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小說網 > 北朝帝業 > 第830章 荊南天荒
    第830章 荊南天荒

    不同于關中微妙中透出幾分尷尬的氛圍,江陵這里的氣氛要更加的純粹。

    作為征服者的西魏大軍將士們自然是盡情品味著勝利的喜悅,而作為被征服一方的江陵士民們,也并沒有陷入到亡國滅種的絕望處境中,起碼在人身安全方面是獲得了充分的保障,因此各自心中也都略存慶幸。

    針對江陵的進攻并沒有陷入到長期持續的攻防對峙,因此城中的民生也沒有遭到太大程度的破壞,城池建筑大體上還保持完好。

    靠近城墻的一部分民居倒是有所損壞,那是江陵守軍為了增固城防而加以拆除、就地取材,事實證明這些工作也是非常的多余完全沒有發揮出該有的效果。

    通常大軍入城,軍紀方面是一個非常不好控制的問題。李泰的荊州軍多年都嚴抓軍紀,但驟然進入江陵這座聚集著南朝物華精粹的城池,也難免會有行為失控的情況發生,更不要說那些本就以戰爭劫掠作為主要增收方式的關中府兵們了。

    李泰也并沒有等到問題發生后才去樹立典型、強調軍紀,從一開始他便沒有下令讓大軍全都入城駐扎,在將城內的零星抵抗完全肅清、南梁守軍也盡數繳械之后,大隊人馬便從城中撤離,回到城外軍營中駐扎下來。

    江陵金城,李泰安排了在此之前一直留在江陵的堂兄李捴和自夏口西來的令狐延保駐守,羅城則分由梁士彥、李允信各引一部人馬駐守。

    江陵城破那夜,由于內苑聚集的百官眷屬們嘩變,主力軍隊又在城頭待敵,因為沒有足夠的護衛人員鎮壓騷亂,梁帝蕭繹只能被迫出走于城中,而其余文武百僚也都引領一些人馬各自為戰,使得江陵城內局勢變得混亂至極。

    將士們入城伊始雖然快速的控制住了江陵金城與內苑,并且平息了內苑騷亂、擒住了南梁太子蕭方矩等人員,但卻不見了梁帝蕭繹的蹤影,不免也是頗感慌亂。

    須知攻破江陵一半的意義都在這個梁帝身上,因為他們此番進軍本來就是趁虛而入,在江陵之外仍然存在著眾多的南梁軍隊。如若梁帝蕭繹沒有被擒獲住,而是成功逃離出去,那么便可立即召集諸方勤王之師反攻江陵,使得此間戰事無休止的進行下去。

    但是好在王褒等南梁重臣被及時擒獲,在這些人的配合之下,入城的人馬得以及時控制住內外各個城門,禁絕城中人員的流動。等到天亮時分大索全城,才在城中天居寺發現了梁帝蕭繹并其將領謝答仁等,使得此番攻陷江陵得擁全功。

    待到城中局勢基本控制住之后,李泰第一時間便奔赴江陵皇宮中的東閣藏書樓。如果說歷史上的江陵之戰人員的死傷太過慘重是一大損失,那么僅次于人員傷亡、同樣讓人悲痛不已的,就是文化的消亡!

    李捴等人之前在王褒的包庇之下潛入江陵內苑之中,又趁著內苑的人事騷亂之際入據東閣藏書樓,而后便一直駐守在此。

    雖然梁帝蕭繹被內苑騷亂驚走,沒來得及下令焚燒圖書,但這些圖書本就容易在戰亂中遺失并遭到毀壞,李捴等人駐守于此,使得入城人馬得以完全接掌這些南朝文化瑰寶,也可以稱得上居功至偉。

    “辛苦堂兄了,還有諸位!此番得入江陵,收取南國禮樂儀軌、經史文物,諸位當為首功1

    李泰來到這里之后,見到早已經在此等候的李捴等人,連忙闊步入前,向著眾人抱拳說道。

    李捴等人見狀后,也都忙不迭謙虛作禮回應:“卑職等奉命而來,因有大將軍并軍府諸眾為強力后盾,江陵群眾多有配合,所以行事尚算順利。江陵經籍圖書、諸類文物得以保全,俱仰大將軍運籌之功1

    李泰也并沒有再多作寒暄,只是著令隨行的裴鴻將眾人功績錄定、以待行賞,然后便急不可耐的向藏書樓走去。

    李捴等人不只是將這些藏書給保全下來,就連蕭繹所委任的一批編撰人員也都一并給控制在此,這其中就包括南朝名士周弘正。

    當李捴上前向李泰引見周弘正這些編校人員的時候,李泰也不由得認真打量幾眼這位南朝著名的大學問家。

    周弘正五十多歲,估計是精于養生的緣故,看起來并沒有多少衰老之態,站在一眾官吏當中,也并沒有多少惶恐之態,面對李泰的注視也只是 視也只是不卑不亢的作揖見禮。      而在周弘正的后方,便是后世要更加知名的顏之儀、顏之推兄弟。相對于周弘正的淡然,顏氏兄弟則就要略顯局促一些,面對李泰這個年齡較之他們相差不多的西魏大將,顯得有些底氣不足。

    李泰也并沒有在意他們各自的態度,只是示意他們幾人隨同走入藏書樓中,為他將此間藏書的類別名目仔細介紹一番。

    進入藏書樓后,一股非常復雜的、夾雜著香料、墨味與紙帛和木料氣息的味道撲面而來。味道稱不上有多好,但卻有一種能夠讓人安神的效果。李泰放眼望去,頓時便見識到了何謂汗牛充棟!

    高大的房間中,豎立著書架,還有堆疊到房梁上的箱籠,這些書架和箱籠中全都擺滿了圖書籍卷。而類似這樣的房間,足有十幾個之多!

    李泰也不是沒有見過大量的書籍,后世一些大的書店和圖書館中圖書較之眼前這些藏書在數量上估計只多不少。但是那種現代裝訂、磚塊一樣整齊的圖書,與時下這種古樸經卷給人帶來的視覺沖擊和心理震撼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感覺。

    李泰漫步在這書閣間,耳邊聽著周弘正等南梁官員們的講述介紹,心中卻不免頗多感慨。

    江陵這里藏書十數萬卷,放眼整個后三國都是首屈一指的存在,而這也應該是江陵乃至于整個荊襄地區文化積累的頂峰!

    歷史上江陵城破之際,梁帝蕭繹一聲令下將這些藏書盡數焚之,燒掉的不只是南梁文化精華,更是整個荊襄地區的文化基礎與發展空間。

    自此以后,整個荊襄地區都不再以文化著稱,哪怕是到了隋唐大一統的時代,荊襄地區也喪失了原本歷史上所擁有的輝煌,與天下大勢不再息息相關,更多的是作為山南瘴弊之地,常常作為失勢之人的流放地而維持著些許可憐的存在感。

    成語破天荒講的就是唐代荊州文教衰弱,每歲解送舉人多不成名,故而被稱為天荒解,一直到了中唐大中年間,舉人劉蛻自荊南解送入京參考,一舉得中進士,故而被稱之為破天荒。

    從文化的中心到文化的荒漠,或不可完全歸咎為梁帝蕭繹的這一把火,而這一把火無疑是轉變的起點和最大的原因!不僅僅只是荊襄文教被付之一炬,南朝幾百年積累的文化精華也在這一場大火中成為灰燼。

    西魏攻伐江陵,對江陵民生大肆破壞,把江陵士民擄掠一空,使得經過南朝多年發展的荊襄地區大舉倒退,所謂的湖廣熟天下足,一直要到明清時期才能達成。梁帝蕭繹昏庸無能,不能守國卻放肆遷怒,一把大火將這里燒為天荒之地。毫無疑問,他們都是罪人!

    不過在發癲放火之前,憑心而論的說,蕭繹對于這些圖籍保護和整理工作倒是做的很不錯。這十幾萬卷圖籍有的已經受到了精心的編校整理,有的則還妥善封存著,尚未開封校對。

    周弘正這老先生雖然欠缺一個降人俘虜該有的恭敬謙卑姿態,但是講到對圖書的編校卻是了解頗深。其人不只長于玄理,而且對儒家典籍和佛學也都有很深的造詣,當真可以稱得上是學問精深,也是蕭繹安排編校人員中的核心人物。

    時下圖書整編,已經有了經史子集的分類,在周弘正深入淺出的講解下,李泰對于這些圖書的收藏和整編也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

    他費盡心機的將這些圖書保全下來,當然不是為的要束之高閣,而是要繼續編修下去,并從中提取出適合新時代的思想文化與精神面貌的精華,所以修書當然還要繼續下去。

    因為內里還有大量的書籍封存保護著,李泰也并沒有帶領眾人太往內里,而是又退回最外間的書閣,望著這些人正色說道:“此間圖籍經義,皆我諸夏先人智慧之留存,以啟迪后世,而非一時一地之專屬,需以博大之心懷受此傳承、發揚傳承!

    梁主治國無道、馭下無術,遂得此禍,但其學術精深亦事實俱在,平生所憾大概便是不能為書廬隱士而錯生帝王之家,以至于害人害己。諸位皆因學術而受其賞識任用,我亦不疑,你等各守前事,免于刀兵滋擾,若事有顯績可陳,更有格外優賞1

    在場眾人聽到這話后,也都不免松了一口氣,但那周弘正在稍作沉吟后卻行至李泰面前深拜下去,口中沉聲發問道:“請問李大將軍,今我國主上已為所制,大將軍意欲作何處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