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小說網 > 修仙,從長生不死開始 > 第345章嶺南三國
  到了五月中旬,青云子終于率領六萬精銳,返回了巴陵。

  陸淵當即下令,讓這出征半年的六萬人放假輪休,各自批了一個月假,讓他們回家和親屬團聚。

  等放假歸來之后,而前往巴陵各處輪戍,歸入郡內防務部隊中。

  這支部隊出征已久,屬于師老兵疲的范疇,此次南征,陸淵并不打算用他們。

  畢竟如今洞庭郡內,剩余的禁軍足足還有著十支,想要從中挑選出三支來,實在太簡單了。

  根本不必逮著一支部隊就往死里去用。

  而且洞庭郡內,原先留守的十支禁軍,基本都是新兵,資歷最老的,訓練時間也才堪堪一年而已。

  一年時間,也不過讓他們精通旗號陣列,明白軍法秩序,勉強算是達到了合格標準。

  但僅僅合格,不過是府縣兵的水準。

  想要成為戰兵精銳,成為禁軍驍勇,還得在戰火里磨練一遍,從生死中滾過一圈,熬過了這一關,見過了血,才能發生質的蛻變。

  到時堅定了意志,再花個兩三年時間,打熬技藝,精深武藝,也就算是成為精銳戰兵了。

  如今這些新兵才剛剛走完第一步,從菜鳥成為了合格兵,此時正是讓他們前去戰場,經歷血火淬煉,走完第二步。

  正好。

  相比于北邊強大的周國精銳,嶺南各國,水準其實都很一般。

  哪怕是在南邊諸小國中,向以強大好戰著稱的蘇國,其實國中兵馬水平也就那樣。

  蘇國只不過一個小國而已。

  國民不過百萬,疆土不到萬里,國中之人就算再怎么好戰,底子資源擺在這,又能練出多少精兵來?

  該國上下五萬兵馬中,估計也就只有一兩萬老牌精銳,能達到楚國標準禁軍的水準。剩下大半兵馬,也就是地方府縣兵那種合格兵的水平,根本當不得大用。

  想要掃平對方,出動兩三支禁軍,配上一位先天宗師,基本就可以滅了蘇國了。

  至于南海國,那就更不用說了。

  文恬武嬉,嚴望秋都死了五六年了,如此長的時間內,南海國竟然還沒培養出一位先天宗師來?

  甚至如果從當初越國北伐的時候算起,那時南海國還是南海派時期,當時該派便面臨著后繼乏人的情況。

  若是從這時候挑選后人,重新開始培養,十幾年的時間,怎么著也能挑選出一個合格繼承人了吧?

  可事實就是,從前越弘道六年,一直到如今楚國神武十年,整整十四年時間,南海國依舊沒培養出一個先天宗師來。

  要知道陸淵培養孫思文,前后耗費也就是五六年而已。

  由此可見,只要有基礎的話,再加上資源傾斜,想培養出一位先天宗師,其實也算不得多難。

  但就是這么一件不怎么難的事情,南海國就是做不到。

  其中原由,這些年陸淵通過皇城司的百般探查,倒也了解了一些。

  南海國之所以培養不出先天,究其原因,無非是一個體制問題。

  原先是南海派的時候,舉派上下是一個宗門,嚴望秋哪怕作為掌門,本質上也不過是宗門弟子,是要屈居于門派之下的。

  在這種情況下,南海派是南海派所有人的,掌門只是所有人中,推選出來的管理者而已。

  這種公有推舉制度,令得南海派可以放下私心,毫無顧忌的從門派中挑選合格弟子,培養出先天繼承人來。

  這便保證了門派的傳承。

  可這種公有推舉制度,在嚴望秋身為掌門的晚年時期,出現了問題。

  因為在那時候,當時身為掌門的嚴望秋,想要培養繼承人時,縱觀門下一圈,竟發現自己的弟子門人,沒有一個成才的。

  所有人挑來挑去,也找不出一個符合條件的先天種子。

  當然,這個挑選的范疇,僅限于嚴萬秋一脈的弟子門人,以及他的血親家族。

  至于整個門派之中,南海派十萬人,當然能找出合格的先天種子。

  可嚴望秋相比于此前歷代掌門,無疑是私心極重的一位。

  相較于從,門中別支挑選一位繼承人,然后奪去自己一脈的權利。

  甚至因為自己的偏袒,族人弟子已經如同寄生蟲一樣,趴在了南海派的軀干上,吞食了太多原本屬于大伙的利益和權力,已經形成了尾大不掉的形式。

  等新掌門上任,面對這種舊掌門一脈,盤枝錯節的利益關系,所能做出的選擇當然不多。

  一想到日后,下一任掌門可能對自己的弟子后人發動清洗,滅了自己的傳承和家族。

  嚴望秋就寧可宗門內沒有先天繼承人,也不愿挑選出一個日后會斬向自己后人的劊子手來。

  這便是當初南海派,明明據擁嶺南,弟子十萬,宗門實力數倍于九川劍派,卻偏偏連個繼承人都找不出來的原因所在。

  一切只是私心而已。

  南海派時期尚且如此,到了南海國時期,就更不用說了。

  原先宗派的時候,屬于公天下。

  雖然這個所謂的公天下,在嚴望秋的理解中,也只是屬于自己弟子和族人之間的公有制,并非是整個門派所有支脈的公有制。

  可哪怕是這種狹隘的公有制,相較于后來來說,其實也已經算是先進和無私了。

  因為到了后面的南海國時期,成了國主之后,看著國內數千里江山,數百萬黎庶,聽著眾人俯首稱臣,聽著萬民口稱萬歲,原本還有一絲公有之心的嚴望秋,心思就徹底變了。

  就如上古禪讓走向家天下一樣。

  嚴望秋也和大禹一樣,想將整個天下,傳給自己的兒子,然后讓自己這一脈的血親后人,統治南海萬萬年,永為國主。

  這個想法從某種意義上來看,確實是好的,屬于先進的。

  畢竟國家和宗門不一樣,宗門可以毫無顧忌的玩推舉,屬于誰強誰上都行。

  可國家除了需要強之外,還需要穩定。

  因此最強的力量掌握在王室手中,自然能夠以此作為威懾,再加上大義名分,用以穩定全國。

  不然國主是嚴氏一族,先天宗師卻是他人。

  一個掌握最高名分,一個掌握最強力量,國家最重要的名與器,分別被兩股勢力掌握,最后勢必會造成政出多門,互補一統的局面。

  到時等待南海國的,只會是戰爭與毀滅。

  要么名與器統一,嚴氏一族覆滅,掌握最強力量的先天宗師,重新組建自己的政權。

  要么外力入侵,趁著南海內亂滅了此國,嚴氏一族的下場同樣好不到哪去。

  以上不論哪一個,南海國與嚴氏一族,都不會有什么好下場。

  別覺得危言聳聽。

  當初大禹傳位于夏啟,等夏啟登基之后,有扈氏便反對作亂,最終被啟率軍討平。

  后面等起的兒子太康繼位,更是被東夷后羿趁機奪取了王權,滅了夏朝的國祚。

  就連大禹這種有治水之功的有德之人,他的兒子想從公天下轉化為家天下,都有人站出來反對,最終甚至一度失國。

  你嚴望秋何德何能?

  是振興宗門,發揚光大了?

  還是挽宗門于水火,有著存亡再造之功?

  以上兩點,都沒有。

  反倒是自私自利,一沒為宗門培養出合格繼承人,保持住南海派先天大派的地位。

  二沒救宗門于水火,反倒是讓自己的弟子族人趴在宗門上吸血,最后更是為了逃脫罪責,親手將宗門覆滅。

  用南海派的尸骨,換來了一個自家的南海國。

  有著以上諸多班班劣跡,更有著嚴望秋這位篡奪者親自示范,上行下效,你說他怎么可能放心,自己死后,培養出來的先天宗師,不會篡奪自家基業?

  這當然是不可能放心的。

  不只是嚴望秋,顏氏一族也不可能放心。

  所以原先南海派的時候,嚴望秋還有自己的弟子門人,可以作為先天備選。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App,】

  可到了南海國時期,他便只剩下自家族人,甚至是自己的直系后代,可以作為備選了。

  因為南海派化派為國,同樣侵奪了嚴望秋弟子的利益。

  原先他的那些弟子,還有可能繼承掌門之位,可以成為先天宗師。

  可等南海國出現之后,父死子繼已成天理必然,除了嚴望秋的子孫后代,其余人根本沒有繼承王位的資格。

  你說那些被剝奪了機會的弟子門人,心中能甘愿嗎?

  如此自然就再剝奪了一批先天種子的挑選人群。

  等剩下嚴望秋那些直系血脈之后,想從那區區幾十人當中,挑選出一個合格的先天種子,何其難也?

  就更不用說,嚴望秋的那些子孫后代,在南海派時期,其實已經就被篩選過一遍了。

  那些落選的人,根本就不合格。

  這老頭成為國主后,夜夜笙歌,在臨終之前,一年生了十幾個兒女,這其中未必全是貪圖美色的緣故。

  多生幾個孩子,多找幾個繼承人,好從中挑選出先天種子,這估計也是嚴望秋的內心想法吧。

  只不過他畢竟不是陸淵。

  沒法用仙法靈氣,直接洗滌自家孩子身魂,靠這種廣播種的方法挑選繼承人,效率終究太低太低了。

  而且時間,也太短了。

  因此等這老頭立國到如今,十余年間,南海國也未能從嚴氏血脈中,挑選出一個合格的先天繼承人來。

  或者說,嚴氏一族中可能確實有合格人選,但這人并不符合嚴氏一族中當權者的利益,所以哪怕明知對方合適,卻也沒培養此人。

  內斗猜忌的苗頭一旦開啟,就如同魔鬼的呢喃,再難斷絕了。

  南海國,嚴氏一族,立國不正,宗族的興起也伴隨著陰謀無恥,從建立的那一天起,就已經昭示了日后覆亡的命運。

  就像司馬篡魏之后,一句伏唯圣朝以孝治天下,倒進了西晉的尷尬與難看。

  要知道,在晉以前,歷朝歷代,可都是以忠孝治國的,哪怕曹魏也一樣。

  竊宗為國的嚴望秋,他所建立的南海國就如西晉一樣,天然就少了一層大義法理,沒有正義性,為天下人所恥笑,根本得不到人心的真正認同。

  而南海國的政治格局也同樣如此。

  官員腐敗,吏治糜爛,底層百姓不如豬狗。

  缺少正義法理的嚴氏一脈,為了維持自身之統治,不得不大量出讓利益,以討好國內那些掌握實權力量的世卿權貴,換取他們支持自己。

  如今的南海國,嚴氏一族更像是國內那些世家權貴,所推出來的傀儡,名義上的代表人。

  表面上喊他一聲國主,私底下指不定怎么嘲笑不恥呢!

  國主都名不正,言不順了。

  底下的那些官吏,貴族,世家,就更別提了。

  整個南海國,上到國君,下到最底層的吏員,就沒有一個真把南海國當做自己的。

  他們全都把整個國家當成了一個可供吸血的器皿,拼了命的趴在這個器皿身上,吸取著鮮血養分,以壯大自己。

  此情此景,像極了當初嚴望秋帶著一幫人,趴在南海派上拼命吸血的模樣。

  如今舊景重現,唯一的不同,也只是南海派換成了南海國。

  被吸血的人,也從當初的公有天下,變成了如今的家天下。

  想來嚴望秋促成這一幕時,心中也曾凄涼無奈吧。

  這樣一個國家,這樣一個人人為私的世道,底層根基早已腐朽到了極限。

  滅南海國,陸淵甚至都不用出動先天宗師,可能只用出一支禁軍,區區兩萬人,配合上拉攏打擊,都可能直接負面這個根子上就出了問題的國家。

  此國是嶺南三國中,最容易滅的一個。

  之所以能存活到現在,也只是因為楚寧相互制衡,為了保留緩沖區,才讓其存在的。

  此時陸淵已經準備打破平衡,開始東征,要一統揚州了。

  這么一個緩沖區,自然也就沒有必要繼續存在了。

  這個腐朽的國家,就讓他來徹底覆滅吧。

  蘇、南海兩國,想要討平并不怎么難。

  兩者一個國力弱,一個先天不正,滅亡自然簡單。

  但嶺南剩下的最后一個宋國,想要打就有些難了。

  宋國乃謝寧所建,謝寧又出自臨海世家。

  按照臨海世家那互相禪讓,輪流做皇帝的傳統,從理論上講,謝寧天生就有著稱王稱帝的法理。

  事實也是如此。

  面對謝寧的獨立,鑒于宋國遠在萬里之外,與寧國有著重重山河阻隔,那位金陵的建武天子,最后也是派出使者,承認了宋國的獨立,并且給予了冊封。

  所以從正統名分上,宋國并無任何的缺失。

  而國家底蘊上。

  經過一連串的征討,還有二十余年的休養生息,當初殘破的九真郡,早已恢復了生機,開始重新繁榮起來。

  算上新開拓的銀生郡,整個宋國人口已經達到了二百萬,兵馬也擴張到了十萬。

  這十萬兵馬,可全都是大國標準的精銳戰兵,完全可以媲美陸淵的楚國禁軍,那是實打實的天下勁旅。

  除了這十萬戰兵外,宋國的銀生、九真二郡,地方上還有五萬左右的郡府縣兵,這些兵馬戰力也不弱,同樣可堪一戰。

  足足十五萬兵馬,再加上謝寧這位先天宗師,整個宋國,便如當初的長沙國一樣,可謂是一個渾身帶刺的硬骨頭,武功強盛到了極點。

  將一個偏僻的南蠻小國,建設成如今這種民富國強,武功煊赫的軍事大國,謝寧充分向世人展示了,什么叫做世家底蘊,什么叫做文武雙全?

  與之相比。

  當初同樣一味擴軍,卻將整個蘇國弄得民不聊生,叛亂四起,最終淪落到如今這種殘破境地的蘇玄歌,簡直可以羞愧的自刎謝罪了。

  說實在的,便連當初陸淵拿到皇城司綜合各方信息后,所統計出的宋國家底,也不由悚然一驚。

  或許是因為宋國向來低調,又或者是宋國的方位,實在太南,位于九州最南端,比西南那幾個夷國還要偏僻。

  所以宋國的消息,向來很少傳入九州中原。

  甚至就連與它相鄰的幾個小國,目光也都盯著楚國,少有將視線南顧的。

  諸多因素下,也就造成了宋國消息閉塞,奇跡般的在諸國眼中「神隱」了,沒任何人在意的特殊情況。

  要不是陸淵近兩年,準備南征,一統嶺南三國,特地加強了對于蘇、宋、南海三國的情報收集,派了更多人手去打探。

  否則還真被這個不聲不響的宋國,給欺瞞了過去。

  而宋國暗地里積蓄這么多強兵,又如此低調,看來也所圖甚大。

  足足十五萬兵馬,楚國的五分之一了。

  此等實力,放在南邊的那些小國中,足以橫掃。

  此時宋國之所以沒動靜,多半也是忌憚楚國,一直在暗暗等待著時機。

  面對這么一個有實力,有耐心,有規劃的敵人,任誰都會感到頭痛。

  陸淵也不例外。

  此次南征,蘇、南海二國,皆不足慮。

  唯一可堪一敵者,宋國是也。

  對付宋國,他打算拿出全部的精力,用盡所有能調動的力量,來攻滅此國。

  這是陸淵對于宋國最大的尊重。

  你強大,所以我要加倍的對付你,不惜一切代價。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