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小說網 > 重生91,這次我要做醫生 > 第3章 出發去省城
  第二天,劉小川早早的起來了,父親劉金有正在往毛驢車上裝玉米,劉小川趕緊幫忙。

  父子二人不說話,只是默默的配合著抬著麻袋。到了鎮上的供銷社,賣了玉米,劉金有趕著毛驢車去劉小川的舅舅家,趙翠萍則帶著劉小川去集市上買衣服。

  出外打工,劉小川有意把自己打扮的成熟一些,買了一條紗料的長褲,一件格子襯衫,一雙回力鞋,一共花了四十五元。

  回去的路上,遇見了劉小龍兄弟和張超,劉小龍也讀高二,和劉小川同班,鎮上的高中只有兩個班級,文理科各一個班。劉小虎讀初三,石塔鎮中學是完全中學,高中初中都在一起。而張超沒讀高中,已經輟學在家。

  他們羨慕劉小川買了一身新衣服,一問之下,才知道他要去省城打工。小龍驚訝道:“暑假就這一個多月,你還要去打工啊?”

  “是啊,如果找到好工作,開學我有可能不去上學了,到時候讓你三叔幫我跟校長說一聲,等期末考試我再回來。”劉小龍的三叔是鎮中學的老師,之前劉小川從縣高退學轉回鎮中學就是他幫忙辦理的。

  “你哪天走啊?你先去,等你找到好工作了,我也去省城打工。”張超整天在家無所事事,心里也活泛起來。

  “我想事不宜遲,明天就出發,等我真站住腳了,我打電話到村部,讓人轉告你。”張超是劉小川的發小,前世關系一直不錯。

  下午,劉金有從大舅哥家回來了,給了劉小川一張紙條,上面寫了表哥趙立軍的地址和電話。趙翠萍特意到村部打了電話給侄子,說了劉小川要去省城打工的事。趙立軍滿口答應,讓劉小川下了火車直接去找他。

  有了侄子的承諾,趙翠萍稍稍放下心來,給劉小川準備出門的行裝。新衣服自然要包起來,火車上人多臟亂差,還是穿舊衣服比較好。課本要帶上,畢竟劉小川承諾了打工之余還要讀書的。

  天還蒙蒙亮,劉小川就吃過了早飯,背著一個大書包出發了,手中還提著一個布袋,里面裝著煮雞蛋和饅頭,還有一個小搪瓷茶缸。

  拒絕了父母和姐姐送到鎮上的要求,少年劉小川獨自踏上了離家的路,從鎮上坐班車到了新平縣火車站。

  新平火車站不大,但是路過的火車卻不少,剛好有一趟九點鐘的火車去往省城,前世經常往返于省城和新平縣,劉小川對這條路線很熟悉。抓緊買了票,坐在候車室等候。這時候出門的人不多,候車室里只有五六個人候車。

  九點二十,劉小川終于登上了綠皮火車,只晚點了二十分鐘,已經算是比較幸運的了,火車上空座很多,這時候也不講究憑票入座,都很隨意。

  選了一個靠窗的座位坐下,對面坐了一對母子,母親三十多歲,打扮時髦,帶著眼鏡,一看就是知識分子。兒子七八歲的樣子,穿著運動短褲和跨欄背心。

  小朋友比較興奮,在座位上哼歌:“你挑著擔,我牽著馬,迎來了日出,送走了晚霞。”

  86版《西游記》是經典節目,每年暑假都重播,片尾曲大家都耳熟能詳。

  見劉小川看過來,小朋友有些不好意思了,停止了唱歌,問劉小川:“大哥哥,你看過《西游記》嗎?”

  “當然看過了,每年都重播的。”

  “嗯,我也看過好幾遍了。”說罷,小朋友學起了唐僧,雙手合十,說道:“貧僧從東土大唐而來,欲往西天取經,哈哈哈哈!”

  車廂里的眾人都跟著笑,整個車廂活躍起來,伴隨著火車“況且,況且”的聲音,大家開始聊天。

  “大哥哥,我考考你,我們這里是大唐嗎?”小朋友狡黠的一笑問道。

  “當然是了,不過再往東的話,過了省城就是高句麗的地盤了,當然了,高句麗最后也被唐朝打敗了,都成了我們的地盤了。”

  小男孩的母親抬頭看了劉小川一眼,又低下頭。劉小川旁邊的一位中年大叔插話道:“高句麗就是現在的朝鮮人。”

  劉小川道:“高句麗不是朝鮮人,是中國的少數民族,朝鮮人建立的國家叫高麗,名字雖然很像,但是卻不一樣,高句麗又稱高氏高麗,是扶余人建立的國家,后面的王氏高麗才是朝鮮族建立的國家,朝鮮族起源于朝鮮半島南部的三韓部落,也就是馬韓、陳韓和弁韓,唐朝時候的百濟和新羅是他們建立的國家。”

  白玲驚訝的抬起頭,眼前的劉小川不到二十歲的年紀,穿著一條舊運動褲和洗的發白的藍色短袖,長得到還可以,沒想到懂得這么多歷史知識。要知道這個年底沒有網絡,知識來源只有書本,一些冷門歷史知識知道的人很少。

  她開口問道:“你是大學生嗎?”

  劉小川不好說自己是高中生,否則很多東西沒法解釋,只好撒謊道:“是的,阿姨,我是師范學院的學生。”其實想想也不算撒謊,畢竟他前世就是師范學院的學生,如今只不過‘提前入學’了幾年。

  “歷史系的嗎?”

  “不是,物理系的,不過喜歡看歷史書而已。”劉小川笑著回答。

  “那咱們還是校友呢,你不用叫我阿姨,應該叫我師姐,我是師范學院歷史系畢業的,現在是中學歷史老師。”

  “哦,原來師姐是歷史系的,難怪小朋友要考考我,原來是家學淵源啊,我還在這里班門弄斧呢。”劉小川訕笑道。

  接下來,白玲和劉小川聊了一路,從夏商周聊到元明清,從西戎聊到東胡,從突厥聊到南詔,劉小川都能知道一些,并發表一些見解。白玲徹底的驚呆了,沒想到他竟然如此博學。

  劉小川心說:“我背后站著整個網絡呢,后世那么多歷史愛好者在網上科普,再加上斗音,圍博等平臺,知識獲得渠道之廣,遠不是現在能比的,再聊上三天三夜也沒問題。”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