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小說網 > 1627崛起南海 > 第2824章
    第2824章

    朱由櫟此次趕來萊州會面,所關心的不只是海漢對削藩舉措的態度,還有目前他兩個兒子在海漢的發展現狀。

    如果說德王府與海漢在山東的合作是為了斂財謀生,那么送出王府子弟到海漢入仕為官,目的則是著眼于大明衰亡之后的出路。

    朱由櫟認為海漢的崛起已經無人能夠阻擋, 取代大明統治天下只是時間問題。雖然這意味著朱氏江山壽數已盡,但對于僅剩一個頭銜的德王府來說,朝代更迭卻未必見得是壞事,若能加以利用,反而可能是一個發達的機會。

    海漢所倡導的治理方式,就注定需要規模龐大的官僚體系才能執行, 這也是制約了海漢吞并大明速度的重要因素。而德王府出身的子弟,不但通曉大明的各種事務, 更重要的是具備了極高的政治價值, 如果到海漢做官,被委以重任的機會肯定要比留在濟南大多了。

    當時雙方對這個項目的態度可謂是一拍即合,海漢這邊也沒費太多口水,就說服了朱由櫟派出最具才華的兩個兒子,分別前往金州和杭州,參與由海漢官方舉辦的科舉鄉試。

    通過這樣的方式,一來可以用鄉試成績堵住悠悠之口,讓朱氏子弟能夠冠冕堂皇地進入海漢官場;二來利用宣傳手段,將其政治價值最大化,讓天下人都知道已經有朱氏子弟明智地選擇了立場。

    朱由櫟其實一直與兩個兒子保持著書信聯系,但從這種渠道所獲取的信息,基本只是兩個兒子單方面的感受,而海漢高層是如何看待他們的表現,是否愿意繼續向他們提供發展機會,這就必須得朱由櫟親自出面打探了。

    既然朱由櫟主動問起,陳一鑫和白克思倒也樂于給他講一講兩個年輕人在海漢的發展現狀。

    白克思道:“朱子安在去年的東海大區鄉試中名列榜首,之后就得到征召, 加入了東海大區出訪朝日兩國的使團。期間在海外出訪的經歷, 我想他應該也有通過書信告知王爺。”

    朱由櫟點頭應道:“他在書信中說,親眼見識了海漢在海外他國的影響力,在出訪期間受益良多,體會到了‘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意義。”

    白克思道:“出訪歸來之后,朱子安就被任命為東海大區特別聯絡處的副處長,也就是這個衙門的二把手,專門負責處理與大明相關的事務。據我所知,他的表現還是很令人滿意的,石迪文也很器重他,假以時日,相信會在東海大區有所建樹。”

    朱由櫟道:“不瞞兩位大人,這孩子上次寫信回來說,他覺得自己過去所學遠遠不夠,想找機會去到貴國高等學府再進修一下,不知是否還能有這樣的機會?”

    白克思道:“他當下有職務在身,大概暫時沒法安排他去三亞進修。不過也不用等太久,我國即將把京城從三亞遷往杭州,屆時一些高等學府也會一同搬遷過去,他就比較方便了。”

    朱子安想要去進修的念 修的念頭, 早就跟海漢這邊反映過, 但東海大區正值用人之際,石迪文不想放他去三亞,所以還是設法將他挽留下來。不過朱子安由此所顯露出的上進心,卻是深得海漢高層的贊賞。

    白克思向朱由櫟簡單介紹了一下海漢的官員晉升機制,以及進修培訓的體系,并且保證只要朱子安能安下心來認真做事,日后不管是進修還是升遷,都會循序漸進作出相應的安排。

    只要能讓兒子在海漢當上大官,朱由櫟就覺得值了。當初朱由櫟認為德王府空余頭銜,自己繼承這個藩王稱號之后本就沒撈著什么好處,過些年還有沒有大明都不知道了,也未必還能把德王之位繼續傳下去,所以干脆將最能干的兩個兒子都派到了海漢這邊。

    為了保證從海漢獲得的資源不發生沖突,當時朱由櫟與陳一鑫商議后,決定讓他們一個留在北方,一個南下,兩人還就此進行了抽簽。

    如非得到朝廷許可,藩王及家屬一向都只能在封地內活動,擅自離境是要被追究罪責的。雖然后來管得不那么嚴了,但不公開離境去外地,仍是默認的規矩。德王府這兩個年輕人走的時候是悄悄走的,但后來的事跡卻是海漢有意公諸于天下,明廷想裝聾作啞也不行了。

    這對于德王朱由櫟來說,的確是一把雙刃劍,有望給德王一族帶來極大的長期收益,但也會因此召來朝廷的打壓。明廷拿海漢沒辦法,也沒法去抓回這兩個年輕人,那所有的賬就只能算在朱由櫟頭上,正好也就借著這個由頭對德王削藩了。

    這其實是一場豪賭,如果這兩個年輕人沒能在海漢混出名堂,那德王府所承擔的風險就得不償失了。不過從白克思的描述來看,去了杭州的朱子安似乎在當地已經混得風生水起,頗受器重。

    朱由櫟內心竊喜,連忙向白克思表示了感謝。

    而留在北方大區發展的另一名王府子弟的情況,則是由陳一鑫來作了介紹。

    這個名叫朱子武的年輕人跟朱子安是同父異母的堂兄弟,兩人年紀相仿,在朱由櫟的子嗣中是出類拔萃的人物。如無意外,其中一人肯定會成為德王府的世子。

    朱子武抽簽留在了北方,自然是比去了杭州的朱子安多了許多便利。他先是到登州住了一段時間,在當地接受了相關的培訓,然后到金州參加由北方大區舉辦的鄉試。

    在官方的有意安排之下,朱子武的科舉成績自然也不差,發榜之后便成為了輿論焦點。在陳一鑫的欽點之下,朱子武很快就進入了金州管委會任職,開始接觸當地的各種事務。

    朱子武雖然沒能像朱子安那樣參加使團,到海外各國訪問,但他接觸實務的時間要比朱子安早得多,因此也就有了更多證明自己能力的機會。

    陳一鑫對朱子武在任職期間的表現給予了極高的評價,認為即便他沒有德王子弟這一重身份,同樣也能在海漢爭取到出人頭地的機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