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小說網 > 洪荒:悟道茶樹,開局滿級悟性 > 第305章 先收點利息
  即墨,最早可以追溯到魯真公十五年(前1046年),當時的即墨市域西部為夷國封地。

  而這也是所謂的先有即墨,后生青島的緣由。

  秦統一華夏之后,即墨始定為縣,屬膠東郡。

  隋開皇十六年(596年),重建即墨縣,兼有原壯武、不其、皋虞三縣故地,屬萊州(東萊郡)。

  而現在,古城即墨屬于屬河南道萊州,不過郭戎知道,這所謂的隸屬關系很快就會成為歷史。

  李誦、李純已經有將即墨直接升格的想法,也許在此次大戰結束之后,稱呼就該變成即墨府了。

  帶著一行人趕到即墨縣,遠遠望去,整個即墨縣的輪廓了然于眼前。

  嚴格意義上說,現在的即墨縣分為舊縣和新縣,最明顯的區分就是舊縣有城墻環繞,而新縣沒有城墻環繞。

  即墨新縣坐落于即墨舊縣以西、以北的平原之上,由于沒有城墻的環繞所以一覽無余。

  相同的,又有沒有城墻的阻隔,在提前規劃之下,新縣無論是規模還是便捷程度都遠遠超過舊縣。

  當然即墨舊縣和新縣的區分還不僅僅在于城墻,更大的不同在于職責和目的。

  城墻保護之下的舊縣設置了包括府衙、府庫等一些衙門和職能機關,承擔了原有的行政任務。

  而在廣闊平原上分布的新縣則設置了航海監、科技監的各級研發機構、培訓工匠的學校以及其他與航海相關的機構和配屬。

  事實上,不設置城墻這本就是郭戎提出的建議,李誦和李純雖然接受了郭戎的建議,但是為了確保這座科技和航海城的安全,在即墨以及嶗山基地周圍總共布設的四座用于屯兵的大營。

  其中三座由膠東防御使李師道派兵守衛,另外靠近海岸的一座則專門設置一支衛軍。

  只不過,無論是郭戎還是李誦都沒有想到李師道從一開始就不安于現狀,守衛即墨的力量反倒成為了威脅這座城市的因素。

  不過還好,李師道現在估計應該是不能繼續作妖了。

  繞著這個即墨縣新舊兩城轉了整整一圈之后,郭戎邁步走入了即墨縣之中,然后郭戎收到了遠超他預期的熱情歡迎。

  這一幕讓郭戎目瞪口呆,然而,沒過多久,郭戎就明白了問題所在。

  說到底,這還是所謂的政治在作祟。

  如今的大唐總體是積極向上,對于對外也都非常積極,但是在朝廷中依舊是分為兩派或者三派。

  以山東豪門、關隴勛貴為主導的主張對外,主張改良的改良派。

  以曾經二王八司馬、新禁軍體系、發改部、航海監、科技監為主導的改革派。

  如果細分,改革派中因為航海監、科技監設立,地位和影響力大幅度提升的工匠、技術官僚還可以再細分一個技術革新派。

  雖然改革派和革新派的勢頭良好,而且得到了兩位皇帝的支持,但是原有的力量依舊占據著絕大部分實際權力。….從某種意義上說,即墨是整個大唐境內第一座被改革派和革新派掌控的重要城市。

  二王八司馬中不少人和郭戎私交良好,禁軍體系本就是郭戎以長纓軍為班底建立,而航海監、科技監等則同樣是因為郭戎的建議而出現。

  無論從那個角度來說,郭戎都可以算是如今改革派和革新派的領軍人物。

  而且這一點從之前莫靈均輕而易舉的接管即墨以及嶗山基地就可以看出端倪。

  想到這些,一直不愿意過多牽扯到朝堂的郭戎只能無奈的苦笑,不過換一個角度,郭戎也不得不承認,這種擁護和支持的力度確實可以給自己提供巨大的便利。

  穿越舊城,進入新城,從熙熙攘攘的人群以及行色匆匆的身影中郭戎找到了一種久違了的熟悉感。

  原本郭戎只是認為即墨的新城單純占地面積大,然而在即墨當地官員的口中郭戎卻頂到了讓他頗為震驚的東西。

  朝廷從各地遷移而來的專業工匠、船工、技師、水手再加上相關配套的人員,整個即墨舊城、新城、嶗山基地再加上周圍的幾個村鎮,以即墨為中心的偌大區域內實際的人口已經超過十萬。

  在聽到這個數字的一瞬間,郭戎是目瞪口呆。

  雖然在當地官員的解釋中郭戎明白了這些人的來源,但是仍舊被這驚人的數字所震驚。

  要知道,十萬人在這個時代已經是規模相當驚人的城市了,整個大唐除了長安、洛陽兩座百萬人口級別的都城,成都府、汴州、揚州也不是這樣的規模而已。

  不過仔細想想,郭戎很快就釋然了。

  造船業這東西,從來就是一個技術密集加勞動力密集的產業,沒有足夠的人口,想要把船造起來,難上加難。

  不過對于郭戎來說,充足的人口等同于為自己提供了足夠的募兵空間,畢竟郭戎是受命解決即墨防衛問題的。

  簡簡單單的在即墨新城、舊城完成了巡視之后,帶著憧憬,郭戎直接南下嶗山基地。

  所謂的嶗山基地,位于即墨城南約三十里,因毗鄰嶗山而得名,事實上,這座基地其實大致就是后世青島港的大致位置。

  基地之內各種設施完備,包括了一個巨大的生活區,一座可以最多駐扎三千兵馬的軍營,數座船塢,數座倉庫,以及一個可以停泊百艘海船的巨大碼頭。

  一路揚鞭,在夕陽的黃昏中,郭戎來到了嶗山基地,翻過最后一道山梁,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碼頭之上停泊著的一排排巨大海船。

  隨著距離越來越近,海船在郭戎的眼中越來越大,真正站在海船旁邊的時候,郭戎感受到了一種心潮澎湃的感覺。

  “大將軍,現在停泊在港口的是整整三十艘戰艦,全部在千料以上。”

  跟隨著主管基地的航海監官員,郭戎開始在碼頭上巡視。….“眼前的六艘是我們最早的一個改良版本,其藍本為大運河上的漕船,運載能力很強但是在風浪之下容易傾覆,經過改良之后,雖然不能遠洋,但是可也沿著海岸線航行。”

  “大將軍,這邊這邊的八艘是使用了龍骨之后的第一個版本!”

  聽到這里郭戎隱隱的記起李誦似乎跟自己提起過、

  “是曾經在渭水試航過的么?”

  “是的大將軍,通過在渭水的試驗之后,我們發現有了龍骨之后船只的強度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而且抗風浪的能力也被小幅度提升。”

  “然后根據這一型的試驗,做出了兩千料、三千料的試驗船,就是我們右前方六艘船。”

  “根據一千料、兩千料、三千料試驗船反復試驗的結果,我們最終制定了兩個定型版,大將軍請隨我來。”

  很快,在航海監官員的引領下,郭戎來到了數艘體型巨大的海船旁邊。

  “大將們,現在我們面前的就是增加了增加的運載能力的運兵船,大小上相當于三千料的海船。”

  “經過測試之后,這一型的運兵船一次性可以運送三百名全副武裝的大唐戰兵。”

  “考慮的特殊情況,為了最大程度的提升運載能力,這一類船沒有加裝太多防御設置,而且簡便了操作,在最少的情況下三十人就可以操持,所以,在極端情況下可以增加到四百名戰兵。”

  四百戰兵,這數字聽的郭戎是心花怒放!

  也就是說,只需要二十艘這種運兵船,就可以一次性將八千長纓軍運送到半島或者東瀛。

  “這沒有防御力……”

  “大將軍無需擔心,在設計之初,我們確實考慮過檢具防御力、攻擊力和運載能力的海船,但是幾經嘗試都達不到要求,所以我們就更換了一個思路,準確說是借鑒了大將軍的想法。”

  “我的想法?”

  郭戎直接就愣了,這馬屁拍的似乎有些過分了……

  “大將軍在禁軍改革中提出了專業化!”

  “額……”

  “所以我們在嘗試無果之后選擇了同樣的思路,讓最專業的船做最專業的事,如同大將軍所見的,運兵船就將運載能力提升到極限,少量的八牛弩作為防衛尚可,但是更多了沒有太多的意義,還不如將海戰的職能直接交給戰船。”

  跟隨著眼前之人,繞過了眼前的三千料級別的運兵船,四艘艘流線型戰船的旁邊。

  “這就是我們設計的專門用于戰斗的戰船,滿員狀態下配備船員一百二十人,戰兵八十人!”

  “武器方面,在船頭、船尾、側弦總共設置了六組十二架八牛弩,在船頭、船尾個設置了兩座投石車,在船頭專門加裝了鐵制撞角。”

  “根據大將軍的建議我們配備了軟帆和硬帆,并且設置了三角帆,不僅是速度大幅度提升,在逆風的時候同樣可以跑出相當高的速度。”….“這樣的一艘戰船在大海之上基本是無敵的存在,根據我們的測算,在運輸過程每十艘運兵船配備一艘戰船可保無憂。”

  從即墨新城、嶗山基地的設計、規劃,到戰艦的設計、試驗、定型,郭戎對于這支由技術型官僚、工匠、學者組成的管理階層還是非常佩服和贊賞的。

  直到借助落日之前最后的光亮,完成了對于即墨、嶗山基地的巡視進入嶗山基地旁邊軍營的時候。

  邁入軍營的一瞬間,郭戎就知道為什么太上皇李誦會給他們以一個形同虛實的評價。

  在名義上,太上皇李誦給了他們整整五千人的編制,這基本就相當于一個衛軍的人數了。

  結果呢,名義上應該有三千人的護軍實際人數連兩千人都不到,而且這兩千人不到的護軍中,要么是老弱病殘,松散、懈怠、士氣全無……

  剩下相對精干的一部分已經有了目中無人,占山為王的趨向,對于即墨以及嶗山的命令是置若罔聞,愛答不理。

  郭戎確實考慮過這支護軍會很差,但是這程度依舊超過了郭戎的最差預期,太上皇李誦那個形同虛實的評價真的是恰如其分。

  如果自己麾下的長纓軍出現了這個樣子,郭戎絕對會動刀子的,以至于郭戎都感覺這支護軍還不如沒有的好。

  當然,這是郭戎的直接判斷,為了確定最終如何處理這支護軍,在郭戎的命令之下,獨孤阜帶領獨立營的主力當天晚上進駐護軍大營。

  從進駐開始,獨立營開始對每一個護軍的軍卒和軍校進行一對一的調查。

  第二天清晨,郭戎收到了獨立營整整一晚上的成果,結果不看的時候還好,看完了最后的結果,郭戎開始后悔自己為什么要做這樣一份調查。

  結果清晰而簡單,老弱病殘不用說,純粹是混吃等死的架勢,問題是那些看起來精壯的也都是好勇斗狠之輩,私斗或許還湊合,但是總共近兩千人的護軍基本都是廢物。

  如果真的動手,就獨立營的戰斗力一個連就能把他們全殺光,就算戰斗力相對弱一點的藩鎮軍干掉他們也不需要超過五百人。

  當然了,整整兩千人的隊伍,自然不會都是酒囊飯袋,只不過剩下一部分基本合格的,更讓郭戎窩火。

  因為這部分基本都是李師道通過曾經的平盧軍安插的奸細,各種造船的技術也是通過這些人竊取的。

  考慮了一下,重新訓練這支已經完全沒有價值軍隊的所需要付出的代價之后,郭戎果斷選擇直接將其解散。

  即墨周圍有近十萬人口,自己身邊又有獨立營這些老兵在,重建一支新軍的可比開發那些廢物要容易太多。

  考慮到時間緊急,直接遣散了原護軍之后,郭戎立刻開了對新軍兵員的選擇,這一次郭戎直接盯上了那些被征發的民夫、役夫以及為即墨、嶗山基地服務的漁民。….這些人本就年富力強,再加上在即墨城建設期間已經習慣了集體勞作,無論是身體素質、精神面貌、組織紀律都是上乘,本就是最好的兵員之一。

  至于備選人里面為什么要加上漁民,則考慮到郭戎的一個想法,在黃海之濱或許可以開創大唐的一個新兵種。

  對于郭戎希望從民夫和役夫中選擇新兵的想法,即墨、嶗山基地的所有官員一直贊成。

  畢竟沒有人傻子,他們不是不知道之前的護軍到底多爛,只不過術業有專攻,造船他們在行可是練兵他們不行,現在郭戎來了,而且要親自建立一支新軍他們怎么可能不雙手歡呼。

  民夫和役夫的抽調確實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即墨和嶗山基地的建設步伐,但是影響了又如何?

  以太上皇和皇帝的支持力度民夫和役夫想要多少有多少,無非是早兩個月,晚兩個月而已,而由郭戎親自建立的新軍可是未來即墨以及嶗山基地的安全的保證。

  在取得了上下一致的同意和支持之后,一邊募兵,郭戎同時向太上皇李誦送去了信件。

  信件的要求只有一個,在即墨設置隸屬于禁軍系列的海防衛軍——嶗山衛。

  因為大量精通操船,水性良好的漁民加入,新建的嶗山衛將成為大唐第一支擁有兩棲作戰能力的衛軍。

  只不過,一切往往天不隨人愿。

  郭戎抵達即墨的第三天,正當嶗山衛緊鑼密鼓的募兵的時候,一隊滿身是傷的偵察兵進入了即墨舊城。

  。.

  一只橘貓壓海棠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