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小說網 > 重生之吳霸春秋 > 第854章 易服令
  西施為慶忌系上一條腰帶后,又拿起了一條較為緊窄的胡褲,讓慶忌坐在床榻上,自己半跪下來,想為慶忌穿上胡褲。

  折騰了幾下,西施的俏臉不由得一垮。

  這胡褲也不是一般的難穿。

  關鍵是對慶忌而言,不太合腿!

  好不容易為慶忌穿上了褲子,西施又拿著一雙胡履給慶忌穿上。

  這胡履跟慶忌之前穿的鞋子,多有不同。

  慶忌日常所穿之履往往以絲帛為面,麻縷為底,朝會之舄則用木底。

  這種履舄多為短幫,平時穿著沒有問題,用于行軍則不太適宜,尤其不適合跋涉于水草之地。

  而胡人之履則以皮為之,做成高統。

  最后,西施為慶忌戴好了胡帽。

  說是帽子,其實是一種冠。

  冠帽上有貂尾,這是由于北地寒冷,冠的造型則如簸箕……

  終于穿好一整套的胡服,慶忌這才出了門,姍姍來遲的到崇政殿上朝。

  “大王萬年,萬年,萬萬年!”

  “眾卿免禮,平身!”

  “謝大王!”

  當群臣各自落座,看見慶忌身上穿戴著的胡服、胡帽、胡帶、胡褲的時候,都不由得勃然變色,一片愕然。

  “大王,你這是?”

  太宰計然匪夷所思的看著慶忌。

  慶忌則是聳了聳肩,笑吟吟的詢問道:“計然,寡人今日這一身行頭,看著如何?”

  “……”

  計然沉默了一下,然后搖搖頭道:“大王,恕臣直言,此等胡人服飾,不應當出現在大王你的身上!”

  “大王你貴為一國之君,應該是吳國萬民黎庶的表率,豈可不正衣冠?尤其是在朝堂這種嚴肅的場合,大王更不應該穿著胡服,以此等尊容見人!”

  “如此,成何體統?”

  “正是!”

  反應最為激烈的,當屬右丞相孔丘。

  孔丘一臉沉痛的神色,站出來進言道:“大王,你穿著如此胡服,實在有悖于我華夏的衣冠制度!”

  “請大王還是換了冕服上朝!如若不然,此事若傳揚出去,臣唯恐世人非議大王,惡意中傷大王,以為我吳國淪為戎狄之國也!”

  “大王,慎重!”

  “請大王慎重!”

  群臣都紛紛下跪,請慶忌回去換一身冕服,把身上的胡服舍棄掉。

  對此,慶忌只是一笑置之,道:“二三子,寡人穿此胡服,有何不妥?”

  “我吳國之新都咸陽,西北盡是義渠、烏氏等戎狄,他們都是以游牧為生,長于騎馬射箭。”

  “戎狄在軍事服飾方面的確有一些特別的長處。”

  “他們穿窄袖短襖,生活起居和狩獵作戰都比較方便;作戰時用騎兵、弓箭,與中原的兵車、長矛相比,具有更大的靈活機動性。”

  “所以戎狄的騎兵來如飛鳥,去如絕弦!”“寡人欲在國內推行‘易服令’,使軍中將士和國人著胡服,習騎射,取戎狄之長補中原之短,師戎長技以制戎!”

  “不可!萬萬不可!”

  孔丘立馬跳出來反對,言辭激烈的道:“大王,豈不聞中guo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

  “我泱泱華夏,自古就被稱為衣冠上國、禮儀之邦。”

  “冕服華章曰華,大國曰夏!我華夏傳統服飾,雍容典雅、大方,源遠流長。”

  “其結構內涵,遠非胡服所能比擬的。”

  “如深衣一般,深衣衣裳相連,被體深邃。如在制作中,先將上衣下裳分裁,然后在腰部縫合,成為整長衣,以示尊祖承古。”

  “深衣象征天人合一,恢宏大度,公平正直,包容萬物的東方美德。”

  “袖根寬大,袖口收祛,象征天道圓融。領口直角相交,象征地道方正。”

  “其背后一條直縫貫通上下,象征人道正直;下擺平齊,象征權衡;分上衣、下裳兩部分,象征兩儀;上衣用布四幅,象征一年四季。”

  “下裳用布十二幅,象征一年十二月!”

  “比起深衣,胡服有何內涵?”

  慶忌承認,胡服在內涵上,的確不如深衣。

  深衣起源于虞朝的先王有虞氏,他把衣、裳連在一起包住身子,分開裁但是上下縫合。

  其特點是使身體深藏不露,雍容典雅。

  大約在夏商時期服飾制度初見端倪,到了周代漸趨完善,并被納入“禮治”范圍。

  當時的服飾依據穿著者的身份、地位而有所不同。

  貴族主要采用上衣下裳制,上衣的形狀多為交領右衽,用正色,即青、赤、黃、白、黑等五種原色;下裳類似圍裙的形狀,腰系帶,下系芾,用間色,即以正色相調配而成的混合色。

  平民服飾以小袖為多,衣長通常在膝蓋部位,腰間則用條帶系束。

  而在這個時候,深衣的出現,改變了過去單一的貴族服飾樣式,故此深受人們的喜愛,不僅用作常服、禮服,且被用作祭服。

  華夏現在的傳統服飾的有兩種基本禮服——上衣下裳制和深衣制,而上衣下裳制要比深衣制等級高。

  一般平民百姓由于等級制度和生活水平的限制,也為了方便勞動,只能穿窄袖貼身的短打……

  而且,穿著深衣還有一定的注意事項。

  如果父母,祖父母都健在,以花紋布料為衣緣。

  如果父母健在,以青色布料為衣緣,又稱青衿。

  如果是孤兒,以素色為衣緣。

  這是《禮記·深衣》中明確規定的因家庭狀況不同,制作深衣時所選擇的緣邊用料不同。

  此時,面對以孔丘為首的群臣強烈反對,慶忌只是搖搖頭道:“諸位,二三子,夫有高世之名,必有遺俗之累。”

  “昔日秦穆公創下的功業,便是從戎狄那里獲取的。”

  “孔丘,殊不知為人臣者,得寵時應有孝、悌、長、幼、順、明的品德,順達時該有利于國人,有益君主的功績,這是身為人臣的本分。”

  “現在,寡人希望創造遠邁秦穆公的功業,開拓西戎、胡人的土地。”

  “寡人是為了削弱外敵,事半功倍,能夠不耗費黎庶的勞力,而取得前所未有的功勛。”

  “所以,凡是取得高于世人功勛之人,便要承擔拋棄陋俗的牽累;擁有只有自己才明白的謀略之人,就要任隨傲慢的世人怨恨!“

  “寡人聞之,疑事無功,疑行無名。”

  “故,寡人務必在國內推行易服令,使國人盡可能都穿上胡服,練習騎射。”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