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小說網 > 搞化學的不能惹 > 四十六 蒙古人來了
  中東鐵路是沙俄根據《中俄密約》修的,是俄國西伯利亞鐵路在中國境內一段,西從滿洲里入境,東從綏芬河出境。以哈爾濱為中心,向南經長春、奉天直達旅順,形如一個丅字。

  **子原來想取名“滿洲鐵路”,大清朝總算硬氣了,堅持叫“中國東清鐵路”,否則取消鐵路沿線土地特權。**子妥協了,才有了“中東鐵路”這個簡稱。

  鐵路以沙俄控制的俄華道勝銀行負責修建。

  沙俄一直想控制東北,所以修鐵路也耍了不少手段,千方百計限制中國人經濟發展。

  齊齊哈爾是龍江省省會,可是中東鐵路卻饒齊齊哈爾而過,在離齊齊哈爾三十公里的昂昂溪設了個站。吉林市是吉林省省會,但鐵路沒修到那兒。

  哈爾濱本來是個大屯子,由**子控制,**子干脆在一個叫香坊的地方修建車站,并且做為丅字鐵路線的交匯點。

  靖安處于鐵路沿線三不沾位置,要想經濟快速發展,必須修一條鐵路連接中東鐵路,這樣靖安的貨物進出就方便多了,也將快速刺激經濟發展。

  原來的歷史上,就是修建了二條鐵路把洮南和中東鐵路連接起來,一條是洮南到四平,稱為“四洮鐵路”,線路在靖安設站。另一條是洮南到昂昂溪的鐵路,稱為“洮昂鐵路”,兩條鐵路促進了洮南的經貿發展,使洮南成為國際商埠,繁華一時。同時,靖安由于火車通車,經濟也得到快速發展。

  劉大雙現在只能想想做罷,他可沒有幾百上千萬兩銀子去修鐵路,心里常有一種“一分錢難倒英雄漢”的感覺。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

  光緒二十八年(1902)過完了,光緒二十九年的春節來到了。!

  劉家上下老小都很高興,終于可以放開吃肉喝酒了,再也不用像以前一樣算計了。

  別人都在歇著了,劉大雙拿塊木炭在紙上畫來畫去的。

  毛筆他用不慣,鉛筆沒有買到,只能拿幾塊木炭當筆了。

  幾間工廠要建,不規劃好是不行的,免得以后又要折騰。

  簡單的工廠平面布置圖,對劉大雙來說,不是難事,大學學過,工廠實際干過,經驗還是有的。

  但他還是要認真考慮,這里畢竟是他的家鄉,他可不想把這片美麗的土地污染掉,破壞掉。

  皮革廠用到鉻鹽,鉻是一種重金屬,對人體有一定的危害,以后可能還要用到染料等化學物質,所以,皮革廠的污水還是要處理好了才能排放。

  造紙廠的黑液更難處理,最先進的做法就是把黑液濃縮,然后燒掉,把里面的純堿重復利用。但目前的設備狀況無法做到,也只能先排放。

  食品廠會產生一些含鹽含酸廢水及一些廢棄物,相對來說,污染不算太嚴重。

  毛紡廠問題就嚴重了,除了洗毛廢水,染色及后處理要用到一些化學物質,對環境危害較大。

  化學制品廠,酒廠等污染物排放相對較少。

  劉大雙規劃了一個大大的工業園區,考慮到靖安長年刮西北風,污染最重,味道難聞的都放在了東南方向。

  最南邊,緊挨著鹽堿地的地方,設計了一座污水處理廠,雖然現在手頭設備不多,但劉大雙決定用氧化塘法統一處理各個工廠排出的廢水。

  氧化塘法實際上就是模仿天然湖泊河流的自凈化能力,用足夠的池塘把污水一級一級處理干凈。

  靖安有蘆葦,所以劉大雙打算在污水池中大量種植,把有害物及重金屬吸收干凈。

  想了想,似乎還有不妥當的地方,自己遺忘了什么呢?

  劉大雙踱著步,苦苦思索。

  對了,編號!所有工廠都必須用編號,生產什么,嚴格保密,在這強敵環伺的環境中,小心謹慎總是沒錯的。

  301,302,303………

  這就是以后劉大雙工廠的代號。

  粗粗算算,留出足夠的發展空間及道路,這第一期規劃的也要上萬畝土地。

  劉大雙不想一個人把工業門類建齊全了,他還是希望有國內民族資本投入進來,一起發展靖安的經濟。

  一萬畝,聽著挺大,可是真正的重工業,如汽車廠,一家都需要上萬畝土地。

  算一算,一萬畝要投入不少銀子啊!

  年也過了,估計朝廷旨意也下了,不能再等了,先去探探風聲。

  于是,他把劉玉龍和郭先生叫來,讓他倆去縣里問問蒙地開荒的事兒。

  兩個人去了一段時間回來了,臉色似乎不大好看。

  “蒙古人來了。”劉玉龍沒頭沒腦地說了一句。

  劉大雙聽糊涂了,連忙問怎么回事?

  劉玉龍看了一眼郭先生說:“你說吧!”

  郭先生就一五一十的把去縣里的情況說了,劉大雙這才明白了。

  原來旨意己經下來,為了充實邊地人口,減少沙俄人的影響力,蒙地正式解禁,關里的漢人也可以過來開荒,每畝地交一筆押荒銀,即可在縣衙辦理地契,任何人不準阻止,朝廷在洮南設立墾荒總局,專門處理此事。

  押荒銀朝廷和屬地王爺各占一半,土地按實際情況,以甲乙丙丁四種不同價格計價。

  春節剛過完,烏泰王爺專門派了三個蒙古人過來,負責丈量土地及評估價格。

  人現在就住在縣衙旁邊的三間房子里。

  “呵呵!來的挺快,看來烏泰真缺銀子啊!”劉大雙笑著說。

  “這還不是麻煩的,聽縣里人講,烏泰又別出心裁定了一條規矩。”郭先生憤憤地說。

  “什么規矩?”劉大雙感覺有點不妙。

  “烏泰說地都是他的,交了押荒銀只可以耕種,地還是他的。每年必須要交租金,而且地契另外給,跟正常的不一樣,是紅色的。”郭先生一口氣說完,臉色很不好。

  “我靠!”劉大雙險些沒一個跟頭坐在地上。買房子只能使用七十年,已經覺得夠那個了,這烏泰老小子更絕,交了買地錢,這地還得每年交租金,絕對是前輩高人。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