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小說網 > 1627崛起南海 > 第2554章
    石迪文解釋了沿用科舉舊制的原因,但白樂童也與前兩位提出質疑的同伴一樣,并沒有立刻就被說服,而是繼續提出問題:“晚輩以為,若是此次科舉考試方式和試題風格都完全照搬前明舊制,那要如何實現執委會的要求,讓科舉體現出新朝新氣象?而且鄉試辦的這些人都是前明文人和退休官員,開口經史子集,閉口祖訓舊規,要如何保證他們的立場和職業操守?”

    石迪文道:“二十多年前我們才到三亞的時候,也曾想過有朝一日改朝換代,定要讓這天下徹底換一副新氣象。但如今真走到了這一步,才會發現諸事不易,治天下可比打天下難多了。”

    “或許你們看到的是過去這些年里海南島日新月異的變化,認為同樣的措施也可作用于其他地區,但你們有沒有想過,我們要接管的天下,有千百個海南島那么大,人口也是如此,想要讓這天下改頭換面,并不是下達幾道政令就能成事,所需的時間可能要好幾代人才行。”

    “為什么鄉試辦要任用這些人?因為他們所代表的是前朝的文人和官僚,對于普通民眾來說,他們就是最具影響力的一群人。我們需要讓他們來為海漢舉辦的科舉背書,讓民間的文人能夠打消疑慮,投身到人才選拔的過程中。”

    說到這里石迪文故意作了停頓,似乎是讓白樂童能充分消化他所表達的意思,片刻之后才繼續說道:“你認為他們的立場和職業操守不可信,但其實我們已經衡量過其中利弊,如果完全換作我們的人來主持這次鄉試,那可能會影響到報考者的積極性,但任用這些人來主持鄉試,就可吸引更多的人報名參與。孰輕孰重,相信樂童你也不難作出判斷。”

    石迪文把白樂童的問題拔高到國家層面來進行解釋說明,這就讓白樂童很難再進行辯駁。畢竟雙方所掌握的信息相差太多,白樂童雖然質疑鄉試辦這些人的立場,但也的確拿不出具體的證據來推翻石迪文的說法。

    石迪文繼續說道:“勝利堡讓你來杭州參與主持今年的鄉試,我的看法是重在參與,而非主持。鄉試所涉及的工作并非只是出題和評審,要保證成千上百的考生在杭州參與考試期間的吃住行,還得與方方面面進行協調,指揮安排相關的保障工作。你剛到杭州不久,對本地的情況也還不太熟悉,可能沒法很快上手這方面的事務。”

    石迪文這番話倒是的確切中了白樂童的短板,雖然他名義上是勝利堡派到杭州來參與鄉試組織工作的欽差大臣,但因為來得匆忙,準備工作不夠充分,所以到了這邊之后真正能夠從事的實際工作也極其有限。

    白樂童想要改變現有的科舉組織模式和出題風格,單單只是口頭上的反對可不行,如果拿不出具體的執行方案,石迪文肯定不會支持他的想法,也不會任由他在鄉試辦隨意更改目前執行中的各項措施。

    “多謝石伯父指點,晚輩受教了!”白樂童自知無力反駁,當下還是依足禮數,向石迪文致謝。

    石迪文的目光轉向寧子敬,從三亞來的四人當中,另外三人都已各自道出了在杭州遇到的問題,現在就剩寧子敬還沒有發言了。

    寧子敬倒是很爽快,稱自己到了杭州之后就得到了瓊聯發的悉心接待,到目前為止并未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

    石迪文笑道:“生意場上的事情,往往反而還比較簡單,無非都是擺在明面上的利益。瓊聯發在這邊的負責人是李家老大李發,你應該與他碰過面了吧?”

    寧子敬道:“李大掌柜目前在外辦事尚未回到杭州,所以晚輩暫時還沒能跟他會面。”

    石迪文點點頭道:“李家跟執委會的淵源由來已久,李發也跟我們打了很多年的交道,他處事比較穩重,也值得信賴。你有什么差事,大可直接提出,讓他配合。”

    相較于處理前面三人的問題,到寧子敬這里就十分輕松了,石迪文只需三言兩語指點一下即可。

    像瓊聯發這種帶有一定官方背景的商業機構,在江浙地區的貿易活動基本都會向官方報備,甚至會替官方完成一些物資采購、長途航運方面的業務。對于瓊聯發在江浙地區開展的業務,東海大區管委會也會在明里暗里給予一些支持。

    其他幾人到了杭州之后,都不免會因為換了一個工作環境而遇到各種新問題,但寧子敬卻不會有這樣的麻煩。他在瓊聯發的職位本就只是“顧問”,一般來說不會直接參與到瓊聯發下屬各個商家的經營活動中,所以也就沒有利益沖突可言,到了海外各個駐地辦事機構,當地的負責人都是好吃好住地供著,盡量滿足其提出的各種要求。

    “我知道你們都很想借著這次出來辦事的機會,向父輩證明自己的能力。你們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我要提醒你們的是,江浙地區雖然已經納入我國的統治范圍,但實際情況與海南島還是有著很大的區別,很多事情不能完全照搬你們以前的做法,必須要考慮到這邊的環境。”

    石迪文沉聲說道:“我也很想加快對這些地區的改造步伐,讓杭州早日變成三亞那樣繁榮又便利的城市,但飯還是得一口一口的吃,要是我們的做法太激進,會容易破壞得來不易的安定局面。我希望你們能記住,雖然我們已經取得了對大明的勝利,但在當下這個階段,無論是施政還是軍務,都需以大局為重。凡是多站在更高的層面去權衡利弊,勿以個人好惡作為評判標準。”

    眾人雖然對石迪文先前所作的解釋不見得完全信服,但聽到這番話還是默默點頭表示贊同。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他們如果不能站在石迪文的角度去看待這些問題,的確很難完全理解東海大區所執行的一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