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小說網 > 大明:我幫老婆做女帝 > 第732章 南洋種田竟然這么賺?!
  聽了徐林森這番話,朱常淓不得不承認,這人雖然有點討人厭,但確實有才能。

  一番話,幾乎讓其他人無話可講了。

  不過葉蓓齋也不是吃干飯的,見徐林森之后無人再進言,他便出列道:“殿下,建設碼頭乃是比建設房屋更為緊要之事。

  將碼頭建好了,便可以更快捷地從海船上搬運物資,有助于其他方面的建設。

  另外,我等新到呂宋,軍民皆需注意防疫。若為疫病所趁,我們不僅什么都做不了,還有覆滅于此的可能。

  故臣以為,各項建設工作雖急,但我等安排任務時卻不可急。待軍民初步適應了呂宋的氣候,再加快各方面建設也不遲。”

  朱常淓當初在大明南逃時,也見識過疫病的可怕,再加上怕死,聽完葉蓓齋的話,他立即點頭道:“徐先生說得對,當以防疫為第一要務!”

  徐林森看了葉蓓齋一眼,心想:此人思慮周全,倒也不只是會夸談奉承。

  隨即便拱手道:“屬下亦覺左長史言之有理,殿下當令隨行郎中備好藥物,再令各村社及時匯報患病情況,將防疫之事嚴格落實下去。”

  “對對對,”朱常淓忙不迭點頭,“這事便交給···”

  朱常淓下意識想將這事交給徐林森辦,因為徐林森就給人一種能辦事的感覺。

  葉蓓齋卻在此時開口道:“右長史需督領建設之事,這防疫之事便由屬下負責吧。”

  朱常淓醒悟過來,應道:“行,那此事就麻煩葉先生了。”

  隨后,潞王領的中樞官員們又就各方面具體事務,向朱常淓做了匯報與商討···

  一轉眼過去四個多月。

  時間來到昭武六年,十月初九。

  早上,雞叫三遍,天剛擦亮,侯潤發就拽著同屋的林三強一塊起來了,刷牙洗臉。

  洗刷完,侯潤發看著毛掉一半的牙刷,心想回頭再去鎮子上該在雜貨店買一支了。

  大明本就有牙刷、牙粉,只不過此前多是富貴人家所用,一般百姓刷牙就用柳枝清水。

  昭武四年,南京建了個日用品廠,專門生產各種與百姓生活用品,其中就有牙刷、牙粉,并將價格降低到普通百姓也愿意買的層次。

  侯潤發就是從那時開始養成用牙刷、牙粉刷牙的習慣。

  來呂宋他帶了兩支牙刷,其中一支剛來潞王領不久就用壞了,牙粉也用完。

  好在潞王領這邊生產出了海鹽,鹽價雖沒大明那么便宜,但每日用一點來刷牙他還是用得起的。

  當然,他是他,如他這村里絕大多數村民還是舍不得,都用柳枝清水來刷牙——就這還是王府醫官強制規定的,否則大部分村民可能都懶得漱口。

  穿了一件麻布坎肩、一條寬松的大褲衩,露著胸膛,侯潤發便與林三強到村里的食堂吃飯。

  說是食堂,其實就是個大點的草棚。

  ….過去四個月,侯潤發與下屬五十五個村民時間、精力大多花費在墾荒、伐木上面了,木屋到現在都只蓋了十幾間,尚未實現一人一屋的目標,根本就沒工夫修建多好的食堂。

  況且,就呂宋這炎熱天氣,在屋里吃飯還不如在棚子里涼快。

  “村長早。”

  “村長來了?”

  “村長今天看著心情不錯呀。”

  “···”

  已經來到食堂的幾個村民見到侯潤發都笑著打招呼。

  在四個月的墾荒生活中,侯潤發咬緊了牙齒以身作則,處事也比較公正,到如今算是真正贏得了村民們的擁戴。

  他如今變得比以前黑瘦,卻更有精氣神了,人也成熟許多,并沒有因為村民的擁戴而自傲,對待他人反而愈發的和氣。

  拉了一張凳子坐下后,他笑著道:“能不高興嗎?今天咱們加把勁兒,就能把最后一塊水稻給收割完了。

  瞧那收成,咱們每人至少能分得兩千斤稻子,而且不用交稅。

  咱一年能吃多少糧食?就算敞開肚皮,一天吃它個三斤,一年也就吃七百多斤。但咱是六月來的,實際只吃半年的糧食,也就是三百多斤。

  但咱們這兩千斤超級子稻怎么也能打出一千五百斤米吧?

  這說明什么,說明過去咱們苦干四個月,一年至少能余下一千兩百斤稻米!

  何況大伙兒別忘了,就呂宋這天氣,等收割完,咱們還能再趕著種一茬呢。

  也就是說,年底咱們能再收一千五百稻米,并且都能余下來!”

  說著,計算著,侯潤發自己都激動起來,瞧見食堂里的村民越來越多,他便忍不住起身站到了凳子上,興奮得滿臉紅光。

  “之前在船上,大伙兒也都跟著咱一塊學習了算術。現在咱就算一算,咱干這半年能余下多少稻米——兩千八百斤啊,鄉親們,兩千八百斤!”

  聽到這里,食堂(草棚)中的幾十個村民也都興奮得議論起來——

  “村長沒算錯吧?咱種田半年就能余下兩三千斤稻米?”

  “你小子算數不好,還懷疑村長的算術?何況咱們之前收的稻子就在糧倉里放著,能有假?”

  “村長沒算錯,咱一年確實能余下兩千八百斤稻米!”

  “咱們帶來的水稻種子還是超級稻傳了兩三代的子稻,種的也是才墾荒出的生地,一畝就能種得六七百斤。若是在熟田里種超級稻,畝產怕不是要超八百斤?!”

  “我覺得你可以大膽點,超級稻那都是天子從仙界帶下來的仙種,據說在大明那邊都能畝產近千斤。呂宋這邊土地這么肥沃,要是熟田,肯定能畝產上千斤!”

  “我說福建那邊的人怎么有那么多跑東蕃、南洋來呢,感情就算在這邊種田,都能富起來,簡直就跟做夢似的!”

  “···”

  侯潤發則繼續大聲說道:“此前潞王府都跟咱們說好了,一銀元一石的價錢收購咱們種得的稻米。

  ….咱們若半年種得兩千八百斤稻米,那大概就是十八石。也就是說,這頭半年,咱們每人就能靠種田賺得十八個銀元!”

  十八個銀元,實際等于以前的十八兩銀子。

  于是又引起村民一陣熱烈的議論。

  “我記得咱在南京時,稻米是一兩半銀子一石吧?怎么潞王府收咱的這么便宜?”

  “你是不是傻?潞王府不要賺錢的?何況他們要將稻米運回大明去,得走一兩個月的海路,這船一翻可就什么都沒了,能按一銀元一石的價格收購,已經算不錯了。”

  “確實,我聽村長提過,就這價格還是朝廷那邊給定的呢,不然潞王府說不定會將價格壓得更低。”

  “聽說南洋其他地方的稻米一石只需幾錢銀子,不過他們那稻米沒咱種的超級子稻好吃。”

  “···”

  “如今咱們一人種了三畝地,勞作半年便有這般好的收獲。”侯潤發繼續在大聲算著,“若是一人種滿十畝,干上一年,那余下的稻米能賣多少錢?上百元!也即是上百兩銀子!”

  種地一年落袋上百兩銀子?!

  雖然知道在這邊種田能發,可真聽到一年能賺上百兩銀子,村民們還是感覺不可置信,回過神來則一個個狂喜。

  要知道,他們雖然都來自南京,但家庭都很貧苦,侯潤發家庭在這些人中算是最好的了,有一小部分甚至是和林三強一樣的孤兒。

  像他們這種人,一般都是在碼頭賣苦力。

  就算踏踏實實、出死力氣的干,一個月頂多就賺個四兩左右,一年也就賺個四五十兩而已。

  何況隨著南京人口越來越多,碼頭抗包的活兒也不是你想干多少就有多少的。所以正常情況下,碼頭抗包一個月也就能賺兩三兩而已。

  可現在,他們在呂宋種地一年,竟然能賺上百兩,是在南京碼頭抗包的三倍!

  這簡直要讓人瘋呀!

  此時,村民們一個個瞪大眼,張著嘴,說話都跟夢囈似的——

  “天爺啊,在呂宋種田竟然這么賺錢?”

  “可不是,要不是村長算這么一通,我都不知道。”

  “早知道這么賺,我就把親戚們都叫過來了。”

  “必須得叫——等這次有了錢,咱就送信回去叫人!”

  .

  靈靈吼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