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小說網 > 穿越南宋當皇帝 > 第42章 昭勛閣
  自大宋建武四年春以來,大宋天子趙竑不知處于什么心思,把一份大宋自立朝以來的十五人功臣名單交給畫師,下旨畫師把這些功臣的圖像畫下來,然后把這些畫像掛于里館閣,以供世人參觀緬懷。

  金陵城東,大校場旁,原來的官署不知什么時候被搬走,一座三層小樓靜悄悄拔地而起,名為昭勛閣。而那些皇帝指名的功臣畫像,便被懸掛于昭勛閣中。

  十五個畫像比例為真人大小,面北而立,以示尊皇,為昭勛閣二十八功臣中的十五個。

  之所以為二十八位功臣,已有畫像的文武大臣共十五位,文八武七,且都是前朝的風云人物,名單世人也已經知曉。

  武臣有岳飛、劉锜、狄青、曹瑋、李繼隆、韓世忠、種師道等,共七人。

  文臣則是:王安石、包拯、趙普、韓琦、范仲淹、宗澤、虞允文、韓柁胄等八位。

  其實嚴格意義上來說,韓柁胄雖然官至太師、平章軍國事,但他是勛貴之后,以恩蔭入仕,已經不屬于文臣的范圍了。

  再考慮到文臣宗澤一生戎馬倥傯,最后病逝在了抗金的戰場上,最多算是個半文半武。這樣算來,武臣的份量,已經在文臣之上了。

  而剩下的十三副空白畫面,已經懸掛于昭勛閣中,據說都要留給本朝的名將能臣,湊成昭勛閣二十四功臣。

  至于這十三人是誰,也許只有皇帝本人知道,也許還要看文臣武將們的自我奮斗了。

  自從昭勛閣建成以來,由于是免費參觀,便成了許多金陵士民,以及南來北往過客“打卡”的一處圣地。

  昭勛閣門口,執勤的衛士披甲荷槍,肅然而立,為昭勛閣增添了幾分肅穆莊重。而“禁止喧嘩”、“保持安靜”的提示牌也讓觀客輕聲細語,規矩了許多。

  幾個喝多了的年輕人放蕩不羈,昭勛閣門口大肆喧笑,被衛士厲聲喝止,劍都不敢拔,灰溜溜落荒而逃。

  大宋尚武蔚然成風,軍人地位超然,即便是這些兇強俠氣、輕視士大夫的豪邁不羈之徒,也不敢在軍人面前炸刺作妖。

  閣樓中,一張畫像前,講解人員侃侃而談,正是被皇帝追謚為“武忠”的一代名將、民族英雄岳父。

  “岳飛潔身自好,從不納妾。當時的蜀帥吳玠聽聞此事,遂花錢兩千貫買一女子送給岳飛。岳飛把那女子連同嫁奩全退了回去。并說:“如今國恥未雪,豈是大將安樂時耶?”吳玠聽說后,對岳飛愈加敬重。有人曾問岳飛:“天下何時太平?”岳飛回答:“文官不愛錢,武官不惜命,則太平矣。”

  聽講的將士們都是頻頻點頭,年輕的軍人們恭恭敬敬,眼中露出欽佩之色。

  武忠,那可是武將的最高榮譽。皇帝欽定,天下誰敢不敬?

  “朕觀自西漢而下,若韓、彭、絳、灌之為將,代不乏人,求其文武全器、仁智并施如宋岳飛者,一代豈多見哉。卒死于秦檜之手。蓋飛與檜勢不兩立,使飛得志,則金仇可復,宋恥可雪;檜得志,則飛有死而已……”

  “這是岳武穆的評語嗎?是誰評的?”

  賈似道指著畫像側粉壁上的題詞,狐疑地問道。

  經過三年金陵學堂的學習,一年金陵講武堂深造的他,于興慶五年加入杜杲的淮東路麾下,參加過剿滅李全部和對金軍的作戰,如今的賈似道,已經軍中的一名副統領了。

  堂堂國舅,只是個副統領,似乎不是皇親國戚應有的地位。但對于年輕的賈似道而言,卻是很滿足。

  畢竟,以他的年紀,副統領一職,在一眾同期畢業的金陵講武堂學員中,已經不錯。

  “這是本朝天子對岳飛的評價。我大宋天子對岳飛,也是由衷的敬佩。”

  講解人員臉上神色肅穆,跟著讀起了粉壁上皇帝趙竑的批語來:

  “昔劉宋殺檀道濟,道濟下獄,嗔目曰:“自壞汝萬里長城!”高宗忍自棄其中原,故忍殺飛,嗚呼冤哉!嗚呼冤哉!”

  眾將士都是惻然,賈似道心頭激蕩,憤然發作了出來。

  “我大宋天子圣明!當年岳飛北伐,收復鄭州、洛陽等地,大敗金軍,進軍朱仙鎮,恢復中原指日可待。高宗和奸相秦檜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催令班師。岳飛與長子岳云、部將張憲一同遇害。昏君奸臣,千古奇冤,天日昭昭!”

  賈似道慷慨激昂,講解員滿頭大汗,訕訕而笑。

  這些囂張跋扈的軍官,連宋高宗趙構都敢訓斥,可是比他勇敢和激進多了。

  “岳武穆生不逢時,可惜啊!他要是生在如今這個年代,定然受我大宋天子重用,大展拳腳,開疆拓土,也許北地已經被收復了。”

  另外一個軍官搖搖頭嘆道。

  “命運多舛,生不逢時,天日昭昭啊!”

  賈似道搖頭嘆息,臉色難看。

  身為皇帝的小舅子,知道皇帝對趙構秦檜深惡痛絕,賈似道并不在乎周圍人驚訝的目光。

  “皇帝對岳飛尊崇有加,已經尊他為北王,謚號“武忠”;長子岳云、部將張憲分別被追贈為中書令,謚號武勇;秦檜的爪牙張俊、萬俟卨二人被奪王爵謚號,和秦檜一起追為繆丑。你就不要介意呢!”

  身旁的將士勸著賈似道,把他拉開。

  這小子性烈如火,快意恩仇,他要是發作起來,可是不得了。

  謬丑,皇帝對秦檜、張俊、萬俟卨三人的謚號,可謂大快人心。

  “朕式觀古初,灼見天命。將有非常之大事,必生希世之異人。使其名高一時,學貫千載:智足以達其道,辯足以行其言。用能于期歲之間,靡然變天下之俗。具官王安石,少學孔孟,晚師瞿聃。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方需功業之成,遽起山林之興。寵以師臣之位,蔚為儒者之光。”

  另外一幅畫像前,淮南東路都統制杜庶帶著一群將士仔細觀看,嘴里輕聲細讀。

  這是皇帝對昭勛閣中另外一位大宋名臣王安石的評語,可謂是一語中的,入骨三分。

  天變不足畏:對天地間的災異從不畏懼;

  祖宗不足法:對前人制定的法規律制不盲目效法;

  人言不足恤:對流言蜚語無需顧慮。

  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皇帝勵精圖治,無所畏懼、排除一切阻力,矢志不渝,才有大宋今天的局面。

  “神宗皇帝與拗相公君臣互知,惺惺相惜,堪為千古名率。可惜變法半途而廢,讓人扼腕。反觀當今天子,大刀闊斧,雷霆萬鈞,善政之下,大宋蒸蒸日上,國力強盛。陛下文治武功,實是我大宋之幸啊!”

  向士璧負手而言,由衷嘆了出來。

  眾人都是點頭稱是。能讓向士璧這個狂人心服口服,可見大宋皇帝的魅力。

  昭勛閣中,講解人員的聲音傳來,前來參觀的游客們,不管是軍伍之人,還是學堂學生,又或者是旅人游人,都是聽得津津有味。

  “……自古一代帝王之興,必有一代名世之臣。宋有范仲淹諸賢,無愧乎此。仲淹初在制中,遺宰相書,極論天下事,他日為政,盡行其言。豪杰自知之審,類如是乎!考其當朝,雖不能久,然先憂后樂之志,海內固已信其有弘毅之器,足任斯責,使究其所欲為,豈讓古人哉!”

  不用說,這是“軍中有一范、西賊聞之驚破膽”,“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范文正公了。

  “狄青出身寒門,年少入伍,因面有刺字,善于騎射,人稱“面涅將軍”……后受文官排擠,抑郁而終,獲贈中書令,謚號武襄……”

  這自然是北宋名將,面具戰神狄青了。

  可惜受歐陽修等文官中傷,暴卒而亡。皇帝這是在為狄青正名了。

  “歐陽修這酸儒,著實可惡。本朝以文制武,不知使多少忠義志士埋沒,又不知使多少人報國無門。文風縝密,武風蕩然無存,以至于宋室南渡,無力北顧。當真讓人唏噓!”

  又有將士嘆道。

  “李繼隆為人謙謹,通曉音律,喜讀《春秋左氏傳》,且禮待儒士。又擅長騎射,智謀過人,征戰南北數十年,為一時名將……獲贈中書令,謚號“忠武”。”

  李繼隆攻滅南唐、北漢,數次擊敗遼軍,唐河、徐河之戰大敗遼軍,使宋遼戰爭形勢為之一振。破西夏李繼遷,擒李繼捧。澶淵之戰時擊退遼軍。獲贈中書令,謚號“忠武”。

  李繼隆擅長騎射,智謀過人,征戰南北數十年,為北宋政權立下了赫赫戰功。列為昭勛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實至名歸。

  “……合肥包拯者,可謂執法之臣,兒童婦女猶知稱之。然其敦厚忠恕,又其立身行己之本,故雖執法而民不以為殘也。人主得斯人而用之,則可以振紀綱,整風俗,其于治道非小補矣。”

  包拯包青天之名,廉潔公正、立朝剛毅、不附權貴、鐵面無私,古今皆然。

  “曹瑋為將四十年,未曾失利。他治軍嚴整,史稱其“平居甚閑暇,及師出,多奇計,出入神速不可測”。自三都谷之戰后“威震四海”,唃廝啰每聞其名,即以手加額。獲贈侍中,謚號“武穆”。”

  曹瑋能知廝啰之必叛,預測李德明之可圖,決斷李元昊之必反,其之睿智,豈徒決兵家之勝負而已哉?稱為宋之良將,一點也不為過。

  說起來,曹友聞、曹友萬兄弟,還是曹瑋的十一世孫輩。如今曹氏兄弟身居高位,戰功卓著,曹氏一門,算是名門有后了。

  一座昭勛閣,十幾張畫像,預示著大宋武風濃厚,再不是以前士大夫操控權柄的時代了。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