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小說網 > 從1955年開始的日常生活 > 第5章 這一大家子
  陳建國的家,還在巷子靠里的位置,

  馬文英,趙躍民,還有那個似乎叫小花的女孩兒,都各自回到自己家,陳建國又走了一段,才到了自己家的巷口。

  不像城里的宿舍,很多都是筒子樓,資金緊張地少人多嘛,房子不夠分,只能往高了建。

  小縣城不存在地皮不夠的情況,反倒是資金更緊張,沒那個條件都建樓房,所以大部分工廠的宿舍區基本上都建成一個樣,

  一排平房屋,隔成背靠背的一間間小房間,每間房大約二十平米,只在靠外面的地方開有門和窗戶,里面三面除了墻還是墻,

  因為左右兩邊和后面都是別人家的房子,你要是開個窗,那就開到別人家去了。

  至于廚房,不講究的直接就在家門口的窗戶下擺張桌子當案板,煤爐放旁邊,這就是廚房,

  不過這種人太少,

  但凡稍微講究一點的呢,都會在自家屋子前面的空地上,搭一個小窩棚,

  兩排宿舍之間的空地,大約有十米出頭的距離,本來是留著通風采光的,但拿一半出來給兩邊的人家搭個窩棚,也未嘗不可,

  無非是大路變小巷,路窄了些而已。

  這種窩棚有好有差,全看材料,

  條件不夠的,只用木頭搭架子,再用木板釘牢,外面再圍一層油氈布,便是一間避雨不遮風的廚房,

  好一點的,會從磚瓦廠去買便宜的碎磚,然后用自己做的土水泥砌墻,頂上用木頭架梁,再釘木板,鋪上石棉瓦,算是很不錯的房子,

  一般來說,只要不是特別懶的人,都會在自家門前搭建一間這樣的廚房,因為除了平時可以當廚房做飯,關鍵時刻還能派上用場,

  比如要是家里來了客人,就能充當一下客房,

  雖說這種房子只有兩米多高,地方也不大,旁邊就是廚灶煤球,但好歹也能遮風避雨嘛。

  陳建國一家就住在這樣的房子里,

  最里面的一連三間,都是他家的。

  準確一點說,這三間都可以算是他們家的,

  挨著別人家的那間,是爺爺奶奶住的地方,倒數第二間,才是陳建國父母住的地方,而最靠里,通風條件最好的那間,則是陳建國大爺爺的家。

  他們一家都是紅星廠的職工,分房時就湊到了一起,互相能有個照應。

  陳建國剛走進自家門前的巷子,眼尖的奶奶就看見了,當即大聲喊道,“乖孫孫放學了啊。”

  一聲吆喝,立刻驚動各家各戶的人,

  這位大媽摸一把腦袋,“喲,小國放學了啊。”

  那位阿姨捏捏臉蛋,“上學有沒有認字啊?”

  還有不正經的叔叔踢他屁股,“在學校有沒有被老師打手板心?”

  陳建國剛開始還咧著嘴笑,到后來直接扎著腦袋往前沖,到了家門口才停下來,

  哼哼,當我長大了,看我怎么欺負你們家孩子!

  奶奶手上的活沒停,笑著說道,“乖孫孫肚子餓了吧,先喝口水,飯很快就做好了啊。”

  “哦,”

  陳建國應了一聲,坐在門口的椅子上,身子往后一躺,看著老人家忙碌。

  不一會兒,巷子里又響起此起彼伏的招呼聲,

  “陳廠長回來啦,”

  “陳科長回來啦,”

  “陳隊長回來啦,”

  “秀英,你家小國放學回來了呢。”

  陳廠長就是大爺爺,陳科長就是爺爺,陳隊長自然便是陳建國的老爸了,

  至于那位秀英,便是陳建國的母親,本名馬秀英,也在棉紡廠上班。

  跟兩位爺爺打招呼的,也是差不多五六十歲年紀的人,跟老爸說話的,自然便是二十多歲的年輕人了,而和老媽講話的,則是各家的婦女,倒是不分年紀,

  三類人涇渭分明,老的不會招呼小的,哪怕職位比他高,小的見到老的,咳咳,必須得主動問好,至少也得點頭致意,否則就會被人戳脊梁骨。

  在這個家里,大爺和爺爺、老爸,三人都是廠里保衛科的,母親則在車間工作,

  區別在于,他爹是保安隊長,他爺爺是保衛科長,大爺則是主管保衛工作的副廠長兼民兵連長,職權僅在書記和廠長之下,堪稱廠里的三把手,

  但是,以大爺打過抗戰、解放兩大戰爭的老兵的身份,別說書記和廠長,就算縣領導和市領導來了,也得恭恭敬敬地供著,

  如果不是他堅持認為自己只懂戰斗不懂生產,不肯當主官,只怕連廠書記的位置都是他的,不過現在每天帶著保衛科和民兵連拉練,對其他事不聞不問,倒也自得其樂。

  爺爺呢,經歷就比較簡單一點,當年大爺提著菜刀去追趕大部隊,他慢了一步沒能趕上,只能留下來種著兩畝薄田,照顧家里老人,后來娶妻生子,才有了陳建國的老爸陳速羽,

  據說這個名字,是爺爺對當年比大爺爺慢了一步而耿耿于懷,特意提了一刀肉加一籃子雞蛋,跑到縣里請張先生起的名字,要的就是突出一個“快”字,

  然后在十幾年前,為了躲避戰火,外公帶著全家到鄉下逃難,得了爺爺很大的幫助,于是兩家就定了娃娃親,約定等國家光復,孩子長大,就結為親家,

  后來自然順理成章,便有了陳建國。

  再后來,大爺退伍回來,縣里安排他進了棉紡廠,又正好趕上棉紡廠招工,他便將親弟弟和侄子侄媳都給安排進來,

  不能說徇私,因為當時吧,廠子剛建好沒多久,確實是條件差,除了廠房看上去還像個樣子,其他地方連下腳的地方都沒有,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

  就連機器設備,都是王大戶家里處理的二手貨,這樣的廠子,誰愿意進?

  大爺把自家人都招進去,那得叫大義滅親,為公家做貢獻。

  本來爺爺當時還不樂意去,倒不是因為別的,兩位老人在大爺回來之前就已經先后過世,不需要留下來盡孝,主要是家里除了祖田,后來又分了兩畝好地,他還想著好好伺弄一番,給家里留個基業呢,

  結果大爺說了,“當年你提著菜刀沒趕上保家衛國,咋地,這回讓你上建設戰場,反倒慫了?”

  就是這么一句話,爺爺二話不說,拉著全家一起收拾行李家當,連夜到了縣城,住進了還漏著風的廠區茅草房里,

  又因為當時余毒未清,保衛科責任重大,而且最危險,一家老小便進了保衛科,

  這一呆,就是十年。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