以說起來也不是外人,曲大人有什么話都可以 話都可以敞開來說。”

    曲余同眼神看向石迪文,見對方面色如常,便開口應道:“陶大人,本官忝為寧波知府,一向忠君愛國,所行之事都是職責所在,絕無私心。”

    曲余同跟石迪文走到一起已經不是一年兩年了,陶東來對此也略有所知,自然不信對方這話,但表面上還是得恭維兩句,以示自己對其人品并無懷疑。

    便聽曲余同繼續說道:“最近這幾年寧波府依托定海港這處風水寶地,海運商貿經營得十分紅火,市面繁榮,本地百姓的日子也比以前過得更好了。但本地雖然發展不錯,卻也因此惹來別的州府眼紅,悄悄往上面打報告說本官與貴國內外勾結,牟取私利,想要參倒本官,好奪去這知府之位。本官朝中無人,也難以自辯,如今只能求助貴國,看是否能設法保下這得來不易的局面。”

    陶東來聽到這里,總覺得曲余同的說辭有些耳熟,轉念一想,前年聯軍艦隊北上朝鮮的途中路過舟山,為了磨合部隊,順便替當時仕途遇到危機的曲余同造勢,離開舟山時順路在杭州灣安排了一次軍事演習。之前他還和石迪文談及此事,石迪文隱晦說過那次軍演所起到的效果已經慢慢消退,原來是著落在了這曲余同身上。

    寧波毗鄰舟山,在定海港完成交易的相當一部分貨物都是從寧波運出,因為定海港的繁榮而受益最大的也的確就是寧波,曲余同作為寧波知府,就算他什么都不用做,也會有大把油水流入他的口袋。何況只要是有心人稍加留意,便會發現曲余同幕僚何肖家中就經營有許多產業,顯然不是一個幕后師爺所能擁有的財富規模,不難想到這些其實都是知府大人的產業,其規模之大、價值之高,甚至不比揚州那些鹽商差多少。

    而曲余同最大的優勢,在外界看來無非就是靠著跟坐鎮舟山的海漢將領聯姻,從而建立起了牢固的私人關系,讓海漢人愿意將許多商業資源交到曲余同手上。靠這就能在短短幾年內獲得驚天財富,要說沒人眼紅是不可能的,自然也會有人想要對其取而代之。至于聯姻這種事,你曲余同能送好看小姑娘出去,難道別人就不會照做嗎?相比做買賣,這種環節就基本上沒有什么技術含量了。

    當然了,要頂掉曲余同的位置,也并不是有野心就行的。曲余同如今有錢有聲望,臺前有寧波各級文武官員支持,幕后有舟山的石迪文撐腰,想要尋個由頭將他撤職或是調去別的地方任職,也不是那么容易操作。前年杭州城里就有人打過這主意,不過還等沒得手,海漢人就在杭州灣舉辦了一次驚世駭俗的軍事演習,并且放出話來,在寧波只認曲余同,這番措施就硬生生勸退了當時想要頂掉曲余同的野心家們。

    但現在聽曲余同的說法,似乎這事情并未了解干凈,時隔兩年之后,又有人盯上了他的知府職位——或者說盯上了這個職位所能帶來的巨大經濟收益。而這次曲余同似乎仍是無力抗拒,不得不再一次求助于海漢。

    石迪文的立場不用問,肯定是站曲余同這邊。考慮曲余同對舟山這幾年的順利發展功不可沒,而且與海漢的配合也已具有相當程度的默契,海漢支持他繼續留任肯定是比較穩妥的做法。

    陶東來一邊聽曲余同說明情況,一邊在心中理清事情利害關系,待曲余同說完之后又沉吟了一陣,這才開口詢問道:“那這次想對你不利的人,跟兩年前,是同一伙人嗎?”

    曲余同微微搖頭道:“兩年前想頂替本官的只是浙江官場上的人物,但這次在背后發力的,卻是朝堂上的大人物!”

    “哦?朝堂上也有人盯上寧波了?那看來你在這邊的經營已經是名聲在外啊!”陶東來聽到這個消息也稍感意外,不過卻沒什么壓力,還有心情跟曲余同打趣兩句。

    朝堂上有人會盯上曲余同的職位,當然不太可能是嫉妒他的才干,畢竟知府最高也才從三品,與朝廷大員還差了太多。唯一說得通的理由,就是看上了寧波這個貿易口岸所能帶來的油水,打算踢掉曲余同然后把這里的收益歸為己有。若是經營得好,一年從寧波這地方刮走百八十萬兩銀子也是有可能做到的。

    曲余同嘆道:“陶大人莫開玩笑,若是真有別人來接管寧波,恐怕舟山的貿易也將會受到影響,此事大意不得!”

    曲余同當然沒什么能夠拿捏海漢的把柄,他要求助就只能放低身段,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去嘗試讓陶東來認識到自己在這個貿易體系中的重要性。曲余同一邊說一邊也在用眼神示意石迪文,讓對方也趕緊替自己說幾句好話。

    石迪文干咳一聲插話道:“陶總,目前定海港的進出口貿易,特別是在大明境內采買的各種商品,絕大多數都是由曲大人名下的商業機構在代辦,幾年下來方方面面都已經運轉得很流暢,包括貨款結算之類的事務,也都已經按照國內的標準在執行。如果換人來接管寧波府,很多事務都得重新接洽,這中間會耽擱許多時間,少則三五個月,長則一年半載,說不定中間還會有其他不利的變數發生。依我之見,我覺得還是盡量協助曲大人繼續留任寧波,這樣也能保證我國與大明間的貿易繼續順利發展。”

    陶東來其實心里已經大致有了定論,不過該問的還是得先問明白:“那你們現在是什么打算?”

    石迪文道:“打算嘛,就是我之前跟你提到過的軍事演習,用這種手段敲山震虎,表明我國的態度。”

    陶東來道:“那你們確定這種手段能夠鎮得住朝堂上的大人物嗎?還有,說了這么多,盯上曲大人位置的大人物究竟是誰,能不能直接給個名字?”

    曲余同和石迪文交換了一下眼神,這才對陶東來坦承道:“幕后主使之人,乃是當今兵部尚書,東閣大學士,楊嗣昌楊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