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小說網 > 腦癱世子:簽到隋唐英雄征戰天下 > 第382章 陳雪卿朝堂論政
  “臣等謹遵圣命!”

  “說說你們遇到的問題吧,出去大半年了,新政推行過程中,必然也不是一帆風順的。”

  在他們的例行的奏報中,都會將遇到的問題呈上來,楊凌能看到的其實只是皮毛。

  他們雖為天子門生,但從各地到洛都之中,再由朝廷內閣審查,這其中有太多的門道。

  倒不是楊凌不相信內閣,只是、因為他們對新政的理解并不足,又很少在地方上。

  八十余人都不敢說話,這是個得罪人,新政推行過程中,地方各地官府中,明里暗里的阻力不會太小。

  “怎么?是有人不敢讓你們說?還是說你們都沒有任何困惑?”楊凌臉色一變問道。

  “臣等不敢!”

  “回陛下,微臣覺得朝廷農稅過重,朝廷播發的糧食種子不足,另外質量不佳,得到的糧食很難有富裕,另外,各地書院中先生奇缺,朝廷下撥先生們的餉銀太少。”

  還是陳雪卿率先開了口,他所在川江縣是個窮縣,人口少,稅賦重,朝廷北征,上頭的官府又加了稅賦。

  別說藏富于民,如今也就僅僅能讓當地度過饑荒,就這樣,也是在縣官中算很不錯的了。

  稅賦改革,攤丁入畝的目的,都是在最大可能的釋放壓在農民身上的大山。

  “陛下,攤丁入畝確實是好政策,但推行過程中,陽奉陰違者不少,光是丈量土地,都是一個耗力耗時的事,不理解之中眾多!”

  陳雪卿提出的問題像是一道驚雷,在大烈朝堂上炸開。

  奏章上大都是避重就輕,就連陳雪卿也是如此,他擔心自己所說的不能上達天聽,平日里的奏章也是只報喜不報憂。

  內閣首輔陳致遠臉色如常,陳雪卿乃是天子最看重的學生,今日在他看來,更像是陛下與陳雪卿之間的雙簧。

  攤丁入畝哪有那么容易,光是這些世家大族就是塊難啃的骨頭,還好楊氏皇族人丁不旺,有的也只是些遠親,否則再多一些親王、郡王,就更加難了。

  “你繼續說!”楊凌說道。

  “是,陛下,還有一個問題,推行商稅過程中,各地貨物價格不同,其中得利也不同,我們遵照朝廷頒布的稅法征收商稅,像我們川江縣這種邊遠縣城,商人們不愿意過來。”

  這個問題在后世也存在,招商引資一直以來都是官府的工作重點,為了吸引投資,各地官府都是拿出了靈活的政策。

  如今的大烈算是以農耕為主,商業為輔,能利用的商業并不多,大部分都在江南道、洛都、唐州這些地方。

  例如江南道的絲綢、茶葉等等,在大烈范圍內就很暢銷,也是商業的重點之一。

  要想如后世一樣,以目前大烈的發展速度,最起碼還需要數百年,楊凌自然是不會等的。

  “嗯,姜云龍,你們呢?”楊凌問道。

  姜云龍出身江州,與姜太虛有些淵源,也算是楊凌母族中的人,長相俊朗!

  “回陛下,陳大人所說問題,臣的管制內也都存在,在臣看來,最關鍵的還是讀書的問題,朝廷組建書院,教化萬民,但除了四書五經等儒家經典外,其他諸如陛下所說的其他學問知道的人不多,導致先生完全不夠。”

  楊凌眉頭微皺,這個問題不是小問題,儒學昌盛,恩科開考的都是儒家經典,其他學問都被稱為奇淫技巧,并不受到主流認同。

  新政中,有很多事都需要用到,商業的發展中,也需要這些學問的支撐。

  士農工商的階級太深,想要在短時間內扭轉會很難,這還是在楊凌剛剛大勝而歸,有莫大的威望。、

  否則等待大烈的就是另外一場動亂。、

  “陛下,我們是否要暫緩新政推行?”梅文宣開口道。

  攤丁入畝他也認同,但新學的推進,他很是排斥,認為楊凌提出的那些稱不上是學問。

  “不必,開弓沒有回頭箭,朕會在洛都建立書院,取名大烈皇家書院,朕會親自擔任書院院長。”

  “陛下,這有違祖制,您可是大烈天子。”梅文宣權健道。

  “梅大人,這件事上不是跟你們商量,而是圣旨,你們照辦就行,房玄齡、杜如晦,你們這些閣臣也都去書院中教導。”

  “臣等遵旨!”

  大烈皇家書院的計劃是楊凌計劃中的事,國子監改制是遲早的事,也是對科舉制度的補充。

  “眾臣齊心協力,在兩年之內,朕要將書院開遍大烈各個州府。”

  “遵旨!”

  見楊凌態度堅決,梅文宣也不再說話,自從入了儒仙后,他的心境開闊了許多。

  尤其是在大朝會上,他很少會頂撞楊凌。

  “梅文宣,朕有意改制禮部,劃分出來三個來!”

  “一為學部,主管大烈所有書院建立,學院先生的考核,學子功名的鑒定等等!”

  “二為外務部,主管各國邦交等等!”

  “三為禮部,主管大烈的所有祭祀等等!”

  梅文宣是聰明人,看似是分權,其實有了專攻之后,禮部的事務也會更加清晰。

  “臣遵旨!”

  禮部一眾官員也是大喜,多出兩個衙門來,也就預示著多了兩位尚書,從一品的高官,、再進一步可就是內閣天官。

  “三部的尚書,梅文宣你接任學部尚書,朕希望你能明白朕的用心,天下大道萬千,不是只有儒道就能治世!”

  “臣領旨!”

  其實以梅文宣的條件,他不是學部最適合的主官,他的心思在儒學上比較重。

  但目前梅文宣的威望太重,門生遍布天下,楊凌不得不倚重他。

  “外務部讓徐茂公為尚書,在他從西蜀回來之前,外務部的建立房玄齡你來弄!”

  “臣,領旨!”

  “禮部祭祀也是國之重器,人選由內閣商定后,再告訴朕!”

  “臣等,遵旨!”

  對朝廷原本六部的改革,楊凌在著手慢慢做了起來,朝廷中的衙門做起事來比之以前更加高效,這是楊凌想要的結果。

  不過,李靖去了唐州,最重要的軍制改革還要等上一段時間。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