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小說網 > 啥都沒有我一樣稱霸十六國 > 第56章 (一百六十六)左右為難
  (一百六十六)左右為難

  大燕太師上庸王慕容評向孫赫孫千秋詢問了一些烏丸張驥的情況,又夸贊了孫赫兩句,賞了一些財帛,就讓范陽王慕容德帶著孫赫下去了。

  孫赫孫千秋跟隨范陽王慕容德離開主將慕容評的中軍大帳之后。就要把慕容評賞賜的財帛轉贈給范陽王慕容德,說是讓慕容德買些傷藥補品,好快點養好傷。

  范陽王慕容德可不是長鄉侯慕容宇,他雖然也喜歡聚斂錢財,但他更喜歡收羅人才。孫赫孫千秋對他來說就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先前只率領一支百人隊就在大雪封山的情況下拿下了淦口陘,今天又兩次射箭擋住了秦國的萬人敵鎮軍將軍鄧羌,提前制止了燕軍一潰千里的敗局。

  這樣的人才慕容德不僅不會收他的財物,反而還要獎勵財物給他,就是想要讓孫赫成為他忠實的部下。之前提拔了孫赫和他的那支百人隊進入了自己的親兵衛隊。這一次立下如此大功,當然還要提拔,好讓孫赫知道,他慕容德是一個有功必賞的主公。

  孫赫見慕容德很是高興,就借機向慕容德提議趕緊向國中請求增援,僅靠現在的二十萬大軍想要攻下長安,不太現實。

  孫赫像是毫無保留的與慕容德說著心里話。他說別看現在燕軍二十萬人馬兵臨長安城下,表面上好像是占盡了優勢。可是之前王猛招募的新軍和燕國的精銳拼了個幾乎旗鼓相當的戰損比。現在長安城中守軍還有不少,而長安城下的秦軍也有幾萬。

  如果燕軍不能快速的攻下長安,時間一長,秦國的各處援兵趕到,燕軍的兵力就會變成劣勢。到了那時候,如果糧草再跟不上供應,那燕軍就有全軍覆沒的危險。

  從孫赫孫千秋的角度講,他說的似乎很有道理。慕容德也只會以為孫赫是真的在誠心實意為他、為燕軍著想。而長安城下的華陰楊氏的宗族兵和姚萇的羌兵是燕軍的助力這種機密,肯定不能說給孫赫這種小兵知道。

  可即使從慕容德掌握的信息來看,燕軍勞師遠征又孤軍深入,的確犯了很多兵家大忌。現在長安城雖然就在眼前,但鄧羌勇猛無比,苻堅又坐鎮長安穩定軍心。秦國其他地方要是再有些援兵趕到,燕軍的處境的確不是太妙。

  既然覺得孫赫說得有道理,那慕容德晚些時候肯定要把自己的想法和一軍主將,皇叔慕容評說一下。提前多做一些準備,總不算錯。

  而慕容德和孫赫能想到的問題,老于兵事的慕容評又怎么會想不到。等慕容德帶領孫赫出了中軍大帳之后,他就吩咐手下去把楊方和姚碩德帶來見他。

  楊方,是華陰楊家家主楊明的嫡長子;姚碩德是羌人領袖姚萇的同父同母弟弟。當初楊明和姚萇向燕國投誠的時候,把這兩個人留在燕軍當中當作了人質。

  作為人質的員,一般都是嫡長子。可因為姚萇作為一族領袖,三十多歲了竟然沒有兒子,所以只能把他同父同母的弟弟當作了人質。

  等這兩個人被帶到慕容評的中軍大帳,慕容評也沒有對他們惡語相向,只是讓他們兩人分別給楊明和姚萇寫一封家書。家書的內容也很簡單,不過是再普通不過的家長里短和問候身體,關于燕軍和秦軍當前的形勢也提上那么幾句,一點不提,反而太顯假了。

  可重要的內容慕容評又怎么會讓他們寫在書信當中,真要是被秦軍給攔截了,那不就暴露了兩人的內應身份?真正需要問明白的情況,是要讓兩個人選出來的送信人,記在心里的。

  分別讓兩人從跟隨他們留在燕軍當中的隨從當中選出了一個精明的人,讓他們去給楊明和姚萇送信。慕容評要楊明和姚萇給他一個明確的打開長安城門的時間。

  楊明和姚萇接到慕容評讓家人帶來的口信之后,一下子真是頭大如斗。

  當初他們向燕軍投誠的時候,是以為苻堅已經死了,長安城里能夠制造麻煩的也就是尚書左仆射、大將軍王猛,冠軍將軍慕容垂和護軍將軍李威三個人。

  而這三個人當中,王猛和李威都需要茍太后的支持才能夠指揮軍隊和號令文武百官。慕容垂更是特殊,他需要同時得到這三個人的信任才能盡展其才。

  有了這些能夠制約他們的因素,楊明和姚萇就可以見縫插針的挑撥離間,進而分化瓦解他們。

  可萬萬沒想到,大秦天王苻堅在這個時候回到了長安。有他做鎮長安,王猛、李威、慕容垂就完全恢復到了當初威嚇百官,言出法隨的狀態了。

  這個時候,別說挑撥分化長安城中的秦國官員,他們只要露出一點這方面的意思,就會被敏感多疑又心思縝密的王猛察覺到。

  要是那樣,等待他們的結果就顯而易見。姑臧侯樊世和國舅強德就是前車之鑒。

  更要命的是,白天鎮軍將軍鄧羌以一己之力,差點就把二十萬燕軍給擊退。這種萬軍辟易的豪橫霸氣,把姚萇嚇壞了。

  現在姚萇對投誠燕軍這個舉動是后悔不已。他的這一萬兵馬,鄧羌一個人躍馬挺槍就能給殺得四散奔逃。

  怎么辦,人質已經在燕軍手中,這個時候想反悔,那人質就肯定回不來了。楊明家的是嫡長子,姚萇的是親弟弟,哪一個都舍不得啊。

  不反悔,繼續想辦法在長安城尋找可以合作的官員做內應?苻堅、王猛、鄧羌、慕容垂、李威,這幾個人能夠把長安城內管理的水潑不進、針插不入。

  真要是自己這邊露出了馬腳,那可就不是區區一個嫡長子和一個親弟弟的損失了。搞不好就是九族盡滅的結局。

  楊明和姚萇這個時候真的是左右為難,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最后還是讀書更多的楊明主意多,他讓前來送信的家人回去和大燕太師上庸王慕容評說:“王猛是苻堅的智囊,鄧羌是苻堅爪牙。有這二人做苻堅的左膀右臂,長安城難以攻破,希望太師想辦法除去鄧羌,那樣我們這三萬兵馬才能發揮作用!”

  (一百六十七)排兵布陣

  楊明和姚萇這明顯的推托之辭,慕容評聽了卻也拿他們沒有什么辦法。有鄧羌這個猛將在,換作是他慕容評,也不敢輕舉妄動。

  既然已經開戰,那就接著打吧。不把鄧羌打掉的士氣打回來,接下來只會越來越難。

  既然決定要強攻長安,慕容評反而變得沒有剛才那么煩躁了。自己這邊有優勢兵力,安城內的苻堅王猛鄧羌等人只要不是閉門不出,拼消耗也拼贏他們了。

  第二天,慕容評叫來平北將軍慕輿泥,讓他率領他的三萬騎兵出營去長安城下向秦軍挑戰。

  范陽王慕容德和中軍將軍慕輿虔都有傷在身,不能讓他們上陣。而營盤距離長安城有十里遠,再加上鄧羌昨天憑借個人就差點對慕容評來了個斬將奪旗,慕容評不會再給鄧羌第二次機會,他既不會讓步兵出營步行十里去打仗,也不會冒著全軍潰敗的風險親自到兩邊陣前。

  所以現在能夠派出去的,最好的人選也就是平北將軍慕輿泥。慕輿泥在和薨世的太原王慕容恪相處的最后那段時間里,學習到了很多東西,再也不是以前的一勇之夫,他能夠根據兩軍交戰的實際情況臨場指揮。而他的部下全是騎兵,萬一打輸了,退回來跑得也快,秦軍追擊不容易。不會造成更大的損失。

  慕容泥接了軍令,等部下人馬吃過戰飯之后,就集結隊伍,向長安城進發。

  秦軍昨天旗開得勝,長安城上下歡聲鼓舞,一掃三個月來的陰霾。而鎮軍將軍鄧羌的勇武形象更是讓長安城里所有的軍民口口相傳,都說他是三國時期蜀漢之主劉備帳下的大將趙云轉世,不僅槍法出神,而且渾身都是膽。

  這時聽得燕軍來到長安城下叫陣,苻堅帶領一眾將領來到長安城頭登高遠望。

  眼見五里之外,黑壓壓的全是騎兵,少說也有幾萬騎。隱隱的形成一道彎月,面向的長安城。

  鄧羌昨天展示了威風,苻堅當然不想今天就墜了秦軍的風頭,轉身看向鄧羌。

  鄧羌明白苻堅的想法,當下說道:“請陛下稍待,吾這就去教慕容家小兒知道,什么叫排兵布陣!”

  轉身下了城頭,鄧羌點起了一支人馬,浩浩蕩蕩的就出了長安城。

  鄧羌的這支人馬,一萬人,八千步兵,兩千騎兵。兩千刀牌手居于隊前,六千弓弩手在中間和兩翼,兩千騎兵居后。出了長安城后,向前走了兩里路,把陣式擺開,與燕軍相隔三里的距離對峙。

  慕輿泥見秦軍擺出了步兵為主的陣式,而且只有一萬左右的人馬,心中微微有些怒氣。

  “秦軍也太小瞧人了!”不過看領軍的主將大纛是鄧羌的旗號,也覺得秦軍這樣囂張有些道理。不打敗鄧羌,就只能任由秦軍囂張。

  燕軍起家于草原,游牧民族善用騎兵,所以燕軍士兵基本上都是鑼圈腿,那就是長期騎馬導致的結果。雖然戰馬都配備了木制的單邊馬蹬,但那只是方便上馬用的,一旦戰馬跑起來,想要坐得穩,就只能用兩條腿緊緊的夾住戰馬的肚子。

  時間一長,就形成了鑼圈腿。平地走路看著不好看,可一上了戰馬就知道有多實用。

  只有將軍級的人才會給自己配備上雙馬蹬,一是為了省力,二是為了在馬背上坐得更穩,三是為了好看,顯出身份的與眾不同。

  而同樣是因為起源于草原,燕軍雖然善于騎馬,卻不善于攻城,當然也不善于正面攻擊排好的陣式。他們最擅長的是把敵人用騎兵包圍住,切斷他們的糧道供給。那樣用不了多久,敵軍就會不戰自潰。

  直沖軍陣,他們的戰術相對來說也比較單一。

  慕輿泥派出一支五百騎的騎兵打前陣。這支騎兵沖出隊列,來到兩軍陣列的中間,也就是相距秦軍一里半的距離站定,蓄勢向秦軍列好的戰陣進攻。

  隨著一聲呼哨,一支百人的騎兵隊伍沖出隊列,向著秦軍快速的沖來。騎兵身下的戰馬四蹄張開,兩只鼻孔噴出的熱氣像兩道白柱,在天寒地凍的隆冬時節分外的醒目。堅硬的馬蹄敲打在凍得像巖石一樣的黃土地上,發出嗒嗒的響聲。

  就在這支百人的騎兵沖到距離秦軍還有百步距離的時候,領頭的騎兵向右一拉戰馬的韁繩,戰馬向右一轉,跑了開去。這支騎兵就像一支甩開的馬鞭,在距離秦軍百步的距離上,打了個轉,又跑回了自己的隊伍。

  見秦軍對自己的騎兵沖鋒無動于衷,又有一支百人的燕軍騎兵沖出了隊伍,向著秦軍發起了沖鋒。這一次他們跑到了距離秦軍八十步的距離同樣是向右一轉,跑回了自己的隊伍。

  秦軍還是一動不動,任由燕軍雜耍一樣在自己的面前跑過。

  再一次,一支燕軍的百人騎兵沖向秦軍,在七十步的距離打了個轉,跑回了自己的隊伍。

  秦軍仍然是毫無動作,真真正正的是呆若木雞。

  六十步、五十步,這支五百人的騎兵隊伍,所有人都向秦軍發起了一次沖鋒。在五十步的距離上,秦軍仍然是對燕軍的挑釁毫不理睬。

  率領這支五百騎兵隊伍的校尉,鼻頭上滲出了汗珠。他以前面對的戰陣,大多數見到他們沖過來,早早的就把手中弓弩上的羽箭射了出來。

  等他們沖到面前,需要面臨的就是茫然失措,只拿著空空如也的弓弩的士兵。而他們需要做的,也就是揮舞手中的鋼刀,向一個個抻長的脖子和目瞪口呆的面容上砍去。

  好一點的對手,在他們沖到七八十步的時候也會射出羽箭,而他們在羽箭在空中飛行的時候,有足夠的時間判斷羽箭的位置,然后用手中的鋼刀、鐵锏和鐵鞭把這些沒有什么力道的羽箭一一打落。接下來要做的就和之前一樣,沖上去對著毫無威脅的敵軍士兵砍瓜切菜一般的收割勝利。

  (一百六十八)列陣不戰

  現在,五十步的距離秦軍還是沒有對他們射出羽箭。而在五十步之內,羽箭能夠射進戰馬的身體,直接讓戰馬倒斃。失去了戰馬,只靠兩條腿的騎兵是無法跑出敵軍弓弩那百步射程的另外五十步距離的。

  這也就意味著,這時候再次向秦軍發起沖鋒,可能就要有去無回。而有軍令在身,卻又不能不去沖上一沖。要不然,即使不被秦軍的羽箭射殺,回去也難逃軍法隊的梟首一刀。

  兩軍陣前,由不得他多想,他只好再次發出沖鋒的軍令。而第一支百人的騎兵隊伍,也只能硬著頭皮向秦軍的軍陣再次發起沖鋒。

  在四十步的距離上,這支百人的騎兵隊伍打了個轉,又跑回了自己的軍陣。這一回,就像是去鬼門關打了個轉,讓這支回來的百人騎,個個都在心底長長的吁出了一口氣。

  下一支百人騎兵沖鋒的距離,只能低于四十步,而在三十步的距離上,是弓弩威力最大的時候。這一支騎兵人人心里都很清楚,恐怕他們就是第一支承受秦軍箭雨的騎兵隊伍。

  戰馬正面的面積小,又有馬背之上騎手的保護,所以來自正面的羽箭,反而不容易射中。而一旦戰馬側過身來,那高大寬厚的馬身,想不被三十步外的秦軍射中都難。即使馬背上的騎兵想要對胯下的戰馬進行保護,也照顧不到那么大的面積。

  所以這一次到達三十步距離的時候,要不要和之前一樣轉頭跑回來,把自己的弱點暴露在秦軍面前,需要在出發之前確定好。

  而在幾名領軍的校尉之間眼神的交流中,大家都已經明白了彼此的想法。多年的相處,不是兄弟勝似兄弟,不需要語言,只憑借眼神,大家都知道應該怎么做。

  這支百人隊的隊正摘下掛在馬背上的小盾牌,拿在了手里。這一次,是只能前進不能后退了!

  雙腿輕輕一夾戰馬的肚子,戰馬向前像離弦之箭,沖了出去。

  跑過幾百步的路程,在距離秦軍陣列還有七十步的時候,燕軍的這支騎兵隊伍再一次提速,他們不會在四十步之內的距離上把自己戰馬的身側弱點暴露在秦軍面前,所以他們這一次所能做的就只能是直接向著秦軍的軍陣撞上去。

  在三十步的距離上,秦軍的軍陣中終于傳來了他們期待已久的弓弩發射之聲。趴在馬背上的騎兵目標小,又有手盾保護,所以秦軍的箭矢多數是射在了戰馬身上。三十步的距離,很多羽箭都插進了戰馬身體半尺有余,更有很多戰馬身上中了幾十上百箭,一下子就被射成了刺猬。

  從戰馬上跌落的燕軍騎兵因為早就有所準備,并沒有受到什么大傷,他們一落地,就向著秦軍的陣列沖了過來。這個距離,逃跑根本沒有可能,所以只能繼續向前,死了也能搏得一個忠勇的名聲。

  可在他們沖到秦軍陣前十步距離的時候,又有一陣弓弦聲響起,一波及時射出的箭雨,把他們射殺在了秦軍的陣列之前。剛才他們拼死的沖鋒,竟然沒有能夠讓秦軍射出所有的箭矢。

  秦軍也來不及得意。在這一百騎后身后,另外四百騎兵分成了四個梯隊,同樣向他們發起了沖鋒。

  弓弩射過之后再次發射需要時間。弓箭還能快些,弩箭因為力道更強,再次上弦就需要更多的時間。而燕軍怎么會浪費這同袍用生命為他們換來的時間呢。

  第二波百人隊的沖鋒眼看著就沖到了三十步的距離。可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秦軍軍陣當中又是一陣箭雨射出,再次把他們阻擋在了三十步的生死線上。

  從馬背上跌落的燕軍士兵仍然悍不畏死的向著秦軍的軍陣沖來。卻仍然被射殺在十步的距離之前。

  緊跟著第三波燕軍的沖鋒隊伍,遭遇著和前兩波一樣的命運;第四波也是同樣的待遇;第五波也是同樣的結果。秦軍的軍陣當中,就像有射不完的箭矢在等待著燕軍前去送死。

  燕國平北將軍慕輿泥這時候才知道了什么叫漢人的軍陣。一直以來他都以為燕國的騎兵天下無敵。那是因為他從來沒有遇到過一支能夠不依靠城墻抵擋住他們騎兵沖擊的步兵軍陣。

  之前再強的步兵軍陣,在他用一少部分騎兵用性命換來的敵軍箭矢射盡之后,都會被他后續的騎兵沖散、擊潰。這讓他越來越不相信之前傳言當中的漢人軍陣,列陣不戰的傳說。

  他一直覺得漢人的強大被他的先輩們夸大了。這是人的本性,因為自己打不過,就把敵人吹得神乎其神,仿佛在向別人證明,不是自己無能,是敵人太過強大,所以自己才被打敗。

  自從鮮卑的慕容氏進入中原,還沒有遇到過他記憶當中先輩們所說的那么厲害的漢軍軍陣,這讓慕輿泥越來越覺得,他想的是對的,漢軍的強大都是先輩們吹牛吹出來的,實際上根本不值得一提。

  直到今天,慕輿泥才相信了先輩們所說的列陣不戰是什么意思。

  只要軍陣排列好,士兵們聽從將領的指揮。這軍陣就像一個巨人一般,揮舞著手臂,有節奏的對敵軍進行打擊。

  這軍陣當中的弓箭手,根據敵人的多少,有選擇的射出手中的箭矢,目的是盡可能的大量殺傷敵人,而又對自己的軍陣形成保護。

  他這一百騎一百騎的沖鋒,根本不需要秦軍一次射出所有的箭矢。而秦軍也在故意的示敵以弱,故意誘騙他的部下上當,讓他的部下以為只要再有一次沖鋒就能夠沖破秦軍的戰陣,沖到秦軍的陣列當中和秦軍進行肉搏白刃戰。

  實際上,還差得遠呢!

  鄧羌是漢人,這一點慕輿泥早就知道,而鄧羌據說是東漢開國之君光武帝劉秀手下,云臺二十八將之首的鄧禹后人,這一點慕輿泥也有耳聞。

  可直到今天,慕輿泥才算領教了什么叫漢人的軍陣,也相信了鄧羌從鄧禹那里學到了漢人的軍陣之法。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