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小說網 > 奮斗在蘇俄 > 913 敵我
  的確,維克托很清楚波德戈爾內的野心,也很了解他靠向自己的意圖,說到底,這位同志之所以選擇站在“反黨員干部民族化"的一邊,并不因為他真正認同這個理念,也不是因為他還顧念當初與米利恰科夫之間的交情,說到底,對方就是在進行一場政治投機。

  不,若是將波德戈爾內的選擇評述為“政治投機",顯然是有些過分了,說到底,他也只是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而做出了一種風險很高的抉擇罷了,畢竟他是先對"黨員干部民族化"問題提出批判之后,才又投向維克托陣營的。實話實說,若是維克托不肯接納他,那么估計波德戈爾內同志的下場會很凄慘。

  因而,若是從這個角度來考慮,波德戈爾內同志的選擇其實更像是選擇一個政治站位,他看出來未來一段時間里,馬林科夫陣營與赫魯曉夫陣營之間的主要矛盾點和分歧點,因而率先跳出來,從這個關鍵點上對赫魯曉夫所在的陣營發起了攻計。

  馬林科夫與赫魯曉夫之間存在著政治分歧,這個政治分歧不僅僅在于誰能成為繼斯大林同志之后的聯盟下一任領導人,關鍵還在于兩人的政治理念和政治立場存在異同-一至少在對外的輿論宣傳上,兩人之間的矛盾是必須基于此的。

  試想一下,若是馬林科夫與赫魯曉夫之間的矛盾,僅僅是基于權力的爭奪,但兩人的政治理念和觀點卻是完全一致的,那么他們之間的斗爭顯然就失去了合理性,將來不管是誰獲得了勝利,這份勝利都不光彩,因為這場政治斗爭是純粹的爭權奪利,是以爭奪私利為目的的。

  所以,即便是為了讓這一場權力斗爭看上去合理合法,具有正義性,斗爭的雙方也必須在政治理念上存在異同,而他們的斗爭,并不是為了私利,而是為了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和理念。在將來的某一天,不管是哪一方獲勝,他的主張和理念,都將成為了聯盟將要推行的國策。

  而從當前來看,馬林科夫與赫魯曉夫兩人,在聯盟經濟建設、黨內建設兩大領域,其實沒有什么顯著的政治異同點:為了不刺激到斯大林同志,兩人都主張在斯大林主義的指導下,對過去幾年聯盟所實施的政策,做一些小修小補,比如說,在不改變重點發展重工業的前提下,對農業和輕工業作出更大投入,再比如說,加強干部年輕化和集體領導制的建設等等等等。

  至于說兩人之間的主要分歧,似乎就是在對待黨員干部民族化問題上的意見異同。

  其實,即便這一點異同,也不是集中在馬林科夫與赫魯曉夫身上的,因為馬林科夫同志主要關注的方向,還是聯盟的經濟建設,他對民族、教育以及文化等問題,給與的關注度并不高,在他的政治派別中,真正關注著民族問題的人,其實就是維克托,這也是波德戈爾內投向維克托的主要原因之一。

  辦公室內,維克托伸手拿過一部電話,摘下聽筒。不過,就在他準備搖動話柄的時候,拿著話筒的手卻停在了半空。

  皺眉思索片刻,他又將電話聽筒放回去,緊接著,拿過桌上的一包香煙,給自己點上了一支。

  對波德戈爾內這個人,維克托還是很重視的,當然,除了此人之外,還有另外一個人也是維克托關注的重點。

  摩爾達維亞加盟共和國的第一書記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此人也是反對"黨員干部民族化"問題的排頭兵,不過,與波德戈爾內不同的是,這位勃列日涅夫同志,自從由第聶伯彼得洛夫斯克州調往摩爾達維亞之后,便開始在該共和國內強勢推行反黨員干部民族化的工作,從基什尼奧夫到蒂拉斯波爾,大批摩爾達維亞族的地方一把手干部,被調往烏克蘭任職,取而代之的,基本都是來自烏克蘭第聶伯彼得羅夫斯克地區的干部。

  當然,需要認清的一點是,勃列日涅夫與波德戈爾內的情況還不一樣,后者至少是真的在反對黨員干部民族化,而前者卻只是將反對黨員干部民族化當成一種排除異己、任用親信的工具。

  前世的維克托對蘇聯歷史了解不多,可他卻是知道勃列日涅夫這個人的,畢竟對方是鼎鼎大名的勛章控,所謂的“蘇勛宗”,聯盟的一代國家領導人,而按照前世某些文章的說法,蘇聯走向滅亡就是在此人擔任最高領導人期間。

  此時的勃列日涅夫正在快速躥升,他是赫魯曉夫手下最有前途的干部之一,同時,也是最近一段時間內,頗受斯大林同志看重的地方干部之一,當初將勃列日涅夫從第聶伯彼得洛夫斯克調往摩爾達維亞的決定,也是斯大林同志做出的,他認為這個英俊帥氣的干部,是個能力很強且能夠緊隨莫斯科意志前行的人。

  但,英俊的勃列日涅夫同志雖然可以迷惑斯大林同志,可以迷惑赫魯曉夫以及布爾加寧,但卻迷惑不了維克托。這家伙可不是什么反對黨員干部民族化的急先鋒,他在摩爾達維亞的人事調整,只是為了將這個共和國的大批干部,換成他在第聶伯彼得洛夫斯克時期所信任的那些干部,換句話說,他是借助這個機會打造屬于他的"第聶伯彼得洛夫斯克幫"。

  從某種程度上講,英俊的勃列日涅夫同志其實和貝利亞、赫魯曉夫沒有什么不同,而且相比起后兩者來,勃列日涅夫同志的野心似乎暴露的更早。

  盡管能夠看清勃列日涅夫同志的真面目,但維克托卻絲毫都沒有動對方的意思,方面是因為勃列日涅夫在摩爾達維亞所做的一切,雖然都有著他自己的政治企圖,但從客觀角度來講,他的確是打擊了摩爾達維亞同樣日漸泛濫的黨員干部民族化現象。

  另一方面來看,勃列日涅夫的野心對誰威脅最大?在維克托的認知中,勃列日涅夫的野心,首先將威脅到的,必然是赫魯曉夫的政治派系,此人的存在與波德戈爾內極其相似,他有著遠大的政治抱負,且沒有足夠的耐心。

  就像之前所說的,在赫魯曉夫的"烏克蘭幫"中,基里琴科是目前最受他信任的一個人,因此,烏克蘭幫所擁有的主要政治資源,除了用在赫魯曉夫身上之外,剩余的大部分都是用在基里琴科身上的,這也是為什么基里琴科能成為烏克蘭第一書記的主要原因。

  而隨著基里琴科就任烏克蘭第一書記之職,他必然要在該加盟共和國內,竭盡所能的培植自己的親信,提拔立場傾向于他的黨員干部——基里琴科為什么要搞黨員干部的民族化?他是打算將烏克蘭從聯盟的版圖中割離出去嗎?這里的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他之所以大肆提拔烏克蘭族人,只是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培植自己的政治勢力,所謂的黨員干部民族化,只是他在培植黨羽這一過程中的副產品。

  就在基里琴科竭力培植黨羽的過程中,一個問題不可避免的就出現了——類似勃列日涅夫、波德戈爾內這樣的干部,他們在烏克蘭幫內部的地位,與基里琴科相類似。若是從烏克蘭幫內部來看,他們其實是競爭對手,是的,勃列日涅夫與波德戈爾內都是基里琴科的競爭對手,甚至前兩者之間同樣也是競爭對手。

  勃列日涅夫從第聶伯彼得洛夫斯克州第一書記的職務上,調去了摩爾達維亞擔任這個共和國的第一書記,難道他不想留在烏克蘭嗎?波德戈爾內經過一番拼搏,才拿下了哈爾科夫州的第一書記職務,難道他不想就任基輔的第一書記嗎?但作為烏克蘭第一書記,基里琴科顯然不會給他們這個機會,他需要鞏固自己的地位,就需要盡可能提拔自己人,同時排擠競爭對手。

  我們可以將一個成長中的政治派別看做一個發展中的狼群,在頭狼的帶領下,這個狼群會逐漸壯大,并在壯大的過程中,淘汰掉一些比較弱的狼,或者說是將一些有可能威脅到頭狼的壯年公狼趕出狼群,讓它們自己去謀求生存。

  早晚有一天,狼群內會出現可以挑戰頭狼的公狼,與此同時,誰也不知道那些離開狼群的壯年公狼,會不會組建起一個可以威脅到狼群自身的新浪群.勃列日涅夫與波德戈爾內都是從烏克蘭幫中成長起來的地方干部,在與基里琴科的競爭中,他們失敗了,因此,對烏克蘭幫產生了離心力,對赫魯曉夫而言,至少是對基里琴科而言,這兩個人都是威脅。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