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小說網 > 道影 > 第97章 旗幟的新作用
  當天的會議結束后,南岸的官軍就開始往北岸移動,換防。

  但南岸有六七萬兵馬,也不是一天兩天能移過來的,而且耿炳文大概沒想到燕王敢直接沖過來,所以全軍有條不紊的在進行,根本不著急。

  各部依令而動,一直到八月二十五日,還有一萬多沒完全過來。

  當天清晨,各部還有點混亂的往北岸移,原北岸的兵馬因為要讓出地方,還有往更北的地方移動的。

  整個真定城下有點混亂,十幾萬大軍在移來移去,各自找自己的位置。

  還有人對駐地不滿,想換地方。

  就在這滿場的混亂中,突然,一陣悠長的號角聲響起,從真定城北面的遠處,無數旗幟迎風而動,大股的燕軍來了。

  朱高煦今天為中軍先鋒,帶著自己的部下兩千兵馬在燕軍西側。

  從他的方向來,算是燕軍右側,對面是南軍左側。

  他剛剛一路上就在想,為啥官軍不到真定城去,據城而守,不是挺好的嗎?

  現在到了真定城下,總算知道為什么,真定城周長也就二十里左右,城中原本有大量的百姓和少量官軍,還囤積了大量的輜重和糧草,實在是沒地方放南軍這十三萬兵馬。

  此時南軍大概有三萬在城中,十萬在城外。

  等南軍哨騎打探到燕軍突然殺到,已經為時已晚。

  此時燕軍原本距離南軍還有十幾里地。

  若是耿炳文原本駐軍不動,這十幾里的距離,足以給他好好布置的時間。

  但耿炳文全軍正在移動,突然接到這消息,就如燕王所說的那樣,全軍有點混亂。

  燕王打仗很有經驗,幾天前就決定了策略,朱高煦也看出他的決策的優勢。

  前鋒就是火真和譚淵部,他們兩部全是騎兵,從五里外就開始緩緩提速,兩里外開始加速,然后直插南軍右側,隨著他們的沖鋒,燕軍后隊戰鼓齊鳴,號角不斷,現場響起強烈的沖鋒聲,燕軍騎兵如一條洪流浩浩蕩蕩的沖過去。

  很多南軍還在移營,都沒準備好,有的甚至都沒接到中軍軍令,畢竟南軍哨騎要把燕軍來了的消息,在短時間內傳到十三萬大軍中是不可能的。

  按此時的明軍戰術和規矩,哨騎在十幾里外打探到燕軍來襲,首先要狂奔回來,匯報中軍,然后耿炳文立刻做出決斷,是繼續往北移營,還是各部原地駐守。

  接著還要派出大量傳信兵通知十三萬大軍的各營各部主將。

  整個過程都需要大量的時間。

  這也是朱高煦為什么十分重視親兵傳迅的事情。

  這事要換成朱高煦,他的親兵立馬可以分向上百騎,同時向各營快速的傳遞燕軍來襲的消息。

  燕王就是打南軍這個通知時間差。

  現場果然和燕王所料那樣,南軍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但南軍兵馬太多,足有十萬之巨,連綿數里,僅僅一部分兵馬被打崩并不一定會影響到大局。

  朱高煦部很快就到達指定戰場,還聽到本方進攻的號角,但并沒有急著上去進攻。

  練兵最好的方式就是打仗,他的新兵連打了幾仗,已經越來越強,但打仗不意味著瞎打。

  朱高煦很善于學習,燕王給他的命令是盡力打崩南軍左翼。

  他此時就在觀察南軍左翼。

  南軍左翼是最早在北岸的兵馬,全是步兵。

  在南岸的兵馬移過來后,這部分人往左翼移動,讓出地方。

  朱高煦粗看過去,最少有三個大營連片組成,每營算五千人,都有一萬五千。

  這可不好打。

  就在朱高煦細看時,徐祥和陳文已經到了他身邊。

  徐祥粗看幾眼,馬上道:“南軍前面還在移動,現在是打崩前面的最好機會,讓他們穩住陣腳,騎兵就不好打步兵了。”

  朱高煦點頭,他也在猶豫,現在發現,打仗一定要果斷,哪怕命令下錯,也不能輕易更改。

  “走,沒什么好說,為了升官發財,沖。”

  “沖。”朱高煦這部兩千騎,滾滾而動,沖向南軍左翼前陣。

  南軍左副將為駙馬李堅,這邊正是李堅的兵馬。

  李堅原本在真定城,但今天為了移營,也來到大營,沒想到燕軍突然來了。

  他看到燕軍時有點蒙,因為南軍的哨騎完全沒有消息傳來,一點準備功夫都沒有。

  但現在想這些已經沒有用,他馬上下令,就地駐守,各營向他部集合。

  步兵一定要聚集起來,越密集越難打,騎兵看到就會頭痛。

  但他傳令可沒像朱高煦這樣改進過,從他傳給親兵,到親兵四下傳遞,整個戰場都是混亂一片,傳遞到各營都需要時間。

  而朱高煦的騎兵,幾乎在后世一分鐘不到的時間內,就已經到了他們陣前。

  嘶,朱高煦看著前面鋪成長長一條線的南軍步營,也是暗暗倒吸口冷氣。

  南軍大陣連綿十余里,看起來無窮無盡一般。

  要不是他們正在移陣,如果駐守原地,都會有欄柵遮擋,將會更難進攻。

  現在他突然明白父王朱棣要調動南軍南北兩岸合兵一處了。

  如果只攻北岸,北岸都有固定陣地,步兵把營地一扎,欄柵一拉,陷馬坑再一挖,騎兵就難攻了。

  又學到了,朱高煦暗暗想了下,一揮手:“先掠射。”

  有親兵立刻舉一面紅色小旗往背后一插,迎風搖動,邊跑邊搖。

  “掠射,掠射。”

  “殿下有令,先掠射。”

  隨著親兵的旗幟,各千戶百戶總旗都在叫。

  月漾橋一役后,朱高煦根據戰場各部的反饋又進行了改進。

  之前他的親兵們把各種顏色的飄帶綁在帽尖上,有人說還是不夠高,如果大伙都是騎兵,更遠處的看不到。

  像今天雙方十幾萬兵馬的大戰,僅僅綁在帽尖上,更加不夠。

  朱高煦馬上想到后世滿清八旗,會在背后背數面旗幟。

  他進行了改進之后,以一柄到三柄,加上顏色各不相同,代表了不同的意思。

  然后每營選派專人,認識學習了好幾天。

  此時親兵們背上的旗桿有一米多高,露出頭近一米,先插在背上,再從脖子上綁一圈,保證足夠的牢度和高度,旗幟比較小,減少阻力。

  兩段固定之后,親兵們可以空出雙手穩妥的騎著戰馬,四處逛蕩,甚至有人還能施展騎射。

  紅色單旗,在朱高煦營中,代表靠近掠射的意思。

  在朱高煦僅兩千人的營中,只要豎一到三桿旗,全軍都能看的清清楚楚,根本不需要親兵們四下跑動,到處傳令。

  這是用幾桿旗,甚至是一桿旗,在最快時間把戰斗命令傳遞到全場。

  隨著紅旗飄揚,朱高煦全軍往前提速移動。

  對面南軍也非常緊張,步兵們拿著長槍和銃紛紛瞪著他們。

  雙方距離越來越近。

  一百步,八十步,五十步。

  長槍兵紛紛往前移,南軍那邊也在叫:“不要怕,上上上。”

  “頂住,咱們人多。”

  “銃兵往后。”

  “弓手準備。”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