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氏患了心病,躺在床上怏怏的,就算是天王老子來了都沒法讓她打起精神頭來。

  所以草草說了兩句話就打發他們小兩口去堂屋喝茶了。

  回到堂屋,蔣桂玲又跟大伙兒詢問了一番譚氏的病,劉氏拍著胸脯說:“沒病沒病,不用管她,等躺幾天她自個就好了,這是四嬸我說的,回頭你們看就是了!”

  “四嬸,你如今像個大預言家了。”楊若晴笑嘻嘻打趣。

  劉氏也嘿嘿的笑,“你們看吧,我預言肯定會應驗。”

  這當口,鮑素云給大伙兒泡了茶端過來。

  劉氏接了,楊若晴道了謝再接了。

  蔣桂玲站起身雙手接,“娘,還要你給我泡茶,你也坐呀。”

  鮑素云微笑著點頭,在邊上坐下。

  劉氏和鮑素云她們跟蔣桂玲和大寶那說起了家里淹水的事兒,大寶他們也跟她們說了縣城那邊的情況。

  說白了一句話,這一片都在淹水,但是縣城畢竟是縣城,一個地區的經濟和政治樞紐,除了縣城郊區護城河附近一帶,其他地方,尤其是主城區,基本都沒有被波及。

  “還是城里好啊,不用操心,哪像我們村子里,啥都給淹沒了。”

  劉氏喝著茶,唏噓著。

  楊若晴說:“天災,這也是沒法子的事兒。”

  期間,蔣桂玲又拿出帶回來的糕點招待大家,還變戲法似的拿出一堆的小玩具,試圖將她閨女哄過來。

  小孩子就是小孩子,先前還那么抗拒跟蔣桂玲親近,這會子見了吃的喝的還有玩的,膽子立馬就放開了許多。

  她歪歪扭扭的走到蔣桂玲身邊,蔣桂玲輕輕把閨女摟在懷里,一樣一樣的教她玩各種玩具,趁著閨女擺弄玩具的當口,她還掰著小塊的糕點喂到那小嘴兒里。

  “好玩不?”她輕聲問。

  小閨女點頭。

  “你叫我一聲娘,娘再給你變個更好玩的出來,成不?”

  “娘。”軟軟糯糯的聲音,發音還不是很準確。

  但卻讓蔣桂玲喜極而泣。

  旁邊其他人也都漸漸停止了說話,都含笑看著這一幕。

  楊若晴下意識摸著自己的肚子,忍不住幻想著兩個小家伙到時候生出來是啥樣的。

  劉氏更得意了,大聲說:“咋樣?我沒說錯吧?一會兒就跟桂玲混熟了。”

  大伙兒都笑,蔣桂玲更是把閨女抱在腿上坐著,一刻都舍不得放下。

  “對了桂玲,你們這趟回來打算住多久啊?”劉氏又問。

  蔣桂玲想了想說:“我們那鋪子位置有些尷尬,雖不在護城河邊上吧,可又挨著那邊不遠。自打水位上漲局勢緊張后,鋪子里生意就很清淡。”

  “原本打算先就這么挨著,能賺一個算一個,可這最近也不曉得咋回事兒,米糧價錢蹭蹭上漲,我們兩口子每天賺的錢扣去米糧,還得虧,我跟大寶一合計,還不如趁此機會把鋪子先關了回家來躲躲。”

  “家里也淹水了,爹又不在家,我們回來陪陪家里老的小的,好歹大伙兒都能心安。”

  “二來也能等水災過去,縣城米糧價錢退回原來的正常價錢。不然,太虧了,吃不起飯!”

  “呀,漲那么兇啊?咱這在家里窩著,還真沒去打聽那一塊的事兒。”劉氏唏噓著。

  鮑素云也是滿臉心疼的打量著兒子和媳婦,比起他們在縣城飯都不敢吃飽,家里至少啥都不缺。

  “既是那樣,你們早就該回來了。”鮑素云說。

  “等到水災褪去,你們帶些米糧回縣城。”她又道。

  蔣桂玲笑了笑,“到時候再看,不急,這才剛到家呢。”

  大伙兒又接著去閑話家常去了。

  楊若晴坐在那里慢慢喝著茶,心里還在想著蔣桂玲帶回來的消息。

  其實這些消息她每天都在關注,就算淹水了,但縣城那邊什么情況,她每天都會有屬下傳回訊息。

  米糧漲價這塊,是她早就預料到的,因為每一次天災,都是對人性的一次考驗。

  有的人舍身為人,身懷大義。

  有的人投機取巧,落井下石。

  有的人臨危自保,冷漠自私……

  形形色色,見怪不怪。

  所以她才會在尚未淹水之前就積極從別處調運糧食,囤積糧食。

  就是為了在米價上漲的時候被那些不法商人拿捏。

  “晴兒姐,我聽四嬸和我婆婆說,你和姐夫搭了好幾處粥棚,給附近受災的村民施粥。可如今米糧那么貴,你們……”

  蔣桂玲的聲音再一次傳進楊若晴耳中,她和大寶也正擔憂的望向這邊。

  “哎呀,不是桂玲問,我還想不到呢。”

  劉氏突然咋呼起來,也扭頭往楊若晴這緊張望來。

  “晴兒啊,咱這三個粥棚點一日兩頓的開著,粥也粘稠,饅頭包子個兒都大。”

  “就算擱在平時那都是一筆不小的花銷,如今這米糧都被惡意哄抬上去,咱能不能招架住啊?”

  大伙兒都很擔心這個問題。

  楊若晴卻淡定的笑了笑,“幸好之前我囤了一些糧食,不然,恐怕還真招架不住。”

  “啊?囤糧了?那就好那就好!”劉氏拍著手掌說。

  而蔣桂玲則又說:“就算屯了糧,也不可能源源不斷,肯定是吃一頓少一頓。”

  “晴兒姐,那這粥棚的粥要一直施到啥時候啊?”

  劉氏也跟著問:“是啊,總不能沒完沒了的供著大伙兒吧?咱就算就金山銀山也供不起啊!”

  楊若晴想了想,又說:“眼下還是能撐一陣子的,局勢是變化的,后面的事兒先不說。”

  蔣桂玲琢磨了下,也說:“對,等水位退了,道路通暢,外面的糧食能進來,那咱這邊的糧食肯定會降價。”

  楊若晴‘嗯’了聲。

  關于施粥的時限,楊若晴和駱風棠早就商量過了。

  等到水位退去,到時候村民們陸續搬回村子里后,就要緊鑼密鼓的開始播種第二季的莊稼。

  在這期間保證村民們不餓死,保證他們能活著挨到第二季稻谷入倉,這任務就算圓滿完成了。

  眼下是以粥棚的形式來接濟大伙兒,等水位退了,應該會換種模式。

  但這些安排,在沒有付諸行動之前楊若晴是不會跟別人透露半句。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