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小說網 > 重生大明,朕不做亡國之君 > 第247章 國庫空了
  聽到這些話,那些大佬心道完了,然后快速離那些御史遠遠的,生怕和他們扯上關系,而崇禎的心腹愛將們也會意,讓將士們在前面形成一堵人墻,將其他人和那些御史分開。

  后知后覺的御史們也回過神來,大驚失色,可是已經晚了,不等他們開口求饒,百姓們已經把他們淹沒,一小會后,才安靜下來,人潮退去后,地上就剩下幾十具被打成豬頭的尸體了。

  在新軍人墻后的百官,臉色復雜,這不是他們想要的,絕對不是,哪怕是皇帝下令將這些人砍了也好,起碼到時他們還能說道說道,最終會把民意引向自己。

  可現在這些御史是死于百姓之手,只要皇帝不把剛才的騷亂定性為民變,那這些御史都是白死,一點波瀾都驚不起,甚至把皇帝的聲望再往前推一推。

  等騷亂重新平定,崇禎再重新回到高臺,底下軍民瘋狂高呼萬歲,聲音好像穿透整個北京城。

  那些大佬們心中苦啊,皇帝從頭到尾都沒有回應過那些御史諫言,好像這些人根本沒有出現過一樣,要不是地上那些尸體,沒人能想到剛才發生什么。

  “楊愛卿繼續吧”,崇禎冷不丁說道。

  楊維垣還在驚愕中,一下子沒回過神來,他實在想不到會是這樣的結果,剛才金光辰他們出來橫插一腳時,他有點慶幸,終于不用得罪整個讀書人群體了,“啊、、是、是,臣遵旨!”

  接下來的程序就很順利了,該宰殺牲畜就宰殺牲畜,該念誥文的都誥文,在怎么不爽那邊文官也得受著,沒人會拿自己的性命開玩笑,更何況已經做到大佬級別的文官呢,他們只是不在乎別人的性命,沒說過自己不惜命,不然歷史上為什么多爾袞一入關,這幫家伙立馬變磕頭蟲呢!

  祭祀大典整整持續了三天,當然不是說皇帝帶著大臣在這里守了三天,崇禎完成皇帝的程序后,就再百姓的歡呼聲回去了,大臣在皇帝離開后,也灰溜溜的走了。

  只是接下來也是英烈殿要迎來北京城百姓的香火祭拜,北京城光城內就有七十萬戶,這個時期一戶有多少人?這個就說不清了,大家大戶,就主家就好幾十上百口,還不算仆人,所以有官府主持的祭祀就有三天,接待的百姓也只是附近一些人,那些住的遠的可能都還不知道呢!

  由此也可以知道,大明在這個時期并不弱,畢竟這是一個人口即國力的時代,但是歷史上大明在各種黨爭、加賦的情況下,失去了百姓的根據,百姓對朝廷已經失望到底了,不然以遼東建奴那點人口,拿什么來跟大明斗。

  而祭祀典禮開始當天的事情慢慢傳開了,那些離得遠的百姓,時不時自發而來,每天都有絡繹不絕的人,用民間的話來說,這個英烈殿的香火非常旺。

  那些戰死將士的家屬來祭拜時,看著自己親人的靈位,傷感的同時,又欣慰,而后自豪,在人群中都是特別受關注的存在。

  那些百姓聽說這是誰誰的孩子,對將士的家屬都帶著敬意,不會向以前那樣覺得誰家死了個頂梁柱,那他家就好欺負了,烈士就應該得到烈士應有的尊重,他的家人也是。

  由英烈殿引發的后續,是崇禎都始料無及的,事情傳開后,百姓們都私下稱贊崇禎爺好,現在當兵不一樣了,不再想以前那樣,當官的不把當兵的當人看,連皇帝陛下都親自插上一炷香,死都值了。

  百姓也由此對新軍有了更好的認識,這些都是保護他們的人,不再是恃強凌弱的兵痞子,誰叫有個孩子在新軍,走路都飄一點,頗有后世那種一人參加全家光榮的樣子。

  為此新軍的征兵處,每天都擠滿了年輕人,老的不要,新軍對年齡有要求,不需要炮灰,很多人是烈士的家屬,比如一些哥哥戰死了,弟弟接著上,父親戰死了,兒子上。

  當然不是僅憑一時的激情大家都自發去參軍,更多的時新軍的待遇很不錯,每月一兩五的餉錢,又可以吃飽飯,又有衣穿。

  一兩五一個月的餉錢,普通的老百姓就很滿足了,能干嘛?可以買兩百斤糧食左右,一家老小省著吃,可以吃一個月,可以這樣理解,一人當兵,可以養活一家子,當然那種幾十口大家庭另外說。

  而且新軍中,晉級不靠關系,全憑軍功,很多在草原回來的老兵,現在最低也是個班長,有最猛的,憑軍功,一下子晉升到副團長的。

  只要在新軍中晉升了,家人的生活就更無憂了,就拿最低的一個軍職班長來說,一個月二兩,這就可以讓一個家庭吃飽飯了,再說那個一口氣升到副團那個,一個月十五兩,這就就比一個縣令的高了,當然人家縣令不光是拿俸祿,還有很多賺錢的門道。

  一個月十五兩銀子,對一個普通家庭的誘惑有多大,已經達到中層的收入了,養兩個小妾都沒問題。

  新軍這樣的待遇,怎能讓人不心動,畢竟活著一家人都有了著落,死了也就是一條人命而已,加上若是能活著的同時,打仗時有所斬獲,那就是全家加菜的時候了。

  隨著不斷有新兵的加入,新軍在草原和遼東的減員,很快得到補充,現在留在京城的只剩下三支新軍,馬祥麟的常勝軍,已經全部調到了歸化城,參與新城的建設。

  經過補充后,留在京城的三支新軍的總人數,隱隱有了超越原來四軍的總人數,而崇禎從草原帶回來十幾萬匹馬,除了重騎擴充到兩萬騎,優先選了六萬匹馬,剩下的三支新軍平分,都各自達到了四萬輕騎的規模。

  反而是步兵在新軍成了最少的兵種了,而步兵更多的是成為了炮兵等熱武器兵種,傳統意義上的步兵還真的沒有。

  隨著科學院開足馬力的生產,燧發槍已經可以滿足這幾萬步兵的過半的需求了,可能現在的燧發槍有點雞肋,準頭全靠天意,但禁不住一大群人火力覆蓋啊,排隊槍斃術可以解決準頭的問題。

  但科學院沒有因為改造成功燧發槍后,就靠一招鮮吃遍天了,崇禎有過命令,要不停的研發新的武器,造出更好的槍,所以科學院不斷有新的想法去嘗試,包括真理大炮,它可以更強。

  所以以后不斷革新技術,慢慢的就會把冷兵器淘汰了,那時步兵才算成型,而等這個世界,其他國家有了機槍時,騎兵也會被淘汰,時代是在進步的,大明不想步滿清的后塵,就要不斷研發新武器,讓大明穩坐第一。

  因為你若果覺得熱武器殺傷太大而不去發展它,那落后的只是大明,人家會迎頭趕上,沒有人能阻止人類的進步,崇禎也不行,他只能盡力改變原來大明的命運而已。

  僅此而已,就算這樣,他也非常吃力了,從他的每一個決策都會受到反對,就可以看出來。

  也不是說每個大臣都是為了私利反對,大部分人都是看不明白的,畢竟崇禎是以后世的眼光來除了當下的問題的,他開卷考試,是站在上帝的視角。

  雖然他的政策是好的,但沒用啊,跟一群地主官僚說人人平等,人民萬歲,人家鳥你才怪,現在可不是人民當家做主的時期,統治階級始終是統治階級。

  現在崇禎之所以能把政策推行下去,除了各自偷奸耍滑、鉆漏洞外,最主要還是靠手上的新軍,沒有這些力量的話,他還真的逃不過自掛東南枝的命運的。

  某位大人物說的對,槍桿子里出政權,他現在沒有那位偉人那么困難,畢竟是皇帝之尊,頂對就是個槍桿子里出改革。

  這個時候最重要的事,要確保這支槍桿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行,否者就算是皇帝也沒有什么好果子吃,所以隊伍的思想很重要,于是新軍不但有參謀,憲兵,現在還多了個宣導隊,專門負責新軍的思想工作的。

  當兵的,大部分是窮人家的孩子,有錢人家的孩子,誰去做這個苦差事,在家完小妾不好嗎?特別又是新軍,想晉升,那得從基層做起,不想其他軍隊那樣,你有錢人家的孩子,給錢就能混一個軍官當當,在新軍是不錯在的。

  崇禎要做的就是,要跟士兵們表明自己是跟他們站在一起的,而是站在士兵的對立面,不然誰還會給你賣命?不是人人不是傻子,是有思想的。

  如果崇禎作為新軍最大的統帥,不跟底下的將士占一起,不為他們利益而戰,最終都是沒好下場,后世青天白日旗的軍隊就是這樣。

  領兵的官僚地主,士兵是底層的百姓,打倭奴時還好說,但跟五角星打起來時,落點就暴露無疑,一旦領兵的軍官死了,士兵就立馬就逃、或者投降什么的,不可能還堅持下去的。

  因為青天白日旗的軍官和士兵,大部分不是一個階級的,大家的利益點不一樣,幫你打仗,你還使勁欺負我、剝削我,姥姥!

  所以五角星在后面越打人越多,因為軍官和士兵利益想同,平時的待遇也是一樣的,大家同吃一鍋飯,同唱一首歌!

  崇禎也在盡力做這些事情,所以在草原時,他沒有帶任何斥候他的侍從,一切跟將士們一樣,一起不洗澡,一起吃繳獲來的食物,從草原上回來的將士,跟他分過同一塊肉多士兵也不少,這樣的皇帝哪個士兵不愛?

  、、、、、、

  英烈殿的事情算是塵埃落定了,這個供奉這個無數普通人靈位的大殿,不僅將武人的地位提高了,也讓百姓更加愛戴這位皇帝,同時也加強了新軍對皇帝的忠誠度!

  對于將士和崇禎來說是好事,但對于讀書人來說就如喪考妣,現在還看不出來什么,要是以后武人也能和我讀書人平起平坐,那該如何是好啊。

  但現在木已成舟,他們好像也沒有辦法,這些天,皇帝連當日被百姓打死的幾個御史,提都不帶提一下的,好像就沒有這些人似的。

  然后就由老學究出來鳴不平,崇禎一句話就能讓他們閉嘴:這些自絕于百姓,朕也沒有辦法,朕總不能違背民意吧!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