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小說網 > 三國第一狠人 > 第464章 逼張昭表態(三更)

諸葛亮神色自信,緩緩道:“之所以說當務之急是遷都,原因有三點。”
“第一,舒縣的防御不足。”
“舒縣地處長江以北,連最基本的長江防線都沒有,周邊只有些小河流。這些小河,無法阻斷大規模的戰事,也無法阻斷大軍的進攻。”
“毫不客氣的說,長江南方的任何一座城池,都比舒縣更合適。只要是在長江以南,至少具備了長江天險的,足以阻斷一切。”
“之所以定在舒縣,是因為吳王一開始立足舒縣,才使得舒縣很關鍵。”
“實際上,這地方不合適,”諸葛亮眼神粲然,高聲道:“前秦立足關中,定都咸陽,有崤函之固。西漢定都長安,有潼關、散關、蕭關和武關四大關隘。”
“到本朝定都洛陽,也有武關和虎牢之險。”
“所以在下認為,帝都的選擇,首先必須足夠的安全,帝都定在北方,要有關隘保護。”
“舒縣什么都沒有。”
諸葛亮舉止投足,自信從容。他為此準備了很久,而且為了應對可能出現的問題,他也查過很多的資料,他早已經成竹在胸。沒有足夠的準備,他不可能提出遷都的建議。陸玄看諸葛亮的眼神,毫不掩飾的露出欣賞神色,遷都很關鍵。對陸玄來說,防御是其次,因為他的實力,還沒有人能打到他的腹地舒縣來。可是,定都還有更多的原因。陸玄期待道:“第二個原因呢?”
張昭、鄭玄等人,又看向諸葛亮,眼神更是嚴肅。遷都策論的每一點,都不能出錯。而且諸葛亮大庭廣眾下的言論,一旦出了任何的紕漏,消息傳出去,必然遭到群起而攻之。原本遷都,就會牽扯到無數人的利益。所以第一個提出遷都的人,會遭到各個方面的攻訐。這不能出半點錯誤。諸葛亮繼續說道:“回稟吳王,第二是物資的消耗。我遍查史書,發現不論是咸陽,亦或是洛陽和長安,隨著王朝的發展,城池在擴張,周邊可用的土地在減少。”
“即便還有一些土地,也多是皇家園林,多是權貴掌握的土地。”
“普通官員和百姓,少有土地。”
“偏偏王朝的帝都作為舉國中心,必然是一個奢靡繁華的地方。這樣的地方,要承擔皇室的巨大開銷,要負擔起龐大的朝廷機構的運轉,而且還要讓這些無數權貴能在帝都生活。”
“帝都重地,不可能是普通百姓耕種的地區,他們把握不住。普通人拿了帝都的土地,就是三歲孩童抱著金磚走在鬧市,人人覬覦。”
諸葛亮面對著陸玄,說著自己的分析。這是他準備的策論。在五經館中,他一直在準備,今日終于詳細的闡述出來。諸葛亮略微有些激動,聲音稍稍拔高,說道:“所以我認為王朝的中心,靠周邊土地無法供應。王朝越興盛,就越是如此。”
“光武皇帝再造大漢,為什么不選擇長安,而是定都洛陽,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帝都的消耗會越來越大。”
“當時的赤眉軍,禍亂了長安,使得關中沃土荒廢,關中一片貧瘠,支撐不起物流的消耗,隨著關中水路改道,長安也沒了水路運輸的優勢。”
“洛陽,反倒是水路轉運之地。”
“洛陽有虎牢之固,再加上洛陽通黃河往北,走濟水和汴水能南下揚州。洛陽需要的物資,可以通過水路從全國抽調,這就是絕對的優勢。”
諸葛亮沉聲道:“舒縣地處南方,具備一丁點的水路優勢,卻不夠明顯。在揚州南方之地,緊挨長江沿線的城池,有比舒縣更好的定都地點。”
陸玄心中更是贊許。諸葛亮的考慮,相當的成熟,物流體系是王朝中心很重要的一塊。為什么隋煬帝要修大運河,就是進一步打通全國的物流體系。所以隋煬帝修了運河,是罪在當代功在千秋,因為隋煬帝過于迫切的修運河,導致無數百姓死在運河上。陸玄心中想著,諸葛亮才十七八歲,再磨礪十來年,未來能進入中樞,然后會成為帝國的下一代丞相。在治國上,諸葛亮位列第一。陸玄麾下有很多的人才,龐統、楊修、諸葛瑾、徐庶、周瑜、張昭、顧雍、陸遜這些人,這些人各有特色,都有能力,可是在治理上,以及執政的理念上,毫無疑問,諸葛亮絕對領先。陸玄收回心思,問道:“孔明,你的第三點呢?”
諸葛亮回答道:“第三點,一旦國內有變,水路便捷的前提下,可以迅速發兵穩定局勢。如果天下有變,則是可以發兵走水路,后勤補給也走水路,減少自身的損耗。”
“這一點上,舒縣依舊不具備。”
“雖然舒縣附近到處是河流,卻不夠方便,因為南下長江要走一段陸路,才能走渡口進入長江,而且也沒有真正的大渡口。”
“戰爭來臨的時候,兵貴神速,一天的時間,足夠做很多的事情。”
他看向了陸玄,拱手道:“吳王,這是在下認為遷都的原因。不管從哪一個方面來說,舒縣都不是一個合格的帝都所在,吳國的規模不夠大,暫時還能維系。一旦整體實力進一步提升,未來就不好辦了,請吳王明鑒。”
嘩!!大廳中,議論紛紛。一個個都是小聲的議論了起來。即便緊張的寒門士子,這一刻都忍不住議論。至于張昭、諸葛亮和陸遜等人,也是一樣,五經館的大儒們就更是交談著。陸玄微微一笑,忽然看向了張昭,笑吟吟問道:“張卿,你看孔明的遷都策怎么樣?”
張昭的腦中,迅速轉動。盤算著怎么說?陸玄的詢問,明顯不是單純的詢問,是借此讓他表態。如果現在張昭就表態支持遷都,那么遷都的這個事情,就沒有爭議,他就是堅定的遷都派。如果現在他拒絕,極可能又站在了陸玄的對立面。因為看陸玄的眼神,擺明了是認同諸葛亮遷都策論的,否則,也不至于稱呼表字。張昭一瞬間就有了決定,很從心很贊同的說道:“臣認為諸葛亮的一番話,堪稱一篇磅礴策論。老臣,贊同遷都之策。”
陸玄嘴角噙著一抹笑意。張昭同意了。瓊林宴結束后,外面就會傳出消息,張昭全力擁護遷都的策略。陸玄點了點頭后,又看向諸葛亮,問道:“孔明,既然你建議遷都,你說一說,遷都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