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小說網 > 北朝帝業 > 第651章 諸大將軍
    西魏各方人馬集結、整軍備戰的同時,在新改組的中外府中也正進行著一系列最高級別的會議。

    自從朝廷將宗室廣陵王元欣和六位資望深厚的功臣陸續加封為柱國大將軍以后,西魏國內軍政大勢便由諸位柱國共同商討裁決,起碼在表面上是有這樣一個流程。

    就比如今次發兵進攻北齊,便是由眾位柱國一同商討之后做出的決定,而非太師宇文泰一人獨裁。而此番出征諸位統兵大將的任命問題,同樣是由諸位柱國來到中外府進行商討。

    雖然名為商討,但討論的地點并非朝堂,而是由宇文泰所掌控的中外府,也可見宇文泰仍是這會議的主導者。其他柱國的意見也僅僅只是作為參考,擁有最大話語權的仍然是宇文泰。

    在諸位柱國勢位崇高、不再負責一線的征戰和統率人馬的事務后,這些統軍的大將軍便等于是諸府軍士的最高統帥。而在這場征事以前,秦州總管宇文導和荊州總管李伯山名位已授,并且一者負責留守關中,一者率軍直赴河洛,自然不在這一系列會議討論的議題中。

    但接下來每一位大將軍的人選任命,對于國中局勢變化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所以自然也都需要極為慎重的決定,需要充分采納每一位柱國的意見。

    除了元氏三位大將軍之外,接下來第一位獲得諸位柱國共同認可的大將軍人選即就是侯莫陳崇之兄侯莫陳順。

    侯莫陳順同樣也是資望深厚的武川老人,只是差了隨同賀拔岳進入關中平叛的履歷,是跟隨孝武帝一同西遷進入的關中。其后與臺府的關系雖然有些疏遠,但在大統初期關隴局面的穩定也都頗有貢獻。如今其人被提名為大將軍,無論個人的才能還是履歷也都無可挑剔,幾位柱國對此也都沒有反對。

    當這一項任命獲得通過后,參加會議的侯莫陳崇自然是忍不住笑逐顏開。他在柱國之中本就因為年齡問題而顯得資歷有些淺,如今兄長被任命為一線的統軍大將軍,彼此搭配權勢頓時便凸顯出來。

    緊隨侯莫陳順之后被提名的便是宇文貴,宇文貴雖非武川舊人但卻是夏州大豪,而夏州一干人士乃是如今大行臺賴以執掌國中軍政事務的心腹之眾。宇文貴作為其中的核心成員,又被大行臺引為同族,如今升任大將軍,也是情理應當。

    宇文貴之后受到提名的便就是豆盧寧了,看著李弼提出這個人選,在場眾柱國心內也不免暗生吐槽,感情這第一波提名比的就是各自心腹?

    豆盧寧雖然被提名出來,但無論是資歷還是功勛其實都沒有篤定必選的理由,雖然這兩方面都沒什么問題,但也都不夠出眾。

    雖然說當年作為侯莫陳悅部將,豆盧寧隨同李弼歸降大行臺宇文泰,使得宇文泰得以控制關隴,但是侯莫陳悅部將中已經有一個李弼高居柱國之位。至于豆盧寧,給不給任大將軍其實都說得過去。

    李弼掐著這個點提出豆盧寧,當然也是為了向幾位柱國要人情。前邊討論侯莫陳順和宇文貴兩人的時候,他可都沒有發聲拒絕,大行臺和侯莫陳崇若是拒絕自己的親信老部下,這總有點說不過去。

    至于其他幾名柱國,當然也沒有強烈的反對動機。幾人當中資歷人脈最深厚的獨孤信,已經有一個女婿早就提前就位了,如果還要爭搶第一輪的名額,那吃相就有點難看了,而且得罪了李弼也直接杜絕了再拿下一個名額的可能。

    于謹、趙貴都是要看大行臺的臉色,至于李虎因為久鎮長安,本身并沒有什么足夠資格爭奪位置的親友部將,而且在之前授任元家宗室的時候,大行臺已經充分采納了他的意見,這會兒自然犯不上因為一個自己沒有需求的位置而得罪李弼。

    因為李弼提出的時機很巧妙,盡管豆盧寧的資歷并不那么硬挺,但在一圈意見征詢下來,在場也沒有人明確的表示反對,于是這一任命便順利的獲得了通過。

    眼見李弼的提議獲得了通過,趙貴頓時也變的活躍起來,張嘴提議道:“舊年清水公遇害,眾將皆命懸賊手,赫連達勇而敢當,奔赴夏州告變求救。近年雖然事跡無顯,但追述前功對關隴安定居功甚偉,堪居領軍大將之職1

    舊年賀拔岳為侯莫陳悅所害,諸將驚疑不定,趙貴首倡擁戴宇文泰為主,而赫連達則親自奔赴夏州將宇文泰迎到平涼接掌賀拔岳余部。所以在這件事情上,趙貴與赫連達可謂是宇文泰能夠成功入主平涼的最大推手。

    然而趙貴此言出口之后,別席中的李虎臉色就變得有些尷尬,不待其他人發聲,自己便先開口道:“赫連達不如達奚武1

    達奚武當然功勛出眾,在大統初年幾場同東魏之間的大戰中全都有非凡的表現,而且去年又有和李伯山一同平定漢中之功。如果單純按照功勞的話,其實應該是被最前提名之人,只不過因為與在場幾位柱國并沒有特別親善的關系,故而并沒有被率先提及。

    眼下李虎提名達奚武也并非與之關系多好,主要還是為的否定趙貴的提議。

    正如趙貴所言,赫連達近年有乏出色的表現,甚至至今仍然還只是車騎儀同,并非驃騎開府,若僅僅只是憑著舊年前往統萬城通知迎接大行臺便授予大將軍之位,這顯然就有點打臉李虎了。

    因為類似的事情李虎也干了,只是去的并非統萬城。

    趙貴也是瞧著李弼目的達成的太輕松,所以才突發奇想試試做一個提名,卻不想直接刺激到了李虎的敏感神經,而李虎所提出的人選又是一個讓人不好質疑的人選,一時間也讓趙貴頗感尷尬,不由得便轉頭望向大行臺,然而大行臺卻直接避開了他的眼神。

    宇文泰對于每一位大將軍的人選都有細致的考量,赫連達完全不在他的考慮之中,如今被趙貴貿然提出,而若由他出口拒絕的話,多少會有涼舊人之心,索性避而不言。

    “達奚武確是一個合適之選,其舊年功勛已經有目共睹。去年的克定漢中雖然非其首功,但伯山淮南轉擊慕容紹宗之后,控制漢中情勢,撲滅諸方賊情,達奚武也功不可沒。單憑此節,居任大將軍便無可挑剔1

    獨孤信同李虎交情頗深,自然不能看著這個老兄弟發言冷場,但大行臺沒有直接說話,便自己開口說道。

    于謹、李弼在聽完獨孤信的發言后,也都紛紛點頭表示認可。有了這幾人的墊場,宇文泰這才開口表示達奚武確實是一個合適的人選,便確定了達奚武的大將軍之位。

    至此,在扣除了之前便確定下來的兩大將軍和元氏三名大將軍之后,會議中又決定出了四個名額,十二名大將軍之位便只剩下了三個。名額越少,競爭自然就變得更為激烈。

    獨孤信在發言力挺達奚武之后也并沒有閑著,肯定了達奚武在漢中之戰的功績后旋即便又說道:“去年漢東之戰,楊忠同樣表現優異,掃蕩隨陸之間更直接就 更直接就陣生擒南梁名將柳仲禮……”

    話講到這一步算是前后呼應了,漢中達奚武只是給李伯山打個下手,已經足夠擔當大將軍之位了,那么楊忠在漢東幾乎獨當一面,當然也不能厚此薄彼。雖然達奚武前功較楊忠更加輝煌,但就近年功勛而言,并沒有明顯勝出楊忠。    眾人自知獨孤信為何這么熱切的為楊忠爭取,兩人之間的關系便等同于李弼和豆盧寧。也就是之前李伯山已經提前鎖定一席,否則獨孤信可能坐下之后就要為楊忠表功爭取了。

    獨孤信說這話的時候,兩眼直勾勾望著李弼,顯然是用眼神在強調之前豆盧寧事,希望李弼能夠投桃報李。

    李弼這里還未開口發聲,旁側的于謹卻搶先開口道:“其實若論近年功績,韋孝寬坐鎮河東玉璧城,幾卻強敵。舊年李伯山所以能夠直襲晉陽,也在于東賊大軍困頓玉璧城外啊!此功著實可欽可表,韋孝寬當真關西英雄男子,大司馬以為然否?”

    獨孤信原本是信心滿滿,可是聽到于謹這么說之后,神情頓時一滯,眉頭也皺了起來,望向于謹的眼神都帶了幾分火氣。也就是他不似尋常鎮兵做派,否則聽到于謹這么說,怕是已經要直接拍案罵娘了。

    誠然楊忠是獨孤信共事多年、情義深厚的老部下,而他與韋孝寬之間的交情頗深這也是人盡皆知的事情。兩人之間除了荊州共事的情義之外,彼此間也是交情莫逆,員佐下屬都可共用。

    韋孝寬玉璧之戰的防守勝利可謂是意義重大,甚至可以說后續一系列影響天下大勢的變故都是以高歡攻打玉璧未果、又遭晉陽被偷襲洗劫的雙重打擊之下羞憤去世而引發的。

    韋孝寬不只是功勛卓著,更兼本身就是關中豪強中的代表人物。如今中外府所統轄的府兵本就是以關隴子弟為主,韋孝寬得居一個大將軍之位也是順理成章。

    獨孤信之前便打算在幫助楊忠爭取一個位置之后,再為韋孝寬稍作發言助勢,便就可以直接鎖定兩席,達成一個最好的結果。但今于謹卻直接發言將此二者對立起來,有點要逼著自己二選一的意思,自然是讓獨孤信心中倍感不悅。

    這樣的情況下魚與熊掌兼得自然是不可能的,會議進行到這一步,大部分的名額已經被鎖定,但國中夠資格被提名的人卻還不乏。在這種群眾共議的氛圍下,就算是大行臺也不能一意孤行、違背眾愿的強行委任人眩

    韋孝寬無論是資歷還是功勛,都比楊忠要更加適合擔任大將軍。這也是于謹提名的刁鉆之處,獨孤信如果不對韋孝寬加以貶低,可能都保不住楊忠的大將軍之位。

    可會議進行到這一步,僅僅只剩下三個名額了,韋孝寬估計已經是這些關中豪強們的最后希望,若獨孤信發聲表示反對,不只是接下來不知該要怎么處理同韋孝寬之間的私交,還可能遭到一眾關中豪強們的忌恨,甚至影響到自家女婿李伯山。

    諸如接下來可能就會有人捏造流言,說獨孤信因恐韋孝寬勢大影響到李伯山在關隴豪強們當中的譽望和影響力,所以才刻意打壓韋孝寬,否決其人擔任大將軍之職。

    獨孤信還被于謹擠兌的眉頭深皺、不知該要如何回應,旁邊侯莫陳崇已經望著于謹不客氣的皺眉說道:“于柱國此言欠妥,難道他關西英雄才是男子,別處英雄盡女子?韋孝寬雖然守城有功,但楊忠為國拓疆千里,守成之勞怎與開創之功相等?作此比較,本身就是輕慢戰將功勛1

    講到這里,侯莫陳崇便遞給獨孤信一個深有默契的眼神,而獨孤信見狀后也不知道這家伙的所謂默契是從哪里感受到的。

    侯莫陳崇算是鎮兵中的鷹派代表,對于越來越多的關隴豪強擔任領兵將主一直心存不滿,此時在聽到于謹拿韋孝寬和楊忠做對比的時候,當即便旗幟鮮明的表態站在楊忠這一邊,對于韋孝寬則不甚感冒。

    “尚樂此言雖然略顯輕躁,但所持論倒也不是不無道理。正如人間論者常言李伯山才是國中少流第一人,余者縱然循規勤勞,但卻并沒有赫赫之功可稱。李伯山為國開疆拓土,不只時流無人可比,更是遠邁前人。若以此難易比較,楊揜于的確是更勝一籌。”

    待到侯莫陳崇發言完畢之后,宇文泰便也開口說道,轉又望著獨孤信頗為體貼的笑語道:“大司馬于此兩員交情深厚,或許也正困于此,不便于直言孰優孰劣。就此二者該當取誰,大司馬便暫請惜聲,我是心屬楊揜于,不知你等諸位呢?”

    眾人聽到這話后,也都紛紛點頭認可楊忠要比韋孝寬更加適合擔任大將軍。

    獨孤信聽到大行臺這么說,心中頓時便又滋生悶氣,感情我這提名一番結果人情全被你占去了,倒把我自己搞的里外不是人!

    雖然他跟楊忠之間感情深厚,自然不會因此有什么動搖誤會。但是醞釀多日的一件事情就這么被大行臺和于謹擺了一道,自然也是讓他心內憤懣不已。如果運作得好,他這里可以直接掌控三個大將軍之位,可謂一枝獨秀,但現在看來,大行臺也是打定主意不想讓韋孝寬過早上位了。

    等到楊忠的位置被敲定,那便只剩下兩個位置了。

    宇文泰長嘆一聲,旋即便又說道:“舊年邙山一戰使我六軍精銳骨銷河洛,國中幾乎沒有勝甲營士可用,可謂是羸弱至極。外又有強敵頑賊將待噬我,無奈之下不得不大辟關西豪杰義士披甲充列,使我復有征討頑賊之力。如今推舉大將、分授領兵,也不可罔顧關西之民情鄉愿1

    眾人聽到這話后也都紛紛點頭,包括不怎么喜歡關中人上位的侯莫陳崇也不得不承認如今軍中關西子弟占了主流,如果完全不給他們話語權,軍隊的凝聚力怕是就會馬馬虎虎。

    “李萬歲世居原州,兄弟幾人并為當世驍勇,并且久從征戎、戰功赫赫,今以此時位授之,褒揚前功種種,也稱得上實至名歸。除此之外,想今關中時流也并無雄士可以勝之。”

    做出一番鋪墊后,宇文泰便又開口點名了他的心腹李遠。李遠原州人士,說他是關西時流的代表也說得過去,而且本人戰功赫赫,鄉勢雄厚,的確是一個恰當的人眩大行臺作此任命雖有私心,但也不失公正。

    至此十二大將軍已經確定了十一名人選,而最后一個,宇文泰便提議授予大將王雄。王雄其人雖然不以事跡出眾,但在跟隨賀拔岳初入關中時,官職要比趙貴等人還要更高,如今憑此資歷出任大將軍,同樣也無可厚非。

    隨著十二大將軍盡皆商討授定,時間進入九月,諸軍也早已經匯集華州、整裝完畢。

    宇文泰此番親自統兵出征,以柱國于謹為前軍大都督,先行前往弘農督統彼方李遠并即將從三鴉道北進河洛的荊州諸軍,為大軍前陣先鋒。

    十二大將軍的封授形式和先后順序暫不可考,為了便于大家了解當中的人事關系,就用這樣一個場景說明一下。。。一個大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