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小說網 > 堡宗別鬧 > 第四百四十六章 大明帝國,是時候露出獠牙了!
  朱見濟先不回答杭敏,對戴義道:“去,著人去國子監,宣祭酒黃粱、司業陳獻章覲見。”

  戴義急忙去操辦。

  杭敏一看朱見濟要一意孤行,心里無奈的嘆了口氣。

  朱見濟道:“杭尚書不用擔心,隨著大明的發展,發家致富保持權貴,不僅僅只有科舉一條路了,哪怕把科舉辦濫了,地主權貴階層依然在科舉中擁有最大的優勢,他們或許會有所反對,但他們利益穩定局面一直保持著的話,慢慢的就沒人反對了。”

  杭敏嘆道:“但愿罷。”

  朱見濟繼續詢問工部的事,“道路交通司那邊怎么樣了?”

  在年前,水泥基地那邊就做完了實驗,用水泥打造出來的水泥官道的承重數據,如果不加鋼筋網籠在里面,可以承重一兩萬斤的青石,如果加了鋼筋網籠……沒有數據。

  因為大明找不到更重的東西來給水泥路面施壓。

  朱見濟知悉后,立即讓道路交通司按照這個標準,修改黑廣路的建設方案,水泥官道分左右,在其中一邊鋪設鐵軌。

  并且要設計會車的區域。

  而且鐵軌也不是后世那般的鐵軌,有點類似于有軌電車的鐵軌。

  所以這個官道有點畸形。

  沒辦法,這是時代產物。

  杭敏道:“已經按照新的設計方案,道路交通司招募的民夫,同時在黑龍江領域的起點,山海關前后,京畿城郊四個地方同時動工,對向修建,因為招募民夫較多,按照這段時日的修建進度,大概兩年之內可以建成通車。”

  朱見濟道:“那還行,恰好可以和蒸汽機研發對應起來。”

  蒸汽機半年后試機。

  又道:“朕之前已經把火車的設計圖給到工部了,你今天回到工部,就讓道路交通司成立研發部門,開始設計火車。”

  】

  杭敏立即領旨。

  這個火車設計其實不難,殿下的設計圖畫的很清楚。

  難度主要在于細節的完善。

  按照杭敏和朱見濟的預估,黑京路修好之前,這個火車就可以設計出來,如果蒸汽機也順利研發成功,也就意味著,廣安二年年底之前,大明的官道上就會出現冒著黑煙穿梭于大地之間的火車了!

  杭敏其實還有點懵。

  但朱見濟卻清楚的知道,火車的出現意味著什么。

  是大明在空間掌控上的質變!

  不過火車需要大量的煤炭。

  想到這,朱見濟又問道:“山西那邊的露天煤礦開采得如何了?”

  沒辦法,目前大明的官道還沒輻射到中南半島去,煤礦又是急需的必要資源,只能先用國內的,等把安南接收回來,修好了官道,再去掠奪中南半島的煤礦資源。

  杭敏道:“露天煤礦開采不難,已經開采了大量煤礦備用,按照陛下去年的旨意,今年京畿過冬取暖的材料,富賈權貴人家已經采用了山西的精碳。”

  頓了下,“不過還是有人不愿意用,更中意各種樹木燒制的碳。”

  朱見濟嗯了聲,“無妨。”

  想了想,“山西的煤炭現在還是依靠人力運輸出來,比較浪費人力,這樣,道路交通司那邊,再設計一條官道,從山西抵達京畿。”

  隨著河套、哈密地區被大明牢牢掌控,山西已經不完全算是大明邊境了,只不過目前大同、宣府那邊還要承受駐防蒙古諸部的重責。

  但……

  蒙古諸部現在對大明還有什么威脅可言?

  不出關去打他們,他們就要燒香感謝他們的長生天了。

  在山西修一條路出來,僅僅是為了資源輸送。

  杭敏道:“微臣和工部同僚已經預見了這個問題,所以道路交通司已經派了人去勘察地形,不過微臣去過山西,從山西修官道到京畿,比從黑龍江流域到京畿的地形更為復雜,這條官道耗費的金錢和人力,也將是一個巨大的數字。”

  朱見濟無奈的笑了笑,“基礎建設嘛,當然費錢,費錢也得修,就比如當年,死那么多人花費那么多錢也要修長城,一樣的道理。”

  現在大明早就不修長城了。

  就當是把修長城的錢用來修四縱四橫的官道,這么一樣就覺得合理了。

  杭敏有些心疼,道:“微臣預計,從山西修官道到京畿,至少要死傷數千民夫,所以陛下還是盡早對安南用兵,這樣就可以征召安南的民夫。”

  心疼大明兒郎。

  朱見濟嗯了聲,“放心,來得及,金戈集團軍的改制建立,最遲三月底可以結束進入戰訓,三個月戰訓后,六月底可以出兵,而那個時候,估計那個假堡宗在韓水平的幫助輔左下,已經打入了黎思誠的東都,徹底把安南打殘了,我們那時候出兵,可以不費吹灰之力收回交趾布政使司。”

  半年多的時間,恰好夠道路交通司做好地形勘測、道路設計。

  入冬前,山西到京畿的官道就可以動工。

  而且是全部征用安南民夫。

  關于工業發展的大事已經商討完了,朱見濟想起一件小事,道:“現在國內人口增加較多,朕已經下旨讓農部施行政策,從今年開始,全國會在氣候合適的范圍大力推廣棉花的種植,以及桑樹的栽植,加大蠶子的喂養,從今年開始,大明的棉麻、絲綢產量會大幅度增長,保證海貿需求的同時,也會擴大國內的用度,但傳統的紡織機效率太慢。”

  又道:“而且大量人口去種植、養蠶了,那么紡織的人手就會稀缺。”

  農婦也要種田。

  杭敏道:“陛下又想讀書人增加,又要增加工業從業人員,還要增加農業種植人員,那么紡織等行業的人手肯定會出現短缺。”

  朱見濟從桌子上拿出一張宣紙,“這是皇后設計、改進的紡織機設計圖,工部拿過去,成立一個專門的部門,研發、改進一番,然后造出原型機,全國推廣罷。”

  有些東西,朱見濟還是樂意和家人分享。

  所以在他的“啟發”下,妻子白鯉沒事就在那里研究,結果把“珍妮機”給畫出來了,如此一來,大明皇后白鯉,注定也將名垂青史了。

  從傳統紡織機到珍妮機,這個跨度不高。

  但能改進出來……

  意義巨大。

  它的出現意味著紡織效率的數倍提升。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