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小說網 > 大隋主沉浮 > 第852章:降隋也不易
  受到裴矩的啟發,楊集終于在王宮的官署之中接見了高元和高建武兄弟。

  雙方打了這么久的戰爭,高元還是第一次見到這位攪亂東北風云的大隋衛王、戰神。

  與他想象不同的是,楊集非但不是傳說中的頭大如斗、闊嘴獅鼻、魁梧如黑熊,反而生得身材頎長、容顏俊美,如若瑤林玉樹一般。

  一襲米黃色素色袍子、一條普通的腰帶使他看起來樸實無華,唯一能夠代表親王身份的飾物就是頭上束發的紫金冠了;如此極簡裝束讓他像是一個風度翩翩、神采奕奕的濁世佳公子,哪是一個殺人如麻的殺神?

  只不過他的一雙明亮眼眸異常凌厲,給人一種不怒而威的凌人氣勢。楊集目光看著看似是六十老人、實則只有四十余歲的高元,見他神色不安,便微笑著安慰道:“遼東公其實用不著忐忑和拘束。你可以把自己定位為遼東公,然后認為自己在這場戰斗之中,表現出色;要不是你遼東公成功的把幾十萬敵軍送到戰場之上,大隋也取不到這么好的戰績,所以你要覺得你自己功勞最大、你要覺得你自己是古往今來最成功的諜者,如是一想,你就不緊張了。”韋津、于仲文、薛舉、韋云起等人忍不住一陣大笑,便是裴矩也忍俊不禁。

  楊集這說的雖是歪理,但歪理也是理,因為高元是大隋王朝所冊封的遼東郡公,說起來也是大隋王朝的臣子;要是把楊集這個理論往他身上一套,高元的的確確是為大隋立下大功,而此役的大功臣應該是高元,而不是楊集。

  高元氣得鼻子都冒煙了,大怒道:“楊集你、你、你簡直太過分了!士可殺不可辱,要殺要剮、悉聽尊便。”

  “你以為在我面前裝出不畏生死的模樣,我就會敬重于你?那真是白日做夢了。”楊集也不生氣,譏誚的說道:“再說了,你要是有不畏生死、為國殉難的勇氣,早就像淵子游那般自刎了,哪會活到現在?可你并沒有,這足以說明是你是一個十分惜命怕死的人。”心思被毫不留情的拆穿,高元只感到羞愧無地、掩面無語。

  正如楊集所言那般,他要是真有赴死之心,破城之時就應該以命相搏、自刎殉國,然而螻蟻尚且偷生,更何況是一出生就享受榮華富貴的王者?

  雖然他即便知道自己幸存的可能十分渺茫,但是心底卻難免仍有一絲奢望。

  楊集看了高元一眼,說起了正事:“仗打到現在,你的兵馬已經損失得差不多了,而淵子游等等將領要么戰死、要么成了我軍俘虜,所以你們高句麗已然沒有資本與我大隋為敵了。至于南方那點兵馬,由于失去了你這個高句麗國君以及眾多善戰之將,已是成了一群群龍無首的烏合之眾,他們的敗亡和投降只是早晚的事情而已。”

  “事到如今,我大隋還有兩個選擇給你:一是你要是想要維護王者的尊嚴,那我代表大隋給你留下一個全尸,同時讓你一家人黃泉之下團聚。二是如果你想要平安度過余生,那我大隋也可以不殺你,不但讓你們一家人去洛陽繼續享受榮華富貴,而且還將保留高句麗國祚,交扶持你弟弟高建武繼承王位,以后除了尊我大隋為宗主國、每年入京面圣、繳納歲貢之外,一切由你們自己說了算。”聽了楊集這個兩個選擇,高元和高建武頓時面面相覷,他們兄弟雖然不服、不愿,但也知道高句麗

  “敗亡和投降只是早晚的事情而已”,然而楊集竟然說可以保留高句麗國祚,這可真是意外之極。

  過了半晌,臉色陰晴不定的高元一咬牙,說道:“你能代表隋帝?”

  “關于你和高句麗的結局,早在我們的意料之中。針對你這個結局,我大隋早就有了充分的安排,甚至連你在洛陽府邸都打造好了,就等你這個主人入住。你不用為我大隋操心,此時只要說出你自己的選擇即可。”楊集澹澹的說道:“當然了,你哪怕不說,我也看出了你的選擇,但是我們有條件。”

  “大王請說!”高元偽裝的面具被楊集殘酷拆穿,心底最后一點驕傲和尊嚴被徹底擊破了,再加上隋朝的條件不可謂不不厚,所以他此時只是一個想茍且偷生的人而已。

  “條件只有三個!”楊集說道:“一是你要將戰爭造成的損失和罪孽全部扛下來,當眾說明此戰不是我大隋挑起,而是你高元野心勃勃,企圖在圣人北巡至遼東之時進攻大隋,這個條件你可答應?”這個條件雖然有掩耳盜鈴、欲蓋彌彰之嫌,然而事實上,正是因為高元不斷往邊境集結大軍,最終才引發了這場戰爭,所以并不能說是冤枉他,這個黑鍋由他來背,再是合適不過了。

  只不過遼東百姓視大隋為入侵者、仇人。假如高元承認自己是戰爭開啟者,那么高元率先調兵遣將的事實,就會慢慢地涌上百姓心頭,而高元也將成為百姓眼中的罪魁禍首。

  此舉雖不至于讓百姓心中的仇恨全部消失,卻也能讓他們不像現在這般敵視大隋。

  高元的臉色變得慘白無比,楊集這是要把一切罪責往他身上甩呢,如果答應下來,那便是遼東百姓最大的仇人了,不過想著這輩子再也沒有回來的機會,便顫抖著聲音道:“大王,你這條件,我答應了;但不知另外兩個條件又是什么?”高元的反應在楊集意料之中,他接著又說道:“二是你率領文武百官以國禮跪降于王宮正南門,當眾求我大隋寬恕。三是承認浿水以北自古以來皆是中原國土、浿水以北的百姓都是中原子民,這片土地之所以落入你們高句麗之手、百姓們之所以被你們高句麗強迫奴役,是你們高句麗歷代國君背信棄義,將這片土地強占所致;如今的國土是物歸原主,而百姓也是認祖歸宗。”高元只感到眼前一黑,楊集這兩個條件使他連舉國投降都不算;一旦他答應了,這比舉國投降還要受辱、還要沒有尊嚴;但是對于大隋王朝來說,卻是占盡了一切大義。

  心中很想不答應的,但是為了活命,高元也顧不得什么尊嚴不尊嚴的了,咬牙切齒的答應了下來。

  。。。經過緊張有序的安排,以及高元十分的配合勸說,遼東城里的高句麗士兵全部投降了大隋,而王宮前的軍營也變成了俘虜營,臨時收押了十多萬戰俘,由行軍副總管于仲文率領兩萬大軍看守。

  到了第二天清晨,王宮門樓上的景陽鐘敲響,低沉鐘聲傳遍全城,這種節奏的鐘聲只有新主登基或舊主駕崩才會敲響,而此時再響,則意味高句麗出了大事。

  城中數十萬百姓和降兵得到通知,紛紛聚在王宮廣場以及主街兩旁。整個城池頓時人聲鼎沸、喧囂異常。

  待到朝霞把遼東城染成金黃色,一萬名隋軍騎兵護衛楊集從正南門入城,招展的旌旗、雄壯的軍姿、懾人氣勢令主街兩邊慢慢安靜下來。

  等楊集徐徐抵達王宮之前,王宮正門大開,數百名高句麗文武官員在高元帶領下,列隊從宮里走了出來。

  身在前方的高元身穿素衣,脖子掛著一個裝著玉璽綬印的盒子,雙手則是高高捧著一只裝滿土的金盆,來到廣場中間,便跪在楊集身前,而他身后的文武官員同樣穿著素服,跟著高元一起跪下。

  這種十分典型的投降儀式對于高元和官員乃至于高句麗來說,無疑是奇恥大辱,但是他們為了能夠活下去,只能按照隋朝的要求來搖尾乞憐。

  楊集和裴矩等人身穿盛裝,緩緩的催馬上前,居高臨下的注視著高元等人。

  高元匍匐在地,跪行了幾十步,雙手高高舉起手中金盆,顫抖著聲音道:“罪臣高元不識天威、圖謀不軌,企圖在圣人北巡遼東之時進攻圣駕,從而引發了這場戰爭。罪臣致無數軍民無辜慘死。罪臣如今知錯矣!特向衛王請罪,希望大隋接納罪臣、寬恕罪臣所犯罪孽。”

  “罪臣”二字被高元說得格外艱難和沉重;這是因為楊集認為他既然接受大隋冊封,那么高句麗肯定不是一個獨立的國家;至于這場戰爭的性質也變成了朝廷平定叛亂之戰,而不是打國戰,所以高元必須自稱

  “罪臣”,而不是

  “小王”之類的。這種強烈羞恥之感,讓高元有一種萬箭穿心之痛,眼淚也隨著他不斷叩首,落在了光滑的青石之上。

  這一瞬間,高元甚至有一種寧可死也不投降的懊悔,可惜的是,當他答應那三個條件之后,就算連死也不能由自己做主了。

  “罪臣不識天威、圖謀不軌,企圖在圣人北巡遼東之時進攻圣駕,從而引發了這場戰爭。罪臣致無數軍民無辜慘死。罪臣如今知錯矣!特向衛王請罪,希望大隋接納罪臣、寬恕罪臣所犯罪孽。”

  “罪臣不識天威、圖謀不軌,企圖在圣人北巡遼東之時進攻圣駕,從而引發了這場戰爭。罪臣致無數軍民無辜慘死。罪臣如今知錯矣!特向衛王請罪,希望大隋接納罪臣、寬恕罪臣所犯罪孽。”

  “……”身后數百名高句麗文武官員、千多名降兵遵照劇本,一遍又一遍的用漢語、夫余語大聲背誦了起來。

  宏亮的聲音響徹全城上空,而夾雜在人群中的萬多名托兒也在此時發揮出了自己的價值,向百姓們解釋了起來——說此戰的前因就是高元野心勃勃、圖謀不軌,最好的證據則是集結幾十萬大軍,至于后果,便是數十萬人被高元的野心害死。

  受到托兒們蠱惑,場面一時之間又喧嘩了起來。謾罵高元、嚷著殺了他的聲音不絕于耳,也蓋過了投降宣言。

  楊集見周圍的神情激憤、效果極好,便讓他們繼續罵高元,同時讓幾名士名上前,從高元手中接過一一接過金盆和印綬。

  等到如雷的聲音慢慢變小,這才向高元說道:“高元你違逆天意、挑起戰端,致使遼東數十萬百姓因為你的野心而死、導致遼東百姓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家園化作一片灰盡,其罪當誅,本王也想將你碎尸萬段。然而你罪大惡極、罪惡滔天,身上更是背負著數十萬條人命,故而本王也不能擅自誅殺;你之罪,當由圣人定奪。”

  “罪臣謝大王天恩!”高元說完這一句,仿佛失去了最后一絲力氣,整個人都癱軟在地。

  幾名準備就緒的士兵立刻上前,按照劇本將高元五花大綁的帶入王宮之中,免得他被激憤的遼東軍民活活咬死。

  同一時間,又有大群士兵沖入文武百官之中,將高惠敦、淵太祚、淵太朗、禮雍、楊萬春等等三十多名

  “罪大惡極”的戰犯揪了出來,隨即有官員上前一一列數他們罪惡。楊集肅然道:“高元是這場戰爭的首惡,但他需要入朝接受審判,本王也只能暫時饒恕他一命。但是他正是因為受到你們這些奸臣的蠱惑、挑撥,這才發動了叛亂,并且害死這么多無辜百姓。你們助紂為虐、戕害百姓,手上沾滿了血債累累,若不殺,天理難容。”

  “立刻將他們押到城頭問斬,以人頭向遼東百姓示眾,同時向遼東百姓說明他們犯下的罪孽。”氣氛都烘托到這個地步了,要是不殺一些

  “戰犯”來平息民怨,百姓定然胸中悶氣難消,定然以為朝廷包庇罪犯,從而對朝廷更加敵視和失望。

  要是

  “戰犯”都不誅殺,那么大隋王朝律法和軍法就會成了壞人的保護傘;最終致使有權勢的人因為犯罪成本低而步步走上犯罪道路、致使老實人和百姓對朝廷失望;而楊堅辛辛苦苦打造的道德觀和律法體系,也將因此而崩潰。

  對于這一點,楊集有著明確的認知:所以他一直認為罪犯既然犯罪,那就應當受到嚴懲,否則的話,大隋王朝將會成為壞人的天堂、好人的地獄。

  “喏!”將士們轟然應是,如狼似虎的將高惠敦、淵太祚、淵太朗、禮雍、楊萬春等人拖走,任憑他們如何怒罵、任憑他們如何求饒,盡皆無濟于事。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