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小說網 > 直播:大收藏家 > 第五章 黃楊木筆筒
  鎮店之寶,就這?

  實際上,郝運也沒有購買的想法。

  他是來撿漏的。

  既然是鎮店之寶,就不可能便宜弄到手。對于這種東西,他的興趣不大。

  “它是一件造型罕見的崖柏,我們老板花了五百多萬買回來的。”店員生怕郝運不識貨,連忙介紹道。

  崖柏在文玩圈里算是神話一樣存在的文玩,從鮮為人知到嶄露頭角,再到逐漸火爆起來,僅僅幾年的時間。

  其不僅在植物界,而且在根藝界、木雕界無人不曉,甚至已堂而皇之地已躋身于中國名木之列。

  如今凡各地根藝市場、藝術展、拍賣會幾乎都有崖柏的身影。

  之所以貴,是因為它的生長環境艱苦,成材世間很長。

  據說,很多料子生長時間通常都在幾百年以上,況且陳化還需要很長的時間,所以更加難得。

  由于前些年崖柏的火熱,毛料早已開采殆盡。

  現如今,采料人一周也不一定采到幾塊料子。上山一趟,在高成本的開銷下導致就算采到一塊兩塊普通的料子,價格也很高。

  直播間不懂的人已經炸開鍋。

  “五百多萬,就那玩意?”

  “真是炒作無下限,一塊爛木頭而已。”

  “又想騙我去挖木頭?”

  ……

  郝運說道:“崖柏的價格確實高,這不用懷疑,上億元的都有。最瘋狂的時候,小到珠串,大到根雕類的崖柏制品,都有趕超黃花梨之勢。

  不過,近三四年來,已經降火了很多。

  說白了,這玩意得看它的天然造型,跟奇石有點類似。”

  相比之下,才五百多萬的崖柏,真不算什么。

  “上億元的崖柏?”就連店員都愣了一下。

  她其實也不太懂,但感覺一塊木頭價值五百多萬,已經是頂了天的吧?所以才被老板定為鎮店之寶。

  可沒想到,有人告訴她,上億元的崖柏都有。

  那他們店的鎮店之寶,豈不是小巫見大巫,不值一提?

  “你不知道嗎?而且還不止一兩件,最火的那年,拍出過一件五億多天價的崖柏作品,被命名為‘九五至尊’;還有件叫‘飛龍在天’的,拍出三億多。

  至于上千萬的崖柏作品,一雙手都數不過來。”

  聽到這話的人都很是震驚。

  五億多,開玩笑的吧?

  店員這回不好意思說什么鎮店之寶、非賣品了。

  對于上千萬,甚至過億的崖柏作品,他們店的這一件,實在沒什么好吹噓的。

  “旁邊那件,拿出來給我看看。”郝運說道。

  他剛才看中的,是邊上的一件木雕筆筒。

  女店員有點呆萌,這才回過神來,連忙將郝運指著的那件木雕筆筒捧出來。

  “這東西,相信大家都知道是什么。沒錯!文房寶物之一的筆筒。

  筆筒產生的年代,已經不可考,又說是三國時期的。但送傳世品來看,宋元時期的筆筒我們都找不到。

  我們現在看到的,幾乎都是明清時期遺留下來的物件。”

  在古代,筆筒以其藝術個性和較高的文化品位,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睞。

  其材料多樣,可見竹、木、瓷、漆、玉、象牙、紫砂等。

  “美女,這件什么價?”郝運問道。

  “五萬,我們老板說是清代的。”

  對于價格,他們早就了如指掌。

  “兩萬賣嗎?”

  女店員搖頭,扎成馬尾的頭發晃來晃去,有點可愛。

  “你要是只砍一千幾百元,我還能去幫你問問老板。砍這么多,老板肯定不同意的。”她誠懇地說道。

  “那你去問問,最低什么價,我是真心想要買的。”

  得知郝運真心要買,女店員立即朝還在跟那母女扯皮的老板走去。

  不一會,她小跑回來。

  “我們老板說,最低四萬五千元。”

  “行,給我裝起來。”

  郝運也不再啰嗦。

  古玩店的東西,就是難砍價。人家根本不愁賣,主打的就是一個“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

  女店員很高興,她也是有提成的。

  這一單,她能拿到四五百元,能不高興嗎?

  沒想到這人如此爽快,說買就買。

  郝運掃了一圈,再沒有值得出手的物件,才帶著那筆筒離開。

  這時候,那母子和店老板都被警察請過去。熊孩子看到警察,終于怕了。

  可以預見,賠償八萬元是不可避免的。

  郝運看到直播間有人問筆筒的價值,便分析道:“這是黃楊木筆筒,清代的,它取材上乘,紋理漂亮,筒身鏤空雕竹紋,雕工精細,細節刻畫精致,線條流暢優美,皮殼包漿醇厚,器型精美。

  依我看,一百萬出頭吧!”

  直播間瞬間安靜了好幾秒鐘。

  幾秒鐘后,才有人發言:“胡扯的吧?撿漏有那么容易,大家都玩收藏好了。”

  既然開古玩店,店老板應該也不是吃素的吧?這么大差價的寶物,會弄錯?

  “這要值一百萬,我倒立拉稀。”

  “兄弟,想自產自銷就直接來,沒必要繞一圈。”

  ……

  “走,找古玩城的鑒定專家去。”郝運也不爭辯太多。

  他帶著清代黃楊木筆筒來到鑒定區。

  因為古玩城剛開業,只要是在古玩城購買的東西,都能拿去免費鑒定,一共有三位鑒定師。

  “你們好!幫我鑒定一下這筆筒。”

  一位老者接手,他看了一會,說道:“這是清代黃楊木筆筒,筒身鏤空雕竹紋,皮殼包漿醇厚,市場價五萬左右。”

  他說完,直播間瞬間熱鬧起來。

  “哈哈!我就說嘛!人家古玩店怎么可能出這么大的錯?讓你撿漏。”

  “主播翻車了。”

  “其實也還好,起碼沒有買虧,不是嗎?”

  郝運沒急著跟直播間的人說話,而是把筆筒轉過來,指著一個部位:“老人家,您再認真看看這里。”

  老者疑惑,又拿起放大鏡,認真觀察郝運指著的地方。

  很快他露出驚訝的表情:“周芷巖的作品,是老朽看走眼了。這黃楊木筆筒,價值百萬以上。”

  明清都有筆筒的雕琢名家,明代木雕名家有孫雪居、和朱松鄰、朱小松、朱三松祖孫三代等。

  清代則有吳之璠、黃炳勛、朱清父、周芷巖等名家。

  直播間的那些調侃、嘲笑聲戛然而止。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