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小說網 > 穿越南宋當皇帝 > 第9章 國運
  學員們意猶未盡退去,趙竑和眾臣退回了四川講武堂的大堂,這里顯然要涼爽舒適許多。

  崔與之笑呵呵,奉承起了趙竑。

  “陛下的演說精彩絕倫,總是能讓人振聾發聵,慷慨激昂,極具……!”

  “極具煽動性和蠱惑人心!”

  趙竑接過崔與之的話頭,目光轉向了眾臣中一位四旬左右的官員。

  “朕只是把他們的心里話說出來而已。年輕人才是這個國家的希望,朕只是讓他們處于適合的位置,給他們施展才華的舞臺而已。史嵩之,你說是不是?”

  “陛下愛才惜才,知人善用,講武堂使得大宋天下野無遺賢,陛下可為千古一帝。”

  史嵩之,金陵講武堂第一期女學員,如今西北邊軍醫官史慧玉的父親,權臣史彌遠的堂侄,畢恭畢敬回道。

  史嵩之以前在襄陽為官,皇帝一紙調令,他就要前往河西任職。這對于野心勃勃的他來說,極為難得。

  本以為自己如何才高八斗,剛才看了一場四川講武堂學員的操練,整個人氣勢涼了半截。

  皇帝御將之道,爐火純青,赳赳武夫盡在掌握之中,精明睿智,顯然難以糊弄。

  “是不是千古一帝并不重要,要富國強兵,要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無愧于心就好。”

  趙竑看著幾位重臣,似乎很有些感慨。

  “靖康之恥后,徽宗欽宗被擄掠之北地。數年后,徽宗的遺骸被運回紹興,葬于永佑陵,上尊謚圣文仁德顯孝皇帝,立廟號“徽宗”。欽宗謚號恭文順德仁孝皇帝,葬于永獻陵。二帝的謚號都不錯,但是后人,會怎么樣看他們?恐怕不會如此客氣吧!”

  “回陛下,肇敏行成曰真,道德應物曰英,民無能名曰神,明知淵深曰哲,元德充美曰徽,克慎成憲曰欽。此乃徽宗、欽宗廟號之意。至于功過,逝者已矣,再追究也沒有意義了。”

  史嵩之猶豫著說了出來。

  “元德”是指有大德,“充美”有美、善之意,宋徽宗的謚號顯然名不副實。但“徽宗”的廟號是他的兒子宋高宗趙構給上的,似乎父子情深,但就是不接你回來。

  而宋欽宗的謚號克慎成憲,自然也是一樣,都是褒義,都是宋高宗趙構所封,旁人又能若何?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徽宗驕奢淫逸、怠棄國政,可謂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耳!靖康之恥,百姓民不聊生,數百萬人死于戰亂。他成了亡國之君,苦的卻是天下的大宋百姓。”

  趙竑冷冷一句,完全不給自己的所謂祖輩留一點面子。

  一介亡國之君,后世居然還有人對此君頂禮膜拜,什么狗屁詩畫瘦金體。在此君的無能與愚蠢操作下,大宋百姓尸橫遍野,白骨堆積如山,他們的悲慘,就這樣被忽略不計了?

  “陛下圣明!”

  眾臣一起肅拜,暗暗嘆服趙竑直面恥辱的勇氣。

  趙竑居安思危,后世不忘前世之師,有這樣一位大宋天子,對大宋朝廷倒是善事。

  “史嵩之,朕任命你為河西安撫副使,兼武威郡守,崔似之為酒泉郡守、高稼為張掖郡守,一起輔助范鐘,治理河西之地。記得朕剛說的話,不能讓百姓受苦。這就足夠了!”

  史嵩之敢說實話,反應靈敏,不愧為歷史上的名人,可堪一用。至于他會不會搞出什么幺蛾子,拭目以待、依法治理就是。

  “謝陛下天恩!臣等必同心戮力,不負陛下所托!”

  “謝陛下天恩!”

  史嵩之和崔似之、高稼一起跪下,叩謝天恩。

  高稼則是暗暗心驚。高家一門都被調離四川,看來皇帝對四川,是勢在必得。

  “起來吧。不要在乎官職高低,記得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隨著我大宋開疆拓土,需要更多的賢臣良將來治理天下。諸卿一起努力吧。”

  “謝陛下!謹遵陛下教誨!”

  三人起來,臉色泛紅,紛紛退到一旁。

  “陛下,江萬里在襄陽任上政績斐然,可否調往河西,為君分憂!”

  史嵩之忽然插了一句。

  “那就調他入河西,先在你手下歷練。”

  趙竑點點頭,同意了史嵩之的奏請。

  江萬里是歷史上的名人,也是忠義志士,和史嵩之一樣,都可以大用。

  “陛下,四川人口上千萬,即便是移民百萬去河西,也是杯水車薪,解不了大患啊!”

  崔與之嘴里說著,心里卻是安穩了幾分。

  不但是河西,距離四川更近的臨洮府路,尤其是其下轄的積石州,以及河湟之地,至少需要五十萬的移民,地域緊連的四川當仁不讓。

  “崔卿所言極是。”

  趙竑點點頭,沉思道:

  “朕在想,隨著我大宋水師在海外拓殖,如果向海外移民,會不會有四川百姓愿意前往?”

  前期移民法令只在東南沿海施行,四川因為戰事和漢中屯田,并沒有向海外移民。

  “海外?”

  崔與之一愣,瞬間反應了過來。

  海外,恐怕就是海外的那些南洋印度洋吧。

  “海外很多地方,一年兩到三熟,卻沒有多少人口。就是把四川全部人口都遷移出去,也遠遠不夠。”

  想想也是,隨著大宋水師南征北討,也許是時候對大宋海外進行規劃,按照太平洋、印度洋、或南洋、印度、非洲進行拓殖了。

  以大宋水師的實力,最好的戰船、劃時代的火器,海上力量之龐大,沒有任何一支艦隊能抗衡。

  “陛下,臣以為,不妨一試!”

  崔與之震驚之余,興奮說了出來。

  他是廣州府人,對海外移民沒有抵觸。若是向外再移民三四百萬,四川的人多問題,尤其是成都府人多地少,可就是徹底活過來了。

  “朕也是此意。南上北下,陸上海上,齊頭并進吧。”

  大航海時代,也就是大移民時代,被大宋先拉開了帷幕,也許大宋就是世界上的第一個日不落帝國。

  “陛下,這是朝中的奏章。”

  董宋臣小心翼翼遞上一疊奏章。

  大戰剛剛結束,政事又是一大堆。這個皇帝,當得可真夠辛苦。

  “泉州市舶司,到底在搞什么?”

  第一道奏折,就讓趙竑眉頭緊鎖,一張臉黑了下來。

  趙竑拿起奏折,示意了一下。

  “崔卿,諸位,這是反貪司吏員的奏折,你們也看看。”

  崔與之接過奏折,仔細觀看,然后遞給了史嵩之等人。

  “陛下,朝廷鼓勵海外貿易,對香料、象牙等物收取高額關稅,泉州市舶司所得賦稅卻沒有大量增長,而奢侈之物買賣仍然昌盛,糧食、金銀銅鐵礦石進口萎靡,顯然有人從中作祟,并且極有可能有官員參與其中,而且處于要職。”

  史嵩之看得仔細,斷然說了出來。

  “陛下,史相公所言極是!除了走私,恐怕還有欺凌壓榨,欺上瞞下。如不及早整治,恐怕會成國之大害。”

  崔與之接過史嵩之的話,跟著上奏。

  高稼和崔叔似,都是幾乎相同的意見。

  趙竑點了點頭,暗暗惱火。

  泉州市舶司主事、泉州知州趙汝適重病纏身,市舶司管治形同虛設,以至于香料大量走私進口,所得關稅大量減少,已經大大落后于明州市舶司和廣州市舶司。

  這些可惡的貪官污吏,趙竑真想直接把泉州市舶司給關了。

  “諸位卿家,此事該如何處置?”

  “陛下,福建有水師官軍,有大小水寨數處。香料等關稅高昂之物大量走私入關,此事恐怕牽扯到軍方。還需明察暗訪,甚至要調動我水師官軍。”

  崔與之官場經驗豐富,出身于廣州海邊,對市舶司的利害關系,有些見解。

  他口中的香料,是檀香、龍腦香和象牙鸚鵡之類征收高額關稅的奢侈品,并不是胡椒豆蔻丁香之類關稅一般的調料品。

  趙竑微微頷首,拿起另外一份奏折細看,目光幽幽,若有所思。

  大宋水師南下,在占城大港設立水師駐地,形同“租界”,卻一石激起千層浪。真臘國王遣使入宋,抗議大宋水師作為占城“幫兇”,要求大宋水師撤軍。

  同時,大越陳朝(越南)遣使入貢,要求冊封其國主陳煚為“安南國王”,似乎也在探試大宋朝廷的態度。

  “幾位卿家,你們看一下,朕該如何處置此事?”

  董宋臣拿起奏折,轉遞給了崔與之二人。

  “陛下,南洋諸小邦攻伐不斷,民情復雜,不如任其內斗,我朝作壁上觀即可。”

  “陛下,韃靼勢大,為我大宋心腹之患。南洋蠻夷之地,不如先放過一邊,專修內政。”

  顯然,幾位臣子對海外小國爭斗,都是有些不以為然。

  那些個化外之地,又有什么值得去占有?

  “諸位,不是我批評諸位,諸位的確是鼠目寸光,眼界太窄!沒有南洋的稻米,湖廣四川夠吃嗎?大宋要換界,不需要澳洲的銀銅俗物作為準備金嗎?”

  趙竑看了一眼面紅耳赤,訕訕尬笑的幾位大臣,眼神幽幽。

  “高麗的木材、琉球的硫磺、日本的銀礦、南洋的糧食、澳洲和非洲的金銀銅鐵,沒有這些東西,大宋何以善政?你們,是真不知道海洋的重要性啊!”

  有一層原因趙竑沒有講,那個后世對中國惡意十足、“中國人勿進”的南洋小邦大越國,盡管其對南宋和善,也必須極力打壓,將其早日納入大宋的治下。

  崔與之幾人尷尬一笑。大宋水師北上南下,對大宋的裨益顯而易見。只要不窮兵黷武,他們自然不會反對皇帝的決定。

  “派人傳旨給陳朝使者,朕會考慮,稍后恢復。同時告訴真臘使者,我大宋水師駐扎哪里,不需要真臘國說三道四。”

  趙竑稍稍思考,就做了決定。

  安南國王,還是變為大宋的“交趾路”或“交趾省”更好些。

  “陛下,真相公移民的奏折該如何回復?”

  崔與之忍不住一句。

  看來在移民海外一事上,皇帝是要一條道走到黑了。

  “移民之事,刻不容緩,擇吉日啟航南下吧。”

  趙竑微微有些遺憾。沒有動力船只,飄洋過海只能靠風速,不能錯過季節,航行時間大大受限。

  無論如何,蒸汽機這玩意得早日造出來,這也許關乎大宋的國運。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