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小說網 > 1627崛起南海 > 第2805章
    第2805章

    受客觀環境的限制,目前整個學院總共只有二十幾名夫子,其中大部分都是兼職出任。不過管委會為了提高書院的教學質量,從今年開始對這些兼職人員的工作安排作出了調整,讓他們能夠有更多的時間在校授課。

    官方有意鼓勵專業技術人員參與教學工作,所以隨之調整的還有他們的薪資待遇。得益于近年來礦業給北方大區帶來的可觀收益, 官方也很樂于多花一些資金在人才培養方面,陳一鑫為這些夫子所制定的待遇標準,讓他們的收入水平已經超過了大部分南方同行。

    正如白樂童所認為的那樣,陳一鑫也堅信優厚的待遇會為北方大區引來更多的專業人才。而這些人才所帶來的學識技能,又將會繼續反哺本地的產業發展。只是這個過程所需的時間可能很長,需要北方大區長期施行才會有效果。

    白樂童又問起了登州地區的整體辦學狀況,陳平遼便讓隨行的文教官員向白樂童作了簡單介紹。

    登州目前是七縣一州各有一所由官方開辦的小學,而唯一的一所中學是設在登州城,再加上福山縣這所職業學院,就是登州本地全部的官辦學校了。而這所職業學院,就已經是北方大區在山東實控區內的最高學府了。

    除此之外,民間當然還有一些私塾、書院之類的教育機構,不過這類機構大多是延續前明的教育方式和方向,與官方的要求有所不同,所以暫時也不會具備官方承認的學歷。

    為了消除這樣的差異,讓更多的人有機會為官方效力,北方大區在去年舉辦了一次科舉考試,分別由兩種教育機制培養出來的讀書人也終于有了同場競技的機會。

    結果當然不難預料,由官辦教育機構培訓出來的人員顯然對海漢式科舉的適應能力更強,金榜題名的大多數人都是有海漢學歷在身。而一位來自濟南德王府的考生,則是以第二名的成績成為了焦點。

    白樂童聽到這里插話道:“我在東海大區已經見過德王府的小王爺, 大概知道情況, 以此類推,本地科舉的這個第二名,應該也當不得真吧?”

    陳平遼笑道:“既然白兄知道內情,那就沒什么好解釋的了。聽說去東海大區那位是高中解元,如果我們這邊也給這位小王爺頭名,那安排的痕跡就太過明顯,第二名就挺好。如今這位小王爺正在遼東實習,后邊等你去到金州,應該會有見面的機會。”

    白樂童道:“既然是跟東海大區同步開科取士,想必北方大區也不會拘泥于名次吧?”

    陳平遼道:“此次鄉試,在登州、金州兩地參與考試者共計千余人,金榜題名三十人,不過我們在發榜之后所錄用的人員,其實將近有參考人員的一半了。”

    由于客觀環境的原因,北方大區的參考人數遠不如東海大區,所以對于參考人員的錄用標準放得比較寬,只要在考試中表現 試中表現出一定的文化基礎,沒有明顯的立場問題,即便之前沒有海漢學歷,這些參考人員也會得到官方的招募。

    晚間回到住處,白樂童把今日參觀所見向父親詳細講述了一遍,末了也表達了一下自己的看法:“從這所職業學院的情況來看,北方大區對于文教工作還是挺上心的,不過陳伯父的關注重點是職業培訓,而非完整健全的文教體系,整個登州地區的官辦小學才只有八間,中學一間,實在太少了點。我打算就此向陳伯父提出一些建議,父親覺得如何?”

    白克思道:“陳一鑫是個很務實的人,他所做的事都有很明確的目的性,不管是興建港口還是發展教育,其目的都是為了提升北方大區的綜合實力。以你所參觀的學院為例,你要知道,他想要的不是普通文人,而是大量能夠從事技術工作,為北方大區創造價值的產業工人,所以才會有這種學院的出現。但建設和運營一所這樣的職業學院所需的資源,恐怕比那八間小學加起來還多。”

    “樂童,你如果是想建議陳一鑫實施海南那種文教體系,我覺得行不通。在資源有限的條件下,他肯定會更傾向于選擇價值更高,且能更快變現的方向。”

    白樂童道:“您的意思是,對北方大區來說,產業工人比普通讀書人更具價值?”

    白克思道:“不是你想的這么簡單,普及基礎教育的前提是要有足夠的教育資源,但北方大區恐怕暫時還不具備這樣的條件,沒法實現像南方那樣的辦學規模。所以陳一鑫選擇優先發展本地所急需的職業教育,等經濟發展起來之后,要興辦學校,提升民眾識字率,相對就會更容易一些。”

    白克思給出的看法與白樂童的認知顯然有所差異,但白樂童內心也認為父親所說應該才是客觀真相,勉強擠出一絲笑意應道:“把錢花在辦學上,終究比窮兵黷武好。”

    他們在青島港便已經獲知了陳一鑫要擴編北方艦隊的消息,而在白樂童看來,北方戰事已定,海漢對這一地區的海域控制能力幾乎沒有外部威脅,并無擴軍的必要,與其繼續花費巨資建造堅船利炮,倒不如把這些資金用在民生方面。

    白克思道:“關于辦學,北方大區缺的不是資金,而是文教從業人員。辦學與維持軍事力量并不沖突,北方大區的做法,正是文武雙管齊下。一方面辦科舉吸引人才,另一方繼續以武裝力量震懾大明和滿清。”

    白樂童道:“但我總覺得這邊對待文教的態度,似乎不如東海大區那么積極。”

    白克思道:“兩地客觀條件不一樣,你這樣對比沒法得到正確的結論。就好像東海大區也在努力發展工業,但那片區域其實嚴重缺乏能源和礦產,客觀條件遠不如得天獨厚的北方大區,只能努力往下游產業鏈的制造業靠攏。而兩地文教產業的狀況就正好是反過來了,北方大區無論在這方面投入多少資源,在可預見的一段時期內也很難追趕上東海大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