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小說網 > 1627崛起南海 > 第2573章
    與李發的這次談話,讓陶弘方和寧子敬受益頗多。他們之前或多或少都認為揚州鹽商是在想方設法鉆營,但如今看來卻是官方在有意扶持,而且雙方的合作互利互惠,關系比他們之前預計的更為復雜,所涉及到的也遠不止商貿領域而已。

    兩人回到客棧后,不多時白樂童也回來了。陶弘方詢問他在鄉試辦的工作進展,白樂童大概是遇事不順,氣鼓鼓地不愿多談,反過來向他們打聽與李發會面的情況。

    聽完兩人的講述后,白樂童道:“說來說去,這揚州鹽商就是正在走上坡路的又一個利益團體罷了!他們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后一個,我覺得沒必要對他們的存在太緊張。我們能看到的這些問題,難道父輩們會視而不見嗎?只有一切盡在掌握,才會表現得從容不迫。父輩們愿意給他們機會,就說明能夠掌控住他們。”

    陶弘方應道:“道理是這個道理,但我認為,有些事情還是我們親手去理清比較好。這中間有很多東西是我們過去沒有接觸過的,研究起來也挺有意思的。”

    類似于揚州鹽商這樣的利益團體,的確在海漢國并不鮮見,只是相較于其他從龍時間早的團體所具有的先發優勢,揚州鹽商這個后來者就只能多用些手段來換取官方的信任。不管是掏腰包大出血支持海漢的各種工程項目和軍事行動也好,選派子弟到海南島留學,在海漢從軍從政也好,其實都是在為了這一目的服務。

    當然對于陶弘方等年輕的穿二代來說,這樣的局面還多少會有一些新鮮感,讓他們有機會從近距離觀察到商人們是如何在改朝換代的時期去為自己爭取利益,同時也可以學習官方是如何通過種種手段來掌控這些民間的利益集團。

    陶弘方本身就是在商務部任職,說起來這也算是他的本職工作之一,只是以前在三亞沒有這樣的機會接觸外界,這次父親陶東來特地將他派來杭州開拓眼界,他自是不會輕易錯過這種機會。

    不過與陶弘方同來杭州的幾位伙伴,對于此事的興趣就沒有那么濃厚了。哈建義去了舟山考察東海艦隊,不知道什么時候才回杭州。白樂童為了即將到來的鄉試頭疼不已,根本無暇分心顧及別的事情。

    而寧子敬雖然跟陶弘方算是半個同行,但他并未在官府中任職,又不喜受職責約束,來杭州這趟只當是游山玩水之余順便增長見識。要他跟著陶弘方去慢慢調查揚州鹽商的底細,那可不是他的興趣所在。

    陶弘方見兩人對此并不積極,也沒有繼續勸說他們加入。反正照李發所說,過幾天會有揚州鹽商來杭州,屆時就有面對面交流的機會,到時候也可一探對方的底細。

    又過了幾日后,陶弘方在傍晚時分回到客棧,被告知有客人正在等候自己,一看卻是前幾天見過一面的順風行掌柜胥文林。

    兩人的七日之約還沒到時限,胥文林就主動找上門來,陶弘方不禁有些擔心,對方是在調查過程中遇到了某些解決不了的麻煩, 的麻煩,所以才會來向自己求助。

    胥文林見到陶弘方,連忙站起身施禮。陶弘方點點頭,示意他先不要開口,跟自己進房再說,以免隔墻有耳。

    陶弘方讓阿蓬到門口守著,這才對胥文林問道:“這么快就來找我,是遇到什么麻煩了嗎?”

    胥文林卻搖搖頭道:“并無麻煩,陶公子交代的事情,在下已經大致查清了,特來請示。”

    “哦?這么快?”這倒是有些出乎了陶弘方的預料。他原本以為胥文林就算有辦法查明自己指定的事情,也會滿打滿算地用完七天時限,但沒想到對方居然能提前完成任務。

    胥文林應道:“既然是陶公子交代的事情,在下不敢有絲毫怠慢,自當盡早完成。”

    陶弘方對他的態度很是滿意,點點頭道:“好!那你先說說,調查的情況如何?”

    胥文林當日接到陶弘方的委托之后,立刻就馬不停蹄地展開了調查工作。他未對陶弘方言明從何種渠道展開調查,但要在短短數日中調查多個對象,顯然不是單打獨斗能完成的任務,肯定是有一幫人馬為其效力。

    按照胥文林調查所得,鄉試辦目前在編人員共有二十七人,除去其中打雜跑腿的雜役小吏,真正有權勢的人物僅有七人而已。當然這七人之中,并不包括剛到杭州不久的白樂童。

    而胥文林的調查重點,便是這七名可以影響今年鄉試的官員。

    這七人中,僅有一人本就是海漢籍,而且還是兼任,僅僅只是掛名,并沒有多少時間在鄉試辦這邊辦公。此人隸屬軍方,是由石迪文安排在鄉試辦,其工作內容便是充當上情下達的渠道,但并不參與鄉試的出題工作。而且此人家在南方,目前并無親人在杭州,基本可以確定沒有嫌疑。

    石迪文安排此人或許也有監視鄉試辦的用意,不過白樂童到了杭州之后,此人去鄉試辦的時候也少了,看樣子是打算把這差事交給白樂童來干了。

    剩下的另外六人,都是由石迪文任命的前朝文人和官員,而且全是浙江本地人氏。要在這么短的時間內調查清楚這些人的社會關系,著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胥文林竟然還是辦到了。

    便聽胥文林道:“在下調查這六人之后發現,陶公子所擔心的狀況的確屬實,他們身邊或有后輩子弟,或有座下門生,準備要參加今年的鄉試。”

    陶弘方道:“你是說這六人都有這樣的狀況?確定?”

    胥文林肅然點頭道:“確定。”

    陶弘方默然。如果情況真如胥文林所說,那這幾人其實都已經犯了忌諱。像他們這種有熟人要參加鄉試的情況,本就應該避諱,不參與出題、監考和閱卷的過程,但現實情況顯然不是這樣。如果他們當中可能會有人向外泄露考題,那動機已經非常充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