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小說網 > 工業大明從北平開始 > 第九十四章 軍戶與民戶
  “對老大的說法,你們怎么看?”

  朱棣有些消化不了。

  老大說的很直白,通俗易懂,話里的道理聽起來是那么回事。

  但是呢。

  朱棣很難接受。

  光糧食多了不好的這個觀點,雖然知道老大說的不是字面上的意思,照樣還是膈應。

  “阿彌陀佛。”

  姚廣孝回了一句佛號。

  這就是當和尚的好處,遇事不決阿彌陀佛。

  葛誠就沒有這個借口,只能猶猶豫豫,“大公子睿智,他的想法猶如羚羊掛角無跡可尋,不能以常理度之。”

  兩個親信都是如此,朱棣啞然。

  “好吧,你們也不懂。”

  “看來兒子太聰明了,也不是好事。”

  這句話說得莫名其妙。

  多少人希望自己的兒子能成才。

  葛誠苦笑的看向姚廣孝,姚廣孝也垂著眼瞼。

  “只幾個月的時間,大公子不但為王府提供了兩萬兩銀子,又養活了兩千軍戶,還有工廠的工人。”

  “如今修的鐵道,我看其中有很多講究,不光是運煤。”

  “大公子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葛誠一一數道。

  朱棣隱晦的瞅了眼葛誠。

  鐵道當然不簡單。

  難道葛誠看透了里面的重要?

  對于鐵道的作用,朱棣和誰都沒有說。

  按照老大的說法。

  鐵道能帶來巨大的利潤。

  它將會是一條商道。

  所有的商品,以后都會從鐵道運輸,因為鐵道的便利性,和運載量,讓商品的運輸成本壓到了極致。

  不用強迫的手段。

  誰家的商人都會使用鐵道。

  因為誰不用,誰的商品就賣的比別人的貴。

  當今時代。

  運輸成本是商品價格中的最大一項成本,不光是明面上的開支,還有各地隱晦的打點。

  而鐵道全部控制在了手中。

  從鐵道對商品的運價中,就能控制商品的價格走勢,還能變相的收取商稅。

  除了促進繁榮,還有軍事的作用。

  了解了這些信息后,比起蒸汽機,焦炭煉制廠這些,朱棣最看重的其實是鐵道。

  不然才不會這般大費周章,抽調軍戶兩千人,他需要承擔不小的壓力。

  但誰曾想,老大還藏了一手。

  蒸汽機的作用,比朱棣想的還要巨大。

  農業離不開灌溉。

  水渠能修到哪里,哪里就能變成良田,而蒸汽機抽水機可以讓原來的水渠,修建到離河流水源更遠的地方。

  作用性一下子超過了鐵道。

  至少朱棣是這么認為的。

  可老大偏說不重要。

  “今日之局,皆有大公子而起,解鈴還須系鈴人,王爺可以等一等,先看大公子如何解局。”

  姚廣孝終于說話了。

  有了思考的功夫,比葛誠說的要明白。

  “也只能如此。”

  法子是朱高熾提出來的,說的很詳細,可眾人還是難以理會,自然如姚廣孝所言。

  過了幾日。

  皇帝的刀還是落了下來。

  出乎意料的,落在了宋國公馮勝的頭上。

  馮勝是誰?

  那是資歷最老的一批人,開國六王之一,當朝僅存碩果的元老。

  無論是傅友德,還是藍玉,在馮勝面前都是小輩。

  “首先,要搞清楚原由。”

  “其次,是止于此還是會有下一步的動作。”

  “最后,應天府的事,多打聽打聽。”

  姚廣孝主動請命再探應天府,朱棣思來想去,雖然知道此行對姚廣孝有危險,可的確忍耐不住。

  后一句。

  說明了朱棣還是關心某些事情的。

  “還有就是,老大的事情,有沒有傳到應天府。”

  對于兒子,朱棣還是擔心的。

  長子在自己面前能一套套的講大道理,自己不跟他計較,可在他皇爺爺那里可不行。

  想到這里,朱棣恍然大悟。

  父皇最喜歡跟人說教,老大難道是遺傳了他皇爺爺的性格?

  只可惜。

  他皇爺爺的一生,什么事情沒有經歷過。

  鑄就了堅硬的脾性。

  善于學習,但是觀點極其的堅定。

  希望人們按照他的想法做事,因為他的成功,他比所有人都覺得自己看的要遙遠。

  在這點上。

  長子和父皇類似。

  兩人都認為自己正確無比,別人是錯的。

  長子脾氣硬。

  他皇爺爺脾氣更硬。

  “大公子所辦商事,在有些人眼里是小事,又沒有和人紛爭,應當不會有人特意傳播,恐怕也無人看重。”

  “如此才好。”

  朱棣衷心的說道。

  國家大事前,老大的事不足輕重,可父皇非常人,再小的事也不會疏忽。

  精力實在是旺盛。

  大哥早逝。

  說不得就是被父皇所累。

  誰能像父皇那樣?

  朱棣捫心自問,自己也比不了。

  不是沒這個心,不愿意吃苦,而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希望老大不要鬧出事才好。”

  ……

  衛所是衛所,軍營是軍營。

  衛所是地方軍屯機構,軍營則用來防御出擊。

  后者從前者中征召,不光是士兵,包括將領也是。根據軍職的大小,從相應級別的千戶百戶中征召。

  除了關鍵地方的兵堡等軍事重地,是常駐兵營,由衛所輪流服兵役外。

  大部分衛所,只有在打仗的時候,才會入營服兵役。

  世襲的只是衛所的官,不是軍營的職務,兩者區別不小。

  例如燕山三個護衛。

  沒有戰事的時候,衛所服兵役最穩定的是幾百名王府親衛,然后是北平城的衛戍部隊。

  這些常年服役的需求,要不了一兩萬人,不需要服兵役的軍戶,則在衛所種地,操練。

  兩千軍戶組織到了一起,等于變相的成立新營。

  除了包吃之外,每個月還有一兩五錢的工錢,對普通軍戶非常有吸引力。

  家里不但少了雙筷子,又多了一項進益。

  至于種地。

  人數越多不代表收獲越多,人均收獲反而下滑,所以家里少了一個人種地,對軍戶并沒有影響。

  從軍戶中招工,有諸多的好處。

  “這位是朱能,燕山中護衛副千戶。”

  “這位是徐寧,工程隊掌柜。”

  兩人一個比一個年輕。

  朱能大驚。

  他以為工程隊的掌柜,年齡至少是中年人,沒想到大公子這般信任,眼前的人比自己還要小好幾歲的樣子。

  徐寧是白身。

  立馬上前行禮。

  朱能主動拉住徐寧,連稱,“不必如此。”

  朱能剛剛承襲職位,又年輕,也是朱高熾用他來負責工程隊的原因之一。

  否則換做是丘福,他擔任千戶多年。

  衛所里管著一千多戶軍戶種地和操練,能把工程隊的管事們看在眼里?

  真有什么事情,工程隊的管事們,也不敢和丘福商議。

  工程隊這邊扛不住。

  “三日后,兩千軍戶就會抵達,你們要盡快商議好,怎么分配人手,平時怎么配合。”

  這是朱高熾第一次的嘗試,所以非常重視。

  無論是徐寧,還是朱能,都是他精挑細選出來的人才。

  徐寧身份最低,自然態度謙遜。

  “我很早就聽大公子提起過你,夸你是個人才,你我今日有緣,共聚一起為大公子辦事,不以身份論高低,只盡力辦好大公子交代下來的差事,才算是盡善。”

  “朱千戶有此言,那就素在下冒犯,日后有得罪之處,還請多多包涵。”

  徐寧硬著頭皮說道。

  一切都是虛的,只有辦好工程隊的事,才是實際的事情。

  自己區區一名白身,能得大公子看重,是因為自己能做事,把事情做得好。

  如果顧及甚多,以至于耽誤了工程隊,才是得不償失。

  反而只有把工程隊打理的盡然有序,反而不用在乎誰,哪怕是千戶都不懼。

  兩千軍戶,雖然解決了用工問題,可誰不憂慮?

  以后打交道的都是百戶千戶。

  束手束腳恐怕什么事都做不成。

  “你們能這么想,才不枉費咱的心意。”朱高熾笑道。

  工業發展起來了,是國家的命門。

  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自己當了皇帝,自然會成立工業發展部門,還會設立財務部。

  大明最大的問題,根據后世對大明的研究,就是財務的問題。

  他需要干實事的人。

  官員他目前用不動,也沒多少人符合他的需求。

  那就自己帶一批人出來。

  唯才是舉。

  燕山三衛,指揮使,僉事,千戶,千戶,百戶人數眾多,能在燕王府親衛營服役的卻不多。

  正是因為朱棣的唯才是舉,提拔了大量衛所的里的能干的人,充任到親衛營。

  例如歷史上的朱能,還有其余的名將。

  才為靖難之初創造了成功的條件。

  否則王府被圍的那關,朱棣就抗不過去。

  “工程隊事務繁忙,有些事還未定下,索性今日把諸事敲定,否則不知道又要耽誤幾日。”

  “善,咱就喜歡你這股速戰速決的風格。”

  “軍戶們在工地上的章程,是有班頭來管,還是軍戶自己來管?”徐寧問道。

  “你怎么想?”朱高熾反問。

  朱能打量著徐寧。

  此人在大公子面前神色自若,雖然大公子與人和善,但此人的確膽子頗大。

  “操練的事,由千戶們負責;工程上的事,應該管事們來安排,但他們不方便管理,可以由軍戶自行推舉班頭,工程隊出技工指導。”

  工程隊的活是普通的力氣活,沒有什么技術含量。

  需要技術的活,有專業的人來干。

  徐寧想了好幾日,覺得如此才算妥當。

  “這法子好。”

  朱能刮目相看,立馬贊同。

  軍戶始終是軍戶,怎么能任由民戶站在頭上。

  哪怕是為了掙錢,不會有人反抗,可心里難免會覺得低人一等。

  平日里在衛所,被百戶千戶管,人們心里頭服氣,規矩是如此,可讓普通的民戶來管,終究影響士氣。

  此人的法子,不但照顧了雙方的顏面,又兼顧了工程隊的活計,還讓能鍛煉出一批帶隊的軍戶。

  難怪小小年紀就深得大公子看重。

  果真如大公子所言,頗具才華。

  朱能這才放下心里的芥蒂,不再以對方是白身而輕視。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