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小說網 > 穿越南宋當皇帝 > 第42章 祭祀
  利州西路,沔州以南,西漢水河畔,忠烈祠中。

  天氣晴朗,天空一片湛藍,幾多白云緩緩飄移,高樹亂蟬嘶鳴。

  碧綠的草坪上,綠樹成蔭,一排排白色墓碑被青磚小徑所隔開,分布于寬闊筆直的水泥大道兩側。墓碑排列整齊,周圍短松環繞,猶如戰士護衛自己的家國,蔚為壯觀,讓人肅然起敬。

  增援西夏的兩千多宋軍陣亡將士,以及利州西路戰死的五千多捐軀者,整整八千人安葬于此。活著時,他們是生死與共的戰友,為國捐軀后,他們依然親密無間,伴隨彼此左右。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為忠臣烈士設祠奉祀的習慣,如各種忠烈祠、昭忠祠、忠烈廟、褒忠祠等等,以來祭祀英靈,褒揚忠義精神,弘揚正氣凜然。

  英靈有了魂歸之處,國家為忠臣烈士設祠奉祀,忠烈祠之名,再也恰當不過、合適不過。

  一處墓碑前,一家人披麻戴孝,有老有小,正在祭祀墓碑的主人,紙灰裊裊飛舞,低聲的哭泣不斷傳來。

  而在另外一塊墓碑前,一個年輕的女子正在將一杯濁酒灑于墓碑之前的草地上,掩面而泣。也不知道墓碑的主人是她的丈夫,還是她的心上人。

  身處墓碑從林中一處,默默注視著遠處祭祀的家屬們,趙竑眉頭緊鎖,心頭沉重。

  天空沒有陰霾,依然有鴿子在自由飛翔,有親朋好友愛人的祭祀,來證明那些墓碑里年輕戰士們的愛情和生命。

  但那些鮮活的生命,就這樣一去不復返了。

  “一個沒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個有英雄卻不知敬重愛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藥的,有了英雄,而不知愛戴和崇仰的國家,是沒有希望的……”

  趙竑嘴里喃喃自語,不知不覺冒出幾句話來。

  每一個為國捐軀的軍人,都值得有一塊墓碑。

  這是政府的職責,也是這些英靈應得的榮譽。

  自趙竑登基伊始,這五年來報紙上大力搖旗吶喊,以至于大宋的士民明確感覺得出軍人地位的大幅提升,以及民間尚武之風的日益濃烈。

  軍人地位的大幅提升,不僅在于其餉銀高,更在于其本身受到的尊重,社會地位的提高。

  別的不說,光是“士兵神圣、不可侵犯”八個字,已經說明了一切。

  軍人家屬撫恤,烈士遺屬撫恤,退伍軍人生活補貼:撫恤、優待、補助,更不用說,衣食住行各方面的優先對待了。

  潛移默化下,軍人地位提高,軍人有了榮譽感和使命感,表現在戰場上便是訓練有素、舍生忘死。軍人的天職是服從,軍人的職責是保家衛國。軍人們則是用自己年輕的生命,淋漓盡致詮釋了什么是軍人的使命,什么是軍人的榮譽。

  不知不覺,軍人,已經成為大宋朝廷治下一種褒義詞的象征。

  而這,也是趙竑一直想要的。

  “陛下,那些為救夏人為國捐軀的將士,值得臣等一禮。”

  李睍,曾經的西夏皇帝,如今的大宋臣子、夏王,和夏國公李德任一起,向墓碑群鄭重拱手行禮。

  他之所以不擔任西夏路安撫使,坐鎮中興府,也是為了讓大宋君臣安心。與其讓宋人猜忌,不如去臨安城享受榮華富貴來的逍遙快活。

  “夏王,夏國公,你們是朕的姻親,也是大宋的臣子,子孫后代,比如李惟忠,照樣可以為國建功立業。你們不必小心翼翼,朕還有這點自信。”

  趙竑微微一笑,王八之氣側漏。

  史嵩之代替李睍擔任西夏路安撫使,靈州知州則是調利州西路西和州通判賈子坤擔任。賈子坤官聲不錯,精明強干,出任靈州知州,倒是個合適的人選。

  “陛下,我想去金陵講武堂,可以嗎?”

  十歲的李惟忠,大聲問了出來。

  趙竑和李德任對望一眼,都是輕聲一笑。

  “李惟忠,你現在還年少,先在學堂學習幾年,然后再去金陵講武堂或金陵學堂。你要明白自己的人生志向,這才決定是要從軍還是從政。”

  一行人順著小徑出來,趙竑邊走邊輕聲說道。

  “臣遵旨!”

  李惟忠無奈,趕緊大聲領命。

  他不過一個十歲的少年,進入講武堂,確實太年輕了些。

  “陛下,臣拒絕了韃靼的威逼利誘,臣服于我大宋,窩闊臺和蒙古國諸王一定會惱羞成怒,向中興府用兵。西北邊界,恐怕刀兵要起啊!”

  李德任落后趙竑半步,輕聲向趙竑說道。

  現在是夏日,用不了多久,等天氣變涼,恐怕蒙軍就要對中興府用兵了。

  “陛下,韃靼大軍南下,大概會從賀蘭山東的克夷門進兵。此地為南下北上的要塞,陛下可要小心啊!”

  李睍也在一旁輕聲提醒趙竑。

  克夷門為西夏右廂朝順軍司駐地,兩山對峙,中通一徑,懸絕難登,工事縱橫交錯,為阻止蒙軍南下中興府的軍事重鎮,西夏大軍曾在這里多次擊退蒙古大軍的進犯。

  “諸位放心就是。曹友聞為軍中悍將,克夷門此地駐守一萬大軍,拒敵數萬,沒有問題。”

  李德任和李睍目光一對,臉上神色舒坦了許多。

  一萬宋軍銳士,火器齊全,據要塞而守,對付數萬蒙古大軍,相信不是問題。當初宋軍四千五百人協助守城,成吉思汗十萬大軍尚不能攻克。要是一萬宋軍火器齊全,蒙軍沒有四五萬,想都不要想。

  不過,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宋軍和蒙軍戰況如何,這又關他們這些西夏皇室什么事呢?

  李睍神情有些恍惚。從今以后,他就是宋臣了嗎?

  李睍等人的心事,趙竑哪里知道,他眉頭緊鎖,想到的卻是西部邊陲的形勢,

  河西路五萬大軍、西夏路三萬多、臨洮路三萬、利州兩路六萬,再加上利州大營和成都府的八萬戰兵,整個西部邊陲,集中了大宋一半以上的邊軍精銳。

  二十多萬大軍,由四川一地提供糧草,五六十人養一個軍士,四川百姓的日子并不好過。

  若是能養民生息,河西和興靈之地的八萬大軍,就可以自給自足。臨洮路和利州兩路也能自己承擔一部分餉糧。

  可惜,蒙古大軍不會給他這個機會。

  “夏王、夏國公,到了臨安城或是金陵,好好修養一番,想做事的話,隨時找朕就行。至于李仲諤和張公輔他們這些故臣,朝廷自會擇賢而用,不愿意做官的,來去自由,朝廷不會干涉。”

  趙竑溫聲說道,安慰著李德任叔侄。

  從一國君主皇族到異國臣子,心理上的那道坎,必須自己跨過。

  “多謝陛下!”

  李睍輕聲一句,心頭酸楚。

  他的大夏,就這樣一去不復返了?

  “夏王、夏國公,你們商議一下,大夏歷代君王的宗廟,可搬往臨安或金陵,以供你們隨時祭祀。至于賀蘭山側的西夏王陵,朕也會派地方官吏妥善修葺,專人祭祀,等戰事告一段落,你們隨時可以前去告慰祖先。”

  趙竑徐徐說道,李德任叔侄對望一眼,一起跪倒在地,磕頭叩謝。

  “謝陛下天恩!”

  “謝陛下!”

  蒙古大軍侵入西夏,一些王陵已經受到破壞。可以說,宋軍來得正是時候。

  趙竑這些善舉,讓他們心中的許多隔閡,頓時去了許多。

  “陛下,有朝一日大宋擊退了韃靼,會讓我大夏復國嗎?”

  不知什么時候,李惟名跟了上來,輕聲一句。

  趙竑微微一皺眉頭,并沒有立即表態。

  “公主,別亂說!”

  “陛下,公主是和你說笑的!千萬不要當真!”

  李德任和李睍都是變了臉色,一前一后說了出來。

  宋軍已經進駐興靈之地,這個時候說什么西夏復國,有意義嗎?

  “陛下,淮東六百里加急,李全大閱麾下兵馬,似乎要蠢蠢欲動了!”

  趙竑不語,兵部尚書宣繒疾步過來,滿臉焦急,滿頭大汗。

  “宣卿,不要著急,慢慢說。”

  趙竑的目光,不知不覺寒意逼人。

  李全和大宋朝廷,雙方已經撕破臉皮,終于到了圖窮匕見的時候。

  “陛下,李全到處募兵,并伐冢取棺材板,鐵錢為釘,熬囚脂抬油灰,打造戰船。招沿海亡命之徒為水手,練水兵于射陽湖。數日前,李全大閱舟師數日,以捕盜為名,率水陸軍數萬直入鹽城,城內所貯公私鹽貨盡為所有。李全又上書朝廷,要朝廷將沿海制置使趙善湘、淮東總兵岳珂等人罷官!”

  宣繒的言語,讓李睍等人都是驚愕,目光一起看向了趙竑。

  趙竑外圓內方,性情剛烈,李全此舉除了激怒趙竑,似乎沒有其它任何益處。

  果然,趙竑冷笑一聲,厲聲輕斥了出來。

  “這個鼠輩,他以為他是誰?蹬鼻子上臉,一介跳梁小丑而已,真以為我大宋朝廷可欺嗎?”

  大宋斷了李全部的糧餉供應,蒙古國可沒有餉糧一說,李全除了搶掠,似乎沒有其它路可走。但山東飽經戰火涂炭,廢墟一片,李全部想要存活,南下攻宋掠奪,恐怕是最好的選擇。

  “陛下,李全南侵已成定局,我朝該如何應對?”

  “讓孟珙和杜杲揮兵北上,從陸路合力擊破李全楚州部。命吳潛率水師至漣水軍出海口,滅了李全部的水師。”

  果然,趙竑沒有選擇再息事寧人。

  “陛下,萬一李全部退往山東,卻該如何處置?”

  宣繒下意識問了出來。

  “那就揮兵北上,直到殲滅了李全部為止!”

  趙竑面色凝重,斷然說道。

  大宋臥薪嘗膽,是到了清除東南這顆毒瘤的時候。只有殲滅了李全部,才能集中兵力,應對蒙古大軍的南侵。

  “陛下,高麗使者到了成都府,說是韃靼大軍欺凌,請求我大宋發兵相助。”

  “回去再議吧。”

  趙竑輕聲一句,邁開了腳步。宣繒明白七八分,跟在了趙竑身后。

  在西夏皇室面前,皇帝似乎并不想討論此事。也由此可以看出,皇帝并不相信這些外戚。

  李惟名還要說話,李德任和李睍叔侄都是輕輕搖頭,李德任輕聲一句。

  “惟名,千萬不可!”

  他們已經感覺得到,趙竑對李惟名一再的放肆行為很是惱怒,只是礙于情面,沒有表露出來而已。

  李惟名眼里的光彩,一下子黯然了下去。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