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小說網 > 春秋霸業 > 第519章 可謂吳子
  咸陽學宮的教習原本應該由祭酒進行考校,由孔儒與各家負責人自行決斷去留。

  然而秦陽剛剛帶著吳迪進去堂上,便直接高興的向著秦壽行禮道:“拜見父王——”

  秦壽點頭回應之時,吳迪也緊接著開口拜見道:“晉人吳迪,拜見秦王。”

  “晉人?”

  秦壽看了一眼吳迪,而后又將詢問的目光看向自己的兒子。

  “父王,這位先生是來拜見祭酒的…”

  當秦陽向秦壽說明吳迪來意之后,秦壽也是心生好奇,隨即開口詢問道:“我咸陽學宮之中,有精通六藝,推崇仁義的儒家。

  有專研工匠技藝與修行武藝的墨家。

  有專研經營之道,富國利民的商家。

  有研究五谷豐登之術的農家。

  有專研兵法,修習武藝,立志從軍的兵家。

  先生居然想要在咸陽學宮任職,不知先生又精通哪一門學問?”

  隨著他的話音落下,吳迪當即不卑不亢的說道:“在下粗通些許兵事,習得一身粗淺武藝。”

  他的話雖然謙虛,但是眉宇間卻是十分的自信。

  任何人聽了他的話,都不會認為他是一個自卑怯懦之人。

  “哦?竟是兵家——”

  秦壽聞言之后,頓時來了興趣。

  他這些年也研究了孫子兵法,在兵法一道也有了頗多感悟。

  白毅,秦龍驤這兩位將帥之才,也同樣精通兵法。

  然而秦國除了這兩位之外,能夠在兵法上有所建樹的人終歸有限。

  故而咸陽學宮的兵家,一直以來都是以修行武藝為主。

  只有在秦壽,白毅,乃至于孔儒有空的時候,方才會專門為其講解兵法。

  秦壽一直想要為咸陽學宮尋得一位兵法大家,而后為自己源源不斷的培育將帥之才。

  但是這么多年以來,他卻始終都難以如愿。

  正如《孫子兵法》所言的那般。

  兵者,國之大事。

  這個時代的諸侯各國雖然治國的方略各有不同,但是,各國都非常的重視軍事,對于擅長領兵治軍的人才,大多都委以重任。

  所以,很少有懂得兵法的賢能之士離開本國,到別國去出仕。

  秦國招賢令,招募到的人才數量不少,卻并沒有可堪一用的兵法大家。

  略作思量之后,秦壽隨即直接開口考教道:“我欲觀敵將而相之,不知先生何以教我?”

  吳迪聞言略作思索,隨即毫不猶豫的開口說道:“命令地位低下,但是卻非常勇敢的將領率領一支輕捷的軍隊前去試探攻擊敵人。

  但是這支軍隊務必不能取勝,而是要在與敵人交戰之后敗退。

  如此一來,便可以根據敵軍的反應而作出相應的判斷。

  如果敵軍每次前進和停止,都能夠做到有條不紊。

  追擊敗北的軍士假裝追不上,見到戰利品也假裝看不見,像是這樣的將領便可以稱之為智將,也就沒有必要再繼續與他們交戰了。

  如果敵軍不知謹慎,軍隊喧嘩吵鬧,旗幟混亂,士卒自由行進或者停步不前,手中的兵器橫七豎八的沒有統一的規范。

  追擊敗北的軍隊唯恐追擊不上,見到戰利品喂恐得不到。

  這一定是愚昧的將領所率領的軍隊,敵軍的人馬雖然數量眾多,但是也一定可以輕易的獲勝。”

  秦壽聞言之后卻是突然間愣住了,對方的答復十分的出彩,給他一種醍醐灌頂之感。

  然而在深思這個答案的時候,他的腦海中卻是突然間想到了自己曾經看過的一本書——吳子兵法。

  難道?

  他的腦海中生出了一個極為瘋狂的想法,隨即忍不住開口問道:“用兵之道,何以為先?”

  吳迪幾乎不假思索,直接開口作答:“首先要懂得四輕,二重與一信。”

  秦壽面色狂變,心底驚喜無比。

  這個世界出現了李耳與孔儒的時候,他便覺得這個世界與夢境之中的世界有所聯系。

  而他給白毅的兒子取名為“白起”,便也是希望他成年之后,能夠如同歷史上的那位武安君一般橫掃諸國。

  卻不想還沒有等他的白起長大,秦國便來了一位吳迪。

  從與對方之間的問答之中,秦壽便幾乎已經可以判定,對方很有可能是那位留下“吳子兵法”的吳起。

  于是他幾乎不假思索的繼續問道:“何為四輕?”

  “‘四輕’,就是所處地形便于馳馬,馬便于駕車,車便于載人,人便于戰斗。

  了解地形的艱險與容易,那么就能利用地形的優勢,便于馳馬;

  如果飼養牛馬時所用的草料能夠注意適時添放,那么馬就能適應飲食規律而便于駕車;

  如果車軸上經常涂抹適量的油類保持潤滑,那么車就便于載人。

  如果能保持武器鋒利,鎧甲堅固,那么人就能便于戰斗。”

  秦國雖然不再用戰車,但吳迪卻并不知道這些,所以他所說的四輕,更傾向于車戰為主的列國諸侯。

  但是他所說的四輕,簡化之后,可以理解為武備周全,了解地理環境,隨時做好戰前的準備。

  秦壽如何至寶,因為他已經知道了對方的身份。

  于是緊接著又開口詢問道:“何為二重一信?”

  “二重乃是指:聽從將令,進身戰場,便能夠得到重賞。

  不聽從將令,擅自后退,便會得到重罰。

  而一信:則是指履行賞罰所必須遵守的誠信。”

  言語到了此處,他又恭敬的向著秦壽一拜道:“秦國的軍隊之所以戰無不勝,其中最為重要的原因,便是源自于秦王的軍功授爵。

  重賞與重罰之下,已經掌握了戰爭獲勝的關鍵,秦國自然能夠百戰百勝。”

  秦壽臉上的笑容更加燦爛,于是他緊接著又繼續開口問道:“那么在先生看來,軍隊獲得勝利的關鍵在于什么呢?”

  吳迪幾乎沒有遲疑,直接脫口而出道:“依靠嚴格的治軍。”

  秦壽沒有再繼續發問,他幾乎已經可以斷定對方便是他想要的兵家圣賢。

  如果對方都沒有辦法擔任咸陽學宮的兵家院首的話,那么這天下,恐怕沒有幾個人能夠有資格勝任這個職位了。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