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小說網 > 三國:從軍閥到一統天下 > 第115章 文書院
  所謂政治敏感性從來不是看到對方確切政策之后的迅速應對,這種事是個人都會,沒什么好敏感的。

  真正的政治高手看得往往都是細節,在官場上任何風吹草動都可能引起四方震動,從而導致勢力崛起以及人頭落地。

  荀彧暈倒這件事很多人都知道,王弋的反應也早就被人傳得沸沸揚揚。

  但這件事在有心人眼中可不僅僅是一位主公對屬下重臣關心這么簡單,不少人在這件事中都聞到了血腥的味道。

  一個被臣下激怒的人主,兩人私密的談了一些事情,結果還未見動作,臣下便忽然暈倒了。

  有些人認為荀彧暈倒其實就是動作,只是大家的想法都不相同。

  一部分人認為荀彧失寵了,暈倒不過是給自己找的一個借口,憑借病患逐漸淡出政治舞臺。

  也有一部分人認為荀彧這怎么做是為了緩解君臣之間的尷尬,畢竟即便君王無私事,后宮也是一個很忌諱的問題。

  還有一部分的人比較極端,他們覺得王弋可能要整頓官場,將一些掛羊頭賣狗肉的家伙都給清理出去。

  不得不說世家中的能人不少,雖然他們的前提都是荀彧是裝病,但還真有一部分人猜對了王弋的想法。

  在年底最忙的時候,冀州卻展現出了驚人的效率,即便是荀彧缺席,處理政務的速度也要比平時快上很多。

  然而王弋身邊的能人更多,他的想法是絕對不能輕易展現出來的。

  事實和那些人想的完全不一樣,年末最后一場例會,大部分人都在等待王弋宣布那件事的結果。

  可這場萬眾矚目的例會堪稱潦草,最終只定下了崔琰因為文書眾多處理不過來而申請成立了一個叫做文書院的機構。

  沒有人在意這個機構的權力有多大,因為這個機構的主官連個官職都沒有,只是由馬融的孫子馬日磾擔任院長,新降的董承擔任副院長。

  院長?也算是個官?

  唯一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文書院內會存放一些機密消息,所以射聲校尉吳成被派過去擔任了護衛。

  可也沒人真的將其放在心上,不是他們看不起吳成,只是這個院長馬日磾實在是讓人有些看不上眼。

  說好聽點馬日磾是個經學大家,博古通今。說不好聽的他就是個只知道研究文章的純粹文人。

  不是每一個經學大家都叫盧植,馬日磾?呵……

  王弋對那些人的態度相當滿意,他和荀攸研究了很久,起了這么一個平淡的名字,又找了那么一個有迷惑性的人出任主官,為的就是在剛開始布局前不引人注意。

  而且文書院這個名字也沒有取錯,確實是處理文書的地方。只是這個文書不僅僅是公文,還有對內對外的各種情報。

  是的,王弋打算更進一步,直接將自己的情報系統進行了整合。

  不過這件事需要一步一步來,不能著急。

  他的第一步就是先將李儒扔到了簡雍手下,等董承將對內監察的情報網鋪開之后,不僅是簡雍,就連明鏡司也會劃到文書院中,成為其下屬的一個部門。

  這是簡雍的提議,做了這么多年情報工作,簡雍對此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他認為將不同職能的情報部門單獨出來并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作為主君的耳目,由于其特殊性,很容易被人利用成為欺瞞主君的工具。

  必須讓所有部門都集中在一起,相互職能要有交集,這樣才能達到互相制約的效果。

  簡雍的提議讓王弋茅塞頓開,文書院既然兼顧了對內和對外所有的情報工作,肯定不能只服務于王弋一個人,那么另一個王弋一直猶豫的部門似乎也能順理成章的成立了。

  參謀部,這是王弋一直想卻沒有建立的機構。

  參謀部的職能看起來并不復雜,人員構成也很簡單,只要將懂得戰略的人湊在一起議事似乎就可以了。

  然而真的是如此嗎?必然不是。

  王弋手下有非常多、非常優秀的戰略人才,年輕一代郭嘉周瑜這些人就不提了,年長些的如荀攸、沮授、田豐、田疇等人的眼光都非常毒辣。

  可王弋一直沒有組建參謀部,答案也很簡單,建不了。

  人人都知道參謀在戰爭中的重要性,所謂軍師其實就是古代的參謀。

  問題是打仗的時候畢竟是少數,分析敵人的動向和戰略意圖,預防可能遭遇的攻擊,挨打的時候不至于慌亂并且還能有效反擊才是軍師們平時做的事。

  那么這就有一個前提,光靠猜肯定不行,必須要有情報支持才能判斷準確。

  優秀的軍師可以憑借少量情報分析出很多事情,可情報當然是越多越好。

  王弋已經不是當初那個四六不懂的小白了,當初他腦子一熱讓甄姜給他建立情報網這種事簡直就是滑天下之大稽。

  在這個時代想要建立一個情報網難度不比上天容易多少,戰亂四起的歲月商隊最大的危機并不是土匪路霸,而是饑不擇食的災民。

  土匪路霸給錢還能賄賂一二,可災民們卻不會管那么多,他們指向活下來,被他們盯上的商隊基本上什么都不會剩下,就連伙計也不能。

  而在其他勢力范圍內建立情報點更是癡人說夢,前幾年倒還好些,大家都忙著平定自己領地內的叛亂,如今各方都有齷齪,店鋪是其他人重點盯防對象。

  再加之商人的地位本就輕賤,隨便一個世家公子哥都能霸占了店鋪,想要建立一個情報點非常困難。

  甄姜確實是個有能力的人,她靠著一路瘋狂砸錢還真的讓她在一些城市中站住了腳跟,為簡雍這幾年搭建情報網絡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簡雍的進展也不快,現在王弋的情報網只覆蓋了兗州、青州以及一部分司隸地區,其他地方還要慢慢來才行。

  這就是為什么王弋沒有將參謀部提上日程的原因。

  完全沒有必要,知道的事情實在是太少了。

  這回王弋動心思是因為簡雍提出將情報機構正規化,不在依托商隊來進行活動,而是以各行各業密探的形式對情報進行刺探。

  一方面是為了對情報進行匯總分析,情報都是有時效性的,特別是這個節奏緩慢年代,時效性是最難以保證的事情,因為沒人知道會發生什么意外的變故。

  另一方面是因為王弋忽然發現自己身邊戰略人才實在是太多了,這些人有一部分沒事兒干就閑在那里,特別是某個已經訂婚卻總是想流連青樓的郭姓男子,有空閑逛卻沒空幫忙做事。

  雖然還文書院還沒有建成,但讓這些人提前習慣一下參謀的工作也是不錯的。

  此時王弋正在荀彧家中,和他商量參謀部領導人選的問題。

  噓寒問暖一番后,王弋將話題引入正題,提出了自己的意見:“文若,你覺得公達如何?”

  “主公,臣認為公達不慎妥當。”荀彧直接否定了王弋的想法:“雖然內聚不避親,可公達喜歡涉險,我覺得穩定才是最重要的。”

  “公達確實喜歡涉險,可不能因為他喜歡涉險就否定了他的才能啊。無論是大局觀亦或是戰術決策,公達都是上上之選。”王弋的目標很明確,說到底他選荀攸的理由就是足夠信任荀攸。

  荀彧也知道王弋的想法,耐著性子解釋:“主公,軍略司很重要,確實找個值得信任的人。但我們未來打仗只會憑借優勢兵力橫推過去,公達的性格有些跳脫,并不適合這個職務。”

  “我不這么看。”王弋搖搖頭說道:“公達外表雖然跳脫了一些,但沒有把握的事他是不會做的。如今已經不是最初大家對行軍打仗都不了解的日子了,已經過了想怎么打就怎么打的時間,公達也成長了許多。”

  荀彧苦笑,他能不知道荀攸已經成長了嗎?問題是荀攸在關鍵時刻敢賭,而王弋的賭性同樣很大,這兩個人在一起誰知道會干出什么驚世駭俗的事情?

  在他看來田豐才是一個足夠好的人選,戰略眼光足夠獨到,心思也異常沉穩。

  奈何王弋來詢問他更多的不是來征求意見,而是希望能得到自己的認同。

  “主公……”荀彧內心必然不認同王弋的選擇,想要再勸勸。

  然而王弋卻給出了一個無法反駁的理由:“文若,想要平定這個亂世光靠才能相當不錯是不夠的,我必須要極致的能力,目前只有公達有這種能力。”

  荀彧心中暗探一聲,有這種能力的人不止是荀攸,他也有。

  可荀彧看出來王弋在為每個人劃分職能,未來王弋準備管理民政的人安心管理民政,制定軍略的人專心制定軍略,兩種官員的身份不再能隨時轉變。

  這種事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是所有人都能更專心,壞處是這樣很容易埋沒人才。

  目前看來是利大于弊,至于未來什么樣誰也說不清楚。

  “既然主公已有斷決,那臣這就去辦。”說著,荀彧打算起身整理名冊,將他認為在民政上表現優異的人留下來。

  王弋見狀趕緊將他按在床上說道:“這件事不急,等你修養好了也不遲。”

  荀彧想想也是,隨即想到了另外一件事,有些無奈的對王弋說道:“主公,臣有一事相詢,您可是希望我收那諸葛亮為弟子?”

  “啊?”

  王弋懵了,荀彧這怎么就想要收諸葛亮為弟子了?于是解釋說:“我讓他來幫你啊,現在你身邊人手不足,找個人來幫你不是很正常的事嗎?”

  其實王弋也是想瞎了心,諸葛亮今年才十歲,即便聰慧過人,可荀彧是冀州別駕,處理的都是三州大事,十歲的孩子能幫的上什么忙?

  名人效應導致王弋盲目迷信,諸葛亮確實是高手中的高手,大才中的大才,說是三國文臣第一人也不算過分。

  畢竟文臣中沒人能在保持忠誠的情況下達到諸葛亮的地位。

  其他的不說,單單劉備打漢中的時候,以蜀國當時的局面諸葛亮敢讓他隨便浪,浪多久都行便可見一般。

  至于他那讓后人詬病的軍事能力也只不過是將一些不是他的功績安在他身上罷了,六出祁山、七擒孟獲是說著玩兒的?

  學霸考一百分是因為試卷滿分只有一百,但學霸沒考好不代表只考了個及格,很可能是考了九十五分而已,沒有滿分就是沒考好。

  問題是這些事情王弋知道但荀彧并不清楚,在荀彧看來王弋并不是給他找了個幫手,而是給他找了個負擔。

  要不是對王弋有足夠的了解,荀彧都在考慮王弋是不是在找接替他的人了。

  聽完荀彧的理由,王弋非常尷尬。

  想想也對,十歲的孩子確實幫不上什么忙。

  可是讓他將諸葛亮送回古今學堂也不合適,當初他火急火燎將諸葛亮接出來,現在沒幾天就又送回去,亮亮不要臉面的嗎?

  干脆心一橫,王弋將諸葛亮叫了進來,并說出了荀彧現在面臨的困難和自己的顧忌。

  “你又什么想法?”王弋看著有些木訥的諸葛亮心中有些感嘆,這個時代就是這樣,少年就要經受顛沛流離的生活。

  諸葛亮想了想說道:“若州牧讓我回去學習我便回去,這沒什么大不了的,反正我在那里也不認識什么人,沒什么丟不丟臉的。”

  王弋哪能按照他的想法來?這位未來肯定是要成為自己麾下核心人物的人,怎么能有污點?

  “這樣吧,雖然讓你成為文若的書佐不太可能了,畢竟文若公務繁忙,沒時間照顧你。要不你來當我的書佐吧?也不需要你做什么,我那里藏書有的是,你想看什么就看什么,不懂的想問誰就問誰,我那里能人也比較多。如何?”

  王弋想了個折中的辦法,既不用麻煩荀彧,有不用讓諸葛亮丟了面子。

  諸葛亮這次沒有猶豫,十分爽快的就答應了,卻也沒有多高興。

  王弋這么做完全是因為看到諸葛亮他想到了自己,當初他和諸葛亮一樣,也是這般年紀,也是被迫離開家園到處漂泊。

  自己淋過雨后給別人撐把傘也不錯,更何況這個人還是諸葛亮呢。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