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小說網 > 大隋主沉浮 > 第287章:勢成事成
  御書房內,楊廣召見了宇文述,他放下手中茶盞,向畢恭畢敬的宇文述說道:“大將軍,你也看到了,我想做點事情是何其之難?”

  “圣人,老臣覺得如果沒人反對,那才不正常。”宇文述飛快的看了楊廣一眼,見他臉上沒有多少怒意,這才松了一口氣,繼續說道:“老臣覺得遷都洛陽之議主要是太過突然,文武百官沒有什么心理準備,故而措手不及;而且臣感覺不是所有人都反對遷都,這本身就是一個極好現象。而且大興和洛陽的優劣擺在那兒,只要大家緩過勁來,那些一心為國著想的官員自然會支持遷都。”

  宇文述明里說文武百官措手不及,實際上是為自己開脫,現在回想起來,自己在朝會上的表現,著實是有些綿軟無力。未免楊廣對自己失望,才把滿朝文武都拎了出來,使自己泯然于眾人。而最后一句“一心為國著想”,更是暗示反對者不是“一心為國著想”。

  楊廣不禁瞥了恭恭敬敬的宇文述一眼,宇文述今天確實讓他感到有些失望,不過宇文述也是關隴貴族之一,他夾在中間比較難做人,況且他后來雖然沒有出言申辯,但是他能夠旗幟鮮明支持遷都,這就難能可貴了。

  他想到這里,便緩緩的說道:“我知道遷都洛陽非一日之功,之所以突然說遷都洛陽,是想知道誰支持、誰反對。等到左仆射回來,再從容布局也不晚。”

  楊廣言語之中透露出來的孰輕孰重,讓宇文述聽得妒恨橫生,但是他也知道以楊素的威望而言,未必震不住那些為了反對而反對的人,若是他今天在場,搞不好今天就能使遷都洛陽之議得以通過了。于是干笑一聲道:“左仆射威望素著、足智多謀,必有良策。依老臣之見,先讓文武百官權衡一段時間,等他們冷靜下來以后,左仆射也回來了,到時候再正式商議也不遲。”

  楊廣點了點頭,其實他心里也是這么想。

  從今天的試探來看,反對者基本都是關隴貴族,而關隴士族中的蘇威、牛弘、韋沖都沒有表態;甚至當他讓兒子斟選并州總管府治下五十州官員之時,出自關隴貴族沒落家族中的長孫熾、李圓通等人,態度開始出來了曖昧。而山東和南方士族中的裴矩、楊文思、薛胄、虞世基、裴玚、段文振、張衡等人是缺少領頭人,而這個領頭人無疑便是楊素。

  若是楊素歸來,不但可以把山東和南方官員凝成一股繩,還能拉攏一批搖擺不定的關隴士族,同時也能使沒落貴族“懾于”楊素淫威,“不得不從”。再加上楊集、楊雄、楊達等皇族聯合使力,定能使遷都洛陽之議勝利通過。

  梳理至此,楊廣心情大好,轉一個話題:“大將軍,以武舉將之事,你準備得如何了?”

  以武舉將是楊廣籠絡天下武人的重大舉措,一方面是響應軍方訴求。另一方面在楊諒造反過程中,那些沒有入仕之門的齊地豪強紛紛響應,這一現象,使楊廣意識到父親當初針對齊地執行“非軍事化”,不僅不合時宜,而且過于簡單粗暴,把齊地武人得罪光了;若是朝廷繼續執行這種不公平的政策,分明就是把齊地百姓排斥在大隋體制之外,這樣又怎么讓齊地武人忠誠大隋?既如此,與其讓他們繼續成為大隋王朝的隱患,倒不如先一步收他們為朝廷所用。而且還能借機向天下推廣公平取才、唯才是用的思想,為面對全天下的科舉取士做好鋪墊。

  以武舉將的具體事宜是由兵部負責,而宇文述的職責是負責監察。

  這個任命,其實也是楊廣對心腹大臣宇文述的安撫,畢竟他之前讓宇文述擔任平叛后軍主帥的,可后來卻又罷免了他,導致宇文述寸功未立,心中有些過意不去,于是將此重任交給了他來負責,一旦他將第一屆以武舉將辦得紅紅火火、圓圓滿滿,那就是大功一件。

  然而宇文述對此并不熱衷,這是因為宇文述知道文官武將能否晉升,自古以來都是拼后臺、靠關系、講資歷,唯獨沒有“公平”二字。若是作為監察的他公平取才,必將得罪一大堆勢力,但是他如果徇私枉法,又會得罪皇帝、民間武人,那后果更慘、更嚴重,所以他不想做這種左右為難、左右都得罪人的事情。最近都在琢磨著如何將監督之職也甩給兵部。

  宇文述此時聽到楊廣問話,連忙拱手行禮,將自己所知之事說出來:“啟稟圣人,據老臣所知,自從以武舉將的詔書下達各州,各軍將士踴躍的向主將報名,民間武士也紛紛往京城奔來,兵部在城內設立十個報名點,每天都有大量武人報名……不過從兵部統計的名單和籍貫來看,九成以上出自寒族,而世家門閥子弟寥寥無幾。”

  宇文述說的情況,其實也在楊廣意料之中,一來是九品中正雖然早已廢除,但其思想根深蒂固,加上自薦、舉薦、世襲、恩蔭等制大行其道,導致世家門閥子弟有很多當官途徑。二來是授予的軍職比世家門閥子弟起步點都低,所以以武舉將對世家門閥子弟沒有一點吸引力,他們根本就不愿、不屑、也沒必要去和底層武士同臺競技。

  如果這是第二、第三、第四……第十屆,楊廣求之不得,但這是形成定制的首次,如果沒有沒有世家門閥的參與,就等于還沒開始就失敗了一半,比武途中要是再鬧出什么大失誤,那么以武舉將就是一場大笑話;日后想要再次舉辦,所受阻力將是數以百倍計,而底層武士也心寒了,所以這一次可以失誤,但絕不能失敗。

  楊廣默默在心中權衡了好一會兒功夫,才萬般無奈、萬般不愿的向宇文述說道:“那就采取第二種辦法吧!”

  第二種辦法是楊廣向世家門閥妥協的備案,就是把以武將舉分為甲乙二榜:甲榜是給五品以上的官員子弟參加的,每名五品官員及其家族限額三人,不管勝負皆可進入“五府三衛”當禁軍,勝者為將官,敗者為兵。

  而所謂的“五府三衛”即是掌宮禁宿衛的親衛、勛衛、翊衛三衛;親衛府稱為親府,連同勛一府、勛二府、翊一府、翊二府,共稱五府。這“五府三衛”素來是文武百官、世家門閥子弟鍍金的地方,只要在這里當幾年兵,湊足了資歷,便可倚仗家世出去當將領、州都尉、縣丞、軍府的驃騎將軍和車騎將軍等等。

  楊廣知道“五府三衛”的存在,等于是為世家門閥掌控軍隊提供大開方便之門,老早就想撤了,但是現在為了定制一般的首次武舉,也只好暫時妥協了。

  至于乙榜,是五品以下官員子弟、普通將士、民間武士參選的“擂臺”,藝高者可入軍擔任底層將官,失敗者一律淘汰。竟然之激烈,遠非甲榜的世家門閥子弟所能想象,但是萬里挑一乙榜將官的品質,也遠非甲榜將官能敵。

  “老臣明白了!”宇文述點了點頭,又問道:“老臣提議的大隋三十六將,圣人又是怎么考慮的?”

  這才是宇文述的重頭戲,他知道單榜也好、分甲乙榜也罷,都是得罪人的活,而娛樂般武將排名榜既有趣味,又無傷大雅、不得罪人,所以他早早就以云臺二十八為例,建議楊廣來他個大隋天罡三十六將。這武將排行榜當然最好由他來負責了,從而使他推掉得罪人的總監察之職。

  楊廣知道這所謂的“大隋三十六將”對武人的吸引力遠比功名還要強,但是由朝廷來辦的話,既不嚴肅莊重、也沒什么實際用處,甚至還會引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當年的賀若弼不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么?故而遲遲沒有答應宇文述的建議。

  可是他的骨子里又有的文人浪漫情懷,又聽到宇文述再三提議,覺得給天下武人樹立一個競爭的榜樣也不錯,想了想便說道:“也罷,可以讓參與以武舉將的武士自由報名,如果大將軍對此有興趣,那就由大將軍負責好了。不過這畢竟只是針對普通武士的助興之作,若是叫‘大隋三十六將’,不僅抬舉了他們,而且也是污辱了浴血奮戰的大隋將士,所以這三十六名俊杰的榮譽之名,必須考慮好,千萬不能與官方沾上關系。”

  “老臣遵命,老臣一定為圣人選出三十六名俊杰。”宇文述欣然道:“只是老臣負責了此事,恐怕就顧不了甲乙二榜,最好由兵部全權負責。”

  “也好!”楊廣知道宇文述年輕時也是一名沖鋒陷陣的悍將,此時見他眉飛色舞的樣子,還以為是武人愛武人,心中也不疑有他,想了想便答應了。

  宇文述退下不久,楊廣又想起了遷都之事,向一名待命的內侍道:“去宮城將楊達請來。”

  洛陽城古之即有,但是洛陽舊城和漢長安城一樣,存在各樣各樣的問題,所以楊廣要建的一座類似大興城的全新都城。不過他雖然知道新都地扯是南抵伊闕、北據邙山、中有洛水那片開闊地帶。但是在規劃設計和建設中,不能單純的追求奢華壯美,還得考慮地形、水源、交通、防御、美化、管理、市場供需,以及都城作為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的諸多因素,唯有解決了這些復雜問題,才能算是一座真正意義上的都城。如果不提前規劃好,城池建成以后就很難再改了。

  正是因此,所以楊廣讓宇文愷反復推敲,時至今日,已經有了一套極為完備的方案,而楊廣今年經過仁壽宮政變、楊諒造反兩事以后,對關隴貴族的警惕之心更重幾分,離開關中的心情更加迫切了。

  雖然他現在還不能筑城,但是可以先把設計好的輔助性工事修建出來。

  谷</span>在諸多設施之中,其中最重要、工程最大的便是防御北方騎兵的長塹,這條長塹始自龍門,向東連接澤州、衛州,最后抵達臨清關,渡過黃河后,再延伸到管州、汝州,最后到達商州,加上天然的河道,長達千里,如果將之修成,可以憑此為洛陽周邊的防衛。

  而納言楊達是皇族中人,他不會反對遷都洛陽,而且又是前工部尚書,先帝時期就負責了許多大工程,有豐富的工程建設經驗和很強的組織民夫能力,由他負責挖長塹最是合適不過了。

  。。。。。。。

  平康坊鳳鳴樓是大興城最大的青樓,占地面積足有兩百多畝,由無數棟雅致的閣樓組成,其背后的東主便是關隴貴族中的獨孤氏,每天往返于此的達官貴人絡繹不絕。

  在鳳鳴樓后院一棟獨立的院子的主樓內,十幾名換了常服的重臣濟濟一堂,除了獨孤順和獨孤整以外,還有元胄、元壽、竇威、張瑾、宇文弼、于仲文、李仲文等人,這些人不僅是朝臣,還是關隴貴族的重要人物,也是反對遷都的核心力量。

  他們吃過無數的虧,也吸取了教訓,便不再集中于某個人的府邸之中,而是改為人流稀少的深山古寺、或是人聲鼎沸的青樓酒肆,頗有一種大隱隱于市、小隱隱于野之感。

  “諸公,圣人遷都洛陽之議,表面上是為民著想、加強對北齊和南陳故地控制,但實際上是對付我們關隴貴族,可謂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之。”獨孤順緩緩的向眾人說道:“一旦讓他成功遷都,我們關隴貴族不僅被邊緣化,而且他也可以無所顧慮鏟除我們在朝堂和地方的官員!而這年頭,有哪個官員的屁股是干凈的?他要是想對付某個官員,還不是一句話的事兒?所以諸公,形勢十分嚴峻啊。”

  “唉,若是仁壽宮政變成功,何來今日之憂?”說話的是前右御衛將軍張瑾,他由于在禁書令一事上威脅楊堅,被惱火的楊堅罷免為民,剝奪了一切官職和爵位,而楊廣登基以后,不但提拔了他的大量親信,啟用被先帝廢除的高颎,甚至禁書令發起人崔仲方也被重新錄用,但是偏偏就把他張瑾給忘了,使他心中充滿了怨恨和不滿。

  獨孤順煞是惱火的怒瞪著張瑾,低吼道:“你給我閉嘴,你現在說這些除了有害,半點用處都沒有。”

  其他人也紛紛怒視張瑾,怪他亂說話。

  仁壽宮政變是武川盟成立以來的第一次行動,被他們推到前臺的柳述失敗自刎之后,此事已經成了他們的禁忌,任何人都不敢再提此事,然而張瑾卻不知死活的提起了它,著實是讓人惱火。

  張瑾見犯了眾怒,也知自已說了不該說的話,連忙訕訕的閉上了嘴巴。

  “以后說話小心點,你胡說八道別連累大家。”獨孤順狠狠的警告了張瑾一聲,這才向元胄問道:“元家主,你有何看法?”

  元胄不僅是元氏家主,還是前右衛大將軍,受累于蜀王楊秀,坐罪除名,他至今也沒有得到楊廣啟用,他見獨孤順詢問,便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除了我們關隴貴族以外,其實利益受損的關隴士族也反對遷都,他們之所以不說話,實際上是典型的坐山觀虎斗,他們是想讓我們牽這個頭,若是我們反對成功,他們受益,如果反對無效,得罪皇帝的便是我們關隴貴族,但是按照獨孤家主所說的朝堂上的表現,可見支持遷都的人也不少,所以我相信他們也看出單憑我們關隴貴族之力,還不能打消皇帝遷都之念,也就是說,我們可以說明厲害關系,將一部分關隴士族拉攏過來。”

  “另外還有關中籍京官也是遷都的受害者,他們也是我們可以爭取的對象。我大致的算一下五品以上的京官,至少有一半是遷都利益受損之士,三成是受益者,而中立大臣有兩成左右,所以兩成中立態度的大臣十分關鍵。”

  竇威問道:“元家主是說把中立大臣也爭取過來?”

  “正是這個意思!”元胄點了點頭,向竇威說道:“要是我們關隴貴族在軍隊上根深蒂固的影響力,加上六成大臣反對,就算圣人再強硬,但也不得不考慮兵變、政變的危險。”

  竇威向獨孤順說道:“我覺得可行,獨孤家主以為如何?”

  “這是目前最可行的辦法了,我們等會就分頭行動,努力游中立大臣。”獨孤順想了想,又說道:“目前不是正準備舉辦以武舉將嗎?我們可以在這里稍微讓步,給他們的子弟門生大開方便之門,諸公以為如何?”

  “我看可行。”元胄深表贊同,關隴貴族的根基在軍隊,而這里恰恰是關隴士族、文官眼饞之處,只要關隴貴族讓出微小的位置,對于關隴士族、文官來說,就是一大塊肥肉。

  “我也沒有意見!”竇威也點頭表態,竇家在楊諒造反中損失了一個幽州總管竇抗,但是對于竇威本人而言,卻是把最不穩定的隱患成功的打壓下去了。而薊縣諸多流言,正如竇抗之前所料,便是竇威為了逼反竇抗而派人散布的。

  竇威想了想,忽然笑著對宇文弼說道:“若是宇文公拉攏到一人,勝過百萬雄兵。”

  “竇家主說的可是高颎?”宇文弼問道。

  竇威點頭道:“正是高公!”

  宇文弼想了想,苦笑道:“我試試,不過最好不要抱太大的希望。”

  “卻是為何?”獨孤順好奇的問。

  宇文弼嘆息道:“獨孤家主,高颎曾經是獨孤家的家臣,你應該知道他效忠的對象是大隋王朝,而不是某個勢力。”

  獨孤順沉默片刻,最終還是說道:“還是試一試!萬一成了呢!”

  “也好!”宇文弼也不好多說什么了。

  眾人又商議片刻,這才各自散去。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