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小說網 > 逍遙漁場 > 第352章 蟹文化(下)
  王胖子完全沒想到,李軒的知識儲量這么豐富。

  “李老弟,你對螃蟹知道得怎么這么多?”王胖子疑惑道。

  李軒微微一笑,“這些都是獨屬于我們自己的蟹文化,我身為一個漁民,當然得要知道一些。”

  “李老弟你的學識,實在是太淵博了。”王胖子佩服道。

  李軒擺擺手,“淵博算不上,我就是學這個的,算是專業對口罷了。”

  王胖子來了興趣,“那感情好啊,李老弟,你給我好好講講這蟹文化唄。”

  李軒撇撇他,非常納悶,“你愛聽這個?”

  王胖子立刻搖頭,“我對這個一點興趣也不感,我只要有的吃就完了,但我是干餐飲的,現在也正是吃蟹的季節,我覺得我有必要了解一下。”

  “原來是為了工作。”李軒點點頭,“那我就說說我知道的一些。”

  王胖子連忙掏出手機,打開記事本,“李老弟你說,我記筆記。”

  李軒見王胖子這么正式,不由也正色起來。

  其實有關螃蟹的知識,李軒知道的非常多。

  李軒在腦海里,細細刪選了一會后,才挑重點說道:“說起這蟹文化,我就想起,寫于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世說新語》中講的一個關于吃螃蟹的經典故事。”

  晉朝名士弼柞喜好飲酒吃蟹,曾說過“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這樣的名句。

  弼柞醉酒吃蟹的姿態還成為了后世文人墨客模仿的對象,吃螃蟹的風氣由此帶動。

  隨著唐朝、宋朝經濟發展,人們對飲食的要求也變得精致起來,蘇州成了全國食客匯集的地區,蘇州的蟹,自然也就成了大家追捧的蟹。

  《平江紀事》有記載:“吳中蟹味甚佳,而太湖之種差大,殻亦脆軟,世稱湖蟹第一”。

  到了宋代,古人對螃蟹分類的諸多方法開始出現,甚至還出現了專門討論烹飪螃蟹的專著。

  螃蟹的菜品也相繼問世,比如著名的“洗手蟹”、“蟹釀成”等。

  前者是南方精致烹飪的典范,吃的是風雅;而后者是北方人豪邁的吃法,吃的是新鮮。

  此外,蟹黃包、蟹肉餛飩等后世美食也在當時相繼出現。

  說到這里,李軒看了眼王胖子。

  王胖子也頓時臉紅不已。

  原來在宋代時候,有關螃蟹的吃法,就已經形成菜系了。

  虧他還在李軒面前賣弄說,明朝的沈萬三,是這世界上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李微微一笑,繼續道:“民國之初,四大名醫之一的施今墨每年深秋必南下行醫,其實他南下行醫只不過是個幌子,吃螃蟹才是他的最終目的。”

  王胖子眨眨眼睛,心底臥槽不斷,你壓怎么連這個都知道?

  不就一個螃蟹的吃法嗎?

  竟然真被你從上古傳說說到了今天。

  李軒繼續道:“這位老夫子更是把各地出產的蟹分為六等。”

  王胖子一聽,頓時眼睛一亮,連忙問道:“哪六等?”

  李軒知道,做生意的王胖子,最關心的恐怕就是這個了,于是也不賣關子,直接道:“一等為湖蟹,陽澄湖出產的為一級。”

  “邵伯湖、高郵湖出產的為二級。”

  “二等為江蟹,蕪湖出產的為一級,九江出產的為二級。”

  “三等為河蟹,清水河出產的為一級、渾水河出產的為二級。”

  “四等為溪蟹,五等為溝蟹,六等則為海蟹。”

  王胖子皺了皺眉,一句胡說八道差點脫口而出。

  合著海蟹是最下等的啊?那他這些大青蟹還要不要賣了?

  不過一等蟹是湖蟹,王胖子卻是承認的,特別是那陽澄湖大閘蟹,鮮蓋百味,聞名天下,在這吃蟹的季節,更是一蟹難求。

  市場上那些打著陽澄湖名號的螃蟹,其實絕大部分,都不是陽澄湖產的。

  吃大閘蟹是一種季節性享受。

  唐代詩人李白曾贊道:“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萊。且須飲美酒,乘月醉高臺。”

  美酒配美味,這是詩人情懷,也迎合了我國古人喜食鮮香的口味。

  俗語說:“秋風起,蟹腳癢,九月圓臍十月尖。”

  九月要食雌蟹,這時雌蟹黃滿肉厚。

  十月要吃雄蟹,這時雄蟹蟹臍呈尖形,膏足肉堅。

  市場上的螃蟹有很多。

  但真正能稱為大閘蟹的,其實只有中華絨鰲蟹,而且個頭要在四兩以上。

  大閘蟹之名有來頭。

  據說早年間蘇州、昆山一帶的捕蟹者,在港灣間設置閘門,閘用竹片編成,夜間掛上燈火,蟹見光亮,即循光爬上竹閘,此時只需在閘上一一捕捉。

  如此捉到的“傻螃蟹”便叫做大閘蟹。

  小說家包天笑寫過《大閘蟹史考》,稱“大閘蟹”三字來源于蘇州賣蟹人。

  蘇州人家把蟹當做夜宵,所以賣蟹人總是在下午挑了擔子,沿街叫賣:“閘蟹來大閘蟹”。

  這個“閘”字,音同“SA”,“SA”在吳地方言中是水煮的意思,蟹以水蒸煮而食,謂“SA蟹”,“SA”與“閘”就這樣暗合著音韻流傳到今天。

  事實上,從古至今,人們對大閘蟹文化的沿襲從沒間斷過。

  魯迅先生曾稱頌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了不起的“勇士”。

  誰是第一吃蟹人至今史無考證,但其美味已得到公認。

  古往今來文人墨客對蟹情有獨鐘,也留下了許多著名的詩篇。

  唐代著名詩人皮日休《詠螃蟹》詩云:“未游滄海早知名,有骨還從肉上生。莫道無心畏雷電,海龍王處也橫行。”

  這首詩把螃蟹的形象和神態寫得活靈活現,全詩不著一個“蟹”字,短短幾句寫出螃蟹在海洋中的名聲。

  螃蟹肉上生骨的奇特長相,渾身是膽,在海底下橫行。

  螃蟹不僅入詩,也入畫。

  金風起兮蟹腳響,其意境本身就是國畫的美。

  王胖子若有所思的看著李軒手上那只基本被啃完的大青蟹,面露怪異,這玩意兒,竟然還有這么多說道的東西。

  “李老弟,說實話,聽你說完,我這只青蟹都有點舍不得吃了。”王胖子開玩笑道。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