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小說網 > 大明五年狗縣令震驚朱屠夫 > 第1104章重考,北方士子依舊考不過
  科舉發生舞弊的事情,在京城的大街小巷,也突然傳出各種各樣的傳言。

  說什么朝廷為了削弱各個藩王的勢力,現在已經開始拿北方學子開刀,不讓他們考中進士。

  又或者說那些閱卷的官員收受南方學子賄賂。

  還有的說那些考官都是南方官員,所以搞區域歧視,刻意打壓南方學子。

  各種各樣的小道消息滿天飛,但是細細思量下來,又覺得這些消息說得有板有眼。

  讓田中信和吳清安等考官有口難言,無從辯解。

  一時間被科舉舞弊的事情推上了風口浪尖上,惶恐不安。

  不出幾日,這件事情就發酵起來,搞得朝廷上下無比震驚。

  許多北方官員也都憤怒地紛紛上奏,請求朱元璋務必還北方學子一個公道。

  就連監察御史,也有近二十人聯名上書,請求朱元璋徹查此事。

  朱元璋自然是勃然大怒。

  還沒等朱元璋消怒,就見宋公公拿著奏折走了進來。

  “皇上,晉王和燕王等殿下都來了奏折。”

  “哼,呈過來。”

  朱元璋冷冷地點頭。

  宋公公連忙把各地藩王奏折呈了上去。

  “哼,一個比一個混賬。”

  朱元璋快速瀏覽一眼,就一臉怒意地把奏折甩到了地上。

  宋公公趕緊低頭。

  一旁的朱允炆連忙上前,“皇爺爺息怒。”

  朱元璋唐突地看向朱允炆,“太孫,這些都是藩王上奏的折子。”

  “折子里雖然沒有明說科舉舞弊的事情跟你有關,卻都在暗指正是你這個大明儲君容不下他們這些藩王。”

  “所以你就讓田中信這些南方官員在科舉中弄手腳,擾亂科舉公正嗎?”

  說完,朱元璋目光如炬地看著朱允炆,“這件事情,你要如何辯解?”

  朱允炆當下臉色都變了,一臉驚駭,慌忙解釋,“皇爺爺明鑒,孫兒雖然一直擔心藩王日益壯大起來后,擁兵自重。”

  “但是科舉可不是小事,乃是替咱大明選拔有才華的賢臣。”

  “孫兒又是大明儲君,又怎么會在這種事情上徇私舞弊?”

  “畢竟科舉選拔出來的賢才,日后都是要替大明效力的,孫兒更不可能讓一群沒有才華的學子來輔佐自己。”

  “再說了,田中信等大儒向來公正廉潔,自然也知道科舉選拔良才乃國之根本,因而他們更不可能會昧著良心進行科舉舞弊。”

  “皇爺爺就是不相信孫兒,也應該相信田老學士他們吧!”

  朱允炆連聲替自己辯解。

  這番話說下來,朱元璋臉色才緩和了一些。

  朱元璋輕輕頷首,“孫兒言之有理。”

  田中信此人一身浩然正氣,甚至有些頑固的迂腐,幾乎無人能賄賂得了他。

  這點朱元璋還是比較信任的。

  這么說來,導致科舉舞弊的人就是副考官吳清安了。

  想到這里,朱元璋若無其事地開口,“來人,讓右贊善王炳文,侍講張富平,侍讀林憲泓,司直朗李現,司經局校書馮書寧等人,每人負責批閱十五卷落第考卷,從中擇優額外補錄北方學子。”

  “是,皇上。”

  很快,一名內侍就出去傳旨。

  “來人,通知錦衣衛指揮使胡雄,給咱把副主考吳清安好好徹查一下。”

  “是,皇上。”

  當即,又有一名內侍迅速出去。

  只是朱元璋萬萬沒想到,三日后,他要求重新復閱的那些北方學子考卷,內容修辭不通,書寫的文章更是狗屁不通。

  而原先被錄取的那五十名進士,所寫的文章,卻是妙筆生花,令人看了都拍案叫絕。

  如此看來,他們能獲得進士拼的都是自己的真才實學,并非因為弄虛作假被錄取的。

  這樣的結果讓朱元璋覺得非常慶幸,說明負責科舉的考官都沒有舞弊行為,這是一大幸事。

  但是朱元璋心頭多少還是有些疑惑,不明白這次為什么南北學子差距這么大?

  當這個結果在朝堂上進行公布后,那些之前強烈抗議此事的官員,頓時一片嘩然。

  而那些極力想要替自己找回公道的北方學子,更是怒火中燒。

  至于那些北方官員根本不買賬,在朝堂上就直接直言進諫。

  他們根本不相信朝廷這次經過了如實核查,仍然相信這是朱元璋在袒護某些人。

  甚至有些北方官員想要以死敬諫。

  畢竟這次的反差太大,而且關乎著北方仕林生死。

  如果這次科舉名副其實地沒有舞弊行為,而是公平公正,這誰信。

  因為這樣的結果,就是說幾百號北方學子都比不過五十號南方學子。

  那么,在以后每年再進行科舉時,南方官員是不是也可以進行舞弊?

  毫不留情地打壓北方學子?

  隨著這些北方官員情緒激動的各種死諫下,朱元璋也若有所思地思考了許久。

  畢竟這樣的結果,他自己也是心中有疑慮。

  令北方官員欣慰的是,朱元璋雖然臉色難看,但是終于再次令陳東徹查此事。

  同時,還責令錦衣衛,配合調查。

  這件事情一波三折,鬧到現在,直接導致南方學子和北方學子像是仇人相見,分外眼紅。

  一旦在路上狹路相逢,他們都恨不得大打出手,直接把對方殺死。

  當京城的風波傳到燕王府時,朱棣一掃多日來的陰霾,哈哈大笑。

  科舉的事情鬧得沸沸揚揚,對燕王府自然是有利的。

  這樣一來,反而是朱允炆推波助瀾,把更多的北方賢才推到他燕王府。

  這些北方賢才無法通過科舉入朝為官,那么他們自然就會選擇到朝鮮或倭國去替燕王府效力。

  宋隱自然也想到了這點,不過并沒有理會朱棣的歡喜。

  這樣的結果,對于他來說,還是有些遺憾。

  拋出八百萬兩白銀的誘餌,現在再加上科舉引發的輿論,結果都未能讓朱元璋改變心思。

  雖然宋隱知道,若干年后,朱棣照樣會坐上那個位置。

  但是如果兵不血刃,通過朱元璋改立儲君,豈不是更好?

  畢竟沒有一場戰爭是不流血的。

  沒有人能擔保,自己在戰爭中能夠全身而退。

  看來立嫡的概念在老朱頭心中,已經深根深蒂固,牢不可破了。

  就在朱棣和宋隱都各懷心思時,

  卻在此時,朱高熾一臉喜色地從外面沖了進來。

  當他看到宋隱也在府中時,唇角更是高高上揚。

  看到這樣滿臉喜色的朱高熾,宋隱和朱棣兩人都覺得有些詫異。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