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小說網 > 大隋主沉浮 > 第150章:一家團聚
  焉支山位于甘州州治張掖縣東南百里處,處在河西走廊最窄的蜂腰之處。南面的祁連山和北面的龍首山相對,而焉支山正處于二山形成的走廊中間,要想穿過河西走廊,只能繞道焉支山北或者山南。焉支山是河西走廊東段真正的咽喉之地,因此焉支山自古就有“甘涼咽喉”之稱。此山東西長約八十里、南北寬約四十里,主峰毛帽山高一萬兩千余尺。因山上盛產汁液可做胭脂的紅藍花,故又有胭脂山之美稱。

  仁壽三年十月初十上午,一只金雕、兩只矛隼從云層中俯沖而下,在它們掠過的焉支山以東,忽然冒出一條由萬余名大隋鐵騎組成的黑色長龍,轟隆隆的從官道碾過,沉默而肅殺的焉支山山南行軍,將士們森然的兵刃、堅固的鎧甲倒映著陽光,顯得煞氣騰騰。

  馬蹄如急雨一般的疾叩大地,使大地都仿佛在顫抖一般,隨著時間推移,這支隊伍遠遠的顯露了廬山真面目,渾身鐵甲的大隋將士騎著高大戰馬。

  他們便是跋涉千里,從關中前來涼州的大隋雄師了,這只是楊集親自帶領的一萬名前鋒,另外還有三萬名將士在后面護衛十萬余戶移民。

  大軍繞過焉支山東南麓,眼前豁然開朗,入眼處是一望無際的草原,草原上到處是濃郁綠色,一群群馬匹在原野上奔馳,河邊羊群在悠閑地吃草,遠方是白雪皚皚的祁連山,陽光照在山頭,閃爍著寶石一般瑰麗光彩。

  美麗塞外風光使楊集心胸也為之寬闊,忽然聽到有人瑯瑯吟誦,回頭觀看時,卻是劉焯對著焉支山誦讀匈奴人的千古悲歌:“失我焉支山,令我婦女無顏色。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楊集不由笑道:“劉先生,心情不錯啊!”

  劉焯被任命為涼州祭酒,主管涼州學政,他跟楊集從長安出發,一路行軍千里,明顯的憔悴了不少,不過人逢喜事精神爽,那發自內心的激動和喜悅之情,卻是怎么也掩飾不了。

  聽到楊集說話,劉焯笑著道:“一路大山峽谷,昏昏沉沉的,可過了烏鞘嶺的范圍,看見無邊無際草原,心情立刻好了。”

  楊集點點頭笑道:“甘州是涼州總管府的中心,這里河流遍布,有一片片綠洲、草原、山丘,土地肥美、水草豐盛、可耕可牧。自霍去病奪回河套及河西地區,牢牢控制祁連山以北的河西走廊后,這里便開墾出了大片良田,使甘州軍民能夠自給自足。”

  “我們現在行軍的在焉支山山南,這是一片優質大草原,目前我大隋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馬場---刪丹馬場就在這里,刪丹馬場是霍去病拿下焉支山后設立,之前是匈奴人的牧場,他們失去河西走廊,只能去苦寒的塞外,焉能不哭?漢朝得到了焉支山、河西走廊,擁有優良馬場,就可以給軍隊提供更多戰馬,組建更多騎兵,對匈奴更加不利。等我們安頓下來,劉先生不妨和光伯先生到處看看,調查涼州大地風土民情、山川大澤,寫本有份量的涼州圖志,這對朝廷、軍民了解涼州山川地理、戰略價值大有裨益。”

  劉焯皺眉道:“可我是奉圣命來辦學的,不是來游歷。”

  “無妨!”楊集笑著說道:“圣人之前在天下各州辦過啟蒙的四門學、鞏固學識的縣學、成才的州學,辦學的制度、方式方法,以及學舍都是現成的,只要一聲令下,各州縣官員即可啟用。現在三學百廢待舉,普通的文士即可勝任夫子之職,若是二位劉先生去教孩童識字、解古句,或者手把手的組建學舍,只會把你們的珍貴時光白白浪費掉。我認為你們給經典批注、正義才是正道,而且辦學也一樣要在各州巡察,這不影響你們編寫涼州圖志、批注經典。”

  經楊集這一說,劉焯再聯想自己的學識水平,也覺得自己要是去教目不識丁的小孩子,要是把時間荒廢在各地學堂上,確實是大材小用、不務正業。如果在做正事之余,寫本涼州圖志倒也不錯,他心中打定主意,便點頭道:“那行,等我到了張掖城,和光伯賢弟商量商量。”

  楊集和劉焯閑聊幾句,便向隊伍中間奔去,軍隊之中混雜著四千多輛馬車,載滿從關中帶來的各種物資,除了糧食等日常用物,還有鐵釬、鐵鏟、鋤頭等簡單器械,這都是朝廷給他拿去庭州開荒、建城的工具。另外還有許多載人的馬車,除了楊集和蕭穎帶來的婢女、將官家眷,還有部分士兵的家眷,他們也將成為新涼州人,將會定居在甘州福祿縣托勒水兩岸,而不用去遙遠的庭州墾荒。

  ……

  “看到沒!那就是焉支山了。”在楊集的家眷隊伍中,騎在馬背上的張出塵指著焉支山,爽朗的向探頭觀看蕭穎等人介紹:“山上盛產紅藍花,這種花呈紫紅色,汁液可用來做胭脂,以前的匈奴女人全靠這里的胭脂化妝。霍去病奪走焉支山以后,匈奴女人的胭脂沒著落了,當然不開心了,于是紛紛哭著喊‘失我焉支山,令我婦女無顏色’。從此以后,匈奴女人的臉就跟樹皮一樣,變得又黑又黃。”

  “又黑又黃?說得好像你見過匈奴女人一樣!”旁邊的柳如眉打趣道:“是不是跟你一樣又黑又黃?”

  “我這不叫又黑又黃,公子說是成熟健康的小麥色。而小麥如不成熟健康,那它就不是好小麥,既然大家都喜歡好小麥,所以我這膚色也是好膚皮。”張出塵已經認公孫桓為義父了,公孫桓不但教她劍術,還把珍藏的好劍全部送給她了。

  張出塵自幼缺乏父愛,一直和母親生活在沒有安全感的環境中,心始終是懸著的;有了爹以后,仿佛有了強大的靠山一般,性子也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她覺得阿娘有義父幫她照看,所以這一回,再也不像以前那樣擔心阿娘受人欺負,活躍開朗的天性也釋放了出來。

  若她知道最危險的人就是公孫桓,不知是何感想?

  她的情緒也感染了其他人,只是女人聊天很會找話題的,也很會跑題,最初說的是霍去病,說著說著從焉支山說起紅藍花如何變成胭脂,之后又說起了梳妝打扮,聊得甚是起勁。

  蕭穎也很開心,她望著天空潔白的云彩、湛藍的天空,望著遠方如藍寶石一般的冰峰、大片大片綠茸茸的草原、條條縱橫交錯的河流,以及到處成群結隊的牛羊馬匹……一切都如她所想的那般美好。

  “真想下車去騎馬。”蕭穎學騎術不久,正處于將會不會之時,當她看到一個個瀟灑馳騁在草原上的牧女,眼眸之中流露著躍躍欲試的神采。

  楊集剛好走到這邊,聽她這么一說,順口說道:“這里人太多了,若是騎術不好,容易被撞到。等安頓下來,我帶娘子找片草原練習。”

  “好!”蕭穎喜悅的點了點頭,她轉念一想,又對新家充滿了向往和期待,又向楊集問道:“郎君,不知我們家會是什么樣子?”

  “張掖城是涼州總管府、甘州治所,城周二十里,城內分為三個部分,總管府的官署在北城正中央,左右兩邊分別是甘州州治、張掖縣治,三個級別的官署大小不一、三級官員的職責和權力也是大小不一;官署以南的中間部分是官員、富人的府邸,一般都有一個寬大的宅院。我以前住在總管府官署后苑,現在恐怕不是了。”

  蕭穎好奇的問道:“為何不是了?”

  楊集苦笑道:“大伯任命我為涼州刺史時,阿娘讓人買了十多個連在一起的大宅子,然后一律推倒重建。我去京城獻俘時,許多能工巧匠、勞工進行內部修繕,至今又是過了幾個月,說不定已經修好了。”

  蕭穎噗嗤一笑,一雙眼睛笑得像月牙兒似的,十分篤定的說道:“郎君以后若是去幽州、并州、揚州等地任職,我覺得阿娘也會讓人跟著去修房子。”

  “我想也是。”楊集深以為然,更不以為異。

  世家門閥對田地、宅子懷著病態一般的喜好,子弟們到哪個地方為官,他們的產業就發展到那里,若是某個地方的土地肥沃,便想盡辦法據為己有,他們遍布天下的產業一般都是這么來的。

  比起兼并土地的世家門閥,獨孤敏算是好的了,她以商業為重,對于豐年嫌不了大錢、災年還虧本的田地一點都不熱衷,所以王府的田莊都是楊堅賞賜之物,沒有兼并過一寸土地。

  張掖這個宅基比王府還大的宅子,被修成了兩個部分,一部分是人住的宅子、一部分是倉庫,可見老娘是除了修給自己住,還是她搞外貿的庫房和中轉站,一旦住了進去,她連一個護衛都不用請了。

  這時,遠方傳來一陣馬蹄聲,只見一隊女騎士向這邊飛馳而來,待她們靠近,楊集一眼就認出來了,笑著向蕭穎說道:“是阿娘來了!”

  一馬當先的女子正是獨孤敏,她聽說兒子和兒媳快到了,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動,帶著她的女侍衛前來迎接,一走就是近百里,她身穿一套寶藍色胡服,腰挎寶劍、后背長弓,仿佛一名英姿颯爽的女將。

  “阿娘,這里這里!”蕭穎下了馬車,激動地向婆婆揮手。

  獨孤敏走到近處,一勒馬韁,矯健的縱身而下,她笑著伸手捏了捏蕭穎激動得通紅的臉頰,爽朗的笑道:“小丫頭越長越漂亮了。”

  蕭穎不好說什么,紅著臉行了一禮,拉過秋水、秋月,說道:“阿娘,她們就是我說過的秋水、秋月,長得一模一樣。”

  獨孤敏有次聽蕭穎說起這對孿生姐妹,隨口就說了句“有機會見見”,萬萬想不到蕭穎不僅記在心上,還把她們帶來了,她好奇地打量著這對孿生姐妹,眼中的驚訝之色也越來越濃了。

  一般來說,孿生兄弟、孿生姐妹長大以后,會變得越來越不像,可是這一對孿生姐妹卻長得一模一樣,讓人分不出誰是誰,忍不住好奇的問道:“你們誰是秋水、誰是秋月?”

  秋水秋月是蕭穎的婢女,以后會成為蕭穎的嫁妝,她們也聽蕭穎說過獨孤敏無數次了,盡管都是贊美之詞,但真正面對這個大人物,兩人心中十分忐忑。

  秋水連忙行禮道:“回太妃,奴婢是秋水,這是奴婢妹妹秋月。”

  “你們姐妹的發髻不同。”獨孤敏仔細看了下,終于發現兩人不同之處,她伸手從皮囊中取出兩串珍珠手鏈,遞給了兩人:“我聽阿穎多次提過你們,我今天一見,果然人如其名,美如秋水秋月,這是我送你們的禮物,以后好生侍候阿穎。”

  她只希望兒子過得好一點、他身邊的人盡心一點,至于奇珍和錢財,從來就沒有放在心上。

  張出塵、柳如眉、慕容弦月等武婢入府之時,就曾因為她們是兒子貼身侍衛、是兒子最后一道防御力量,所以不僅賜予許多奇珍財物,還把她們的親人安排的妥妥當當的,此次見到極有可能成為兒子枕邊人的秋水、秋月,也是大方的賞了。

  “多謝太妃!”秋水、秋月見獨孤敏不像她們想象中的那般嚴肅兇惡,還送珍貴的奇珍而自己,感激萬分的連連道謝。

  “阿娘。”楊集上前行禮,他被獨孤皇后抱去宮里養以后,老娘就開始做生意,先是在關隴跑,后來去了中原、江南等地,分開的時間越來越多、越來越久,時至今日,母子倆都習慣了。

  “聽著你在大興又闖禍了?”獨孤敏瞪了兒子一眼,實際上,楊集帶了許多信鷹、信鴿去大興,而張掖這邊則是收信的總站,經過多次嘗試,信鷹和信鴿已經投入使用了,只不過僅限少數人知曉。

  獨孤敏也通過信鷹、信鴿,知道楊集在大興遇到的事情,只不過信鷹和信鴿只認張掖的老巢,所以她還得需要讓人跑回去。

  如今已經有鷹奴在王府之中馴養,等鴿子和老鷹馴養出來了,便用籠子送來這邊,有需要的時候,再讓它們帶信回去。

  “是別人惹我,而不是我去惹別人。”楊集笑著說道。

  獨孤敏臉色一沉,冷冰冰道:“到了張掖再跟你算賬。”

  “行!”楊集也不想在這里多說什么,便回頭喊道:“大家加快速度,天黑前入城。”

  ——————

  近來的節奏確實慢了,也偏向許多朋友不喜歡的陰謀算計,但是任何一本書都有起伏、任何一份恩仇都不是無中生有、任何一個梟雄都不是天生反賊,所以適當的鋪墊是必須的,只有做好了這一步,以后的情節才不會顯得沒頭沒腦、莫名其妙。

  有人說自己單干,史上也有很多人這么干了。于是盛世時的楊諒完了;亂世前的楊玄感,也成為別人動搖國基的棋子、成為別人奪取天下的炮灰。

  懇請大家繼續支持、懇請大家堅持正版訂閱,大家的訂閱、月票、推薦票便是小弟寫作的動力,拜托大家了。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