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小說網 > 獨治大明 > 第二百七十八章 有宴榮恩,武將亂文?
  今日的風光屬于狀元郎劉存業、榜眼錢福和探花靳貴三人,三人沿著御道中走出紫禁城,又在無數百姓的歡呼聲中騎馬行走在西長安街道上。

  昔日齷齪不足夸,今朝曠蕩恩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

  這種風光的背后自然不是他們三人多么優秀,亦不是他們三人給這個王朝帶來了什么功績,而是帝王需要通過優待他們三位士子來換取天下讀書人的向往之心。

  只是到了后世,在各地仍舊迷信各省狀元的時候,政府果斷出手遏制這一種不良現象。畢竟給國家帶來貢獻的是科學家,而不是這些只能在考試上交出高分答案的學霸。

  其實隨著華夏的發展,讀書早已經不再是世家士族的專利,而今王朝的供需關系易位,官位早已經是僧多粥少的狀況。

  即便王朝不如此厚待狀元,即便王朝對讀書人減少優待,天下讀書人又能有幾個人愿意做碌碌無為的隱士高人呢?

  都說朝廷官員的俸祿低,但哪怕這種低俸祿,無數的讀書人同樣爭得頭破血流,一生都醉心于功名。

  當然,現在終究還是文人主控的朝廷,這種厚侍狀元和讀書人的傳統做法將一直延續下去。

  有關優侍新科進士的游戲還在繼續,除了一甲三進士的御馬夸街外,其實最隆重的還是接下來由皇帝牽頭舉辦的榮恩宴。

  宋太祖規定:在殿試后由皇帝宣布登科進士的名次,并賜宴慶賀。因賜宴都是在瓊林苑舉行,故稱作“瓊林宴”。

  只是到了元明時期,官方的叫法已經改為榮恩宴。

  自宣德八年起,朝廷規定:賜宴于行在禮部,以后進士恩榮宴均設在禮部舉行,并命大臣一員待宴。

  時間悄然來到下午時分,位于東江米巷的禮部衙門熱鬧非常。

  “狀元郎來了!”

  “呵呵……恭喜斬兄摘得探花!”

  “錢兄,你詩比李太白,文能治國安邦,吾輩楷模也!”

  ……

  六百零一名新科進士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在看到一甲三進士出現的時候,亦是紛紛上前進行祝賀。

  面對周圍人的恭維,狀元劉存業顯得有些“社恐”,榜眼錢福則是呈現“社牛”,至于探花郎靳貴則是始終保持一臉謙和。

  靳貴出身于江南望族,其父為溫州府經歷,曾師從楊一清。雖然只有二十五歲,但整個人已經顯得很是穩重,面對周圍的人祝賀顯得彬彬有禮。

  一甲三進士,卻是恰好反映出了三類讀書人的性情。

  “劉閣老和李尚書過來了!”

  先前鬧哄哄的宴廳,突然間安靜下來,卻是紛紛扭頭望向到場的大人物們。

  除了六百零一名新科進士外,出席這場宴會的人員還有一眾讀卷官,如此多的重臣出現可以說是排面十足。

  按著禮制,狀元劉存業獨坐一席,榜眼錢福和探花靳貴同坐一席,其他的進士則是按著排名四人同坐一席,座位的順序有著極為嚴格的等級制度。

  徐鴻等廣東新科進士亦是已經來到這里,原本高魁想要挨著徐鴻而坐,但遭到二甲第二名進士的眼神殺。

  在這個時代,座位的次序關系著地位,關乎他們的等級高低。現在榜單已經張貼出來,按官場的潛規則,哪怕同為三甲進士亦已經有了高下之分。

  高魁遭到那位進士的死亡凝神后,一度懷疑自己昨晚睡的女人是不是他的老婆,便灰溜溜地返回了自己的位置上。

  “哪一位是吏部尚書李裕呢?”

  “哪一位是戶部尚書李嗣呢?”

  “什么?你還找刑部尚書杜銘?早辭官了!”

  ……

  在場的六百零一名進士看到出席的重臣,亦是紛紛進行交頭接耳,卻是認真地辨認著這朝中的各位重臣,其中最受關注的是吏部尚書李裕和都察院左都御史王越。

  至于有人提及的刑部尚書杜銘,雖然宋澄查清杜銘是被會昌侯孫銘構陷,但杜銘兒子圖謀錢宅同樣是真事,杜銘因教子無方而辭官歸田。

  不過這并不影響眾進士在辨識各位朝廷大佬,卻是紛紛記下這幫大佬的樣貌和官職。

  現在大家都即將步入官場,不管早前有關系或沒有關系的新科進士,現在都想想方設法在朝堂中找到一個靠山,從而為自己的仕途保駕護航。

  歷史早已經證明,站隊比努力更加重要。

  最典型當數劉大夏,原本劉大夏跟大學士楊溥就已經沾親帶故,由于抱緊了自己老師彭時的粗大腿,從而官路亨通。

  哪怕現在的當朝首輔萬安和次輔劉吉,其實亦是有幸得到他們老師高谷早些年的保駕護航。

  只有真正身處在官場中才會明白,幾乎所有官員的提拔都不會是無緣無故的愛,而是各方勢力所重點栽培的成員。

  成化朝的文官集團之所以那般強烈地反對憲宗的傳奉官制度,正是憲宗奪回原本屬于文官集團的人事任命權,致使他們后續很難將自己的人提拔到重要的崗位上。

  在場的六百零一名新科進士在通過會試的時候,便已經慢慢得到官場的游戲規則,自然是不想錯過此次抱大腿的機會。

  他們先將各位大臣認清楚,等會爭取機會給對方留下好印象,而后再尋機狠狠地抱住自己心儀的粗大腿。

  值得一提的是,首輔萬安在元旦被彈劾后,卻是不再熱衷于收門徒,以身體不適為由拒絕出席了這場宴會。

  正是這時,一個身穿麒麟服的中年男子一聲不吭地走了進來,那一雙獨特的軍靴及身上的殺氣證明他是一位高級武將。

  “這人是誰啊?”

  “不認識!未曾見過!”

  “好大的派頭,咱們大明的武將何時敢這般乖張了?”

  ……

  看到突然出現在這里的高級武將,席中的新科進士不由得議論紛紛起來,眼神透著濃濃的困惑之色。

  且不說現在堂上坐著當朝次輔劉吉和吏部尚書李裕等重臣,哪怕僅僅是面對他們這幫新科進士,大明亦不該有如此囂張的武將出現。

  偏偏地,這位突然出現在這里的武將竟然沒有理會坐在這里的重臣,完全是他自己當成此次宴會的真正主角。

  “來人,將這張案幾搬放到最中央的位置上!”中年男子顯得語出驚人,指向擺放在左邊的空案命令道。

  闖進這里的武將年約四旬,生得濃眉大眼,眼睛顯得十分的銳利,雙臂顯得孔武有力,透著一種不俗的氣質。

  兩個隨行的親衛聞言,當即便上前準備將案幾擺放到正中央。

  啊?

  在場的新科進士頓時傻眼了,顯得難以置信地望向這位武將,完全想不明白這位如此囂張的武將是誰,而他又憑什么敢在這場宴會居中而坐。

  “慢著!”禮部左侍郎劉健像是氣炸了一般,顯得臉紅脖子粗地站出來制止。

  “呵呵……有好戲看了!”

  “哪來的武將竟然自尋死路!”

  “禮部左侍郎出手,此人是要自取其辱了!”

  ……

  新科進士看到堂堂的禮部左侍郎站了出來,頓時像是打了雞血般,且看這位禮部左侍郎如何收拾這個囂張的武將。

  雖然武將在剛剛開國時期一度主導朝堂,只是自土木堡之變后,哪怕京營的兵權都已經落到他們文官集團手里,武將早已經是抬不起頭了。

  中年男子面對劉健突然喊停,顯得十分平靜地反問:“何事?”

  “按慣例,欽命武臣居左,內閣坐右,讀卷官按圖次坐,你這點規矩都不懂嗎?”禮部左侍郎劉健板著臉質問。

  欽命武臣?

  此話一出,一些新科進士這才后知后覺起來。

  按宴制,自明朝開科取士以來,每逢榮恩宴,皇帝雖然不會親自到場,但會派一個武臣前來侍宴,以確保天威澤沐。

  只是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而今武勛和武將的地位驟然下降,現在派過來的武勛或武將壓根沒有存在感。

  正是如此,現在派過來“侍宴”的武臣真的只是“侍”。

  對新科進士而言,派過來的侍宴武勛或武將是誰,其實可以用甲乙丙丁來代替,甚至都不曉得有侍宴武臣的存在。

  不過此次的榮恩宴終究出現了變數,這位不知從哪里冒出來的侍宴武臣一改以往侍宴武臣的軟弱,竟然要求居中而坐。

  “次輔大人,這人如此不遵禮制居中而坐,終究是誰啊?”一個禮部官員看著這個面生的中年武將,當即找上次輔劉吉進行打聽道。

  劉吉將一切都看在眼里,端起酒杯無奈地道:“武靖伯趙承慶!”

  趙承慶跟朱祐樘其實是同鄉,其祖趙德勝隨太祖朱元璋爭奪天下。雖在爭奪的過程中戰死,但洪武二年配享太廟,追封梁國公,世襲指揮同知。

  四世孫趙輔在任濟寧擔任左衛指揮使的時候,于土木之變率部北上,而后參與北京保衛戰,因功以左參將出守懷來。

  成化元年,趙輔以都督同知佩征夷將軍印,與左都御史韓雍征討大藤峽瑤民起事,因平瑤有功特封武靖伯。

  成化三年,趙輔以總兵官隨左都御史李秉東征,大破建州女真,進封武靖侯。

  成化八年,由王越總督軍務,趙輔掛平虜將軍印,率軍出三邊搜套,然行至榆林發現韃靼諸部已經深入太行,故而跟王越一起請求朝廷增兵。

  言官紛紛彈劾趙輔畏戰,給事中郭鏜更是給趙輔扣了一頂養寇自重的帽子,但憲宗最終沒有采納。

  不久后,憲宗將趙輔召回京城提督京營,此舉又遭到言官的極力彈劾。

  趙輔雖然順利提督京營,但終究搶的是文官的兵權,不久便以身體為由辭掉職務,并決定辭去侯爵換取世襲伯爵。

  成化二十二年,趙輔去世,追封容國公,謚號:恭肅。

  趙承慶是趙輔的嫡子,從小便喜歡武藝,熟讀兵法,一心想要像父親趙輔那般為大明王朝建功立業。

  武靖伯府固然立下了汗馬,但趙輔生前不被文官集團所喜,亦沒能真正融入武勛集團,故而武靖伯趙承慶被排擠到了南京任職。

  現在終究不是文官集團所主導的朝廷,武靖伯趙承慶被朱祐樘從南京召了回來,而第一個皇差正是前來榮恩宴主宴。

  趙承慶知道這個皇差必須辦得漂漂亮亮,面對劉健的質疑淡淡地回應:“本伯接到的旨意是前來主持榮恩宴!既是代表陛下而來,又是主宴,豈有居左之理?”

  雖然“侍宴”和“主宴”僅是差一個字,但意義卻是完全不一樣了。

  以前“侍宴”,早期的武勛自然還能高高在上,但現在早已經淪為小透明。但現在奉旨主宴,那么就沒道理像吉祥物般龜縮在角落,而是要大大方方地坐在最中央。

  最起碼讓這幫眼高于頂的新科進士知曉,他武靖伯趙承慶得到了皇帝的恩寵,而今前來這里主宴。

  趙承慶知道汪直說得對,好好揣摩皇帝的心意才是他們臣子最該做的事情,同時還要無時無刻維護皇威。

  現在皇帝既然指派自己前來主宴,那么他便是這里最重要的存在,卻是可以堂堂正正地居中而坐,同時向六百零一名新科進士宣告他武靖伯趙承慶的存在。

  “有明以來,武臣出席恩榮宴均載為侍宴,未曾有主宴一說!”劉健沒想到一個小小的伯爵竟然膽敢如此硬氣,當即進行質疑。

  趙承慶打量著眼前的三品官員,卻是淡淡地詢問:“這位大人,你是不信本伯的話,還是在質疑陛下?”

  其實他知道這是一個考驗,若是這點小事都辦不好的話,自己別說到遼東了,明天便得乖乖滾回南京繼續“養老”。

  咦?

  吏部尚書李裕等官員紛紛扭頭望向劉健,發現劉健的反應過激,亦或者又準備跟皇帝公然唱反調了。

  “即便皇帝派你前來主宴,亦當循例居左而坐!”劉健知道朱祐樘干得出這種事情,卻是堅持自己的立場道。

  如此多的重臣在這里,一個小小的武勛有什么資格居中而坐,簡直就是天大的笑話。

  (本章完)

  。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