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小說網 > 大明:五年狗縣令,震驚朱屠夫 > 第1311章寧王也要到海外建國
  宋隱根本不擔心給了兀良哈三衛城池后,他們會不會遣散軍隊的問題。

  “很好!”

  朱棣瞬時下定決心,“既然他們想要城池,給他們就是。”

  “另外也給他們建乳酪作坊,他們享受韃靼人的待遇。”

  “咱倒要瞧瞧,有寧王看管,兀良哈三衛最終還是不是蒙古最精銳的部隊?”

  宋隱輕笑,“這個放心,有神機營,兀良哈三衛只是跑得快一些的蒙古人而已。”

  朱棣點頭,“燕王和寧王都上奏,想要更換新的火器。”

  宋隱沉默了。

  給自己軍隊裝備最新武器,這是人之常情。

  但也得看換裝備的是什么人?

  燕王是皇帝的嫡次子,守著龍興之地,還手握重兵。

  寧王善于謀略,同樣手握重兵。

  無論哪個換上最新火器,都有隱患。

  朱棣不想放過宋隱,“宋師以為如何?”

  宋隱嘆息一聲,“我覺得北方現在沒有多大隱患,燕王和寧王不更換火器也無所謂。”

  “好!”

  朱棣淡淡點頭。

  隨后又問,“如果咱在京城,再建一軍,怎么樣?”

  宋隱脫口而出,“你放心,我敢保證,有我的神機營在,就是大明軍中精銳。”

  朱棣愣了一會,隨即哈哈大笑。

  “宋師很自信。”

  宋隱點頭,“只要你不從我的神機營里把人抽走,我就有這種自信。”

  “很好!”

  朱棣相當滿意。

  至于朱棣滿意什么,宋隱沒有去深思。

  ……

  天氣越來越熱,天空仍然沒有降雨。

  宋隱喃喃自語,“老天不降雨,我又有何辦法?”

  后世可以發射碘化銀進行人工降雨,但以大明現在的科技水平還做不到。

  “銅鼓嶺莊稼怎么樣了?”

  宋隱詢問孫怡。

  孫怡連忙回復,“回老爺,因為前陣子下了幾次小雨,那邊莊稼影響不大。”

  “就是沒有往年長得那么茁壯。”

  “無妨,只要有收成就行。”

  宋隱淡淡點頭。

  片刻像想到什么,宋隱好奇地詢問,“近期陸續有船隊回來了吧?”

  這個話題,孫怡立馬興奮起來。

  “回老爺,已陸續返回二十多支船隊,每艘船都裝滿貨物,每家都賺了幾倍。”

  “老爺,咱從朝鮮購的三十艘船也快回來了,要不要組建船隊?”

  宋隱微微頷首,“你抽時間從銅鼓嶺百姓中挑上兩百名青壯年,再讓黃春光找三百名護衛,再找兩千名海民。”

  “海民要熟悉船只。”

  孫怡神色一苦,但還是連忙點頭,“老爺放心,小的這就去辦。”

  宋隱略感驚訝地看向孫怡,“不用刻意去尋人,讓賀曉去辦就行,福建,江西那邊海民多。”

  “是,老爺!”

  孫怡點頭,心中底氣十足。

  海民之外的其他人,以宋府實力,相對好解決。

  只是隨著海上貿易船隊返回,現今,整個大明對出海貿易熱情高漲。

  皇宮。

  “父皇,近期回來的商賈帶回很多奇珍異寶,不但賺回本錢,還翻了好幾倍。”

  “現在整個大明商賈都急紅了眼,各種建船,購船和備貨,準備進行海上貿易。”

  金鑾殿內,朱高熾滿臉喜色地向朱棣匯報。

  “不到兩個月,市舶司收到的商稅,高達四百五十萬兩銀子!”

  “現在戶部大小官員,走到哪里都昂首挺胸。”

  “嘖嘖!”

  朱棣嗤笑,“怪不得這幾天朝會,戶部那些官員眉飛色舞,其他官員看著也敢怒不敢言。”

  “父皇英明!”

  朱高熾奉承一聲,“只要更多的商賈出海貿易,大明每年海上貿易商稅這塊就高達上億銀子,國庫必將更加充裕。”

  “沒錯!”

  朱棣重重點頭,“聽說宋師也從朝鮮買了三十膄船,也要出海。”

  朱高熾點頭,“是的,父皇,不過宋師船隊只往返大明和宋島之間。”

  朱棣輕輕一笑,“這樣說來,宋師有能讓宋府賺錢的更好門道。”

  朱高熾一愣。

  朱棣繼續,“只是宋師要打造宋島,不知需要多少年,要花掉多少銀子?”

  朱高熾點了點頭。

  “據聞首次送六千食戶去宋島時,就花了幾十萬兩銀子。”

  朱棣勾了勾嘴角,沒有繼續。

  “老二和寧王都想給他們封地更換新型火器和炸彈,咱否決了,你認為呢?”

  “更換武器?”

  朱高熾怔了一下,眉頭微蹙,思忖片刻后才開口,“兒臣記得,父皇說過要在京城新建一軍。”

  “是的!”

  朱棣微微頷首。

  朱高熾若有所思,“那么,老二和寧王就不能更換火器了。”

  朱棣避開這個話題,“你怎么看寧王要到海外建國的事情?”

  朱高熾拱手行了一禮,“父皇,先帝在時,就允許各個藩王可以到海外建國。”

  “寧王雖說是塞王,同樣是藩王,而且本身就建立了寧國!”

  “那么就依他。”

  “兒臣聽從父皇定奪。”

  “兀良哈三衛城池的事情,就由你負責。”

  “是,父皇!”

  此時宋府。

  “皇上放任商賈們頭腦發熱的出海貿易。”

  宋隱得知此事后一臉詫異。

  朱高熾神色一凝,急忙詢問,“宋師,這事有何不妥嗎?”

  “非常不妥!”

  宋隱連連搖頭,“如果風調雨順,大豐年時,那么多青壯年出海貿易那是好事。”

  “可今年大明發生旱災,糧食原本就少,那么多青壯年還出海,無人種田,大明糧食會更加不足。”

  “秋收后,很多州府糧食收成不好,糧食短缺,百姓缺糧,商賈卻還把大明糧食運往海外,這是雪上添霜。”

  “絕對不能這樣。”

  朱高熾搖頭,隨即卻又犯難。

  “宋師,海禁已經解除,許多人在海上貿易賺了大錢,人人眼紅,瘋狂地涌向海外。”

  “這時,如果限制或者禁止他們出海,怕是士紳和商賈都不同意,就連戶部和想要到海外賺錢的百姓也都不同意。”

  宋隱輕笑。

  “你想多了,我并沒有禁止他們出海。”

  朱高熾眸光一亮,“那宋師是說?”

  宋隱解釋,“可以限制出海攜帶糧食的數量。”

  “攜帶糧食數量只允許船上人員往返一趟用量,防止他們把糧食賣到海外。”

  “還可以規定,他們返回時,至少要帶回出去時一半糧食數量。”

  “可以鼓勵他們多從海外運回糧食,糧食可以免商稅。”

  “甚至其他貨物免除商稅。”

  “這樣一來,相信許多人會把糧食帶回來。”

  “如果他們船上還有空位,又沒有合適物品帶回,為了省商稅,相信也會多運糧食。”

  “宋師此計太好了!”

  朱高熾心頭大喜。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