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小說網 > 鎮獄六年,歸來即無敵 > 第六百二十五章及時調整
  再擴軍10萬意味著抗日軍要增加三個軍,那這三個軍軍長必然會從這些個師長中提拔,在座的一眾師長們心熱了起來,畢竟誰都想指揮的部隊越多越好。

  “有人恐怕要問抗日軍擴編至30萬,那軍官不夠怎么辦,我們還要在一年時間內在培養干部2萬人,這些干部既包括軍事干部,也包括地方干部”張廷言的話打消了眾人心中的擔憂。

  抗日軍再擴軍10萬,最大的問題不是招不夠士兵,而是將人招滿之后有沒有這么多軍官去指揮他們,如何形成戰斗力,這才是其中的關鍵。

  張廷言在擴軍之初就已經想到軍官數量不夠的問題,負責地方工作的張做舟也曾向自己提出地方干部數量太少的問題,這使抗日軍深入基層發動群眾受到鉗制。

  等一年后抗日軍培養出這2萬名干部,軍隊、地方干部不足的問題,將會得到極大緩解。

  有謝科帶頭發言,眾人也都放大膽子,紛紛表達自己的意見、建議。

  “副司令、謝參謀長、各位我也來說說,我軍現在養成了喜歡待在大城市,不喜待在農村,深入敵后開展游擊戰的習慣。”

  “我軍負責駐守三江口,起初我打算派出部隊到日軍身后開展游擊戰,結果三個師沒有一個師愿意派人去,都想待在防線穩固、設施齊全的三江口。”

  “長此以往,我擔心我軍會逐漸忽視敵后戰爭重要性,放棄開辟敵后戰場”第一軍軍長趙正香抱怨道。

  趙正香所說的問題張廷言也有所察覺,在與關東軍沿三江口、四平一線對峙的三五個月后,前線各部隊普遍都喜歡守著正面防線,不喜打穿插打迂回的戰術。

  有的部隊甚至覺得正面防線能擋住日軍進攻,便對敵后戰場起了輕視,認為敵后戰場沒有多大作用,不如正面戰場重要。

  “趙軍長說的很有道理,會后回去之后,各軍各師要深入廣泛地開展整治思想作風運動,做好戰士們的思想教育工作,讓戰士們認識到敵后戰場和正面戰場一樣重要,甚至敵后戰場比正面戰場面臨的困難更多”張廷言端起桌上已經放涼的茶水喝了一口說道。

  “副司令,既然講到了正面戰場和敵后戰場,我也有話要說”遼東抗日軍司令何方明插話道。

  “我們遼東抗日軍現在雖發展為擁有三個軍分區12個營,還有各類炮兵、騎兵等,合計約15000余人,勢力仍然薄弱。”

  “遼東抗日軍處于日軍三面夾擊之中,日軍可沿南滿鐵路、沈吉鐵路、安沈鐵路對我遼東抗日軍進行掃蕩。”

  “在去年的掃蕩中,我遼東抗日軍甚至一度放棄遼東根據地,被迫越過安東鐵路,撤往寬甸、桓仁一帶,好在因獲得福在這一地區又重新開辟了新的根據地。”

  “鑒于遼東抗日軍所面臨的巨大壓力,我懇請司令部給予遼東抗日軍更多的支持”何方明建議道。

  “南滿是日軍心腹之地,遼東抗日軍是我抗日軍插在日軍心臟上的一把匕首,他們所承受的壓力比在座的諸位都要大。”

  “從這批抗日軍講武堂即將畢業的軍官們抽調三分之一優先增援遼東、遼中兩支抗日軍,方明我也給你們壓壓擔子,今年年底你們要將原來的遼東抗日根據地與現在新開辟的根據地連成片”張廷言順著何方明的話說道。

  張廷言設想中,南滿鐵路以東,安吉鐵路以南,這片區域要被遼東抗日軍牢牢控制住,這里丘陵、山脈縱橫是理想的敵后根據地,控制住這片地區將切斷關東軍與日本朝鮮派遣軍的聯系。

  抗日軍支持下朝鮮反抗軍已初具規模,當面對日本朝鮮派遣軍圍剿時,他們可以通過鴨綠江撤至中國境內保存實力,等日軍主力撤退后再重新返回朝鮮,在后來抗日軍揮軍入朝時,朝鮮反抗軍發揮重要作用。

  會上眾人根據各自參戰經驗,交流了“七分用土,三分用槍彈”、“近戰狠打”、“交叉火力”等戰術,這些戰術隨后在抗日軍全軍普及開來,令日軍大吃苦頭。

  這場會議開了整整一天,在后來的史書上對于這場會議只有短短一行字描述,幾十年后參加過這場會議還健在的抗日軍軍官接受采訪時才透露這場會議的內容,人們才知道這場會議對抗日軍有多重要。

  這場會議總結了一年多來抗日軍在各條戰線上暴露出來的問題,尤其是提出了整軍30萬,培養干部2萬人,號召抗日軍軍官干部深入基層,這些都為后來抗日軍的勝利埋下了伏筆。

  會議從早上太陽剛升起一直開到下午太陽落下,從會議室出來眾人恍若隔世,司令部炊事班已經做好飯菜,參謀長謝科招呼各軍師長們前去用餐。

  晚飯很簡單是豬肉燉白菜,里面還加了些豆腐,每人一碗菜一碗飯,副司令張廷言也不例外。

  張廷言夾起一塊豆腐送入嘴中,吸收過油湯的豆腐爽嫩滑口,將菜湯倒入飯中一攪拌大快朵頤。

  “各位軍師長不要怪司令部招待不周,我們的糧食都用來支援前線,和蘇聯人、美國人做交易換武器了,這已經算是好的了”參謀長謝科端著一碗米飯一碗菜邊走邊說道。

  蘇聯、美國可不會給抗日軍白送武器裝備和機械設備,抗日軍要么拿糧食換,要么拿礦產換。

  抗日軍開采的礦產自己都不夠用,只能通過向蘇聯、美國出口糧食換取武器裝備和機械設備。

  抗日軍通過每年向蘇聯出口50萬噸糧食從蘇聯引進機床廠、拖拉機廠、發電廠、化工廠、光學器材廠、槍械研究所、炮兵研究所等一系列工廠,為抗日軍日后軍工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歷史上看蘇聯人對中國的援助大多數時候都是有代價的,很多人認為抗日戰爭勝利后我軍挺進東北時蘇軍給我們留下了很多武器。

  但翻看戰史我們會發現當時斯大林還是傾向國民黨一方,他擔憂援助我軍會引起國民政府的反對,不愿意主動給我軍提供過武器裝備。

  蘇軍寧愿將他們視為廢鐵的日軍武器拉走,也不愿意留給我軍,后來我軍與蘇軍反復磋商,蘇軍才愿意讓我軍每年出口100萬噸糧食的代價換取武器。

  我軍在蘇軍近乎施舍的態度下,獲得大量武器、設備,逐步建立起自己的軍工體系,東北老百姓勒緊褲腰帶給我軍提供大量的糧食,促成東北革命戰爭的勝利。

  在東北我軍最困難的時候,朝鮮方面向我方伸出援手,為我軍提供2000多車皮日本留在朝鮮的戰略物資,還允許東北我軍傷員撤往朝鮮休養。

  金日成曾對我方求援同志說過:“中國的事情就是我們的事情。”

  當朝鮮戰爭爆發以后,我國最終決定出兵朝鮮,有出于國家安全的考慮,也有報答當初朝鮮在解放戰爭時對我們的援助。

  歷史有驚人的相似,在抗日軍的會議結束4天以后,3月8日關東軍也召開了一場決定關東軍未來的會議。

  參加會議的有關東軍司令菱刈隆、參謀長小磯國昭、副參謀長岡村寧次,第3、第6、第7、第8、第11、第14各師團師團長,特意邀請了考察團梅津美治郎、山岡重厚、永田鐵山、米內政光等人參會。

  無獨有偶,關東軍這場會議也是以反思與抗日軍這次戰役為開頭,關東軍司令菱刈隆認為這次為期一個月的戰事中,關東軍在戰術上失敗,在戰略上勝利。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