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小說網 > 大明:我幫老婆做女帝 > 第755章 松平信綱:阻擊登陸,優勢在我
  “你說這一代的幕府將軍叫什么不好,非要叫個家光,可不就要把家業給敗光了了嘛。”

  東洋水師提督旗艦江北號上,鄭彩站在指揮室前的平臺上,眺望著遠處的江戶城半笑半吐槽。

  對于德川幕府的反應,東洋水師這邊早就做過各種推測,也準備了相應預桉。

  李仙根看出德川幕府準備拖延時間,果斷表示要打一場,并非是擅自做主,而是得到東洋水師高層授權的。

  事后又用對講機向鄭彩等人做了匯報。

  事前推演,鄭彩、閻應元等人都覺得,要想日本接受大明所提的一系列條款,打一下江戶必不可免,所以早就做好了開戰的準備。

  鄭彩與閻應元回到指揮室,落座后道:“一個小時候就開打,這一戰要打到什么程度,幾位可有章程?”

  指揮室內有四位軍隊體系的文官。

  分別是東洋水師都監(監軍升級版,非宦官職位)盧若騰,都監僉事(副監軍)辜朝薦。

  以及東洋水師都參(參謀長)葉翼云、都參同知(副參謀長)黃錫袞。

  聞言,都參葉翼云道:“我們攻打江戶主要還是為了讓德川幕府同意簽訂協約,而非為了攻占江戶。

  因此,稍后若幕府軍很容易被擊敗,甚至被一戰擊潰,我們便不必尋求攻破江戶,可以再給幕府一次談判機會。

  若幕府軍抵抗頑強,我們反而要增加作戰強度,爭取一舉攻破江戶,唯有如此,才能令壓服日本。”

  葉翼云為福建廈門人,崇禎十三年進士,在崇禎后期做過地方知縣。

  昭武朝,其因剿匪有功被選拔入軍務院系統作為參謀培養,又因頗知水師戰事,便被任命為浙江水師新軍參謀,此番則又因功勞、資歷足夠,被調入東洋水師任都參。

  葉翼云的提議是跟下面三位鎮參謀商議后得出的,很符合東洋水師此行目的。

  鄭彩聽了卻依舊沒拿主意,而是問:“盧都監怎么看?”

  盧若騰是東洋水師的內政一把手,都監又是正三品文官,相當于軍隊文官體系的“封疆大吏”,所以鄭彩很重視他的意見。

  盧若騰1598年生,福建同安人,崇禎十三年進士,在崇禎朝坐到了寧波巡海道僉事,弘光朝更是被授為鳳陽巡撫,因不滿馬士英、阮大鉞等把持朝政,便沒就任。

  如果崇禎朝繼續下去,此君本就該是巡撫一級的封疆大吏,資歷是足夠的。因任職寧波巡海道多年,對水師之事也是熟悉的。

  但朱媺娖任命其為東洋水師都監的主要原因,卻是因為此君在后世堅定抗清,先在隆武朝督師北伐,后為明鄭出謀劃策,直至病逝于澎湖。

  盧若騰長相偏黑,瘦卻不高,如果不是有些儒雅氣質,便和大明沿海的老漁民沒什么兩樣。

  他捋了捋胡須,道:“最好還是在登陸戰中一舉擊潰日軍,盡量避免走到攻城這一步。”

  鄭彩又看向閻應元,“皕亨可有意見?”

  閻應元道:“我與都監想法相類,盡量避免攻城。并非我軍無力攻城,而是若走到攻城那一步,恐怕不利于戰后談判。”

  日本畢竟不算小國,東洋水師雖有三萬多將士,卻也不可能一戰滅其國。

  何況他們肩負朝廷旨意,自然要以完成任務為重。

  鄭彩見辜朝薦、黃錫袞都沒提出異議,便道:“既如此,登陸戰便依照此策安排吧。”

  ···

  另一邊,幾位幕府高官也不用再爭議戰與不戰了。

  明軍要攻打江戶,他們不可能不戰而逃。

  好在由昨天至今日已經過去一天多的時間,江戶城外的民眾不是進了城里,便是轉移到了別處,這讓幕府軍無需再顧忌民眾。

  于是負責指揮此戰的松平信綱,集結了三萬幕府軍,分為六大部,準備在江戶碼頭一帶阻擊登陸的明軍。

  這其中兩萬軍隊,是在過去的一天多時間中趕來的,都是德川幕府“旗本八萬旗”的一部分,屬于當下日本的一線軍隊。

  此外,為了增加己方火力,松平信綱還讓人將江戶城頭八門口徑稍小的紅夷炮給拉了下來。

  這一番布置下來,松平信綱自覺勝算不小。

  于是,當酒井忠勝提議要帶著德川家光、德川家綱(家光之子)與幕府重要官員撤離江戶時,松平信綱堅決反對。

  “半個時辰不到,你們即便撤離,又能撤到哪里去?

  何況將軍病重、危在旦夕,根本經不起顛簸。若將軍因此出事,莫非大老負責?

  最后,若是讓武士們得知你們撤離江戶,他們如何還有戰意?這與不戰而逃有什么區別?”

  松平信綱這番話是有一定道理的,其中責任酒井忠勝確實承擔不起。

  但他還是不看好這一戰,于是道:“不撤離江戶,此番若戰敗,我們可就再無退路了!”

  “大老怎可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松平信綱眉頭大皺,如果是在軍前,他怕是會斬了酒井忠勝,“登陸之難不下于攻城,如今我在碼頭一帶布置了三萬大軍,又有炮臺、堡壘依靠。

  雖不敢說一戰大敗明軍,但要阻止他們登陸,那是勝算大大的!”

  見松平信綱如此固執,如今軍隊又盡落入其手,酒井忠勝只能一嘆回城,準備做好后手準備——萬一明軍攻破江戶,他起碼要將竹千代送出去。

  備戰中,一個小時很快過去。

  明軍直接以松江艦加九艘鐵甲巡洋艦作為前驅,靠近江戶碼頭。

  幕府控制的島基炮臺,以及岸上的炮臺,各自紛亂地發炮,想要阻止鐵甲艦靠近。

  這些火炮以弗朗機為主,紅夷炮只有區區數門,至于紅夷大炮則是一門也無。

  江戶用于岸防的這些火炮,若是用來對付日本海戰常見的安宅船(類似樓船)、關船、小早船等木質帆槳戰船,那是綽綽有余。

  對西洋人的巡洋艦等輕型風帆戰艦以及各種木質炮艦,也有一定威脅。

  可要對付大明的鐵甲艦,或者說鋼甲戰船,就不怎么行了。

  何況這次明軍戰艦可沒有只挨打不還手。

  十艘戰艦上的各類火炮在指揮官命令下,對射程范圍內的炮臺、堡壘,乃至岸邊的炮臺,進行了兇勐的炮擊。

  隨著一枚枚開花彈落下,日軍炮臺一個個的都變成了啞巴。

  不過日軍受武士文化影響,確實有不少悍不畏死的。

  幕府水師的一些小早船、快艇,或是載滿硫磺干柴,或是載了幾十上百的武士,冒著炮火向明軍戰艦沖來。

  其中大部分沒能靠近,就讓明軍戰艦上的火炮打掉。

  但因其數量不少,終究還有幾十艘沖到了鐵甲艦附近。

  結果這些日本武士悲催地發現,他們的火繩槍連最小的巡洋艦上的明軍都無法有效殺傷。

  即便點燃載著硫磺、干柴的船,也因彼此體型相差太大,且明軍戰艦又包裹著鋼板,而無法起到火攻的作用。

  “為大將軍盡忠!”

  后面靠近的日本戰船眼見火攻不湊效,火槍、弓箭又無法有效殺傷鐵甲艦上的明軍,便使出了后續手段。

  一個帶隊武官大喊了一聲,便扛起船上的一枚射箭炮,將一枚粗大的火箭射了上去。

  其余武士見狀,拿起剩余的射箭炮紛紛模彷,一時間似乎真讓鐵甲艦上的明軍混亂起來。

  隨即,這武官就拿出鉤索,扔上鐵甲巡洋艦船舷,準備登船近戰。

  瞧見武官這番操作行云流水,似乎馬上就能登上明軍戰艦,其余武士都歡呼著效彷。

  然而這些人才攀登到一半,艦船船舷邊就探出了一大排燧發槍。

  隨著一連串啪啪的脆響聲,十幾名爬繩的日本武士便紛紛中彈落海···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