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小說網 > 春秋霸業 > 第496章 周王姬的野心
  望著秦壽擺在面前的那一把劍,周王姬的臉上盡是猶豫之色。

  秦壽雖然只說了周王朝承認秦國并王的條件之后,秦國將與周王朝共同進退,以秦國之劍,維護兩國共同的王爵尊榮。

  然而,秦壽還有一句話雖然沒說,但是周王姬卻讀懂了秦壽潛臺詞。

  “如果周王朝不能夠滿足秦國的條件,秦國也將用秦劍去爭取自己應有的地位。”

  這是藏在糖衣之下的赤裸威脅,讓周王姬意動的同時,卻又憤恨不已。

  “世人都說秦公忠義,在我看來,秦公之野心,宛若豺狼。”

  聽到周王姬的話語,秦壽便知他已經答應了自己的條件,隨即拱手說道:“論跡不論心,若非是周王朝主動對秦國動手,寡人終此一生,也不敢對大周用一兵一卒。

  然而之所以會有如今這樣的局面,不也是王姬的野心所至嗎?”

  秦壽之前一直想不明白,周王朝為什么會對秦國用兵。

  論親疏,新天子是叔宥的兒子,而叔宥與自己之間的關系路人皆知。

  就算秦國足夠強大,只要新天子在位一天,秦國也不能夠對周王朝用兵。

  相反,秦國越是強大,周王朝有需要的時候,秦國給予的支持才會越大。

  秦強不能滅周,根本原因在于一個“義”字。

  在禮樂尚未完全崩壞的時代,“義”或者“不義”,往往才是決定一個國家在諸國之中是否有地位的主要因素之一。

  就像是之前的楚國,在楚王的率領下橫掃六國,勢力不可謂不強。

  然而他橫掃六國的舉動被判定為“不義”,那么等待他的便是諸國的聯合討伐。

  秦國南征北戰從無敗績,在諸國之中的戰斗力不可謂不強。

  然而周王姬抓住秦國變法的把柄,直接就能夠把秦國按在“不義”“不臣”的位置上。

  天下諸侯群起而伐秦,其中也不全是因為周王朝乃是宗主的原因。

  而晉國與秦國親近,在面對強大的周王朝聯盟之時,他選擇了兩不相幫。

  在這樣的情況下,列國諸侯也沒有人去譴責他。

  根本原因也在于一個“義”字。

  所以,無論秦壽的野心有多么的大,在沒有占據一個“義”字之前,秦國都絕不能夠對周王朝出兵。

  否則便會被打上蠻夷的標簽,迎來天下諸侯的唾棄。

  各國的賢士不會再往秦國出仕,各國的君王不會與秦國建交。

  一旦秦國出兵攻伐任何一個國家,都會遭到天下諸侯的聯手對抗。

  秦國如今的軍事工業農業水平確實是遠超了列國諸侯,但是以秦國一國的國力,遠沒有吞并天下的能力。

  至少,單單只是一個“人心思故國”的狀態,便足以讓秦國頭疼了。

  秦國不同于周國,周國是天下共主,他吞并自己的附屬國,那是讓附屬國的國民回歸宗主國的懷抱,這是榮耀。

  而秦國崛起于秦邑,秦壽的身上并沒有什么尊貴的血統。

  他若是武力吞并其他的國家,對于這個國家的國民們來說,這便是亡國之恥。

  會有無數能人志士,以及無數野心勃勃的舊國遺貴起兵作亂。

  如果只是一兩個國家,秦國完全可以輕松鎮壓。

  但如果國家太多,必定會讓秦國疲憊不堪。

  到時候,除非像是楚國一般血洗遺民,否則很難平定這源源不斷的內亂。

  如果有別的強國趁著秦國內亂的機會對秦國出兵,甚至是聯合攻伐秦國。

  那么不論秦國有多么強大的兵力與科技,都會在這種內外夾擊之下面臨肢解的危機。

  而在秦國強大之后,內部雖然持續變化,建立了一套屬于自己的統治體系。

  但是秦國對于周天子卻并沒有任何的不恭敬,每年都會按時的上繳歲貢。

  除了沒有按照周禮治國之外,秦國在很多地方都可以說是做到了人臣之典范。

  在這樣的情況下,周天子剛剛即位,周王姬又怎會如此迫不及待的對秦國動手?

  秦壽之前一直想不明白,然而在見到了周王姬的一系列操作之后,他逐漸的醒悟過來。

  周王姬或許并不滿足于一個攝政的位置,她或許還有更加遠大的野心。

  而要想要實現她的野心,她便必須得不停的提高自己的威望,提升自己能夠掌握的實力。

  而要想提升威望,最快捷的方法自然是立威。

  而要想提升自己手中的實力,最快捷的辦法便是吞并別國的土地。

  所以,周王姬挑選的一個對她來說最佳的立威與吞并的對象——秦國。

  秦國占據了周王朝曾經的國都,周王朝可以名正言順的取回自己曾經的王畿。

  秦國的子民曾經都是周王朝的子民,兩國的文化相通,周人統治秦人更加容易與輕松,不必擔心會有文化差異。

  秦國戰無不勝,在諸侯之中是一個強勁的國家。

  如果周王姬能夠將其消滅,周王姬的威望自然能夠得到空前的提升。

  而事實上,當時的周王姬攜天子分祚之勢,列秦國之罪,直接將秦國置身于諸國的對立面。

  天下諸侯被迫與周天子統一戰線,與秦國關系親近的諸侯都不敢支援秦國。

  周王姬伐秦,若非是秦壽各個擊破了南方強大的褒國與庸國。

  若非是楚國背棄了列國聯盟,最終鹿死誰手還真是猶未可知。

  最為關鍵的是,在制定戰略的時候,周王姬不是想著要獨占鎬京與咸陽之地,執意按照古禮于函谷關集結,正面與秦國決戰。

  而是選擇多面夾擊秦國,秦國也必定會一敗涂地。

  總的說來,周王朝之所以會走到如今的局面,秦國之所以能夠有一代稱王的機會,完全取決于周王姬的神助攻。

  周王姬也知自己的野心導致了目前的一切,她的臉上露出了些許的落寞。

  但是很快她便又振作起來。

  秦國雖然得到了稱王的機會,但是周國卻也因此而得到了實質性的好處。

  她在這個過程中也拉攏了列國諸侯,將來未必不能夠實現自己的野心。

  只要最終能夠達成目的,途中的坎坷又有什么關系?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