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小說網 > 大人,得加錢 > 第七百四十六章 八旗的最后一口氣
  大將軍王日理萬機,出征在即,自是沒有空親自去給帶子兵們上課,做勞什子思想動員工作。

  故充分放權給下面人,讓他們自由發揮。

  自古思想工作無非兩個辦法,一是耐心引導,二是棍棒教學。

  從長遠來看,耐心引導效果最好。

  從短期來看,棍棒教學更勝一籌。

  不過大將軍王也注意到營中出現大量自己的泥塑,說是丁副主任的意思,用于加強包括宗室在內的八旗子弟愛國思想教育工作。

  對此,賈六原則上是不同意的,他一直強調不要過于突出他,就是不允許搞他的個人崇拜。

  “最近有人講本王是大清英雄,這個說法是有問題的,難道除了本王外,咱大清就沒英雄了?”

  “還有,你們把本王塑像同太祖太宗們并排放,這個會不會刺激到一些人?從而在本王出征以后在皇上那里進本王的讒言?然后搞什么十二道金牌把本王召回來?”

  “......”

  賈六有太多的顧慮。

  “當今天下,試問何人能稱英雄!”

  “數風流人物,還看王爺啊!”

  “皇上真要弄什么十二道金牌,我等就保著王爺殺進紫禁城!”

  “江山輪流做,怎么著也要輪到王爺了!”

  “沒有王爺就沒有我等今日,王爺真要不肯再進一步,那我等也只好把王爺架上去了!”

  “......”

  在眾人誠意滿滿的反復勸說下,以及自己的確是大清唯一英雄的現實面前,再三思量之后,賈六終還是聽從民意由他們去了。

  只是強調不要太過份,不能因為抬高他就要貶低大清的列祖列宗。

  因為他目前還沒有找到任何法理上自己可能姓朱的依據。

  所以,短期內,愛新覺羅的皮還是要披的。

  至于什么言而無信,收錢不辦人事的指責,王爺本人并不知情。

  都是下面的人曲解王意。

  再說,收上來的錢又不是王爺自個拿家用去,全是貼補在這次出征的。

  別的不說,八旗將士的開撥銀總要給吧。

  雖說不多,一人只需五兩,可這么多人下來,十幾萬兩總是要的。

  這錢朝廷是不給的,大將軍王又不能自己出錢,所以只能宗室自籌了。

  同時,王爺本人是堅決不允許反戰、厭戰情緒蔓延的,多次在公開場合強調這次出征事關大清存亡,不管是宗室子弟還是八旗子弟,人人都要爭當岳武穆。

  誰敢反戰厭戰,畏戰怯戰,誰就是大清的千古罪人!

  內務委員會正在完善戰場軍紀條例,對于反戰畏戰的宗室子弟,輕則開除宗籍發四川勞役,重則就地槍斃。

  為了表示自己與賊兵誓不兩立的決心,賈六更是手書“精忠報國”四個大字,命人用長幡置于自己的正黃大纛邊上。

  不管他走到哪,正黃大纛就到哪,同時“精忠報國”的長幡也跟到哪。

  不是“越是沒有越要強調”的意思,而是真就是這樣想,這樣做的。

  這些年來,朝廷雖然多次下旨降低岳武穆在世人心目中的地位,甚至將武圣改為關二爺,但在八旗子弟心目中天下一等一的大英雄,除了岳武穆爺爺,還真是沒人能當得起。

  政治層面上,岳武穆的后人岳鐘琪身歷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一生戰功顯赫,在平定青海叛亂、逐準安藏及討伐大小金川的過程中屢建大功,被乾隆譽為“三朝武臣巨擘。”

  “終大清一世,漢大臣拜大將軍,滿洲士卒隸麾下受節制,鐘琪一人而已。”

  如此,大將軍王以武穆為榜樣,以“精忠報國”激勵將士的行為,自然不會受到任何懷疑。

  軍費的著落有了,保守估計能通過議罪銀收上不低于二百萬兩的軍費,怎么著也夠大軍從盧溝橋走到長江邊。

  到時打還是不打,就看朝廷后續開不開支票了。

  這一點,賈六與他的部下意見非常一致。

  軍糧這一塊戶部正在籌備。

  相比軍費,軍糧這一塊相對容易的很。

  因為早在大清開國之初,朝廷就在京師、各省州縣、八旗駐防區設立包括京通倉、各地官倉、常平倉、兵丁駐扎區的倉廒等在內系統完備的糧食儲備體系,以確保軍糧支出和國家的糧食供應安全。

  戶部負責軍糧調撥的是侍郎和珅,為了東閣賢弟能夠一舉平賊,挾大勝之威扶保皇上,和珅這兩天忙的連覺都沒睡。

  “部里已經給各地倉庫發文,凡辦理軍需所需官兵口糧及馬匹草豆,如有倉貯、廠貯未動者,一律撥來大軍。”

  和珅又說除了戶部直轄管理的各地糧倉外,又發文給河南、陜西、四川、山西、直隸五省,讓這五省為大軍供應軍糧,絕對保障出征將士不會餓著肚子打仗。

  “東閣,留給皇上的時間不多了,一切都要看你了!”

  和珅走時,鼻子很酸。

  相比自己,東閣賢弟肩上的擔子更重,承受的壓力更是旁人難以想像的。

  為了重振愛新覺羅子弟,重振八旗的武勇,他寧可得罪宗室也絕不妥協,單這獨往也的精神,就是那幫尸位素餐的王爺們遠不能及的!

  “和兄放心,為了大清,為了皇上,我哪怕流盡愛新覺羅最后一滴鮮血,也絕不放棄!”

  賈六神情堅定,為了這一天的到來,他已經等了好久了。

  軍糧的事情是解決了,可眼下最讓賈六頭疼的其實不是糧草問題,而是如何籌措大軍出征所需的火槍、火炮、甲衣軍械、戰馬及其它軍中耗材。

  這次出征,僅從京師出發的部隊就有正白旗護軍、虎槍營、善撲營,還有重建的健銳營,內務府包衣營,火器營,圓明園護軍營,總兵力差不多15個團近兩萬人。

  賈六自己直屬的親衛部隊、出來演習拉練的熱河騎兵部隊,這又是近五個團人馬。

  光是正規軍總數就達到了兩萬五千人。

  這邊又妖蛾子似的非逼著人家宗室子弟從征,一個黃帶子營,一個紅帶子營,兩營加一起一萬五千人肯定是有的。

  出動戰馬七千余匹,拉車的駑馬和驢、騾子、駱駝等牲畜近萬頭。

  也就是說光從京師出發的部隊就有四萬人,且清一色八旗子弟,實是自和通泊之戰后京師八旗的最大規模動員。

  也有人說是八旗的最后一口氣。

  這話細細扳一扳的話,那真是一點也不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事。

  人多是好,武器裝備哪里來?

  賈六十分頭疼。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