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小說網 > 流年擷萃 > 金庸兩周年祭
  昨天才提到金庸的作品《碧血劍》,今天就是金庸老先生兩周年祭了。

  看到一些公眾號里還專門寫了文章來紀念。

  兩年前很多人在追悼,現在想起來的人看上去少了很多。

  金庸的作品是伴隨我的童年和青春期的,那時候非常喜歡看。

  以致到了后來很多情節都可以背出來了。

  童年時讀作品和長大后讀作品,感受是不同的。

  十歲左右那是認識幾個字,金庸的作品生詞是不多的,所以認字很方便的,能夠讀完一本書,會感覺自己很了不起。

  二十歲左右的時候,那是看故事,把開頭、結果和中間過程看一下。知道一個大概即可。

  三十歲左右,那是看哲理了,那時候告別了詩樣的年華,生活中的沉重開始到了眼前,所以愛看哲學。

  四十歲左右,看的就是大局,看走勢,看不同環境下人物性格的表現。

  總之不同時期,有不同時期的看法。

  確切來說,三十歲之后并不是在閱讀,而是在回味。

  整理出來的那是自己的感悟居多。

  陪著自己長大的,恐怕會一直陪伴下去。

  有時候想想,也是一件很美麗的事情。

  武俠圈一直在呼吁,有沒有出現承上啟下的新人。

  現在發現這個愿望實現起來也難。

  就拿金庸來說,他的出現也不是偶然,他的心很靜的。

  別看后來他光鮮體面好像什么頭銜都有。

  可前兩年我看《金庸傳》,發現他做報業不是偶然,他從小就在忙著寫文章和辦報刊,這是他熟悉的事務。

  而且他還有主見,有特立獨行的想法,所以才出來創業。

  而這些對于現在想復制他的人來說,都有些遙不可及,得到一樣就很不錯了,要兼得,很不容易的。

  同時辦報刊那是金庸做得熟的業務,卻也是市場不景氣的,他經歷了一個從熊市到牛市的過程,他不但參與,也創造了這個過程。

  這需要多大的魄力和勇氣?

  現在的人與其說浮躁,還不如說軟弱。

  不錯,浮躁和軟弱也是一體兩面的,不軟弱的話,怎么會看表面,表現得浮躁呢?

  現在的武俠跟金庸那時候面臨的報業來比較的話,其實是好很多的。

  不過也是屬于熊市。

  這種情形下,愿意進入的人就不多,有更好的發展,為什么不去呢?

  善待自己也不是什么錯。

  這樣一來,別說是取代了,連可以好好學習,能復原的人都不多。

  當然還有一個辦法,那就是賺了大錢,不在乎那些,就想好好的寫武俠,這樣的出現,那么也就不同了。

  只是假如功成名就,有大把的選擇,人家為什么要選武俠,而且現在進來肯定是來吃苦的。

  各種因素也就造就了現在。

  回過頭看看,金庸那個時代,他也真的非常不容易。

  他的特質,能學到也算撿到了寶。

  盡管說每個時代都不同,都會有領軍人物,也會有不同的品質。

  可放在現在來看,金庸的特質也不算過時,而且想學他這些品質的人,也寥寥無幾。

  這可以說是最好的時代,也可以說是最不好的時代。

  介乎有無之間。

  能被人想到,被人談到,那就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死亡。

  盡管和兩年前相比,人數是少了很多,不過有人記住,總也是不錯的。

  向金庸老先生致敬,向武俠致敬,向過去的那個時代致敬!

  2020年10月30日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